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勇 邓文环
(绍兴文理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绍兴市印染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
周鸿勇 邓文环
(绍兴文理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绍兴市是我国纺织业大市,印染又是纺织产业链中一个高附加值、高水耗、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绍兴市政府在“十三五”纲要中提出了“绿色高端,世界领先”的印染产业发展目标,印染企业转型升级成为当前重要的课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实地调研等方法,归纳出绍兴市印染企业发展的内外部危机和机会,并提出了四种绍兴市印染企业转型升级的可行路径。
印染企业;转型升级;SWOT;路径选择
印染产业是绍兴市的传统产业,也是支柱产业。“染缸”是绍兴市重要的历史文化标记,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据绍兴市统计局公布资料,截至2015年底,东部沿海五省集中了我国90%以上产能,其中绍兴市占全国产能的30%以上,全市印染企业共336家,规模以上印染企业256家,工业总产值达795.6亿元,利税总额达71.5亿元,直接从业人员近13万人。同时,印染企业也面临来自多方面的生存压力。从外部看,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绍兴市印染企业面临着如工资水平上涨、原材料价格波动、发达国家非关税贸易壁垒等外部环境变化的困境;在内部看,也存在着产能低端、市场竞争力弱、经营管理粗放、高耗能高排放等问题,特别是环保约束,制约着企业发展。
针对印染产业在绍兴市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它面临的环境约束,2016年3月,绍兴市政府发布了《绍兴市印染企业提升环保规范要求》等四个印染地方标准,并且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绿色高端、世界领先”的印染产业发展目标,转型升级成为印染企业的必然选择。
(一)企业转型升级的内涵
20世纪90年代末,Gereffi(1999)从全球价值链(GVC)的视角提出企业升级是企业或经济体从价值链和产业链的低端向高端发展的过程,通常有整合和创新等方式[1];Humphrey(2000)和Schmitz(2000)从发展中国家的案例研究中发现,企业升级是企业的技术和市场能力提升过程[2];Kaplinsky(2001)认为企业升级就是产品的更新和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3]。
关于企业转型,Levey和 Merry( 1986)从组织转型角度,认为企业转型包含流程、组织文化、创新能力和组织进化等[4];国内学者吴家曦(2009)认为,企业的转型升级包含转型和升级两个层面,企业在不同产业和不同发展模式之间的转变称为转型,在产业内的更新为升级[5]。企业转型(transformation)或企业升级(upgrading)的提法在英文文献中分别都有但是没有企业转型升级,所以转型升级是在中国情境下的表达方式。毛蕴诗,张伟涛(2015)认为企业升级是为了提高产品、服务的附加价值和企业持续竞争能力,探索新的经营领域的过程,是产业转型升级在微观层面的最终落脚点[6]。赵昌文,许召元(2009)认为企业转型升级是通过企业管理变革和经营模式创新,实现由低的技术水平和低附加值向高的技术水平和高附加值转化的目的[7]。
(二)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研究回顾
国外转型升级路径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竞争能力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的基础上展开的。Porter(1985)指出企业的价值链是由产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以及周边服务等环节构成的。Gereffi(1999)在全球价值链的视角下,通过对亚洲纺织服装产业的研究,将企业升级分为四个层次:(1)企业内部的升级;(2)企业间的升级;(3)本土或国家内部升级;(4)国际性区域升级[1]。Humphrey和Schmitz(2000;2002)从企业升级的微观角度归纳了四种模式:(1)过程升级(process upgrading);(2)产品升级(product upgrading);(3)功能升级(functional upgrading);(4)跨产业升级(inter -sectoral upgrading)[2]。
国内关于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学者也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不同的转型升级路径。杨桂菊(2010)通过对捷安特,格兰仕,万向三家企业的纵向历史发展案例分析,分析了企业在从OEM向ODM升级,ODM向OBM升级,OBM向IBM升级过程中,三个转变过程有三类不同的升级路径[8]。汪建成、毛蕴诗(2008)从企业技术创新和国际化视角,认为在OEM升级过程中,有技术推动,OEM、ODM、OBM并存的渐进式国际化,研发投入与规模效应并重,核心零部件开发四种路径[9]。曾贵、钟坚(2011)从全球生产网络角度分析了加工贸易企业,运用亚洲“四小龙”的案例,提出了产业链间升级、链内升级、区域升级等7种转型升级路径[9]。王锋正、郭晓川(2012)通过对内蒙古矿产企业的统计调查,提出了低碳生态发展、技术创新能力、产业集群、完善资本市场四种资源型企业转型升级路径[11]。李尧(2013)从中小企业转型的角度,研究了四家台湾企业的案例,提出了技术创新到多产品、深化技术价值、品牌建立、绿色环保四种路径[12]。毛蕴诗、吴瑶(2009)提出了产品替代、技术嫁接、产业集聚等七种企业升级路径和产品技术含量增加和功能增加等五种企业升级衡量标准[13]。单东(2009)通过案例分析研究民营企业发达的浙江地区,总结了加强研发、集中投入、品牌建设、升级到产品链中高附加值环节四种路径[14]。
(三)企业转型升级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回顾
关于企业转型升级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Winter(2000)创新型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家能够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15]。邱红、林汉川(2014)从GVC和企业能力的角度,通过实证分析了珠三角纺织企业转型升级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16]。毛蕴诗等(2009)从用工成本上升、贸易摩擦加剧、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资源短缺、人民币升值压力、环境保护力度加大以及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等方面分析了企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13]。通过对现有文献归纳,影响因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立论于企业资源基础理论,外因以权变理论为依据。对企业内部因素的研究包括企业生产运作水平、营销服务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资本积累等方面;企业外部因素包括有市场竞争加剧、原料和人力成本上升等压力以及政府政策的推动、与合作企业的互动等方面。
研究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文献中,关于我国沿海代工企业及中小型企业转型的主题比较多,大都运用的是案例分析的方法,与不同产业和不同地域特点相结合。关于绍兴市印染企业高端化转型升级的文章,大多从产业和地方政策角度进行对策分析,对绍兴中小型民营企业地域特点归纳相对不多,对转型升级内在作用机理的研究也有待进一步深化。
分析绍兴市印染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在结合前人关于企业转型升级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同时,也要从绍兴市印染企业自身的特点出发。SWOT分析法是由麦肯锡咨询创立的一种企业战略决策的分析方法,通过SWOT分析帮助企业把优势资源集中在最有效率和最有发展前景的方面。本文运用此方法来梳理绍兴市印染企业的现状,并由此为基础提出绍兴市印染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一)绍兴市印染企业的优势(Strength)分析
(1)产业链完整。从公开的统计资料,我们能够取得2014年为止的有关数据,据绍兴市统计局资料,2014年全市共有印染企业336家,规模以上印染企业256家,工业总产值达795.6亿元,直接从业人员近13万人,规模以上印染企业产量达186.37亿米,全市实际产量则已超过200亿米,占全省总量的60%、全国总量的40%以上。形成了上游PTA、聚酯、化纤原料、纺织机械、印染助剂等;中游织造、染整;下游服装、家纺和轻纺城市场这样完整的产业链。
(2)市场成熟。绍兴市在全国印染行业中处于“龙头”地位,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国内外成熟的客户群体,其客户遍布全世界各地,包括欧洲、北美、中东、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3)配套设施完善。一是基础设施配套逐步完善,包括热电、天然气保障,污水、污泥处理等,特别是供、排水设施,在全国的同行业中拥有最佳设施。二是市场配套完善,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全球近1/4的纺织品在轻纺城交易。市场和产业相互依存、促进,轻纺城已成为产品集散、物流、价格等行业权威信息发布中心。
(4)集群优势。企业集群度高,规模优势明显,仅仅在柯桥区就汇聚了208家印染企业,这些印染企业的集聚带来了显著的集聚优势,建立发达的货运物流中心,增强对客商的吸引力,吸引更多国内外客户,也有利于集中建设污水污泥处理厂,降低废弃物处理的平均成本。
表1 2009-2014年印染产业规上企业主要指标 (单位:个、万元、人)
资料来源:市统计局、环保局公布数据。
(二)绍兴市印染企业的劣势(Weakness)分析
(1)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我市数量众多的印染企业中,却没有形成在全国同行业中有话语权的企业,没有一家上市企业。300多家印染企业绝大多数处在中低端水平。以我市规模较大的浙江七色彩虹控股集团为例,2014年销售10.1亿元,税收7156万元,利润7497万元。而宁波市申洲集团在2014年销售额达130亿元,税收25亿元,利润30亿元。我市规模以上印染企业产量均在年产2000-5000万米之间,而目前国家对印染项目审批的起点规模要求就是年产1亿米,企业规模之小可见一斑。据业内人士测算,低端产能占比在60%以上,形成了“高端少、中端小、低端庞大”的产业格局,“低小散”的特点很明显。
(2)劳动力、原材料成本上涨。沿海地区制造业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难题,绍兴市的印染企业也不例外,劳动者工资水平和福利水平的提高使这些本来建立在低成本优势上的印染企业利润率更低,企业更难扩张规模、改进技术,只有依靠“低价跑量”的低端策略维持生存。染料是印染企业的重要原材料,而各种染料和催化剂的价格在2015年以来不断攀升历史高位,进一步抬高印染企业的成本。
(3)工艺技术落后,资金缺乏。虽然在绍兴市政府的管控下,已经逐步取缔了年代久远的高污染、高能耗印染装备,但是由于一些企业规模小,仍然无力引进先进的设备。低端产能因生产设备落后、无力环保、且主要散布于村落和河道湖泊岸边,靠偷排、漏排等低环境成本获取蝇头小利,创新能力不强。由于印染生产性服务业极度落后,加上企业规模偏小无力投入科技等因素,创新发展基本停留在口头上。
(4)管理粗放。大多数企业尚未采用ERP管理,离现代企业管理更是差距巨大,员工技能不高。由于印染行业员工流动性大的特点,导致企业对员工技能培训不重视,甚至因担心员工跳槽不愿意培训。企业缺乏社会责任观,偷排漏拍现象时有发生,给环境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对节能减排的先进技术投入不足,追求短期利益。
(三)绍兴市印染企业的威胁(Threat)分析
(1)政府环保政策趋严。2014年国家颁布了《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试行)》,规定了将纺织印染企业纳入了环境信用评价的企业范围,企业如果出现未批先建、恶意偷排、构成环境犯罪等情形的,通过一票否决制度评为环保不良企业。2015年国家又推出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一项重大污染防治计划,将提高排污收费的收费标准和收费范围,并且将污泥的处理纳入污水处理成本之中。2016年3月绍兴市发布四个印染地方标准,即《绍兴市印染行业落后产能淘汰标准(试行)》《绍兴市印染行业先进工艺技术设备标准》《绍兴市印染行业绿色标杆示范企业标准》和《绍兴市印染企业提升环保规范要求》,体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印染企业在环保标准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
表2 2014年环保部门核准“大三区”内印染企业污水排放指标一览 (单位:家、吨/日)
资料来源:市统计局、环保局公布数据。“大三区”:越城、柯桥、上虞区。
(2)低成本优势向西部、东南亚地区转移。在失去低成本优势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向西部地区和东南亚国家迁移。绍兴地区大批印染企业面临倒闭、关停,对地区财政收入和劳动力的就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3)同业无序竞争,压低利润空间。绍兴市规模以上印染企业二百多家,据业内人士估算,其他小型企业数量超过规模以上企业。产品同质化、低端化十分严重,大部分企业依靠的是“低价跑量”的策略,使印染企业的平均净利润率压低到3%~5%左右,这样的竞争不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不可持续的,外部环境稍稍收紧,大部分企业就会难以生存。
(4)染料、装备行业垄断趋势,拉高成本。染料行业和印染装备行业是印染行业的上游行业,绍兴市有龙盛、闰土两家在全国排名前列的染剂生产上市企业。由于其行业壁垒较高,品牌效应明显,垄断程度也很高。导致近年染剂价格大幅度提升,印染企业的成本也被拉高,技术含量高的印染装备价格也十分昂贵。
(5)发达国家非关税壁垒。大多数中小印染企业只生产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的棉麻印染产品,在对外出口过程当中,外国设置各种技术标准和环保标准,很多印染企业被限制在低端产品中。由于技术原因,造成一大批订单的流失。
(四)绍兴市印染企业的机会(Opportunity)分析
(1)随着电商、物流发展,下游产品市场空间扩大。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网上交易的比重不断增加,也刺激也更多的纺织品需求,尤其是近几年来跨境电商的发展,中国制造不断地渗透进世界各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刺激了对纺织服装的需求量,印染企业的发展必不可缺。
(2)滨海工业园区建立,政府主导企业聚集。绍兴市柯桥区将全区印染企业空间布局划分为集聚区、提升区和退出区。在滨海工业区规划10980亩作为集聚区,滨海工业区内原有印染企业的区域为提升区,滨海工业区以外的其它区域为退出区。2010年以来,相继出台《关于推进印染产业集聚升级工程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印染产业集聚升级工程的意见》《浙江绍兴印染产业集聚提升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印染产业集聚升级工程金融保障暂行办法》《滨海工业区印染行业准入条件》等一系列政策。并且完善了电力、天然气、污水处理、住房等基础设施来鼓励集聚。
(3)政府支持并购重组和印染企业做大做强。在绍兴市“十三五”纲要中,对印染产业提出了“绿色高端,世界一流”的发展目标。计划通过5至10年的努力,培育几家年产值超百亿元、在全国同行业排名中位居前列的大企业,使绍兴印染产业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政策支持有实力的大型印染企业上市。
图1 绍兴市印染企业发展的SWOT分析
资料来源:作者归纳
通过上述对绍兴市印染企业的SWOT分析,可以发现印染企业转型升级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总结前人研究的成果基础上,得出集聚式发展路径、技术创新式路径、绿色发展路径、并购重组式路径是四种绍兴市印染企业最有效地转型升级路径。
(一)集聚式发展路径
尤近仁(2015)认为集聚发展的内涵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印染产业链的集成化、印染企业管理的集约化和印染企业的集聚化[17]。印染企业可以通过集群发展可以利用产业聚集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提示企业的竞争力,绍兴市柯桥区的滨海工业园区建设的初衷也是如此。自2010年起,绍兴市80%的印染企业已经搬迁至工业区内,是绍兴经济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腾笼换鸟”,对企业的发展和地方产业结构调整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避免换汤不换药,在工业园区内持续低端产能,污染物排放不达标,所以要提高工业区内企业入驻的门槛,加强生产的监控,同时给予政策扶持。
(二)技术创新式路径
即要求企业加强在技术研发的投入,引入高素质人才,建立科学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原来的绍兴市印染企业大量使用燃煤导热油锅炉和燃煤锅炉,不仅生产效率低,而且缺少废水处理装置,环境污染十分严重。企业要想持续生存,就必须要改进生产工艺,引进先进设备。研发水平高和经济效益好企业重点突破茶皂素退煮漂、生物酶精炼、棉织物低温漂白等高效短流程前处理新技术,针织物冷轧堆前处理加工技术。研究印染生产网络监控系统、数字化印花集成技术等印染生产线的数字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引进少水及无水印染加工的技术,为企业清洁生产、建立可持续市场竞争力提供技术支撑。
(三)绿色发展路径
印染企业节能和减排的效果和企业经济效益密切相关,节能减排也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明确节能减排是硬指标,只有这样,才能在增加产品高附加值的同时也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形成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共赢的双重效果。在绿色环保技术提升的同时,印染企业产品也可以增加附加值,克服贸易壁垒,打入欧美高端市场,亦符合高端化的转型升级要求。
(四)并购重组式路径
并购重组是指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做大做强,兼并弱势企业,也符合政府规划的在十年内争取有五家印染行业的上市企业的目标。绍兴三百多家印染企业却没有一家上市公司,规模以上印染企业的平均产能也明显低于国内同业,反映出绍兴市的印染企业在纺织产业链上的“大而不强”的现状,缺少话语权,受上下游大型企业的影响明显。企业规模是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把壮大企业规模作为印染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一是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包括上下游企业的相互收购、控股,通过债权、股权融资等方式优化企业资本结构。二是制定以产量规模、赢利能力等指标为基础的级差式扶持政策,拉大级差扶持的力度,要让扶持力度使企业充满动力,通过“几级跳远”式发展,不断接近企业做大做强目标。
绍兴印染企业高端化转型升级面临着来自内外部的诸多困难,总的来说,印染行业目前仍处于低谷期,经济环境不景气,技术瓶颈难以突破,行业竞争的压力等使得大多数企业仍需依靠低效高产来换取效益。企业应该加大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的力度,获取关键性技术,不断改良工艺流程引进先进装备,促使节能减排取得实质性突破。同时要将产学研结合,整合产业上下游资源,才能发展为行业中的龙头企业。
从企业层面讲,要不断革新老式的生产方式,学习先进的生产经营模式。印染企业要进一步转型升级,建立清洁生产体系是必经之路,从源头抓污染防治,实行全过程的清洁生产,更要结合企业自身特征进行技术改造,加强在生物酶精炼、棉织物低温漂白、针织物冷轧堆前处理加工等重点技术的攻关。树立企业社会责任观,开创经济效益、生态环境双赢新局面。
从政府层面讲,要一手管控,一手扶持。联合“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行动计划,开展对“低小散”企业、家庭工业集聚点整治提升,快速提高印染企业的清洁生产、污染防治、安全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对有实力的企业做大做强要给予支持,方便其在土地、金融和劳动力市场上获得资源,在财税政策上予以扶持。
[1]Gereffi G..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Chain[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9,48(1):37-70.
[2]HumphreyJ,Schmitz H..Chain Governance and Upgrading :Taking a Stock[M]// Schmitz H.Local Enterprises in the Global Economy:Issues of Governance and Upgrading.Cheltenham:Elgar,2004:349.
[3]Kaplinsky R, Morris M..A Handbook for Value Chain Research[M].Ottawa:IDRC,2001.
[4]Levey A,Merry.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M].New York Praeger,1986.
[5]吴家曦,李华燊.浙江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调查报告[J].管理世界,2009(8):1-5+9.
[6]毛蕴诗,张伟涛,魏姝羽.企业转型升级:中国管理研究的前沿领域——基于SSCI和CSSCI(2002—2013年)的文献研究[J].学术研究,2015(1):72-82+159-160.
[7]赵昌文,许召元.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调查研究[J].管理世界,2013(4):8-15+58
[8]杨桂菊.代工企业转型升级:演进路径的理论模型——基于3家本土企业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10(6):132-142.
[9]汪建成,毛蕴诗,邱楠.由OEM到ODM再到OBM的自主创新与国际化路径——格兰仕技术能力构建与企业升级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8(6):148-155+160.
[10]曾贵,钟坚.全球生产网络中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路径探讨[J].软科学,2011(2):62-66.
[11]王锋正,郭晓川.可持续性科学视角下矿产资源型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源自内蒙古的实证数据[J].工业技术经济,2012(10):62-70.
[12]李尧.中小企业升级的路径选择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3(9):99-103.
[13]毛蕴诗,吴瑶.企业升级路径与分析模式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78-186.
[14]单东.金融危机条件下浙江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J].特区经济,2009(4):123-127.
[15]Winter SG.The Satisficing Principle in Capability Learning[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10-11):981-996.
[16]邱红,林汉川.全球价值链、企业能力与转型升级——基于我国珠三角地区纺织企业的研究[J].经济管理,2014(8):66-77.
[17]尤近仁.印染产业的转型升级与集聚发展[J].纺织导报,2015(4):22-24+26-27.
(责任编辑 林东明)
On the Path of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Printing and Dyeing Enterprises in Shaoxing City
Zhou Hongyong Deng Wenhua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aoxing University, Shaoxing, Zhejiang 312000)
Shaoxing is an important city in China’s textile industry, whose dyeing and textile sector is highly value-added, highly water-consuming, highly energy-consuming, and highly polluting. Therefore, Shaoxing municipal government proposed printing and dyeing sector developmental goals of “Green and High Grade, and World Leading” in the outline of the 13thFive-year Pla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printing and dyeing enterprises has become a crucial subject. Through literature research, comparative study and on the spot investigation method,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rises and opportuniti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haoxing’s printing and dyeing enterprises, and puts forward four paths to transform and upgrade the related enterprises in Shaoxing.
printing and dyeing enterpris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SWOT; path selection
F426.81:F272
A
1008-293X(2016)05-0039-06
10.16169/j.issn.1008-293x.s.2016.05.007
2016-06-22
周鸿勇(1969-),男,浙江诸暨人,绍兴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企业文化。邓文环(1991-),男,四川绵阳人,绍兴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2015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转型,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