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雄春
(东莞理工学院 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广东东莞 523808)
工程教育认证若干问题研究
段雄春
(东莞理工学院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广东东莞523808)
教育部自2006年开始启动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对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已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关于工程教育认证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仍有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文章阐述了对工程教育认证的理念、标准、社会参与和学校组织实施等问题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思考。
工程教育认证;理念;标准;组织实施
工程教育认证制度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教育部自2006年开始实施工程教育认证工作以来,其已在工程教育界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但仍有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笔者对工程教育认证的理念、标准、社会参与和组织实施等四个主要问题的理论认识与实践思考。
理念虽然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但它却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引领和决定的作用。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理念,便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因此,工程教育认证应坚持什么样的教育理念,是我们必须首先要厘清的问题。
工程教育认证的理念主要集中在其认证标准之中。基于国际工程教育认证背景的《华盛顿协议》和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制定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版)均遵循了OBE、持续改进两大核心理念。
(一)OBE理念
OBE理念是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utcome based education)的英文缩写,亦称产出导向教育理念或目标导向教育理念、需求导向教育理念、能力导向教育理念等。它最早由美国学者斯派帝(Spady)于上世纪80年代初在他撰写的《基于产出的教育模式:争议与答案》一书中提出。在该书中斯派帝把OBE定义为“清晰地聚焦和组织教育系统,使之围绕确保学生获得在未来生活中获得实质性成功的经验”。他认为OBE实现了教育范式的重要转变。随后,这一定义得到了人们的传承和丰富发展。丰富和发展后的OBE理念,其要意可概括为:教育者必须对学生毕业时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养及应达成水平的预期成果有准确、清晰的构想,然后寻求设计适宜的教育结构来保证学生达到这些目标。在这一定义的指引下已形成了定义产出成果、实现产出成果、评价产出成果和使用产出成果的OBE逻辑思维模式和教育理念[1-2]。
OBE理念的核心是始终坚持以成果为导向和以学生为中心[3],其关键是如何科学地定义产出成果和将其准确地聚焦于毕业要求的达成。OBE理念是工程教育必须坚持和认真贯彻的第一个理念。
(二)持续改进理念
持续改进理念,是工程教育必须坚持和认真贯彻落实的第二个理念。工程教育认证对促进工程教育的持续改进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其唯一目标,就是保证和提高其教育成果与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或者说是保证和提高其教育成果与社会需求的达成度。它的主要内容,一是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和定期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的检测评价制度;二是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有高等教育系统以外有关各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定期对培养目标的达成度进行评估评价;三是建立能够证明各种评价结果被用于促进专业持续改进的机制[4]。通过这些检测评价,促进工程教育教学的持续改进,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我们必须坚持用OBE理念和持续改进理念引导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5],扎扎实实地推进工程教育认证的各项工作。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一般可分为通用标准、专业补充标准、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秘书处编印的2015版《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指南》的“工程认证标准”中已对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做了非常明确的具体规定。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则由各个学校根据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及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等自主制定。
(一)通用标准
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是适合于所有工程教育认证专业的标准。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秘书处编印的2015版《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指南》,制定的通用标准,包括了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等七个方面的要求[6]20-23。通用标准提出的七个方面的要求,是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对工程教育认证专业提出的最为基本的标准要求,每个申请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均应首先达到这七个方面的要求。
组织实施工程教育认证,首先是对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七个方面要求的认识理解、准确把握和贯彻落实的过程。贯彻落实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七个方面的要求,关键是对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及持续改进,要有全面正确的理解和深刻准确的把握。对培养目标的理解和把握的难点,是对社会发展需求的认知和把握;对毕业要求的理解和把握的难点,是对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区别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6]24等问题的认识和理解。重点是对课程体系“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类课程”、“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课程”、“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和“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等四类课程标准要求的认识和理解,其难点是对“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类课程”的学分“至少占总学分15%”[6]22比例要求的认识和理解。重视和加强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的建设,是实现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达成的重要保障。
(二)专业补充标准
专业补充标准,是中国工程教育协会在通用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等方面的特殊要求,所作的具体的专业标准规定。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秘书处编印的2015版《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指南》,已对机械类、计算机类、化工与制药类和电子信息与电气自动化类等16类46个专业的补充标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6]24-88,提出了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必须满足相应的专业补充标准”[6]24的明确要求。今后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将根据工程教育认证的发展需要,逐渐制定和发布其它工程教育专业类的专业补充标准。
专业补充标准对课程体系中各类课程的核心课程的规定,师资队伍中对其专业背景和工程背景的要求,支持条件中专业资料和实践基地的要求,都是工程教育专业必须满足的基本标准规定。
(三)专业标准
专业标准,是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等,将通用标准“专业化”后学校制定的标准。对通用标准的“专业化”,就是将相关专业的专业元素有机地融入到通用标准之中,是对通用标准、专业补充标准和学校的自身办学定位及其专业特色的完整准确表达。专业标准最为集中的具体表现是各个学校制定出的人才培养方案。每一个工程教育认证专业都要制定出自己的专业标准。专业标准应包括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与进度、课程标准、师资队伍及其支持条件等七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表达,必须符合社会需求、学校的办学定位,要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达到与通用标准的貌似神合;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必须满足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的规定要求,其中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必须在量上首先满足通用标准对课程体系中的四类课程的学分比例至少要分别占到总学分15%、30%、20%和15%[6]22,共计80%学分课程的标准要求和同时满足专业补充标准的课程体系中对本专业各类课程应设置的核心课程的具体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各个学校才能在剩余20%总学分的课程设置中,根据学校的自身办学定位和对人才培养目标及其毕业要求的表达,优化设置课程,以充分展现本校的工程教育特色和专业特色。
(四)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由学校依据专业标准,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其考核内容与方式等制定出的规范化的标准要求。每门课程的课程标准都必须能够有效地支撑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
课程标准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课程教学大纲,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名称与代码、课程性质、学时学分、先修课程要求、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程考核内容及方式[7],其核心内容是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内容及方法等。课程目标主要包括课程教学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匹配矩阵关系分析表两大方面;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应映射于课程教学目标;课程考核内容及方法应聚焦于检测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度。
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秘书处编印的2015版《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指南》,在其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中都明确提出了要有“高等教育系统以外各方参与”[6]22工程教育的明确要求。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社会参与工程教育的作用,积极主动地向社会进行广泛宣传和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听取社会,特别是要倾听相关行业、企业界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素质诉求。社会有关各方,特别是相关行业和企业,要树立起参与工程教育是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的思想观念,积极主动地从专业标准的制定、实施和评价三个切入点深度参与工程教育。
社会参与制定专业标准,主要体现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标准和课程开发等方面,充分地反映自身对相关专业培养人才的知识、能力和思想素质等方面的诉求,帮助学校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能够全面准确地满足社会需求,课程标准和课程开发能够全面支持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
社会参与专业标准的实施,主要从积极接受学生实习和推荐本行业、企业的专家参与相关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指导学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和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等。
社会参与工程教育评价,主要是从参与制定相关评价标准和评价活动、认真填写毕业生跟踪问卷等方面来参与工程教育评价工作,帮助学校对其教育成果作出客观、准确的全面分析评价结论,促进其工程教育的持续改进。
教育部自2006年开始实施工程教育认证工作以来,已有数百所院校为工程教育认证,积累了丰富的组织实践经验。如何组织实施工程教育认证工作,虽然各个学校的做法不尽相同,但却有着成功的共同经验,那就是学校必须对工程教育认证工作的意义、目的等有深刻正确的认识,要建立和健全能够保障工程教育认证工作顺利开展的机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与督促指导,全面落实“四个所有”,即面向所有学生、所有教师、所有课程和所有教学环节。
机制是指对待特定目的而制定的一整套规范的处理程序及办法,并对程序涉及的机构和人员,各自应承担的角色与职责作出明确的定义。建立健全学校工程教育认证的机制主要包括:成立由校长(或分管副校长)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院系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工程教育认证领导小组(或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学校工程教育认证领导小组,是学校组织实施工程教育认证的组织领导者,主要担负着全面负责建立健全本校工程教育认证的程序规范及办法,准确地对程序涉及的机构和人员,各自应承担的角色与职责作出明确的定义的组织领导者的责任;负责本校工程教育认证的组织协调;审定学校工程教育认证工作的规划方案及管理办法和校内评估标准,督查指导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分析研究院系在工程教育认证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持续改进的指导意见等。
以东莞理工学院为例,校内涉及工程教育认证的主要部门有教务处、院系和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等三个部门。准确地对工程教育认证程序涉及的机构和人员,各自应承担的角色与职责作出明确的定义,主要就是对这三者的角色定位及其各自的工作责任作出定义。根据我们对工程教育认证的理解和兄弟院校的经验,我们把教务处、院系和高教评估中心三者的角色定位关系,形象地比喻为教练员、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关系,并按照这一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
教务处是学校组织实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管理的职能部门,扮演着教练员的角色,承担着学校组织实施工程教育认证的主导责任。具体应该担负起拟定学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规划方案和相关管理办法,受理和审批院系专业认证申请的立项,对院系组织实施工程教育认证工作进行全程指导和督查等责任,切实做好学校开展工程教育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组织协调与督导工作。
院系是实施工程教育认证的主体。相关院系应成立由院长、分管副院长、专业负责人及相关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认证工作小组,担起专业认证工作的主体责任;主动担负起院长第一责任人和专业负责人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担负起组织落实学校关于专业认证工作的顶层设计和相关管理制度及《工程教育工作指南》(2015版)的要求,研究解决或及时向学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领导小组,反映本院系在认证推进工程教育认证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切实做好本院系工程教育认证的组织实施、资料整理建档管理、撰写认证专业自评报告等工作;按照学校制定的接受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专家组现场考察评审工作方案,做好专业认证专家组现场考察汇报等工作;做好本轮专业认证的总结和持续改进等工作。
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是学校对院系专业认证成果进行组织评估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组织制定学校专业认证评估指标体系;对认证专业组织实施学校自评及其评估结果发布;指导院系开展工程教育专业的持续改进;指导和审核院系撰写专业认证自评报告;负责与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的联系和各类专业认证材料的报送,组织协调中国工程教育协会专家组现场考察等工作。
以上关于工程教育认证问题的论述,仅是我们对高等学校组织开展工程教育认证,必须首先要解决的四个最基本问题的初步的理解和认识。工程教育认证是一项全新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关于工程教育认证问题的认识,不应局限和停留在对以上四个问题的认识和水平上,应该随着工程教育认证实践的深入发展,全面理解和不断提升关于工程教育认证问题的认识,全面而准确地贯彻落实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制定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以确保达成提高工程教育质量的根本目的。
[1]顾培华,胡文龙,林鹏,等. 基于“学习产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头大学的实践与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27-37.
[2]李志义. 解析工程教育认证的成果导向理念[J]. 中国高等教育,2014(17): 9-10.
[3]李志义. 解析工程教育认证的持续改进理念[J]. 中国高等教育,2015(15/16):33-35.
[4]李志义. 解析工程教育认证的学生中心理念[J]. 中国高等教育,2014(14):19-22.
[5]李志义. 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29-34.
[6]中国工程教育协会秘书处. 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指南(2015版)[A]. 2015.
[7]乐清华. CEEAA工程教育认证2015通用标准解读[Z].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2015: 1-21.
Some Problems about the Certification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DUAN Xiong-chun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Center,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ongguan 523808, China)
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ce 2006 started the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to promote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China produced a significant impact, and rich experience and good results have been obtained,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worth pondering. He has made som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on the four major problems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such as the concept, standard,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hool organization.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concept; standard;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2016-03-22
段雄春(1960—),男,陕西兴平人,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高等工程教育认证、成人教育研究。
G642.0
A
1009-0312(2016)04-0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