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俊伟
(大连教育学院 小学教师教育中心, 辽宁 大连 116021)
村级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策略
杨俊伟*
(大连教育学院 小学教师教育中心, 辽宁 大连 116021)
村级小学教师具有适应期缩短、成长成熟缓慢等专业发展特点。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村级小学教师补贴机制、制定职称评定倾斜政策、改善村级小学教师生活条件等。各级业务部门要采取各种措施,加快村级小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最终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村级小学教师;行政支持;研修
村级小学教师作为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群体,承担着对农村儿童的培养教育使命。村级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执教水平,直接影响着广大农村儿童的成长。但当前我国村级小学教师的整体专业素质还与城市教师有很大差距。因此,为村级小学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强力支持,促进村级小学教师专业水平的快速提升,是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必要举措。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是有其内在规律的,为此,他们提出了多种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理论,如伯登(Burden)的教师生涯发展三阶段理论、费斯勒(Fessler)和休伯曼(Huberman)的教师职业周期动态循环八阶段和七时期理论、卡茨(Katz)的教师发展四阶段理论等。我国学者傅道春提出教师职业发展的三个时期、叶澜等将教师专业发展确定为自我更新取向的五阶段等。尽管国内外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划分有差异,但总体上都一致认为教师专业发展都将经历从新手到胜任、从胜任到专家的发展历程。一般认为,1至4年是教师的新手阶段或叫适应期,5至10年是教师的胜任期或成长期,10年以后,教师逐渐步入成熟期,这其中有的教师不断进步,成长成专家型教师,而有的教师则止步不前,进入专业发展的高原期,沦为普通的“教书匠”。由于村级小学教师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地域,使得村级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呈现出区别于一般中小学教师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适应期缩短。由于村级小学规模较小,师资配备严重不足,结构性缺编严重,致使大多数村级小学教师都要承担多项工作,有的是兼任几个学科的教学,有的是兼任学校其他工作。据调查,村级小学教师承担两个及以上学科教学或跨年级教学的教师占98.56%,有的教师甚至兼五、六个学科的教学,这意味着教师备课量的增加。这种状况下,新教师刚刚参加工作,就要承担高于其他学校教师的工作量,新教师们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拳打脚踢,这虽是不得已而为,但却加速了教师适应新岗位、熟悉新工作的进程,使村级小学教师的适应期明显缩短,一般而言,村级小学教师在1至3年基本能够适应教师工作,有的教师甚至在一到两年即适应教师工作。
成长、成熟缓慢。村级小学教师在较短时间内适应了学校工作后,在成长、成熟阶段却明显放缓了速度。村级小学教师呈现出成长、成熟缓慢的特点。究其原因,一是村级小学所处的社会环境,家长和社会对村级小学教师都没有太高的要求,不像城区学校,家长和社会对教师的要求那样高;二是学校环境,村级小学规模小,一般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教师备一节课基本上只能上一个班级,教师没有调整教案的机会,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同学科教师数量少,缺少交流沟通,也缺少比较和竞争;三是教师个人因素,因为长期生活在较为封闭的农村,教师缺乏广阔的视野,周边也缺少可以学习的榜样,进取心逐渐减弱,最后大多甘于平庸。
专家型教师少见。由于村级小学教师成长、成熟的缓慢,建立在教师成长、成熟的专家型教师也就自然少见。专家型教师在农村学校成为稀缺资源。教师们缺乏同伴的有效互助和专家型教师的引领,导致村级小学教学质量普遍偏低。
针对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现状和村级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特点,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应该各司其职,双管齐下,采取相应措施,促进村级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着力解决村级小学教师成长、成熟缓慢的问题,推动村级小学教师向专家型教师发展,切实提升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村级小学教师普遍存在工作环境差,工资待遇低,生活成本高的问题。村级小学大多地处偏远,交通闭塞,人烟稀少,信息不畅,有的地方甚至无法上网,教学条件普遍较差,教学设备短缺,教学资源缺乏。村级小学教师在工资待遇方面与城镇教师相比普遍较低。随着老教师的逐年退休,中青年教师在农村的生活成本越来越高,这些老师在农村无宅基地,又无法购买农村住房,一些教师只能在城市购买商品房或租房,交通费用远远高于城镇教师。人心思动,无法留住人才,是当前村级小学的普遍问题。因此,要想解决村级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首先需要解决其生活待遇问题,通过行政手段,提高村级小学教师的物质和精神待遇,让村级小学教师工作有尊严,生活有保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完善津贴补贴标准。建设农村艰苦边缘地区学校教师周转宿舍”。村级小学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相对较差,条件艰苦。所以,为了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政府有必要对农村教师实施倾斜政策。
实行村级小学教师补贴机制。设立“农村地区教师津贴制度”,并向村级小学教师倾斜,以形成国家工资标准中边远学校教师收入整体高于中心地带学校,农村学校高于城镇学校的逆向分布格局。对连续在村级小学任教超过10年的教师设立专项奖励基金。
制定职称评定倾斜政策。对农村教师尤其是村级小学教师适当放宽评职条件,高级职称指标重点向村级小学教师倾斜,增加村级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机会。
加大荣誉评定倾斜力度。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师尤其是村级小学教师的荣誉倾斜力度,要制定有关农村从教的荣誉政策,激励农村教师长期扎根农村。如“终生农村从教”荣誉奖,对于在农村从教达三十年的老教师,退休后发给全额退休金;设立“农村教育教学”荣誉奖,“农村师德标兵”荣誉奖等。
改善村级小学教师生活条件。为村级小学教师改建教师宿舍,配备必须的生活设施,满足教师对卫生、安全的基本需求。
村级小学班级数量少,一个年级一般只有一两个班,缺少同年级各班之间的竞争氛围,教师在教学质量方面的压力较小,导致教师缺乏教学研究的动力;村级小学规模较小,教师数量少,同学科教师更少,由于缺少同伴互助,教师间很难开展研修活动;市区教研员很难深入到村级小学进行教学指导,村级小学教师缺乏较高层次的专业引领;村级小学地处偏远,教师到城镇学习、进修或参加研修的机会很少。这些都是导致其专业水平提升缓慢的重要原因。
1.发挥中心校统领作用
目前,我国村级小学大多实行的是中心校+若干村级小学的管理模式,村级小学是中心校的组成部分,中心校负责对村级小学实行行政和业务管理,因此,在业务上进一步加强中心校对所属村级小学的统筹至关重要,要努力实现中心校范围的教育均衡发展,采取措施提高村级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如让村级小学教师定期到中心校开展集体备课、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让中心校教师与村级小学教师之间进行合理流动等。总之,中心校要担负起对村级小学的业务统领职责,政府职能部门要对中心校在统筹管理村级小学方面进行督导评估,切实督促中心校校长把村级小学办好。
2.发挥区域研修作用
互助研修被认为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但村级小学教师普遍存在互助研修少同伴、专业发展少引领、研修过程少技术”等“三少”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区、市教研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解决村级小学教师参与研修的实际困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构建互助研修网络。构建校际、片际研修共同体,让村级小学教师定期参加研修共同体的活动,与其他学校同学科教师组成研修同伴,共同探讨解决教学问题,接受共同体内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在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中,不断促进专业水平提升。
搭建城乡交流平台。为村级小学教师搭建起与城市教师沟通的平台,使村级小学与城市学校、村级小学教师与市内教师联线对接。开展名师送教活动,选派市内名师到村级小学送教,同时与农村学校教师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围绕课例开展培训和研讨;开展市内名师参与、引领农村学校研修活动。市内名师利用送教等机会,直接参与农村学校的校本研修活动,并对村级小学教师进行专业引领。村级小学教师在与城市教师对接中,可以从三个方面促进自己专业水平的提升。一是向名师取经。村级小学教师通过听市内送教名师的课,参加市内名师的培训,与名师进行面对面交流等途径,可以多向市内名师取经,学习市内名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适当的教学策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二是与名师同台。村级小学教师还可以与市内名师开展“同课异构”活动,与市内名师同台展示,互相学习提高。在这一过程中,村级小学教师可以感受到同样的教学内容,名师是怎样处理的,自己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这对村级小学教师无疑会起到很大的促动。三是跟名师联线。村级小学教师与市内名师牵手,通过电话、QQ、微信等方式,建立长期联系,随时向名师讨教教学问题,实现时时可学、处处可学,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区市教研员为村级小学教师提供直接服务。区市教研员定期到村级小学听评课,指导村级小学教师开展研修活动,为村级小学教师提供教学资源。这种一对一服务,虽然受益面较窄,但对受到指导的教师而言,专业促进作用却是最大。
3.发挥网络研修作用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场改变传统的教育要素(教学手段、方法、过程)甚至颠覆传统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目的的变革正在到来。比尔·盖茨曾预言:21世纪最大的改变可能是信息技术最终会改变学校的形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村级小学教师而言,是挑战更是机遇。它可以彻底改变以往村级小学教师信息闭塞、交流不畅、无法与其他教师互助学习的局面,这无疑为村级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教研部门要利用这一优势,开展跨时空研修,推动村级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具体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开展网络教研。现在,各级教研部门都在大力开展网络教研活动,这种突破时空限制的研修活动十分适合村级小学教师,有效解决了农村教师由于交通不便所带来的研修困扰,解决了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状况,使农村地区教师足不出户,也能与市区教研员、市内优秀教师面对面交流。市区教研部门要把村级小学教师纳入到网络教研体系中,让村级小学教师积极参与网络教研,与大家分享自己的观点,吸收有益的建议和方法。常此以往,必然会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
利用手机开展碎片化研修。教研部门可以开发手机移动终端研修平台,实现教师教育远程培训和教研的移动互联,村级小学教师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浏览教育教学资源,了解教育资讯,参与学科主题研讨,实现移动式学习。这种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充电的做法,既方便快捷,又实用高效,充分发挥了信息化在教师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开展网上送教和异地同步研修。加强网络资源建设,开展名师网上送教,实现名师在自己的学校通过网络为村级小学学生同步授课。同时,利用视频互动系统,开展城乡教师的异地同步研修,让村级小学教师通过网络与城市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互动研讨,这种全新的远程互助研修模式,必将有效解决村级小学教师的实际问题。
加大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课程实施成功的经验和优秀教师的示范教学通过教学光盘、远程网络、“空中课堂”等多媒体形式送到农村教学第一线。为村级小学教师开发微课程,让村级小学教师通过学习微课程,提高专业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总之,村级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各方面力量的齐心协力和齐头并进。因为,只有村级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了,才能打好农村基础教育的基石,最终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责任编辑:惠人]
On Strategies for Supporting Village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YANG Jun-wei
(CenterofPrimarySchoolTeacherEducation,DalianEducationUniversity,Dalian, 116021,China)
Village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developmen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quick adaptation but slow growth.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s involved should establish village primary school subsidy system, work out academic title assessment policies in favor of rural teachers, and improve rural teachers’ living conditions. Teaching-related work departments of all levels should adopt various measures to speed up village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professional literacy development, finally realizing balanced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 area and rural area.
village primary school teacher; administrative support; research and study
2016-10-28
杨俊伟(1968- ),男,吉林九台人,高级教师。
G625.1
A
1008-388X(2016)04-002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