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歧义现象的多维度研究

2016-04-13 08:24:01仰小燕
关键词:歧义重音语义

仰小燕

(铜陵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铜陵244000)



英语歧义现象的多维度研究

仰小燕

(铜陵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铜陵244000)

歧义现象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人们对某种语言形式可以有不止一种理解。英语歧义大致有语用歧义、语音歧义、语法歧义和语义歧义四种基本类型。指示语不明、语境缺失、会话含意和间接言语行为会引起语用歧义;同音异义、连读、语调和重音变化会产生语音歧义;而一词多义、同形异义词和情态动词又会造成语法歧义;修饰词修饰不明、否定词限定模糊和V+ ing形式则会出现语义歧义。针对这些歧义类型,写作者或读者可通过语境增设、同义词更换、结构变换、句子填充、语音停顿或者重读等策略来消除英语歧义。

歧义;语用;语音;语法;语义;消除

一、引言

歧义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复杂语言现象,因为在任何一种语言中,语言形式都是有限的,而人类所要表达的内容则是无穷的。以有限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无限的内容,必然会出现“一形多义”的现象。另外,由于英语的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错综复杂,所以歧义现象在英语中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个别的。“歧义现象是任何一种自然语言都无法避免的一种普遍现象”[1]。

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发展,人们对歧义现象越来越关注。美国结构主义学派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注意到英语的歧义现象,并提出了直接成分分析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直到美国语言学家“转换生成语法之父”乔姆斯基提出:凡是具有两个以上深层结构的句子就是歧义句,并提出表层与深层结构理论,这才揭示了这一问题的实质[2]。20世纪70年代,研究者对歧义结构进行了广泛研究,并提出引起歧义的规律和辨别真假歧义的方法。这些成果对后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也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交流。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英语写作课堂上学生作文中产生的歧义实例为研究语料,并从语用、语音、语法、语义视角对这些例句进行研究,分析歧义的成因,归纳总结了歧义的类型以及歧义的消除方法。

二、歧义的成因及类型

(一)语用歧义

所谓语用歧义指的是“说话人在特定语境或上下文中使用不确定的、模糊的或间接的话语向听话人同时表达数种言外行为或言外之力这类现象”[3]。

一是指示语指代不明造成的歧义,这里的指示语可以是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关系代词,以及定冠词和一些表示时间、地点的副词。当这些指示语前面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与之相照应的对象时,指示语可能就会出现指代不明的现象,造成句子意思的模糊不清。例如:

Leave out the word in that sentence because it is too difficult.

上句中的it就是典型的指代不明,因为it前面有两个名词the word和the sentence,所以读者无法清晰地判断it是指代the word 还是 the sentence。

二是语境缺失导致的歧义。语境即言语环境,它包括语言因素,也包括非语言因素。上下文、情景、对象、话语前提等与词语使用有关的都是语境因素。语境对语言的运用具有限制作用,如果缺少语境,就会对句子的理解出现偏差,造成歧义。例如:

The fish is ready to eat.

由于缺少相应的语境,上面的例子会引起歧义。在准备晚餐的情景中,妈妈对饿了的孩子们说“The fish is ready to eat”,可以理解为“鱼马上就可以吃了”。在垂钓情景中,垂钓者看到鱼咬钩时说“The fish is ready to eat”,又可以理解为“鱼马上就要咬食了”。

三是会话含意引起的歧义。这类歧义主要是指说话者所表达的话语字面含义和其所想要表达的实际含意存在一定的差异,这里面的“含义”指的客观内涵,即话语的字面意思,“含意”是主观定义,即说话者实际想要表达的内容。例如:

A: Are you going to see the film tomorrow?

B: I have got an exam recently.

表面上来看,考试与看电影毫不相关,答非所问。实际上,说话者所想要表达是一种委婉的拒绝,其真实含意是要准备近期的考试,没有时间去看电影。

四是间接言语行为引起的歧义。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是塞尔在奥斯丁的言语行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即一个言外之力的实施间接地通过另一个间接言语行为的实施来实现,也就是说话者通过某种话语来传递和表达另外一种实际含意。例如:

Are those your textbooks on the platform?

表面上看,句意为“讲台上的教材是你的吗”,表示询问。实际上,当教师对学生说这句话时,表达的不是简单的询问,而是暗含“批评”(认为讲台不是学生书本该放的地方)和“指令”(讲台应保持干净整洁,怎能乱放书本),甚至可以表示教师的不满(教材怎么可以随意扔在讲台上呢)。

(二)语音歧义

语音歧义主要存在于口语中,因为接受者不清楚表达者的意图,仅凭主观猜测,从而产生多种理解,导致交流不畅。语音歧义主要有以下类型:

一是同音异义引起的歧义,是指两个或以上的词汇仅因为发音相同而混淆,虽然它们的词性、意义、拼写存在天壤之别,但由于没有特定的语境限制而造成理解上的歧义。例如:

alter v. 改变,改动 ;altar n. 祭坛;圣坛

bare adj. 赤裸的,光秃的;bear n. 熊;vt. 承受

二是连读引起的歧义,这类歧义主要表现为单词词首或词尾辅音和前后相邻元音的快读。例如:

I scream“我尖叫”;Ice cream“冰淇淋”

A nice man“一个善良的人”;an ice man“一个卖冰的人”

三是重音变化引起的歧义。重音就是在念一个音节时发音器官各部分所用的气力强度[4]。英语的重音可以分成词重音和句重音。词重音又可以有三个重音音位:主音位,次音位和弱重音。有的词还有均重音。句重音指句中读得比较响亮而有力的音节,重音对于区别词义、词类以及语义都有非常大的作用[5]。例如:

blackguard /'blackguard/,意为“恶棍”;/black 'guard/,意为“黑人警卫”。

a 'grand piano“三角钢琴”; a grand 'piano“大钢琴”。

四是语调变化。语调就是说话时的声音高低的变化,语调的变化也会影响到交流的意图,不同的语调读出来的语句就会得到不同的理解,从而引起歧义。通常情况下语调变化主要表现为升调和降调引起的歧义。一般而言,肯定的答案用降调,未知的答案用升调。例如:

A: Tom, can you lend me your pen?

B: Sorry?

用升调说“Sorry”,其意思是 “I don’t hear you, could you say again,please?用降调说“Sorry”,意思是“拒绝帮助或无能为力”。

总的来说,除了同音异义引起的歧义在口语中难以辨别外,其他类型的歧义,只要表达者及接受者清楚地了解英语读音约定俗成的规则,在发音中掌握好重读和语调,则可以很好地避免歧义。

(三)语义歧义

语义歧义主要是因为一个词条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义解释,且每个语义解释在特定的句子中都能够吻合整体效果,从而导致对语句有多种理解。这类歧义主要表现为一词多义、同形异义词和情态动词。

一词多义是具有多种含义且词性相同的词汇。例如:

Tom went to the court.

由于句中的 “court” 既可指“法庭;宫廷”,也可指“球场”,在缺少特定语境的情况下,就会导致读者无法识别句子的准确含义,产生歧义。

同形异义词指拼写相同词性不同的词汇。例如:

I saw the Japanese dance.

dance作动词,意为“我看见过日本人跳舞”;作名词,意为“我见过日本人的舞蹈”。

英语中的情态动词也可能引起歧义,如果没有上下文,大多数有must、may和can的句子都有歧义,因为must有表示责任和推测两种语法意义,may可以理解成“可能”或“允许”,can有“能力”和“允许”两种用法[6]。例如:

Tom can go to school.

该句可理解为“汤姆可能去学校了”,也可理解为“汤姆可以去学校了”。

(四)语法歧义

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论提出每一个句子都有其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一个句子虽然只有唯一的表层结构,但是却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解释的的深层结构,这样就会造成不同的理解,出现歧义。

(1)修饰词引起的歧义,这类歧义在英语中出现得比较频繁,主要类型为定语、状语修饰不明导致的歧义。

1)定语引起的歧义

定语是指修饰名词的形容词,该类型是因为多个修饰成分与中心语的不同划分,以及修饰成分与and连接的中心语的不同划分,从而导致该定语既可以修饰与之相邻的名词,也可以修饰整个中心语,产生歧义。例如:

Young students and men

短语中的 “young” 既可以单独修饰 “students”,表示年轻的学生,也可以修饰 “students and men”,指年轻的学生和年轻的男人。

A romantic woman’s story

这里的 “romantic”就可以修饰 “woman”,也可以和“woman”一起修饰 “story”,产生不同的理解。

2)状语引起的歧义

英语中,状语是指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句子成分,它是谓语的附加成分,可以作为动词的状语,也可作为动词宾语从句中的谓语,从而引起结构歧义。例如:

Tom found Jim in the hallway.

例句中的状语 “in the hallway”可修饰found或者修饰Jim,意为“Tom在走廊里发现Jim”,或者“Tom发现Jim在走廊里”。

另外,某些副词出现在句中时产生歧义,像only、also、always、sometimes、as well as、more than等,除了可以修饰谓语动词外,也可以修饰整个句子,歧义由此产生[7]。例如:

Tom doesn’t like Mathematics as well as Jim.

这里面的状语从句由于采用了省略的形式,导致该句既可理解为“汤姆与吉米都不喜欢数学”,又可理解为“汤姆既不喜欢数学也不喜欢吉米”,从而引起歧义。

(2)否定句中的歧义

否定结构中歧义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否定词的涉及范围不同而造成的,英语中否定句形式多为“助动词+not”,它既可以否定某个特定范围的成分,也可以否定整个句子,造成理解上的误差。例如:

They did not come to help you.

句中的否定词“not”如果否定整个句子,意为“他们没有来帮助你”;“not”如果局部否定状语 “to help you” , 意为“他们来这不是帮助你的”。

(3)V+ ing形式引起的歧义

因V+ ing形式既可以作为动词的名词形式,也可以看做是动词的现在分词形式,造成表达含义的不清晰。例如:

Driving cars is dangerous in the snow.

该句中的 “driving cars”就可以理解为“行驶中的汽车”或者“驾驶汽车”,导致句义的不明。

总的来说,歧义在英语中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歧义类型也远不止本文说阐述的几种常见歧义,还有更多类型歧义的现象需要在交流及学习中总结和研究。

三、歧义的消歧方法

表达者在歧义消除的过程中占有主动的地位,在交流中,表达者更应该注意用词是否恰当,是否会产生歧义。作为接受者,也要具备基本的语言辨别能力,要依据所处的语境和交流的目的,做出正确理解的选择,真正消解歧义。

歧义在英语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从语用、语音、语义以及语法角度简要地分析了歧义存在的成因和类型,在此基础上,本文就消除歧义的手段也进行了研究。

1.利用语境的增设,消除歧义

特定的语境能够提供许多附加的信息和修正信息,也就是说,语境对词汇的选择范围有缩小和限定作用。所以对语境的分析,是消除歧义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方法[8]。

英语中,语用歧义以及语义歧义现象都是客观存在,应当增设语境,从而排除歧义。例如:

Why don't you buy a car?

I saw the Japanese dance.

上面的两个例句,分别为语用歧义和语义歧义,两个句子都可以结合上下文对该句进行理解,那么对句子的整体含义就不会出现偏差和歧义,例如:

“Your home is too far away from the office,Why don't you buy a car?”这句话就可以理解为建议对方买辆车,省得到公司去不方便。

“I saw the Japanese dance. He dances so well.” 这样就能准确地知道前部分指的是日本人跳舞。

当然,语境除了联系上下文外还包括会话时表达者当时的状态、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等,这些都会有助于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表达者的真实含义,避免造成沟通不畅。

2.同义词更换,消除歧义

英语中,存在大量的一词多义和同音异义的词汇,这也是出现歧义最频繁的地方。遇到此类情况,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词义相近的单义词替换造成歧义的多义词,句子就能很好地避免歧义。例如:

Tom went to the court.

“court” 翻译为“法庭;球场”,所以无法理解Tom到底去了哪里,这时可以用stadium代替court就能避免歧义的出现。

3.结构变换法

修饰词引起的歧义主要是因为不能明确所要修饰的中心语,如果对句中的词序或语序进行改变,对句子结构进行重组,限定所要修饰的对象,则可以消除歧义。例如:

Young students and men可以更换为Men and young students,这里的young仅用来修饰students,不会造成歧义。

4.对句子进行填充

英语中省略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应用比较广泛,但如果省略过多,且缺少上下关联句,就会造成对句子的理解有误,出现歧义。针对这种情况,有效的解决手段就是用省略掉的成分将原句中的语言成分补充完整,化解易产生歧义的因素,使句子整体表达具体而明确。例如:

Tom doesn’t like Mathematics as well as Jim.

可对句子进行如下填充:

Tom doesn’t like Mathematics as well as he doesn’t like Jim.

Tom doesn’t like Mathematics as well as Jim doesn’t.

5.利用语音停顿或者重读来消除歧义

有些句子按正常的语速和语调发音时,可能无法辨别句中的修饰词所要强调的对象,为让接受者能清晰地明白表达者的意图,这时候就可以利用停顿和重读来消除歧义。例如:

Tom found Jim in the hallway.

该句就可以利用停顿消除歧义,如:

Tom found Jim/ in the hallway.

在上面的例句中,强调的是Tom在走廊里。

Tom found/ Jim in the hallway.

在该句中,侧重表达的是Jim在走廊里。

另外,对于语音歧义中的升降调和重读所导致的歧义,如果给出语境和时间、地点以及表达者的相关信息,就能很好地消除歧义;另外,只要表达者及接受者清楚地了解和掌握英语升降调及重读代表的含义,也能有效地避免歧义,不会造成交流上的障碍。

四、结语

综上所述,歧义是一种独特而普遍的语言现象,语言的精妙和复杂也正是由于歧义的存在而得以体现。对歧义的研究不仅有利于语法的发展,也有利于对语言的学习、掌握和实践应用,帮助我们更好地判断英语句子的真实含义,掌握规避歧义的基本方法。本文从语言学的语用、语音、语法和语义四个维度,对歧义现象的成因和类型进行了总结和概括。通过研究,有助于学习者提高语言分析能力,不断深入对英语歧义现象的认识,正确理解语言结构及其运行规律,以便遵循语言规律去学习和运用语言。同时,研究也有助于英语教学者掌握英语歧义的规律,引导和帮助学生提高对歧义的识辨能力和分析研究能力。

[1]钱哥川.翻译的基本知识[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2]霍冬学,关丽娟.英语歧义的双关效果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4):103-105.

[3]Thomas,J. A. Meaning in Intera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 [M]. London:Longman,1995.

[4]邱述德.英语歧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5]张凤桐.英国英语语音学和音系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6]李建中.英语歧义句的类型分析[J].湘南学院学报,2006,27(1):83-86.

[7]张晓红.从语法、语义、语用角度划分英语歧义类型[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1):85-88.

[8]白玉杰,王志强.浅析英语中歧义句的产生及其消除办法[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6(5):132-134.

Abstract:Ambiguity means that some linguistic forms can be interpreted in more than one way in some specific language environment. English ambiguity can be classified into four types: pragmatic ambiguity, phonological ambiguity, grammatical ambiguity and semantic ambiguity. The causes of pragmatic ambiguity are explor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vague dexis, lack of context,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and indirect speech acts; the causes of phonological ambiguity are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homonym, tone, intonation and stress change; polysemy, homograph and modal verb may lead to grammatical ambiguity; unclear modifiers, negative words and V + ing form may give rise to semantic ambiguity. Based on ambiguity classification, writers or readers can eliminate ambiguity by means of the addition of context, the replacement of synonyms,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sentence filling and speech pause or stress.

(责任编辑 林东明)

/'bstrkt/,作名词用,译为“摘要”;/b'strkt/,作动词用,译为“提取;转移”等。

Multi-Dimensional Research of Ambiguity in English

Yang Xiaoy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Tongling University, Tongling, Anhui 244000)

ambiguity; pragmatics; phonology; grammar; semantics; elimination

H313

A

1008-293X(2016)05-0079-05

10.16169/j.issn.1008-293x.s.2016.05.015

2016-07-13

仰小燕(1986-),女,安徽安庆人,铜陵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语用学、语义学。

猜你喜欢
歧义重音语义
重音在“文学作品朗读”中的运用
艺术家(2020年5期)2020-12-07 07:49:32
语言与语义
eUCP条款歧义剖析
中国外汇(2019年12期)2019-10-10 07:26:58
English Jokes: Homonyms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现代语文(2016年21期)2016-05-25 13:13:44
“那么大”的语义模糊与歧义分析
维吾尔语词重音的形式判断
语言与翻译(2015年4期)2015-07-18 11:07:45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浅谈语句重音的把握
大众文艺(2015年5期)2015-01-27 11:12:44
基于重音理论的英语听力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