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坤坤
摘 要:一直以来,德育课程都在向以应用为核心的总趋势进行改革,这在中等职业学校中体现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学习上。目前取消德育课程必修资格的呼声日渐高涨,而为使中职学生找到人生的职业方向,树立法律观念,并且能够为学生日后的职业生涯做好铺垫,德育教师们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创新的责任,以研究出更好的教学方法来满足教学需求。在此种情况之下,对如何在中职学校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观念进行了研究,阐述了观点并提出了相应方法。
关键词:职业道德;法律观念;中职学校
当前的德育课程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思想基础,以科学发展观为学习线索,以对学生进行道德和法制教育为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为目的地引导学生正确树立荣辱观、价值观、道德观的综合思想修养课程。但中职学生的学科倾向于技术培训,且其能力水平不均,而职业道德与法律观念又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这无疑给教师增加了负担。因此要切实培养其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就应加强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也能在学习中塑造人格,增强动力,让道德与法律成为学生立足社会的职业基点,使学生在人生学习的各方面受益。因此,我从以下方面进行说明。
一、认清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必要性
在我国当前的形势下,生产生活中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及机构寄予了厚望,希望其肩负起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十分明确地指向了就业教育,他们要在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等各行各业成为社会的一线力量,必须要有过硬的技术和能力,更重要的是用道德和法律的意识规范约束自己,让自己的能力和人格得以充分的展现。近几年中职不断扩招,学生数量持续增长,但学生的素质有好有劣,所以我们希望能让所有的在校学生都做到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以改善当前不乐观的学生面貌。
在我校随机访问了一些新生,大多数都存在以下问题:没有明确目标,没有职业概念,缺乏自信,无视纪律、任性所为,甚至有的学生沉湎于网吧、勒索他人钱财、聚众闹事等等。在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越发严重的今天,由青少年挑起的恶性案件多以手段残忍著称。如果学校对这样的不良少年不加以严格的教育和控制,就会使事态愈演愈烈。因此,制止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方式就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这些不良少年因为道德意志薄弱、是非观念模糊、法律意识淡薄、价值观念扭曲而心生歹念,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必须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以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二、让学生在学习中自我发展
中职德育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帮助学生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并最终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发展为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因此,教师要坚持改革创新,把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鲜活的社会生活为源的理念贯彻到底,坚持合理科学的教育教学观。教师要针对礼仪、道德、法律三块内容与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打造生动有趣的有效德育课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人格发展。
首先,培养学生按礼办事的行为习惯。因为道德能通过具体的礼仪行为表现出来,学生是否能做到尊重他人;完善自己就要通过这些易懂难成的行为习惯得到检验。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预习来了解所学内容,再以知识网络来回顾,课后依所学来加以运用。这样学以致用的方法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并帮助他们形成行为规范。在课堂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本组课前预习的成果进行展示,再由组间相互评价,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着重强调重点内容并提供知识框架。必要时,教师可亲自示范、讲解正确的礼仪和行为举止,帮助学生反复训练。作业部分可以以实践为主,通过书面报告形式来展现其实践的心得体会。
其次,对自身来说,合格公民的行为底线是道德,而对社会来说应是法律。法律不是单独的一部分,但法律有时因难以理解而显得枯燥,所以我们让学生试以公民的身份为学习主体来深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方面。在课堂上多举出一些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典型案例,以此激发学生兴趣,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对法律实践的分析中进行迁移性学习,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来理性得出结论,并切实懂得维权与责任的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休戚相关,它们不仅规范约束个人行为,更对学生的个体生活发展与提升有关键的作用。因此作为教师,我们更应把德育看作我们的人生奉献,让德育成为指引人生的重要课题以激励我们在教育实践的大潮中不断探究、创新。加强职业道德和法治观念的教育,能够帮助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帮助学生持续健康成长。我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为能助学生成长而感到光荣。
参考文献:
靳学义.浅析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有效教学策略[J].科学中国人,2015(09):208.
编辑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