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强
如何高效进行初中九年级数学教学
◎孙强
初中九年级数学高效教学的必要性与特殊性,是每一个数学教学工作者需要正视的问题。而积极提高学生在中考中的应试能力,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是每一个初中九年级教师追求的目标,因此教师应当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每一个学生自身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与辅导,重点是将学生的知识点框架进行梳理,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初中九年级;数学教学;措施
1.忽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大部分的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为了保证教学的效果,往往会将整节课都充分地利用起来,主要为学生讲授各个知识点,这样“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学习起来都十分吃力。他们在课堂上缺少消化、吸收、整理的时间,教师成为了课堂上的主体,紧凑的学习过程会极大地降低学生的学习信心与兴趣,从而进一步使得课堂教学的效率降低。还有一部分的教师会无意间让学生产生压迫感与紧张感,比如在课堂上拖堂,暗示学生时间紧迫,要抓紧时间学习等,这样的方式也会使得大部分的学生对课堂学习感到厌烦,更有可能使他们的心理变得烦躁不安,更不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2.主观拔高学生的接受能力 在很多教师的心目中,他们觉得好多题目都是十分简单的,甚至可以说是送分题,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要真正掌握这些题目却还是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掌握的不透彻是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又一原因。还有一部分教师虽然他们知道学生的实际水平,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往往会主观地拔高学生的接受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期望过高,导致最后出来的结果与预期不符,这些教师就会觉得失望,而对学生进行批评,这样的教学方式也会使得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导致学生的学习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并且,有些教师还会担心仅仅讲授课本上的知识不够,他们还会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拓展延伸,更加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
3.主要采用题海战术教学 多做多练是目前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比较推崇的一种教学模式。我们都知道熟能生巧,学生通过多做题,他们的数学思维与分析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大量的习题也会占据学生太多的时间,使得他们没有时间去查漏补缺,而不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整体提升。而且,数学问题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学生只有真正地学到分析数学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认识到问题的本质,提高了自己的能力,他们才能够在做题时举一反三,而不是仅仅通过大量的习题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数学问题灵活多变,学生要想通过做题将所有的知识掌握清楚是不现实的,教师对学生进行题海训练也是不可取的。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注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要在课堂上作为一名引导者,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与探究收获知识。在数学课堂上,尤其是对于初中九年级的学生来说,要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中的主体,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并使其在思考与讨论中理解问题的本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这一节的内容时,我就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探讨各个位置关系的判定原理,学生在思考与讨论中就发现了无论是点和圆的位置关系还是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判定的基础都是知道距离与半径,通过比较距离与半径而得出结果。掌握了这个主要的判定依据,学生在做这节习题时,他们就很容易找到了分析与解题的思路,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并且,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找到学习方法,他们记忆得也会更加牢固,对于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灵活运用,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夯实基础,注重能力 万丈高楼平地起,要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保证,教师就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牢固的基础知识,使其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得到能力的提升与发展。新时期的教育教学理念使得教师要格外注重对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的能力培养。对于初中九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也都形成了自己的解题思维与分析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思维发展,使其更加快速高效地做题。
3.精讲精练,有的放矢 大量繁多的数学题会让学生产生很大的压力,沉闷乏味的氛围更会加重学生的紧迫感与烦躁感,从而不利于学生积极地备战中考。因此,在数学课堂上进行教学时,教师不能过度地依赖题海战术,让学生通过多做题、多记忆来提高成绩,而要将典型题进行详细的讲解与分析,让学生通过一道题而学会数学思想方法,从而使其在做题时可以有的放矢,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也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使他们的学习卓有成效。
4.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学习 在初中九年级这样的学习阶段,所有的学生都会对整个初中学习的知识点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此时教师需要将学习的重点由教授学生知识点变成学生对知识点的总结学习和灵活运用。这可以在课堂上优先提出一个具有多层知识点和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进行设问教学,且不要急于将问题解决,而是引导学生自己解决。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个解题思路,慢慢引导学生从哪个方面入手,然后交给学生自己去解决,也可以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小组内积极讨论,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老师现在的身份更多是像一个引导者,让学生在探讨中形成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思维能力,而不是单纯的每一次都提供解决方法。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同时也能得到更多的思维训练。
总之,对于初中九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有自己的学习方式与策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因材施教,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体,在巩固学生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能力,避免采用题海战术的教学方式,而要在课堂上精讲精练,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其可以在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其可以从容地面对中考,在中考考场上可以发挥出自己真正的实力,取得好的成绩。
[1]陆兰芳.初中九年级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教学模式[J].生活教育,2012,(22).
[2]王佳.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22).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第五中学 15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