隐含条件:审题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2016-05-03 03:46:11浙江省浦江县实验中学
中学数学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根式例题审题

☉浙江省浦江县实验中学 方 芳



隐含条件:审题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一道例题的教学

☉浙江省浦江县实验中学方芳

数学问题的条件,一般有显性条件和隐含条件之分.所谓显性条件,就是文本或图形直接给予的条件,这类条件一读就能发现;而隐含条件则隐藏于题目的文本与图形之中,需要对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深度解读、开发,才能发现.直观、明显是显性条件的特点,所以对这类条件的教学往往是教师审题教学的主要内容.而隐含条件的内隐性往往使其在审题教学中被边缘化,成为陪衬,这样的审题教学生态显然是失衡的.笔者认为,审题教学不仅要重视显性条件分析,还应关注隐含条件的剖析,要将其放在培养和发展学生审题能力的高度上加以重视.现结合“二次根式的运算”的一道例题,谈谈笔者对此的看法,希望能给您带来启示.

1.错例展示

学生自主解答,教师在教室内来回巡视,从学生解答中发现教学资源.

5分钟后,教师将一学生的解题过程投影,如下所示.

当学生看到这一解题过程后,很多人喜形于色,认为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

2.错因剖析

师:对吗?

生1:不对!

师(疑惑的样子):是吗?!

(学生们立即安静了下来,大家认真分析解法1的过程,并尝试找出出错的原因)

师:请大家将找到的原因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3分钟后,小组交流结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成立的条件是b≥0,a>0,解法1并没有关注这一点.直接将原式改写为,就默认为a、b的取值是符合公式中的“b≥0,a>0”要求的,事实上,a、b的取值并不是这样的.

师:应该是怎样的呢?

生2:根据“a+b=-5”,可知a、b两数至少有一个为负,再由“ab=1”可得a、b两数同号,所以这两个数应该都是负数.

3.解法再探

师:那么这道题目该如何解呢?

师:你是用哪些知识来解这道题的?

生3:分式的基本性质,二次根式的定义,二次根式的除法,绝对值的化简等知识.

师:用分式基本性质的作用是什么?

生3:使分母能够从根号内开出来.

师:很好!你们还有其他方法吗?

师(很惊讶的样子):这么简单!看来解这道题,“边化简,边代入”还是个不错的方法!

生5:做这类题目,如果不关注a、b的性质符号,是很容易出错的,我有个办法可以回避这个问题.

师:是吗?你说说看!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4.归纳提升

师:通过这道题的分析与解答,你有哪些收获呢?

生6:分析题意,不仅要关注文本直接给出的条件,还要关注隐含在文本深处的条件.

生7:是的,隐含条件的缺失会让我们的解题出现错误!

生8:关注隐含条件,不仅能做对,有时还可能找到便捷的解法呢!

师:对!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我们应该从基本概念入手详细分析题目给出的条件,既要关注显性条件,也要找出隐含条件.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发现问题解决“快速通道”的可能!

二、教学简析

三、教学反思

1.重视概念教学,夯实审题教学的基础

“数学是玩概念的”,概念是学生获得的最基本的数学知识,任何形式的数学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这些最基本的数学概念.因此,审题教学必须以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深度认知为起点.在常态教学中,我们应高度重视数学基本概念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还要让学生知道概念在问题解决中该如何应用.以二次根式为例,“(a≥0)”这是其概念“内核”,在解题中应用最多.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就应将表示“a的算术平方根”和“a≥0”整合在一起,让学生感知到二次根式内外都应具有的非负性.如果在教学这一概念时有这样的强化,那么在解决本文中这道例题时,就不会出现很多面对解法1“喜形于色”的学生了.

2.加强阅读教学,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审题是解题的前提,只有审题到位了,解题才可能顺利.而审题的基本方法是阅读,与小学相比,初中阶段的阅读不仅要读文字,还要读图形、读符号、读表格.多样的阅读内容,丰富的问题情境,加之学段认知的差异,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此,除了强化概念教学,我们还应不断加强阅读教学,尤其是要培养学生从多种阅读素材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教学中,面对给出的材料,多问几次“你能得到哪些结论”“有没有其他结论了”“哪些条件与要解决的问题之间可能存在关系”“还需要什么条件”等,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反复追问,推动学生主动建构出分析问题的“模式”或“套路”,以期形成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3.解析典型例题,养成“深挖穷究”的习惯

典型例题是数学教学的“法宝”,之所以能成为典型,是因为其问题解决过程中涉及的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都是初中阶段的核心知识,是教学中应该重视的知识.当然,典型例题的教学应贯穿于学生数学学习的始终.在初中阶段,为了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典型例题的解析是不可缺失的.在培养学生捕捉隐含条件的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应特别重视哪些“埋藏”着丰富的条件的典型例题,摆出来让学生思考并解答,纠错、究错,从而有效培养学生此方面的能力.毋庸置疑,本文中给出的这道例题就是二次根式这个知识块的典型例题,题中所隐含的条件还是较为丰富的.当然,学生解题出错是在所难免的,所以就有了本文中所陈述的教学历程,显然,教师的选择、设计、教学都是煞费苦心的,从最终的教学效果看,这番苦心是值得的.

猜你喜欢
根式例题审题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三招”学会审题
如何比较二次根式的大小
1.2 整式与二次根式
七分审题三分做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阅卷手记——二次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