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本与教师工作特质
——基于X老师的叙事研究

2016-04-17 00:13宇谢传银福建教育学院校长研修部福建福州35005三明市谢传银名师工作室福建永安36605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文化资本专业化发展教师

林 宇谢传银(.福建教育学院校长研修部,福建福州35005;.三明市谢传银名师工作室,福建永安36605)



文化资本与教师工作特质
——基于X老师的叙事研究

林宇1谢传银2
(1.福建教育学院校长研修部,福建福州350025;2.三明市谢传银名师工作室,福建永安366015)

摘要在半专业化发展的状态下,教师职业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场域。本研究通过对X老师的叙事研究,思考当前文化资本的积累、转换、再生产等对中小学教师工作特质的影响,包括正向的自主性、成就感、声望和负向的劳累性、例行性等方面的成效与不足,以期为探寻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径提供借鉴。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发展;文化资本;工作特质

编者按:教师是文化的传承者,一位教师站着,就是一座文化的山峰屹立在那儿。可是,有些教师并没有这样的角色认同,泯然于众,甚至可能因为囊中羞涩等原因而自认为低人一等。这种自卑心理是没有必要的。为了唤醒教师与身俱有的文化资本身份认同,本期我们特约了三篇文章,林宇教授以一个高校教师的研究者,追踪、探究一位基层教师成功的文化资本积累之路;陈原是一位重点中学的教师,他的观点可能更为城市青年教师代言;王木春则站在农村教师的视角,他没有哀叹农村教师文化资本积累的困境,而为青年钱穆唱出了一曲青春励志之歌。他们视角各异,旨趣则相同:教师应该是文化的化身,教师就是文化的化身。

一、话题的产生

当选择教师作为职业,踏实神圣的讲台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描绘自己的人生发展之路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职业教书育人,社会价值重大。在为自己的职业感到自豪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与医生、律师等专业化程度很高的职业相比,教师专业化发展程度还比较欠缺。医生、律师具有较高的入职要求,必须具备非常专业的知识,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每次治疗或诉讼,都要求根据患者或案情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出具体的方案,成效也比较直观。反观教师职业,入职门槛较低,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与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始终存在冲突,种种教学变革似乎都不能真正撼动班级授课制的主体地位,其成效往往是隐性的。从以上比较可以发现,专业化发展水平的差距实际上是工作特质上的差距。工作特质是对具体工作的抽象,包括正向的自主性、成就感、声望和负向的劳累性、例行性等方面。那么,在半专业化的职业背景下,教师的工作特质会有怎样的表现?学校是高学历人才聚集的地方,教师是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被尊称为“先生”“文化人”,他们所拥有的文化资本是他们安身立命之基,那么,文化资本对教师工作特质又有什么影响?

二、教师工作特质的叙事研究

为了让研究更有针对性,本文的教师特指中小学教师。同时,我以立意抽样的方式,选择X老师为研究对象,采取叙事研究的方式开始我们的对话。我和X老师相识很多年了。当她读大专和本科的时候,我就是她的老师。在她的学习和工作生涯里,我与X老师常常就教育教学问题互相沟通交流,并有幸成为她参加的校长培训班的班主任。X老师通过不断的探索努力,从一位平凡的乡村女教师成长为学科领军人物,在个人专业发展上取得很高的成就。当我向她表明,希望能够对她职业生涯进行分析,从而探寻文化资本与教师工作特质之间的关系时,X老师爽快地答应了。相互之间的熟悉、认同和尊重,让我们能够敞开心扉。在不断的沟通交流中,X老师在职业道路上坚定前行的形象逐步明晰起来。

(一)激情无限的初始十年

X老师1993年师范毕业,分配到农村任教。作为当年Y市5名优秀师范毕业生之一,X老师本有机会留在城区学校任教,但她怀着一腔热血,毅然选择偏远的某村小开始自己的教学生涯。和许许多多新老师一样,她从事语文学科的教学,并担任低年级的班主任。X老师谨记“人小志气大”的古训,立志要做一个最棒的老师。然而,村小整体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较差,生源也不好,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一下凸显出来。“我甚至一时间有自暴自弃的感觉”,X老师如是说。但她很快调整过来,耐心在实践中积累经验。1994年调回镇中心小学后,她虚心向老教师学习。经过精心准备,X老师参加市级比赛,《飞夺泸定桥》一课获得好评。第一次的成功使得她建立了自信。1995年,市实验小学看中了这颗好苗子,将其收入麾下,担任低年段语文教学。在更广阔的天地里,X老师尽情发挥才华。通过在职进修获得专科和本科文凭;在学校每年教学比武中都取得第1、2名的成绩;代表市实验小学参加市里比赛,获得一等奖。在17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生涯里,X老师的教学质量始终位列年段前茅。2000年被评为市级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她还在班主任工作上取得很大的成就,所带的班级6次获得“Y市优秀中队”的称号,先后5次被评为“Y市优秀中队辅导员”、1次“Y市优秀班主任”、1次“Y市十佳班主任”。X老师说,这初始的十年,她激情无限,觉得当老师很光荣。由于在教学中成绩显著,受到老师、家长、学生们的尊敬,觉得成就感很高。期间曾有转行到党办的机会,却因喜欢教师这个职业而放弃了。

(二)教学生涯的重大转折

就在X老师在小语教学道路上发展一帆风顺的时候,2003年,她无意中观摩了一堂综合实践活动课。活跃的课堂气氛,生动的教学内容,别具一格的教学方法,和谐的师生关系深深吸引了她,“这课真好玩”的想法一下就充斥了她的心。在语文教学已经满课时的情况下,X老师决定增加综合实践活动课,勇敢地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个相对空白的领域。这个决定引起很多不解,许多同事认为她在专业上已经取得较大成绩,贸然转向未知领域,风险很大,丈夫更是顾虑重重;甚至有的领导和家长认为,语数应该占据核心地位,综合实践活动课可有可无。X老师顶住了巨大的压力。不仅是因为她认为更大的风险可能带来更大的成功,更因为她喜欢这个学科。“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从失败开始的”,X老师发现转型并不容易。但她天生要强,主动出击,在市教科所专家的指导下开展活动,琢磨如何向前辈取经,如何建立实践基地,如何寻求家长的帮助,如何指导学生积累第一手资料。从2003到2005的两年时间里,X老师从迷茫到清晰,逐渐赢得了省市级专家的认可和重视,探索之路变得开阔起来。可以说,这一段时间文化资本的积累,是X老师从量变到质变过程的重要保障。

(三)冲击巅峰的华山论剑

2005年到2011年,X老师在综合实践活动领域羽翼渐丰,开始向学科巅峰冲击。2005年,首次参加福建省综合实践教学比武获一等奖,这对她是一个很重要的肯定。X老师把这次比赛获奖看成是自己人生的转折点,“从此精气神出来了”。2006年,她作为省普教室“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实施研究”课题的核心成员,开始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反思与总结,所撰写的论文和案例获得省级、国家级一等奖2篇,有7篇发表在CN刊物上。2009年10月,她赴江苏扬州参加全国教学比武获一等奖,11月参加全省教师技能大赛获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第一、总成绩二等奖的好成绩,引起了市里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视。2011年开始参加了为期三年的省学科带头人培训。X老师达到了教学生涯的一个高峰,也从此彻底爱上这门学科。X老师说这一段时间自己有走上红地毯的感觉,“觉得人生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全身像打了鸡血一样,到处给人上课,开讲座,充满活力。”

在综合实践活动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她仍然没有忽视小学语文教学,学生成绩依旧数一数二,《语文教学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等论文获得全国三等奖;班主任工作没有被忽视,参加了教育部“知行中国”班主任培训,参与“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实践与探究”等课题研究,取得丰硕成果。这一切都为X老师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2011年,X老师被任命为一所小学的副校长,开始走上管理生涯。随着课时量的减少,她转而专门从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继续在更高的层次上探索自己的道路。

(四)薪火相传的新式征程

担任学校领导后,X老师继续自己前进的步伐:她坚持在教学第一线,评上高级职称,三次被评为“全国课题组先进个人”,成为省级学科带头人、省基础教育教师培训专家、地市级名师工作室领衔人,2015年成为Y市有史以来第一位正职女校长。同时,X老师还参加了省骨干校长培训、省委托名校长培训等高端校长培训,在管理理念上有了很大提升。视野的变化使得X老师意识到学科的发展不能单打独斗,薪火相传才是此时她的真正使命。因此,她将综合实践活动领域的工作重心转为学科人才梯队的培养。在X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有6位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视频课例获得了全国一等奖,1位老师获得二等奖;另有1位老师全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现场教学大赛摘得一等奖;指导的30多名学生参加省市综合实践活动竞赛也取得佳绩。在她的努力下,学科团队逐渐形成。她自己也受邀在2015年全省教师技能大赛中出任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评委,实现华丽转身。X老师取得的成就也获得了社会的肯定,被评为“2013-2015年Y市优秀人才”,获奖一辆小轿车。

当然,X老师的专业发展并非绝对完美。X老师说“我的目标始终在前头,我因一次次的挑战而快乐!”她始终没有满足。我采访X老师的恩师、省综合实践活动界Z教授,他用了“能力强、能量大、理论还须提升”对X老师做出简要评价。X老师对此深表认可。她说自己尤其是成为正校长后,管理任务重、压力大,“天天像打仗”,学习时间受限。如何协调行政与业务的关系,为自己,也为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搭建更大更高的平台,成为她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分析与讨论

X老师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从X老师专业发展道路来看,有鲜花,也有泪水;有成功,也有困惑。然而不可否认,有很多老师也学习,也努力,却仍然陷入专业发展的困境。为什么呢?从X老师的经历投射出去,我们的对话继续沿着文化资本对教师工作特质的影响前行。

(一)文化资本积累是教师工作自主性的重要支撑

教师工作的自主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志,体现在教师能够自行决定工作的内容、方式和进度。有研究将其细化为“自我发展意识”“自设发展规划”“自主发展行动”“自我发展调控”“自觉发展反思”五个维度。[1]自主性人人都有,但能否受到大众认可,实际上是话语权把控的问题。如果没有足够的文化资本,自主性就会失去支撑。按照布迪厄的分类,文化资本分为具体形态文化资本、物质形态文化资本、制度形态文化资本三类。具体形态文化资本是知识、教养、气质等在个体身上的体现,需要个体在漫长的过程中,通过艰苦的努力获得。布迪厄认为,“测量文化资本的最精确的方法,就是把获取收益所需时间的长度作为测量的标准。”[2]X老师认为,自己从教20多年来取得的点点滴滴成就,离不开“坚持”二字。她说,自己性格要强,有不服输的心态和强烈的学习动机,因此只要有培训的机会,无论是国家级还是县市级,都积极争取参加,从不拒绝。特别是她回忆到2000年,自己获得参加地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的机会,但培训的时间却与预产期重合。犹豫再三,实在不愿意放弃,就说服家人,做了两手准备,毅然参加了培训,结果在培训过程中当上了母亲。时隔多年后,X老师谈起这段往事,心情已经趋于平淡,但我仍能感受到她当时坚强的心。物质形态文化资本体现为文化产品的物质形式。X老师在物质形态文化资本积累上花费了大量的心血。订阅了大量教学类和管理类的专业资料自不必多说,还尝试著书立说。2012年2月,她到某中心小学挂职任教,带领老师们挖掘当地资源,开展省级课题“综合实践与各学科渗透的策略研究”实践研究,编写了系列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制度形态文化资本是通过考试等形式获得的,以证书、文凭等方式存在制度化资本。X老师抽屉里的学历证书、职称证书、获奖证书琳琅满目,成果辉煌。由于有了雄厚的文化资本,X老师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这个场域的专家,她对学科做出的解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因此当我问她“现在你是否觉得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领域有一定的话语权”时,她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我们无法强求每位教师的工作都有很大自主性,但不注意积累文化资本,追求工作自主性将是一种奢求。

(二)文化再生产导致教师工作成就感缺失

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求。教师工作成就感是自我实现的重要表现,是通过培养学生来实现的,所谓“名师出高徒”和“高徒出名师”相辅相成。然而文化再生产及其引发的社会再生产不仅作用在学生身上,也作用在老师身上。通过打工、迁徙等方式,农村精英越来越多地向城市流动,城市优势文化圈和农村劣势文化圈之间的区隔越来越明显,城乡教育差异越来越大,使得农村教师的工作成就感越来越差。X老师认为成功带给她的成就感始终是她前行的动力,但她同样对农村教师工作成就感缺失感同身受。她认为,当前新课改虽然轰轰烈烈,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花样层出不穷,但是这些变革始终是以发达城市为核心,辐射范围不像想象中那么广。“我们学校的老师最多参加一下县里面的培训,而且机会很少”。这是一位农村高中校长给我的回答。许多农村教师或许对课改的种种新名词有所耳闻,但没有真正接触的机会,无法领会其中的精髓,也很难走出本地去感受外面的世界。部分农村教师素质较弱,年龄偏大,不再把教师职业看出是人生价值的体现,而只当成是一份饭碗,发展的动力没有了,更谈不上成就感了。X老师说,自己刚到村小工作时,如果不是因为年纪轻,不愿意蹉跎青春,很可能也会选择放弃。此外,如今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比例不断加大,家庭教育缺失严重,学生成绩差,问题多,教师疲于奔命,培养出好学生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成就感对农村教师来说,成为一个渐行渐远的梦。因此,要消除文化再生产带来的教育公平问题及其对教师产生的负面影响,亟需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为城市文化圈和农村文化圈的对接建立通道。

(三)维护场域的文化资本受忽视影响教师职业声望

教师职业声望表现在教师工作对社会的贡献值、受人尊敬的程度及得到社会道德标准的认可度。就教师职业本身来看,有着天地君亲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样的极高赞誉,社会也给予优秀教师很多认可。即便是X老师这样的后起之秀,也因为取得的成绩上过地市电视台的专访,媒体报纸多次进行专题报道,在当地享有很高的声誉。但长期以来,教师在人们心目中还是难以摆脱“老九”的寒酸。有研究对包括中小学教师在内的20种职业声望进行比较,高中教师排在第12位,初中和小学教师仅排在第15位。[3]我觉得,教师职业声望不理想,与教师职业入职门槛低有很大关系。“有知识就可以当教师”这个逻辑似乎顺理成章,教师教育教学专项的知识和技能被忽视。甚至于教师资格认定条件规定,“具有博士学位或者具有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可以免予教育教学能力测试”。这似乎有待商榷。教育教学能力师范性的重要体现,是教师有别于其他职业的重要标志,是维护教师场域的重要文化资本。好在《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已经出台,从三个方面对教师专业标准提出要求:一是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理念,使得教师职业与社会和家庭非专业的“老师”区别开来,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二是要形成完善的专业知识结构,其中的学科教学知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通过专门培养培训以及不断实践,才能在教师个体上形成。这不同于其他行业和个人的知识结构系统;三是要学科专业能力,包括对教育教学的管理与组织、与学生的沟通与合作、激励与评价对自身发展的反思等方面的技巧等,也是其他职业所不具备的。教师职业只有培植出自己独有的文化资本,才能巩固教师场域,在整个社会中凸显自己的位置,从而真正提高自己的职业声望。否则,就会就像蔡辰梅所分析的,教师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产生怀疑,“在市场经济这一大的‘场域’中,教师所拥有的政治资本和文化资本属于布迪厄所谓的‘弱势资本’,而经济资本则上升为‘强势资本’。于是,教师的精神失落和物质贫乏几乎同时发生,使其无法对自我价值和身份进行足够自信的确认。”[4]

(四)例行性和劳累性是躲不开的辙

教师职业的例行性,是指经常重复同样的事情;教师职业的劳累性,包括教师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工作场所影响身体健康及完成工作后觉得疲劳等。学校教学常规制度和管理常规制度构建了教师活动的空间,课程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相对固定,使得教师的工作陷于日复一日的循环之中,极易造成职业倦怠心理。正如X老师说,即便是她外向活泼的性格,工作上也常常因为不断重复而产生安于现状的心理。但她又努力去调适:“申报不同的课题,调整上课的方式,变着花样去主动适应,就会打破陷入沉寂的心态。”

与例行性相联系的,是劳累性。随着教育均衡的深入,教师工作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但是教师职业的劳累性仍然严重。“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一首歌,在唱出高尚师德的同时,也唱出课堂45分钟背后需要付出的巨大精力。X老师在她的办公室和我交流,其间一拨一拨的人找她有各种事情,涉及到方方面面。管理上的压力让她觉得自己的专业发展受到影响,而耗费大量精力却难寻高原期突破口,也使她在迷茫的同时感到憔悴。X老师现在正处于黄金时期,年龄是一个优势,虽然压力大,但还能顶住,而年纪大的老师则难以承受劳累。有一位在省会工作的德高望重的老教师向我诉苦,说近年来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思想新理念,感到手足无措;升学压力越来越大,而身体和精力却越来越差。“年轻时备完课就可以了,上课时游刃有余;现在上课,如果没有常常看教案,思路就会断电。”“自己不是不愿意教,实在是教不动了。”老师的劳累性无处不在。有位校长深有感慨地说:“有时候,觉得教师就是‘贱’,平时工作辛苦就算了,就算有机会放松,吃饭时闲暇聊天,也离不开教育教学的话题。”这或许代表了部分教师的心声:高端专家引领的课改,不是所有的一线教师在短时间能够顺利接受的。课改的步伐或许可以再慢一点,教师可能会有更机会把控自己的工作。

结语:和X老师的交流渐入尾声。回顾她的专业发展历程,我们看到了文化资本对她工作特质的渗透和改进。X老师遗憾地认为,自己身处县级市,获取文化资本的途径和渠道不够畅通,每一步发展都须付出艰辛的代价。此外,文化资本虽然是改善教师工作特质的重要源泉,但是在专业化发展程度不太高的情况下,文化资本的积累、转化和再生产等还不是很顺畅,教师工作的正面特质不够明显,负面特质也难以消除,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1]董银银,姬会会.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中部某省1000名中小学教师为样本[J].当代教师教育,2010(3).

[2]布迪厄.资本的形式[A].薛晓源,曹荣湘,译·全球化与文化资本[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董新良.中小学教师职业声望调查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1(6).

[4]蔡辰梅,刘岩.变革社会中教师自我认同的资本困境及其突破[J].教师教育研究,2014(4).

猜你喜欢
文化资本专业化发展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理性浸染:农村教育方向的回归
民族旅游村寨语言景观调查研究
“Economy”汉译名变迁的文化资本解读
农村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浅谈
认真开展教研活动提升英语教师水平
学科教学知识对培养体育教师专业化途径的研究影响
文化资本视阈下英国绅士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