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型语文活动的设计策略

2016-04-17 02:36:40林素萍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竞赛课外阅读活动

林素萍

(莆田第一中学,福建 莆田 351100)

竞赛型语文活动的设计策略

林素萍

(莆田第一中学,福建 莆田 351100)

新课改提倡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各种形式的小组竞赛型语文活动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也能让语文课堂异彩纷呈,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语文活动;小组竞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素材银行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1]学习语文也一样,适当改变课堂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与热情。《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03版))》也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笔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按照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设计了多种多样的竞赛型语文活动课。

一、古代诗词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修》中的古代诗歌专题内容较多,学生选修课时较长,教师为了让学生学到更多,往往采用讲读鉴赏的教法。但长时间用这种方法学习相同的内容,学生容易出现审美疲劳。为此,可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语文竞赛活动。

例如,为检测学生积累的描写“月”的古诗,帮助学生解读“月”意象,可设计《中秋奔月——“月”意象解读》语文竞赛活动。

竞赛规则:

1.全班分成三大航天大队。各队自起队名。

2.竞赛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起航——必答题。内容:与“月”有关的诗句填空或诗句猜谜。

第二阶段:加速——互考。各组互相提问,内容为“月”的诗词。

第三阶段:超越——诵“月”。限时一分钟让各组说出带有“月”字的诗词。

第四阶段:冲刺——析“月”。教师准备几首写“月”的经典古诗,由各组抢答分析“月”意象的内涵,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

3.根据各阶段规定,答对一题飞越相应的距离数。(以万公里为单元)

4.地球距月球40万公里,最先飞到者胜利。如无人达到40万公里,则以飞越最高者为胜。

这类竞赛活动改变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课外主动积累古诗词内容,又可增加古诗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到更多的古诗词知识。

二、课外阅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2]很多语文教师都明白一个道理,语文想考高分,不是靠教师教,而是靠学生自己学——自觉大量的课外阅读。相信很多语文教师都曾给学生开列推荐阅读书目,但多数学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不高。为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可设计课外阅读知识竞赛。

以《三国演义》为例,可设计《逐鹿中原,三国争霸》语文竞赛活动。

竞赛规则:

1.将全班分成三大阵营,每一阵营选出五虎将,竞赛以五虎将为首,其余组员为各阵营士兵。五虎将与士兵皆有答题机会。

2.比赛共四个回合:第一回合:屯兵较量;第二回合:名将之争;第三回合:城池争夺;第四回合:搦战。

3.各阵营按各回合的要求答题。答对得到相应的士兵、将军或城池。

4.最后以获得士兵数量排名、将领排名及城池排名总和最前的阵营为三国霸主。

课外阅读竞赛活动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还能在活动中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因为存在竞争,各组组长在赛前也都能不时督促学生及时完成阅读任务。在竞赛活动过程中,还培养了学生力争上游的竞争意识,提高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可谓一举多得!

三、写作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议论文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的作文观点无法展开,只有空泛的理论,缺乏有力的论据,所以文章内容空洞。主要是学生积累的素材太少了,有了素材才能由感而发,生发议论,有了素材才能更好地支撑观点,有了素材内容才显得丰富。因此素材积累非常重要,虽然教师们平日苦口婆心地教导学生课后要注重素材积累,但能真正落实的学生非常少。

针对这一现象,可分期开展人物、事件、物、景等素材积累竞赛活动。

以事件素材积累为例,可设计 《谁是素材大富翁——事件素材银行大盘点》语文活动。

竞赛规则:

1.给学生一个月的时间,每人积累20个事件,用百字左右来描述。并挑选两个事件,发送到教师邮箱。

2.教师根据学生发送的素材,再加上教师自己补充的一些事件素材,整理成题目。

3.竞赛分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搜索引擎。根据提供的关键词准确简练说出这些关键词所指的事件。

如:屠呦呦青蒿素诺贝尔奖

屠呦呦,中国药学家,经过多年的刻苦研究,发现了能有效抗疟的青蒿素,201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第二环节:图说天下。根据图片准确简练描述事件。

第三环节:素材瘦身——比比谁苗条。将素材压缩得准确简练,评出最准确简练的三组。

第四环节:激活素材。各组根据老师提供的素材,说出其适用的话题,各组话题不得重复。

4.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各个环节的规定,答对有奖金,答错要扣钱。最后所得金额最高的小组评为事件素材大富翁。

素材积累的竞赛活动使学生学到更多他人积累的素材精华,真正做到资源共享。当然,要组织好竞争型语文活动设计,还需特别注意一些细节。

一是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灵活安排语文活动的时间和频率。竞赛的时间长短也可根据竞赛内容灵活调整,十分钟至一小时都可。竞赛可在课堂上进行,也可以作业的形式,让各组课后合作完成。可有意安排在下午的课举行,因为下午时间学生容易疲劳,活动课会让他们精神百倍,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也可结合中国传统节日开展相关的活动,比如中秋节前后,可举行《中秋奔“月”——“月”意象解读》的语文活动。当然,活动的频率也不能太高,不然就没有新鲜感了。

二是设置的竞赛题目数量和难度要合理。题目太难,会让一部分知识掌握不牢的学生在活动中失去信心,进而对活动失去兴致。题目太容易,没有挑战性,活动的检测功能就无法体现,学生赛前自主学习和小组探究的积极性也会大打折扣。

三是活动应提早布置,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文言文在教课之前就布置;诗词的积累需花一定的时间,可以给学生两周的时间做准备;课外阅读则在学生开始阅读时就布置。而且在活动举行之前要经常提醒学生积极准备,力求在全班同学都做好准备的基础上举行活动。

四是教师在活动中仍要起到教授知识的作用。活动只是一种手段,真正的目的是掌握知识。所以,教师在活动中起到教授知识的任务。如文言文知识活动中,教师应对重要的知识点作讲解。诗词语文活动中,教师应讲解诗词中关键的意象寓意,以及诗句所用的一些艺术手法。课外阅读活动中,教师可根据考题对相关人物和相关情节做补充说明。

五是学生担任评委,评分标准公平。每次活动由学生担任评委、计时员、计分员等,让学生自主评价。评分标准要公平,避免小组之间产生争议。每次活动的材料应粘贴到班级的学习园地,供学生课后系统地整理完善知识。竞赛小奖品必不可少。每次竞赛准备一些小奖品,让获胜者品尝到胜利的喜悦,那么,下次布置竞赛时,各组的积极性都会很高。

总之,语文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那么形式也应该多种多样。只要教师花点心思,想点花样,同样的知识,却能以更有效、更生动的方式让学生接受,就像大米,天天用它煮稀饭吃腻了,那就换换口味吧,用它来做蛋炒饭、皮蛋瘦肉粥、米糕、米粉、米团,甚至是将它酿成香醇醉人的米酒。原料不变,变的是做法,加入的是教师的创新意识,得到的是学生的认可和逐步提高的语文教学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1]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M].傅统先,译.深圳: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

[2]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A]//唐诗鉴赏辞典[M].程千帆,等.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G633.3

A

1673-9884(2016)05-0022-03

2016-03-26

林素萍(1978-),女,福建莆田人,莆田第一中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竞赛课外阅读活动
“六小”活动
少先队活动(2022年5期)2022-06-06 03:45:04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中等数学(2022年3期)2022-06-05 07:50:56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31:10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28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海峡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0:40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