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变化与挑战

2016-04-16 22:42黄美娇
福建商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高等教育互联网

黄美娇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工商管理系,福建福州350012)



“互联网+教育”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变化与挑战

黄美娇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工商管理系,福建福州350012)

[摘要]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给高等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利用互联网实现高效的“学与教”是高等教育面临的迫切问题。“互联网+教育”给高等教育带来教育观念更新、教育资源丰富、学习时空多维、学习者主体地位确立等变化,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从高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借力“互联网+教育”,以高素质的教师为主体,完善学校措施,组建学习型团队实现高等教育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双重变革”。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高等教育;教师

从先前完全依赖于教师的孔子杏坛讲学,到师生间实现初步分离的活字印刷术的发展,逐渐步入到了现如今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由“教学”转变为“导学”的“互联网+教育”时代。“互联网+”不是算术中简单地加上“技术”,“互联网+教育”是为了更加高效的学与教,用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增强学与教,这将意味着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双重变革”[1],但并不是传统高等教育的取代,而是教育内容和方法上的补充和创新。

目前“互联网+教育”深度融合产生的“化学反应”主要集中在对线上和线下的K12教育( kindergarten through twelfth grade:幼儿园和中小学基础教育)、职业技能教育、语言学习类、平台和工具等领域的研究,除了近期火爆各大高校的MOOC课(慕课)、翻转课堂等,对高等教育领域的关注度则较少[2]。“互联网+教育”给高等教育带来哪些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化,又将面临哪些挑战,高等教育如何借力“互联网+教育”等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将就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一、“互联网+教育”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变化

移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惊人发展,逐渐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也使得高等教育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包括高等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资源的日益丰富、学习时空的多维性、学习者主体地位的确立、课程教学模式的多样化等。

(一)高等教育观念的更新

以往对高等教育的认知中,一是将高等院校与教室、黑板、多媒体讲台、课桌、粉笔这一典型的班级授课制联系在一起;二是将教师、教材、课堂作为教学过程的中心,认为高等教育偏重于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3]。但是,随着大数据、计算机、互联网络的发展,各种网站、论坛、微博、微信、教育APP被广泛地运用于高等教育,对高等教育观念产生重大影响。教师授课及学生受教育的地点不受地域限制,可以是线上也可以是线下,教学设计立足学生的主体地位,授课方式变得灵活多变,并且高等教育日益要求学生除了掌握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理论外,更注重学生信息获取、分析、加工、运用与创新、沟通、协作等能力的培养。

(二)教育资源的丰富性

千百年来,教育是不为大多数人所拥有的稀缺资源。如今,3G、wifi、4G网络信号已基本覆盖到家庭、学校、交通工具等场所,只要接入互联网,海量的教育资源信息,无论是国内外名校的公开课程,还是世界各地名师专家的科研成果,都跨越时空的限制扑面而来[1]。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已较为普遍地利用互联网及相关信息技术寻找教学资料和感兴趣的知识。此外,基于“互联网+”产业模式的在线教育产品和平台也越发普及,如在线教育公司“100教育”网上留学免费外语课程,这些课程能更好地实现高校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反复学习、碎片式学习。

(三)学习时空的多维性

伴随着移动学习终端的出现和发展,学生可以利用自习、散步、活动间隙,通过智能手机的教育类APP、微信订阅号、搜索等访问目标资源获得新知,而且很多高校建立了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很多书籍都有微信二维码,学生只要“关注”“扫描”就可浏览到相关的消息或查看想看的书籍。这些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技术、移动学习方式已成为当前高校学生课后学习、交流的大众化工具,让学生处处可学、时时能学成为可能。

(四)学习者主体地位的确立

在互联网、现代化教育条件下,高校学生的学习形式日益强调以学生个别化需求学习为主、教师辅导和集体学习为辅。一方面,主张学生在学校和教师指导下,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自定学习计划、进度来完成大学的相关课程和要求;另一方面,高等院校教师在教学组织方面,强调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和技术对相关课程设立情景主题和单元进行交互式的学习,不断启发学生、设定任务、提供辅导,培养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主动进行相关课程内容、信息、资料的获取、分析、发散等能力。

(五)课程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随着云技术、大数据的发展,互联网带来了教学模式的变革。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移动、游戏、虚拟现实等各式新鲜的教学方式正逐渐走进课堂。在华中科技大学的一堂广告创意策划课上出现了“弹幕教学”模式,学生一边听教师讲课,一边通过手机网络发送疑问、提出看法,这些疑问和看法会出现在教师的课件屏幕上,然后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随时调整授课内容和方式。上海交通大学则将“慕课”与“一屏多显”技术相融合,打造了基于“互联网+”的“云教室”,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便能实现“课程任意选,老师任性挑”的“私人定制”式教育[4]。这些都成为依靠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促进教育发展、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创新案例。

二、“互联网+教育”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挑战

“互联网+教育”给高等教育带来巨大转变的同时,不少教育界学者也提出质疑“工业已经进入4.0时代了,但我们的教育还停留在2.0时代”,说明“互联网+教育”在改变高等教育学习方式与教育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一)高校及教师对“互联网+教育”认识及行动不足

通过走访一些院校,笔者发现,不少高校对互联网背景下教师队伍素质要求、教学信息化设计与开展、校内外网络资源开发、网络技术设备建设与优化不够重视,更没有认识到利用大数据技术去实现学校教学、科研、管理、评价信息化。尽管有高校打出发展“智慧数字校园”的口号,但相关行动空白。

同时,在与一些高校教师就国内外最新授课模式、授课方法、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及是否接触过微课、慕课以及翻转课堂等方面进行交流时,不少教师表示“只是听说过”,认为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用处是下载相关教学课件、学习相关教学课程,没有真正认清“互联网+教育”带来的变化和作用,这与“互联网+教育”的大环境是极不协调的。

(二)“互联网+教育”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互联网引入课堂教学,使教师和学生同时处于陌生而又具有挑战性的环境。面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很多高校教师发现,指导、评估并预测学生的行为,给学生推荐合适的学习资源变得越来越难,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教学迫切要求教师了解“数字一代”学生的学习习惯,熟悉数字化的教学环境,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采用信息化教学方式以适应“数字一代”学生的诉求。

(三)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越发明显

当今高校学生大多都是从小到大被计算机、游戏机、手机等数字工具包围的典型“数字一代”,几乎都是网民,信息化技术工具、网络对他们的认知、态度、行为有重要影响。笔者对所在学校14级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发现他们对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力较好、有个性化追求、接收信息的能力强,喜欢图片、声音和影像,但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自律性普遍较差、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学习主观能动性相对欠缺。这些学生的学习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要求更多的个体学习机会、更高频率的使用数字资源,并充分利用各种移动终端和实体性学习资源。

(四)“互联网+教育”下信息干扰与监管漏洞越发显现

互联网时代,教育资源的膨胀必然会给教师和学生带来干扰。一是,信息量的庞大,呈现方式多样化,很难让学生抓准学习方向,例如在教学中给学生播放相关录像或VCD的时候,发现不少学生注意了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内容[5];二是,信息量大,对学生运用各种专业性和非专业性的检索工具在短时间内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的能力要求加强;三是,互联网上信息的无序性、重复性,学生常常“淹没”在“信息海洋”之中,而且很多信息难辨真伪。此外,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安排完全取决于学生,很难对其学习质量实行过程监控。

三、借力“互联网+教育”实现高校教育的突破

要发挥“互联网+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教学效益,不能只依赖于互联网的作用,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学校的主观能动性。

(一)高素质的时代性教师是优化高等教育的主体

顺应互联网潮流是高校教育变革的必然选择,但互联网只是工具和手段,教师才是高等教育变革和发展的根本。高校教师只有用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更好地实现个人的超越。

1.加强自身的学习

作为从事高等教育的一线教师,要跟得上时代,除了接受慕课和翻转课堂的理念外,还要能够开发和利用先进的教学资源,学习并熟练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将最新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融于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创设一个最佳的学习环境,同时课后跟学生分享专业及相关教学资源,如建立个人教学网页、上传辅导材料、微课到各种网络平台上(如微博、微信公众号)。

2.教学模式和设计的创新

考虑学生情况,设计有效的移动互联网化的课堂教学,包括课前、课中、课后充分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对知识建构的兴趣,尽量与网络最新资讯事物相联系巧设情景来组织协作学习,启发诱导学生通过互联网及其它各种渠道关注与课程相关内容去发现学习、评价、纠正错误,并最终完成相关知识意义的正确建构。

3.教学研究的重视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教育的变革还在探索中。高校教师应加强教育改革、教学研究,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了解“数字一代”学生学习的特点、规律;研究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如何利用互联网移动新技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信息搜索和利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完善的学校措施是优化高等教育的保障

1.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并开展网络自律意识教育

面对庞大的信息海洋,高等院校当务之急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一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敏锐的把握程度;二是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三是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与此同时,学校需要开展相应的网络自律意识教育,让学生自愿地认同网络社会规范并能结合自身实际自觉践行。

2.建构适应“数字教师”需求的教师培养模式

学校需将培养满足“数字一代”学生需求的“数字教师”提上议程。第一,大力倡导把互联网先进信息技术引入教学课堂及教学设计中,并对相关教学情况进行评估;第二,提高对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的培训,并奖励那些在教学过程将互联网及信息化技术运用较好的教师,鼓励他们将经验向其他教师交流和指导;第三,积极鼓励在校教师与其他院校教师、各类培训机构、各类企业的协同创新,探索适合当下教学的学生培养模式、教师培养模式;第四,开展相关互联网、信息化教学的大赛并组织教师到那些创新教学设计、教学模式的兄弟院校参观、学习和交流。

3.强化“智慧校园”的设施建设

一方面,高校应支持教师和学生使用智能终端设备开展教与学,全面推动数字应用在学校各领域的普及和深度融合,并做好网络信号的覆盖以及网络的稳定维护和安全防范;另一方面,高校应充分借鉴优势学校资源实现共享,如电子图书馆资源的共享、优质教师资源的共享,充分利用云服务、大数据等技术,对现有教育教学管理流程和方法进行重构。

(三)组建自律学习群或学习型团队是突破高校教育变革的有效途径

现实中,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学习与交流,没有规范的纪律要求,没有明确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没有监督,很难让学生形成好的学习效果。不少学生成为低头族,自主学习意识、自律意识、团队合作意识薄弱。要突破这一弊端,除了教师需要改变,同时应该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建立教师间、学生间、教师与学生间的自律学习群或学习型团队。可利用微博、微信等新移动技术,自发建立有共同学习目标、学习规范的自律微群和学习型团队,学生不受时空限制地通过智能移动设备在自律群、学习团队群的平台上获取资源,实现与教师的有效互动,实现互相监督、互相激励、互相学习、互相讨论、互相分享。教师则在这些学习群及学习团队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定时将专业信息发送给自律学习群、学习团队,并与之一起讨论或分享习得体会。

四、结束语

应用互联网思维重塑高等教育的观念和方法是实现高等教育“教与学”双重变革的必然趋势。尽管教育资源的存储和获取方式、教育工作方式和教师学生之间的交往方式都会因互联网时代而不同,但无法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目前“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高校教育仍处于探索阶段,像慕课、翻转课堂这样的教学模式的推广运用需要时间,这其中也有不少困难,比如学校教学设备的问题、教师的观念问题以及学生接受能力的问题。学校、教师怎样应用互联网更好的教学,学生在互联网中怎样学习,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公认的模式和案例。但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探索和尝试,借力“互联网+教育”高校教育的发展必将获得重大突破。

参考文献:

[1]董奇.借力“互联网+”创新教师教育模式[N].中国教育报,2015 -05 -27 ( 5).

[2]吕森林,沈伟民.在线教育,最后的“互联网+”盛宴[J].经理人,2014,( 242) : 30 -36.

[3]马玉萍,易志亮.互联网教育应助力于传统教育发展[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 08) : 171 -172.

[4]豆俊杰,王强.“互联网+教育”:冰火两重天[N].中国教育报,2015 -05 -04 ( 8).

[5]李艳琴.移动互联网在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文教资料,2015,( 03) : 149 -150.

(责任编辑:练秀明)

Changes and Challenges of Internet +Education to Higher Education

HUANG Mei-jiao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Fujian Commercial College, Fuzhou 350012, China)

Abstract:The combination of internet and education has brought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the higher education.How to use internet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learning and teaching”is a pressing problem. On one hand, internet + education brings new education concept, rich educational resources, multidimensional learning time and space, learners' dominant position.On the other hand, internet + education brings big challenges.Putting highly qualified teachers as main body, improving school measures and setting up a learning team to achieve the double transformation for learning and teaching style in higher education.

Key words:internet +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teacher

作者简介:黄美娇( 1989 - ),女,江西九江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创业与人力资源管理。

*收稿日期:2015 -07 -2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4940 ( 2016)01 -0042 -05

猜你喜欢
互联网+教育高等教育互联网
在偏远农村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设想
基于SCP范式的“互联网+教育”产业组织分析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