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慧(安徽大学历史系 安徽合肥 230031)
中东路事件后的各方态度及分析
董慧
(安徽大学历史系安徽合肥230031)
摘要:1929年张学良为收回中东铁路利权,发动了中东路事件,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国内方面,中东路事件使得张学良对南京政府不信任,并在军事上采取保留态度;南京政府与苏联断交,与日本关系紧张,在国际上陷入孤立;我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指示下迅即表明反对立场,发动南京政府反共反人民的实质宣传。国际上,苏联与日本的关系得到缓和,但也埋下了苏日矛盾的苦果;日本渔翁得利,联苏制中,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美国出于利益与国际形象的考虑干预争端,促进了中苏冲突的和平解决。
关键词:中东路事件;国内外;各方态势
随着中俄友好关系的不断加强,中俄两国之间利益问题的处理更显得重要,为更好地把握未来,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可以更有利于我们处理类似问题。近代以来,中俄关系一直是我国主要的外交关系之一,苏联时期更是如此。发生在1929年的中东路事件,不但在中苏双方之间产生了影响,也在相关利益各方中产生了巨大反响。当时国内外各方基于利益均对此采取了不同的态度,也因此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是当时国内外形势的一个缩影,对当今社会更有借鉴意义。
1929年7月,张学良为了收回中东铁路的主权,派军队以武力接管中东铁路,并中止中东铁路的一切运行,苏联对此发出通牒,随后出兵,同东北军之间一次武装冲突,以张学良率领的东北军惨败而告终,对东北此后的局势产生了严重影响,史称中东路事件。
中东路事件的发生是由来已久的中苏矛盾发展的结果。俄国控制我国东北地区自清末便已开始,中东路事件便是俄国侵入中国东北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工具和基地。十月革命后苏维埃建立,为缓和对外关系,曾对我国承诺废除沙皇时期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取消各种强加给殖民地国家人民的特权。但苏联坐大之后却拒绝履行该承诺,仍牢牢霸占着中东铁路的权益,并加紧对东北地区的渗透。此后俄国在东北地区频繁的占领行动与主政东北的奉系军阀张作霖全面掌握东北的各项权利产生了冲突,矛盾也越来越激烈。为此张作霖父子在东北推行“反共反赤”的对苏主张,大肆制造中苏摩擦,中苏关系一时较为紧张。待形势日益尖锐化之时,张学良在错误地估计形势的情况下,伴着收回主权的爱国之心的驱使和蒋介石的默认与支持,出兵抢占了中东铁路沿线,驱赶相关的苏籍工作人员。虽然苏联发出严重警告,并出兵边境惊醒威胁,但张学良在南京政府的指示下对苏联的照会仍置之不理,与苏军发生了军事冲突,但终究不敌苏军,以失败而告终,在双方协商谈判后,张学良签订了《伯力条约》。自此,中东路事件在没有扩大伤亡的情况下得以和平解决。
中东路事件虽只涉及到东北和苏联,但其产生的影响却不仅限于两者之间,在国内外也同样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南京政府、中国共产党、日本、美国等均对此事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随即做出了明确的态度。
(一)张学良的态度及原因。在中东路事件引发军事冲突后,张学良以东北军对抗装备精良力量强大的苏联军队,在有后援思想的影响下对苏联的军事威胁采取了针锋相对的强硬态度,在遭到惨败重创后,认识到了败局已定,不顾中央政府的百般反对,与苏谈判求和,被迫和苏联签订了城下之盟。此事件后,张学良对南京政府的信任态度有所动摇,开始保存东北军的战斗力,在东北军败局已定的形势下,越权接受了苏联提出的全部交涉要求,并在日后的军事上趋于保守态势,以保存东北军的实力为重,所以在“九一八”事件后,实行“不抵抗”政策。
在事件发生之前,张学良就此事征求了蒋介石的意见,蒋介石对此事很赞同,谓“应坚决收回中东路主权,不得已时可绝交,并嘱东北边境戒严”[2](P136-138),所以在蒋介石的推动下,张学良采取了强硬手段,立即出兵抢占了中东铁路。但在实际的军事冲突作战中,发挥主力的确是张学良自己的东北军,南京政府未曾援助丝毫,致使东北军后援不济,被迫停战求和签约,而蒋介石又对所签订的《伯力条约》不承认,使得张学良陷入了进退维艰的地步。对此,张学良对南京的信任开始动摇,在服从中央政府的同时也会有所保留以自己的东北军为重。[3]同时,在冲突事件中,奉系军阀的实力被严重削弱了,东北军的迅速溃败让张学良看到了东北军军事实力的弱点,采取了军事上保守的态度。正因如此,张学良在日后涉及到东北地区各项事件中,以东北军为重,不再全副武装地抵抗。固然东北军实力不足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从南京政府未援助一兵一卒的空头承诺中,也认清了南京政府无力也无意援助东北军抗击外敌的事实,只为借机打击削弱东北实力的目的实质,所以张学良为了保持对东北的控制权,一旦军事上出现危机,宁愿与苏联妥协也不会引入南京的军队来共同抗苏,[4]以防南京政府借此彻底占领东北。
(二)南京政府的态度及原因影响。南京政府对中东路事件的发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事件发生后,苏联的大举军事威胁引起了国内舆论和民众的激烈反应,蒋介石借助这一点乘机加大欺骗宣传,号召国人团结一致主张对苏强硬:“此次事件为我国力争独立平等之关键,非举国一致,共同御侮,更无以自存于世界。”[5](P28-31)其目的就是希望借助在反共反苏立场上一致的美国等国家和组织的出面调停来迫使苏联低头妥协,以争取南京政府的正统地位。但南京政府武力夺取中东路之后始终没有拿出足以服人的充分理由,惹得本来就反感中国“革命外交”的列强愈发不满,蒋介石政府却是仍旧继续对苏强硬。南京政府在外交上对美国等国的依赖和对形式的错误估计,引来了美国等的不以为然,苏联的强势出兵,日本的中立,至此,南京政府想借助外部力量迫使苏联妥协已无望。在国内,南京政府一再强调反苏的宣传,已引起诸多人士对其真实目的的质疑,而其政府内部,也是因为此事而产生诸多分歧。
南京政府基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采取对苏联强硬的态度。而国内共产党的建立和共产国际苏联对共产党的指导,在下层民众中有诸多威望,对此蒋介石政府则十分仇视,在张学良提议后,蒋介石随即做出承诺予以援助,以期消灭国内的反对力量。此外,蒋介石想借中东路事件控制张学良进而控制东北,因为自张学良东北易帜后,南京政府虽形式上统一了中国,但东北地区的主权包括外交权仍被张学良牢牢掌握,蒋介石想借此事件给张学良造成压力,届时以中央政府的力量解决事件后进而控制东北。
中东路事件是南京政府为推行反苏反共政策所掀起的最严重的一起事件[6],但也给南京政府带来了恶劣的影响。事件发生后,苏联宣布与中国断绝外交关系,中苏交恶,中国为对抗苏联,谋求日本支持,联日制苏,为此镇压国内的各种反日行为,但日本明确表示支持苏联,拒绝了中国军队使用满铁线及其附属地进行运兵和运输,这使得中国在苏联的出兵面前被动无力,难以对抗也加快了日本侵略中国的步伐,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中东路事件后,中苏关系破裂,中日关系渐趋恶化,使得中国在东亚处于一种孤立状态。而且东北当局对南京政府的不信任,使得中央政府失去了东北的全力支持,南京政府在中苏交涉中依赖美国的斡旋及其强硬的态度也引起列强的不满,[7]也更使中国在外交上处于孤立无援的地步。
(三)中国共产党的态度及影响。此时的中国共产党虽然还不够强大,但在共产国际的指示和对形势的判断下,也针对此事件表明了坚决反对的立场。“如果帝国主义国民党实行对苏联的武装攻击的时候……我们亦应在共产国际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变帝国主义进攻苏联的战争为拥护苏联的革命战争的口号之下,实行号召广大群众的直接革命行动。”[8]为此共产党广泛举行各种宣传活动,号召人民认清事件实质,揭发南京政府反共反苏的欺骗宣传,反对该事件。与此同时,共产党在捍卫苏联的同时,结合东北当时实际情况,正确领导东北了革命运动。
共产党的极力宣传使得部分进步人士认清了中东路事件就是南京政府等仇视人民政权的力量掀起的一起反共反苏事件的本质,抨击南京政府的反动本质,打破了南京政府对国内人民的欺骗性宣传,进而号召人民和共产党员一起武装保卫苏联,捍卫了人民武装的果实。相比于南京政府的欺骗宣传,共产党卓有实效的工作有力地促进了革命的蓬勃开展,提升了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形象,也壮大了组织力量,为日后的发展壮大做了基本铺垫。但另一方面,在共产党指导下,国内高涨的保卫苏联的政治热情使得任何质疑该行为的都会被认为是帮助帝国主义,这在客观上滋生了党内第二次“左”倾盲动主义,给我国的革命力量带来了不小的损失[9]
(四)日本的态度及原因和影响。日本在中苏的这场冲突中,扮演了渔翁的角色。在中苏断交后,日本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极力与苏联恢复自日俄战争后僵硬的日苏关系,在此事件中宣称保持中立。但事实是,日本极力支持苏联出兵,随即发表通电,谴责中国方面的无理行动,压制中国部队,帮助俄国军队,为苏联出兵中国提供各种便利,拒绝中国军队使用满铁线及其附属地进行运兵和运输,为中国对抗苏联制造诸多障碍。
日本在事件之前已基本控制了东北的南部,中东路事件的发生恰好为日本掠夺中东路权和向北满扩张提供了极好机会:一则可以增兵和调集军队做军事上的准备,并安排大规模军事演习,二则能够组织屯驻中国的军队北运,到满洲各地制造事端和冲突,三则可以借机表达对张学良易帜归附南京政府的不满。这样一来日本就可以展示和扩张在东北所获有的权益与势力,进一步攫取更多的利益。
中东路事件加深了日本对中国的蔑视,滋长了日本的侵略野心。[10]日本通过中东路事件摸清了中国的虚实,认清了东北军的实力,并透过蒋介石的无力助战认清了中国当前的局势,其攫取中国东北的野心就进一步膨胀。“苏联在中东路事件中获胜,使日本认识中国之可欺,自是不断惹是生非,制造纠纷,以便藉口逞凶,实现侵略中国的野心”[11] (P50),日本在事件发生后对苏军的支持,使苏联在日本侵华过程中对日本诸多行径持以默许态度,甚至在后期采取中立不干涉政策,这也更助长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嚣张气焰。
(五)苏联的态度及原因和影响。中东路事件发生后初期,苏联向东北当局发出照会,归还铁路,但被拒绝,随后出兵中苏边境,进行军事威胁,最终发生了军事冲突。此后,苏联宣布与中方断绝外交关系,中苏交恶,对日本侵略中国采取了中立。苏联以武力手段夺回中东铁路,招致美国等国的反对,苏联对此不置可否,仍旧采取强硬态度,以“此事只涉及中苏两方”为由加以驳斥。为争取支持,苏联共产国际总部要求中国共产党立即行动起来武装保卫苏联,并缓和了同日本的关系。事件发生后期,鉴于国际力量的参与,中苏两方进行了协商谈判,事件得以和平解决。
苏联是一个大国沙文主义很深厚的国家,东北收回自己的铁路利权,而苏联却强硬出兵阻止,并给比弱于自己的东北军以重创,以武力维护中东路的现状,这是一种侵略行为,民族利己主义色彩浓重,是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产物。此外,鉴于对国际上”反苏反共”势力的估计,苏联一时间草木皆兵,对任何反共反苏行为都高度戒备。因而对张学良在南京政府的默许下所发起的中东路事件从始至终均保持强硬态度。
该事件后,苏中关系破裂,苏日关系却得到缓和,改变了远东的国际格局,从长远来看,苏日关系的改善无疑使苏联吞下了苦果。《伯力条约》的签订,虽然使苏联加强了对中东铁路的控制,但改变了东北以往中、苏、日三方均势的局面,苏日间的争夺变得更加激烈,日本更成为苏联在远东称霸的主要竞争对手,苏联也成了日本称霸远东的最大障碍,两国间的矛盾摩擦也随形势的发展而日益尖锐化,对苏联的长远发展尤为不利。而苏联在日本侵华中保持的绥靖政策,一再地妥协暗助的态度也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威胁了苏联在东北的利益。
(六)美国的态度及原因。中东路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一战后在世界舞台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大国的美国自然也针对这种事态表明了相应的态度,即反对苏联采用武力解决问题,强烈指责苏联的军事行为。中东路事件发生后初期,美国联合西方国家建议组织一个联合委员会来仲裁中苏争端,在中苏之间进行调停,向中苏两方发出照会,并致电各国希以同样方式向中苏施加压力,结果遭到苏联的拒绝,随后美国联合其他《非战公约》的签字国以该公约的神圣非战性要求苏联停止武装入侵,最终也被苏联以某种理由驳斥。但正是美国的参与,使得中苏双方就中东路事件进行了和平交涉,客观上却促进了事件的解决。
美国以第三方插足中苏两国之间的纷争,与当时美国想插足中国东北的利益有关。美国想借调停为名趁机打入东北,染指中东铁路,[12]凭借自身的经济优势以独占东北的目的,以维护和扩大其在华利益。事件发生后,美国唯恐苏联借机独占东北而一方坐大,损害自己在东北获得的日益增多的各种利益,企图通过调停将东北置于“国际共管”,以便继续推行在东北的门户开放政策。和平解决中东路事件还能够缓解南京政府的外交压力,使南京政府更加依附于美国,唯美国马首是瞻,从而有利于美国操纵和利用南京政府,使其为美国在华及东亚的利益服务。[13]虽然美国出于自己利益考虑想在中苏两方之间进行调停,多方活动无效后不得不悻然中途收手,但苏联却采取各国建议,与中国进行和平交涉,签订了《伯力条约》,该事件得到和平解决。
中东路事件虽然是发生在中苏双方之间的一起事件,但国内外给予的关注和态度却使它具有重大的影响性。无论是张学良、南京政府、中国共产党、日本、苏联还是美国均基于自己立场表明了态度,使得这一事件因涉及各方利益而显得十分微妙复杂,对当时中国的国内外环境的发展有诸多的影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中华民国资料丛稿·大事记(第15辑)[G].北京:中华书局.1985.
[2]古厘奎二.蒋总统秘录第7册[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3]刘全顺.中东路事件后的东北局势与日本侵占东北[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7):168-170.
[4]杨奎松.蒋介石、张学良与中东路事件之交涉[J].近代史研究,2005(1):137—187.
[5]蒋介石告各省政府各总指挥师旅团长转全体将士同志书(1927年7月20日)[R].蒋介石.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蒋中正总统档案·革命文献(统一时期)第5册[A].台北:台北国史馆,1991.
[6]黄定天.中俄关系通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7]薛衔天,金东吉.民国时期中苏关系史(1917—1949)[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
[8]红旗[N].1927(7):35.
[9]崔萍.中东路事件前因后果再认识[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1):18-22.
[10]申晓云.中东路事件新探[J].南京大学学报,2002(6): 40-49.
[11]蒋永敬.中华民国建国史·第三编[M].台北:国立编译馆,1989.
[12]熊志勇、苏浩.中国近现代外交史[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13]段永富.美国在中东路事件中的表现探析[J].世纪桥,2013(8):66-67.
[责任编辑王占峰]
Analysisand Situationof Domesticand Foreign Partiesinthe Eventof Middle East Road
Dong Hui
(Anhui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History, Hefei, Anhui 230031)
Abstract:In1929, in order to recover the right of the Middle East Railway, Zhang Xueliang launched the Middle East Railway event, causing huge repercussions at home and abroad. Domestically, the event makes Zhang distrust the Nanjing government and take reservations in the military. Nanjing Government broke off diplomatic relations with the Soviet Union, was in tensions with Japan, and stay isolation in the world.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under the direc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in the Committer immediately stands to launch the propaganda of Nanjing government anti-Communist and anti-popular essence. Internationally, the Soviet Union and Japan have been eased, but also planted the bitter Soviet-Japanese conflict. Japan takes the big sake, together with Soviet Union, suppress China, which accelerated pace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 and out of its international image and benefit, the United States intervene the disputes, and promote the peaceful settlement of the conflict between China and the Soviet Union.
Key words:Middle East Road Event; home and abroad; the situation of the parties
中图分类号:K2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0438(2016)05- 0100- 04
收稿日期:2015-10-26
作者简介:董慧(1990-),女,湖北黄冈人,安徽大学历史系2013级中国史硕士,研究方向:中国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