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浸染:农村教育方向的回归

2017-02-16 11:50崔宇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7年1期
关键词:文化资本洞察农村教育

摘要:农村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农村教育的外在功利化倾向造成了一种方向的迷失。生活在城镇中的个体是否完全摆脱了“农村人”的标签而成为“城镇人”,这是一个重要的教育社会学话题。用保罗·威利斯之“洞察”视角以及布迪厄文化资本的理论来引导学生对其生存状况有一个更加透彻的认识,倡导农村教育关注其潜在的育人价值,引导家长和学生对自己未来的理性的选择。

关键词:农村教育;理性;“洞察”;文化资本

基金项目:吉林省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教育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40418022FG)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02.033

城镇化是一個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的过程,是现代工业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村生产和生活方式向城镇进化、农村文明向城市文明转型发展的历史过程[1]。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不仅能够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前进步伐,而且在教育及文化等方面也能够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对他们的全面发展也至关重要。截至2015年年末,中国城镇常住人口为7711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56.10%,这说明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6.10%。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给中国社会带来深刻变化,中国在迎来发展契机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问题,给农村教育带来了挑战。

1 教育方向迷失的表征及原因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速度迅猛,规模宏大。自1978年始,我国城镇化进程高歌猛进,2011年年末,我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并于2015年年末达到了56.10%。虽然城市的范围越来越大,我国各项经济指标也不断增长,教育事业也在稳步前行,但是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农村教育问题。

首先,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依旧存在。为了顺应城镇化进程的需要,我国自2000年始进行中小学布局调整,大规模撤点并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农村孩子带来了较为优越的教育资源,但是也引发了更深刻的问题,如一部分偏远孩子受教育机会被剥夺、撤点并校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以及因路途遥远所引发的安全问题。

其次,我国的农村教育并没有很好地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虽然我国政策多次强调“把农村教育的办学方向从主要为升学服务转到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上来”,农村教育要立足农村,反哺农村经济和当地发展,但事实上很多农村学校逐渐走向“空壳化”,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导致了大量 “空心村”存在的现象。此外,教育的本体功能减弱,农村教育的价值取向也有所偏失。城乡的二元对立不仅表现在户籍、地域等客观现实上,这种对立也深深地印在人们的脑海中。农村家长和孩子都希望通过教育逃离农村,实现“人的城镇化”。这是社会分层与流动的内在逻辑,本无可厚非,但农村教育有时也会给人这种影响,与其育人价值背道而驰。而根据很多学者的调查,逃离农村的人们也并没有很好地实现“人的城镇化”,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的工作环境、生活质量并不是很好很高,甚至在身份认同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困境。因此,仅仅外在功利化地“逃离”农村会使人产生这种方向的迷失。

在城镇化的洪流中,在关注到上述农村教育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以及其依然存在的诸多难题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具备一种“洞察”的视角,一种理解现实的能力。

2 “洞察”:缘何理性浸染

“洞察”是指“一种文化形式中的各种念头,而这些念头有助于洞察该文化形式的成员及他们在社会整体中所处的位置,且这种洞察的方式不是中立的、本质主义的或个体主义的”[2]。这种“洞察”实际上是指我们要具备那种能够看清楚我们所处在社会整体中哪个位置的能力,我们能够对自己的状况有一个全面深刻的判断,让我们有一个更加理性的选择。实质上这种“洞察”就是看清自身的生存状态。

农村孩子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因先天不足,而导致后天更弱的群体。“后天更弱”,顾名思义,在倡导教育公平的大背景下,虽然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对农村教育进行扶持倾斜,但是仍然避免不了城乡教育资源的巨大差异。虽然已经存在一部分农村学校可以在硬件设施上与城市学校相媲美,但是在“软件”,尤其是师资以及教育理念上,城乡教育间仍然存在着一道鸿沟。至于农家子弟的“先天不足”,布迪厄的一些观点也有深刻的阐释。

布迪厄在《继承人》中指出:“教育系统客观地进行着淘汰,阶级地位越低受害越深”[3]。人们往往关注到的只是不同阶层在接受高等教育中人数比例不均以及教育代际转移等这些显性问题,“但是,人们对教育方面不平等的某些较为隐蔽的形式,如中下阶级子女集中于某些专业并且学习进度迟缓,察觉得不够”。“人们看到,在非天赋亦非个人因素的情况下,当前的成功与失败是如何在实际上取决于早期引导的。归根到底这是家庭环境作用的结果,而学生和教师却往往从刚结束的学年查找原因”。

布迪厄在这里想表明的是,人们对于教育的不公平现象,甚至“阶层再生产”,大多只关注到表面的显性问题,而对其背后的深刻逻辑,如家庭教育方面不同所引起之差异的原因并没有能够深刻“洞察”。来自家庭出身的文化习惯和才能,在最初指导(产生于早期决定论)的作用下,影响成倍增加。例如从戏剧、音乐、绘画、爵士乐或电影这几个文化领域来看,大学生的社会出身越高,他们的知识就越丰富,越广泛。如果说,在使用一件乐器、通过看演出了解戏剧、通过听音乐会了解古典音乐等方面的差异不会使人感到惊讶,因为这是各个阶级的文化习惯和经济条件所造成的。布迪厄想表明的是,老师和家长只是看到孩子表面上所取得的成绩,就责备孩子不努力,不像别的孩子那样成绩优异。但是家长们却没关注到上层孩子们之所以在有些科目(古典学、艺术类等)比下层孩子的成绩高,除了学校教育这一层面的原因之外,其家庭教育的熏陶影响更大。“人们只是看到了各种影响的最后合力,这些影响来自社会出身并长期发挥作用”。上层孩子从小能够接受到艺术气息的熏陶、古典文学的影响,甚至有些孩子已经学过拉丁文,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些下层孩子无法触及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家长无法给予孩子优秀文化资本的“遗传”,那么他们的成绩一定程度上要弱于上层孩子的这个事实也是“情有可原”的。

同样,我国农村孩子也遭遇着类似的境况。在当今这个“幼儿园小学化,小学初中化”的教育现实中,我们暂且不谈这种内在价值取向是否合理,仅就其表面意义来看,农村孩子的文化资本是处于弱势的。一些城市孩子从四五岁起就开始参加兴趣班、辅导班等,徜徉在乐器、绘画等艺术氛围的熏陶之中,甚至进行外语、数学等主要科目的学习,这些是农村孩子很少会触及的。因此,从布迪厄的角度来说,除了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之外,农村孩子没有优秀文化资本的“遗传”,那么农村教育的弱化趋向亦“情有可原”。

3 理性浸染:农村教育的育人价值

既然农村教育弱化趋向“情有可原”,那么农村孩子就要放任自由吗?不是这样的。本文绝不倡导悲观的宿命论,也不是要完全摒弃功利化倾向,而是要提倡一种“洞察”的视角,看清农村孩子的生存状态,即便在功利主义倾向下,我们的家长、老师和孩子们也要具备理性选择的能力。对于那些克服自身不利条件,通过重重考核,最终进入理想高校的农村孩子们来说,我们固然值得恭喜,但是对于那些最终无法考取优质高校,甚至无法进入到高等教育阶段的孩子来说,农村教育的育人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3.1人之城镇化的几点思考

学术界对于农村教育的“离农”抑或“为农”倾向一直保持着关注、思考与讨论。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大量农村孩子“逃离”农村,走进城市,由农民变为了市民,这其实在效果上体现着“离农”的倾向。然而,“离农”不仅是空间上的位移、称呼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尤其在身份认同上面,由农村向城市,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所进行的根本性转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称之为“人的城镇化”。

首先,理性的选择。对于那些克服“先天不足”,通过重重关卡而考进高校的学生们来说,他们要从“内涵”上进行这种转变。而对于那些很难进入,甚至无法进入高等教育阶段的农村学生们来说,他们要在观念上有一个理性认识,迎接城镇化的挑战,在技术、能力等其他方面提高自己,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和向城镇转移。而对于少数打算扎根农村的学生来说,他们亦应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理性选择,成为“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无论是从农业规模经营还是自主创业等方面来说,摆脱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让自己过上更优质的生活。更甚至,人们可以通过教育观念上的进步,代际传递下去,让他们能够给下一代、下下一代进行文化资本的积累,那么农村孩子也会逐渐缩小和城市孩子的差距,从而促进农村教育的發展。

其次,代际的积淀。农村教育在具有外在功利化倾向的同时,不应完全忽视其观念上的教育价值。而这种观念上的引导、教育则是一个沉淀、积累的过程,甚至有时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会积淀出其独特的文化资本,从家庭教育上让农村孩子缩小与城市孩子的差距。这种长时间的积累看似与当今教育功利的升学率以及学生们迫切考取高校的愿景相矛盾,其实不然,二者可以并存于当今教育体制之下。归根结底,农村教育追求的并不仅是它给学生带来多少“实惠”,而是它能否使学生具有理性认识选择的素养和未来发展的潜力。

3.2 挑战与机遇并存

上述问题都具有其复杂性和深刻性,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合力共同解决。

此前,人们关注的焦点往往在对优秀人才的鼓励上面,激励他们走进农村学校,从政策倾斜方面将他们“推”向农村,如职称评定等,以期让他们将优秀的教育方法、教育观念等输送给农村。但是,农村亦应从根本上加强自身的吸引力,将优秀人才“拉”过来,让他们“愿意”过来,而非迫于某些政策性,或者功利性目的,否则效果也会事倍功半。

因此,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农村应该有所作为,努力挖掘生成自己的特色,而不是消极被动地等待城市的资源倾斜。不仅如此,乡政府以及村委会要重视人才,给予其生活和工作上的关心与支持。农村只有主动增强其内在吸引力,才能更好地引进优秀人才,农村的教育才会越办越好。

同时,应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培养“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他们吸收、转化科技成果的能力,使之摆脱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为我国农村建设、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教育是润物无声的。教育亦需要文化环境建构,尤其在农村。图书馆、文化宫等基础设施几乎都属于城市,而农村很少有这些文化设施。在农村建设自己的图书馆、文化宫,或专门设置活动中心等,让农村孩子有更多机会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让他们受到更多人文气氛的熏陶,无论是基于教育公平的考量,还是基于农村教育质量提升的诉求,都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高书国.中国城乡教育转型模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

[2] [美]保罗·威利斯. 学做工——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152.

[3] [法]布迪厄. 继承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5,5,18,19-21.

作者简介:崔宇,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社会学方向。

猜你喜欢
文化资本洞察农村教育
洞察雁荡
“洞察号”在火星
善洞察 巧分类 妙解题
民族旅游村寨语言景观调查研究
关于如何优化农村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探索
浅谈如何改善农村小学体育教学
古代社学对发展农村教育的启示
命制历史试题要强调科学性和洞察性
文化资本视阈下英国绅士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