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琴
(北京服装学院 外语系,北京 100029)
基于不同专业多元化需求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张慧琴
(北京服装学院 外语系,北京 100029)
摘要:基于北京服装学院不同专业多元化需求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在教学大纲制定、课程体系构建、不同专业分级教学、教学理念更新、教材选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改变、评估体系改革、课堂内外英语学习实践平台搭建,以及教师自身素质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系列探索,使学生的口语实践能力和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都得到有效提升,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多元化需求。
关键词:艺术类院校;大学英语;多元化需求;分级教学;教学改革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提出,各高等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课程要求》和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其设置都要充分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既要照顾起点较低的学生,又要为基础较好的学生创造发展的空间。笔者对北京诸多高校(清华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矿业大学、北京物资学院等)进行调研的结果表明,各院校都在探索大学英语改革的新路径,追求个性化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实践能力成为目前各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方向。笔者认为,大学英语需要针对不同专业的多元化学习需求,研究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模式,结合分级教学,不断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
一、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研究概况
查阅中国期刊数据库发现,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论文有数千篇,但是针对分级教学改革的论文仅50余篇。这些论文主要从三个角度来探索:一是对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的纵横研究,包括分级教学过程中“第二课堂”课程的开发、教学模式的探索,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估[2-3];二是在网络环境下分级教学模式实证探究,基于语料库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实证研究;三是针对分级教学中学生课堂心理环境、学生情感因素、个性自主性学习、学习策略或分级教学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及理性对策开展的实证研究。上述研究虽为我们从不同角度探索分级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实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与有益的参考,然而都不是针对艺术类院校工商艺并存的诸多不同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的。我校(北京服装学院)在艺科分级教学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在全校范围内(艺工商)实施分类分级教学,从课程配置到教材选用、教学方法的调整,以及考试测评体系的改变,基于不同专业学生多元化的大学英语学习需求,探索艺术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之路。
二、 艺术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措施与成效
我校作为艺术类院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围绕国家制定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新要求,在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不断探索。目前正在推行的“艺术类分级教学改革”,自实施以来,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连续6年逐步提高,从2008年的14.75%提高到 2014年的53.22%。但是从全校总体来看,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提升并不明显;工商类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亟待改善,特别是随着艺术类院校特殊人才项目的获批,以及双培、外培和创新实验班项目的开展,英语学习成为学生是否能够顺利入选培养项目的关键。而学生能否顺利通过雅思或托福等国际化考试,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学校国际化进程的重要推手。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社会发展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我校依照教育部《课程要求》中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新要求,结合不同专业进行细化,构建适合不同专业学生多元化需求的考评体系,从教学理念、教学要求到教学内容和方法,包括评估体系,进行逐一梳理,全面构建改革方案,立体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施。
1. 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多元化需求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举措
(1) 分专业调查英语学习需求,量身定制满足不同专业学生需要的大学英语学习总体规划;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实施分类指导、分级教学,构建“读写译课堂+视听说课堂+网络自主课堂+‘第二课堂’”的教学模式,并参照教育部《课程要求》中的“一般要求”和“较高要求”执行教学计划。
(2) 学生入学后参加分级教学考试,依据分级考试成绩和高考成绩的比例,打破学院和系别的界限,对艺术类专业实施A、B、C三级分类教学,对工商类专业实施A、B二级分类教学。同时,在全校范围内选拔英语基础和专业成绩好的学生组成创新人才实验班。
(3) 在全校A级学生中选拔60名学生,在二年级第一学期参加全国英语四级考试;部分A级学生及已通过全国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重新组合班级,有计划地实施特色专业及文化模块课程的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结合学生的未来发展要求,聘请北京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教师来校,每学期面向全校不同专业学生举办雅思、托福专项讲座10余次,鼓励学生在校内完成国际水平考试,争取得到国家资助获取海外留学机会。
(4) 根据不同专业需求,在听说方面给以不同强度的训练,在一定范围内帮助学生战胜英语口语的胆怯心理,并进行巧妙安排,使A班学生每学期有4学时的学习机会体验外教口语教学;同时,每周强化2学时的口语课程,定期参加外语系自行举办的口语测试。引入伦敦三一口语考试、中国教育协会的口语考试和分析反馈,鼓励学生参加国际水平考试认证。
(5) 继续借助网络资源平台,加强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同时,加大“第二课堂”英语活动,通过每周四下午全校范围的英语角活动、每学期阅读《21世纪英文报》比赛、参加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举办的系列竞赛活动(写作、阅读、大学英语),以及学校举办的戏剧表演、英文歌曲大赛、背单词比赛等,选派学生作为志愿者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青年设计师作品展、国际服饰文化节、民族服饰博物馆等,协助相关院系接待外宾,承担一对一的部分口译工作,多渠道为学生语言实践搭建平台。
(6) 探索和实践具有我校特色的“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教学评估体系。鼓励学生参加国际水平英语考试,并尝试将其考试结果作为课堂教学评估平时表现的替代成绩之一,使课堂教学与国际要求实现多渠道接轨。
(7) 逐步建立长效的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培养机制。教育部《课程要求》指出: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学科长远发展的关键。学校应加强对英语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工作,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英语教学模式。同时要合理安排教师进行学术休假和进修,保证他们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根据《课程要求》的精神,积极开展大学英语教师培训活动;教师之间定期相互听课,交流课堂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举办优秀教案比赛,在教案书写规范化的同时,鼓励个性化及创新性;定期举办学术沙龙,针对翻转课堂和微课程的制作进行学习交流;邀请国内外教学专家,如美国、英国教授讲述学术论文写作和科研方法,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针对口语教学给以示范,清华大学教授针对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听力教学给以具体指导,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针对写作教学给以教案指导,北京新东方培训机构的教师从应试角度示范课堂教学。上述国内外专家到校面对面的指导,加上高等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举办的多场讲座,此外,学校每年选派1~2名英语教师到国外或国内知名大学进修学习,整体提升了大学英语教师的英语教学理论和实践水平。
2. 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多元化需求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果
(1) 依照教育部《课程要求》,制定了满足不同专业学生需求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完成了大学英语口语测试题库建设。
(2) 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并在多项比赛中取得了包括特等奖和一等奖在内的好成绩。
(3) 学生的口语实践能力明显提升,在学校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艺术作品展和时装节等活动中表现出色。
(4) 创新实验班和A级学生在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通过率高达95%,B级和C级学生也在英语学习中明确了自己的大学英语学习需要凸显的专项技能,模特表演班学生积极参加伦敦三一口语考试。B级学生依据成绩和自己的愿望在A、B二级分类教学中在灵活滚动机制的引导下,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效果明显,达到国家项目英语水平选拔标准的人数不断增加。
(5) 结合专业在全校范围内开设选修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让体现学校特色和水平的“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脱颖而出,学生在英语口语和听力实践能力方面的出色表现得到所在专业院系教师的认可。
(6) 教师逐步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融合。科研方向结合教学,教师的发展目标明确。近年来,我们申请到了北京市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北京市青年人才拔尖项目、学校团队项目和个人项目,以及大学英语教学与艺术类院校不同专业相互融合的科研项目,产生了一批科研成果,包括教材、专著、译著和学术论文等。在科研合作中,教师之间增强了凝聚力,教学科研水平得到整体提升。
三、 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些思考
(1) 大学英语教学最终如何顺利过渡到专门用途英语教学,需要教师及早选定自己的兴趣点和发展方向,及早掌握某一专业领域的英语词汇,了解其学科特点和专业常识。这就需要配套政策,鼓励教师主动选择对应院系,各取所需地选听专业教师的某一课程,使自己掌握某专业的知识。
(2)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打卡开放语音实验室,定时播放英语新闻,组织英语协会、英语角,开展英文专题讨论会、学唱英文歌曲或表演、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文化周等活动,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多渠道提升语言实践能力。例如,在西方节日,适当购置节日所需物品,请2名外教陪同学生一起制作南瓜灯,围绕学期初拟定张贴的讨论主题进行英语角活动,在实践中学习。
(3) 基于不同专业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大学英语教学在教材的选用方面依然存在问题。艺术类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因此需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基于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和学生在专业学习方面对英语的需求,最好由英语教师、专业教师和以英语为母语的外籍教师合作,共同编写凸显本校特色的高质量英语教材。教材的编写从设计到语言、话题选择与核心词汇等,甚至涉及到资源库的建设,都极具挑战性,需要万分慎重。
(4) 教学活动的评价由评教与评学两个方面组成,评教包括学生评教、同行评教和督导组听课反馈;评学则是针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包括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形成性评估通过布置与课文主题相关的项目,要求学生基于学习内容,分组搜索、组织、归纳相关信息,汇报研究成果。教师要鼓励学生团队,及时发
现和记录每个学生的具体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帮助他们达到预定目标。60人左右的大班授课,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摄像,记录精彩瞬间,同时,课前要和学生及时沟通,提供耐心周到的指导,鼓励学生展示自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
[2]黄兆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探讨.中国大学教学,2004(8):29-30.
[3]刘雅敏,朱正才,常辉.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的改革新探:按技能分级学习,按模块分层上台阶.外语界,2009(4):23-29.
[4]高照.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对课堂心理环境影响的实证研究.山东外语教学,2010(2):56-61.
[5]顾晓琳.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教育与职业,2011(3):191-192.
基金项目: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课题 (2014-ms151);三位一体市属高校大学英语教育改革模式研究(2014-1H0);北京服装学院教学改革研究团队项目
作者简介:张慧琴(1969—),女,山西原平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服饰文化与翻译。E-mail:bfzhhq@163.com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3860(2016)02-015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