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两种不同经济模式下的文化认同*

2016-04-13 08:05侯辰俊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文化认同

邢 媛,侯辰俊

(山西大学 哲学社会学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论两种不同经济模式下的文化认同*

邢媛,侯辰俊

(山西大学 哲学社会学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选取国内外学者关注的文化认同问题作为主题,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论证不同的经济模式孕育着不同特质的文化及其表现形式。不同文化的传承正是基于文化认同路径的实现,而文化认同的实现取决于文化背后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发展,从而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关键词]物质生产;经济模式;文化认同

[DOI] 10.16396/j.cnki.sxgxskxb.2016.03.025

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的一切精神文化的根源与决定者,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主张,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真实抽象。马克思指出:“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它哪怕只中断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自己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会很快就没有了。”[1]21没有了社会物质生产,任何华丽的思想不仅苍白无力,而且没有根基。感性劳动不仅是人类现实的生产以及活动,而且是人类生活的第一需要。它可以分为农业生产活动、工业生产活动以及除二者之外的所有生产活动*根据新西兰经济学家费歇尔首创的"三次产业分类法",世界各国大致把产业分为第一产业(泛指工业)、第二产业(泛指农业)和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外的所有产业)。。这些生产活动不仅决定了社会发展的快慢和生活质量的高低,而且这种物质性的劳动生产是文化最直接、最基础的体现,它承载了人们最普遍的文化情感。此种文化情感又具体表现在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每一个方面,文化的表现形式亦需要通过社会生产表达出来。感性劳动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不同的劳动方式构成了不同类型的经济模式。

一、农业经济模式下的文化认同

农业经济是古代东亚地区重要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类型。农业生产活动大约始于公元前九千年前,当时的人们开始意识到种植农作物的重要性。“为了获得更丰富、更稳定的食物,新石器时代的女性可能开始培育植物,而不再仅仅依靠采集野外食物。”[2]传统的农业生产是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以土地资源作为生产对象,使用犁、锄、刀、斧等作为生产工具,采用人力、畜力、水利为主要劳动生产方式,凭借祖辈世代沿袭下来的耕种经验,依照季节变化和气候信息作为参照进行的生产活动。

农业生产究其主要劳动对象土地来讲,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就其产品特征来讲周期性很强。一方面,土地资源作为农业生产的劳动对象,具有较低的流动性,且不同的地域,农作物的产量和品种都不尽相同。所以富饶而又多产的土地以及丰富的水资源一直是古时人类所渴求的。大多数人们会探索开发出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土地,并且在这些农田和河流附近永久定居下来。另一方面,由于农业产品大都属于植物,而植物的生长成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它们受气温、湿度、光照、降水等多种自然条件的影响,并且有着自己固有的生长周期。所以农业生产活动大都依照四季交替来安排。人们往往春季播种,夏季灌溉,秋季收获,冬季储藏。流传于中国广西的《种稻谣》*《种稻谣》全文:正月犁耙田,二月修田基,三月播谷秧,四月插秧时,五月祭田魂,六月耘田去,七月禾怀胎,八月穗出齐,九月早开镰,十月湿谷到屋里,十一月干谷进了仓,腊月里做糍给娘吃。形象地描绘了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正月犁耙田,二月修田基,三月播谷秧……。”这首歌谣既是农业文明下生产经验的概括,又体现了农耕文化传播、传承的方式。与此相伴随的是农业生产方式的实践性。农耕文化的代际传承更加注重体验与参与,新一代劳动者获得的生产技能不仅依靠上一代的口口相授,而且也更多地依靠着农业生产中的直接体验。在体验中长者或经验拥有者可以及时地修正体验者的具体劳动方式,以利于其更加符合最优经验,最优经验的获得也就意味着获得了更好的存在可能。这样,一种融在经验中的文化理念,在润物细无声的劳作中便根植于新一代的经验拥有者的理念体系中。

农耕文化是建立在农业生产基础之上的一种适应农耕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文化体系。农耕文明地带主要集中在北纬20度到40度之间,这里也是人类早期文明的发源地域。农耕文明作为人类史上最早的文明形态,见证了人类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在工业文明之前,世界范围内影响力最深远的一直是农耕文明。而农耕文明的地域多样性、民族多元性、历史传承性和乡土民间性,正是农耕文明得以绵延传承数千年的重要原因。

农耕文明培养了许多农耕民族的优秀品质。首先,农耕文明崇尚自然和谐。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局限性,阳光雨露的丰富程度决定了农作物的产量,也直接关系到农业人口的生活质量。每一代的农业民族都十分重视雨水阳光等自然条件,对大自然抱有敬畏的心理,信仰的神灵也大都跟自然和丰产有关。久而久之,人们对自然的敬重心理培养出了农耕民族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人们多倡导和为贵。其次,农耕文明培养了人们自强不息的坚忍品格。传统农耕文明下的人们,长久以来幽居在自己的家乡和村庄,由于人员流动较少,剩余产品不是很充足,物品流动亦不充足,所以外界文化不易传入。但这恰恰让农耕民族养成了独立自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人们的行事风格稳重、踏实,有利于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的平稳发展,尤其有利于传统文明的延续和进步,可以较好地保留民族传统,获得前后相连、延绵不断的连续性。

农业文明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农耕文明下生活的人们,社会经济关系多围绕自己的家族、朋友以及同一地区的人群。农耕人的社会关系简单,经济模式单一,思想较为传统。首先,农业经济的发展局限滋生了人们听天由命、安于现状的生活性格,农业经济模式中较长的农业生产周期和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使其生活节奏大都较为缓慢,这样的生活方式对于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的进步是较为不利的。其次,农耕文明下的人们长久以来由于生活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所以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同时也因为一直以来与外界的交流沟通相对缺乏,人们往往认为自己的是较为优秀的,而且对于与自我经验相异的事物具有一定的排斥心理。最后,单一的发展模式让人们形成了因循守旧的生活习惯。世界各地的农耕活动大同小异,农业活动的生产方式多为播种、插秧、施肥、灌溉、收割等,农耕民族年复一年地重复这些单调的农耕活动。先秦时期民间流传的《击壤歌》有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3]总而言之,“从历史延续至今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不断滋生着随遇而安的观念和行为,长期的贫困使人们心理受挫,更强化了听天由命的生活态度,从而缺乏接受新生事物的愿望和能力,缺乏创业干劲与进取精神。”[4]

在文化认同方面,农耕人比较容易接受自己国家或民族自古以来流传下的传统文化,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较强的认可度,自己的文化传统是大部分农耕人唯一信仰的文化。愈是在贫困偏远的山区,农耕文明的印记愈清晰,那里的人们就愈是坚守自己的传统文化,人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的认可度就愈高。虽然农耕人十分认可自己的文化,但是对于传入自己家乡的外来文化并不是十分排斥,相反,农耕民族对于外来文化有着较强的受容性。对于鲜有的外来文化,大部分农耕人有着包容和宽厚的文化心理。这和农耕民族的生活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由于农耕人的生活地域比较狭窄,很少有流徙辗转之路,而农耕人自身也缺少外出探索的动力,所以对于外来的事物,大都只能欣然接受。但是包容并不意味着完全认同,更不意味着丢掉自己的文化传统。农耕人一方面在包容外来文化,另一方面也用“以不变应万变”的文化本位心理去坚持自己固有的文化认同。

从时间的维度上来说,农耕民族的文化认同问题发生的时间要晚于那些重视商业的民族。不同于商业民族,农耕为主的地区相对而言与外界接触的机会较少,外界的异类文化较难传入,传入时间也较晚。所以外来文化对于农耕民族的影响要小于经济模式较为开放的民族。例如,在过去一直重视农业发展的中华民族,直到19世纪才被敌人的铁蹄踏开国门,从自己的文化美梦中惊醒,文化认同问题才凸显出来。

二、海洋贸易经济体制下的文化认同

“地理环境的特性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又决定着经济关系以及随在经济关系后面的所有其他社会关系的发展。”[5]土地资源的匮乏和多面环海的环境限制了一部分国家和民族向大型农业社会的发展,从而转向了海洋贸易经济。海洋经济是古代欧洲大陆的重要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以贸易为主的商品流通经济方式。海洋经济是以海洋作为生产对象,以轮船、渔具作为生产工具,采用海运为主要劳动生产方式,依照动物习性、地理知识为参照的海上贸易生产活动。

海洋生产活动就其劳动对象——海洋来讲,具有流动性的特点;同时其劳动方式具有多变性的特点。首先,海洋国家大都海岸曲折、岛屿密布,在海上作业具有较高的选择性、流动性和高风险性。人们在海上可以选择不同的海域进行捕捞作业和贸易往来,且海运便捷快速,成本较低。其次,海洋民族的贸易对象不拘泥于某一个地区或国家,在船舶可以到达的海域内,任何国家、地区、民族都是潜在的交易对象。但由于受到天气、人力、物力等影响,许多贸易无法正常进行,这也导致海洋经济不像农业经济那般稳定。从海洋民族的生产方式中不难看出,由于其生产环境瞬息万变,生产活动常常面临艰难险阻,所以海洋文化的应变性更加突出,而稳定性较差。许多海洋民族大都躬行实践、开拓进取,凭着自己的热血和毅力驰骋于海洋之上,将自己多年的经历和体验传予下一代。海洋民族在不断给予外界文化影响的同时,又给海洋文化汲取着新鲜血液。

海洋文化是建立在海洋生产与贸易基础之上的一种重视商品经济开放性的外向型文化,其文化性格较易向外扩张,并且勇于探索和创新。一方面,常年的海上漂泊,培养了许多海洋民族坚持不懈、坚忍不拔的民族性格。清代学者魏源曾经强调海运优于河运,意在说明海运是一种成本低、效率高的运输之道,有利于大规模的物质交换以及人员的运输。而海洋民族更是早早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充分利用海陆交错的地理条件,不断地拓展自己的海上贸易。长期以来生活在海洋上的民族早早地走出了国门,使海洋民族具有了不畏艰难的精神品格。另一方面,海洋文明使得人们的思想较为开放,人们的行事风格比较快捷、干练,勇于尝试新鲜事物。在他们的价值观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力求探索和开拓,且崇尚个人自由主义。“被马克思称作‘卓越的商业民族’的西亚腓尼基人(在今叙利亚、黎巴嫩一带),早在三千年前,其商业及殖民活动便遍及地中海沿岸。”[6]而在15、16世纪,海洋民族的脚步更是遍布天下。意大利航海家、探险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开辟了到达美洲的路线。葡萄牙人斐迪南·麦哲伦更是在1519年—1521年率领船队完成首次环航地球的壮举。海洋贸易体制的社会经济关系较为广泛,其社会经济关系不拘泥于自己的家庭和族人之间,可以扩大到世界范围的各民族。但海洋文明同样有其局限性:性格急躁,喜好争斗。海洋民族往往坐拥着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掌握着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能,海上贸易路线较为发达,与外界的贸易往来较为频繁。但由于农作物的缺乏,海洋民族不得不与外界进行大量的贸易往来。在进口食品和原材料的同时,也在向外输出大量的海产品、金属制品、艺术品等,甚至一些强大的海洋民族还会在许多国家和岛屿建立自己的商业殖民地。自古以来制海权便是欧洲各个国家的必争之权利,由于海洋民族长久以来处于和外界的斗争中,以至于一些国家被攻陷,海洋文明常常突然消失,不利于海洋文化的传播和延续。

开放的经济模式造就了开放的民族性格。海洋文化拥有十分广泛的传播路线,每一条航线既是文化输出的道路,又是接受文化传播的桥梁。在向外进行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输出的同时,海洋民族又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多方面影响,所以海洋民族往往具有多重文化认同。但是,多重文化认同并不意味着失去自己的文化立场。在多重文化认同当中,认同可以分为核心认同和外围认同。对于外围认同,海洋民族大都拥有宽厚的认可心态,优秀的物质文化和先进的制度文化都是其乐于接受和学习的。但是外围认同又是易变的、不稳定的。一些海洋民族由于国家和民族经常受到外来者的侵略。“许多文化已经变成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拼接物。人们不得不接受新的游戏规则,但同时希望保持自己文化的自主性。”[7]这就会造成文化认同的矛盾状态,从而导致认同的不稳定性。对于核心认同,海洋民族会坚守传承下来的历史文化精髓,并将这些文化毫无保留地传给下一代。核心文化认同是认同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象征,人们对其往往有着异常坚定的立场,甚至因其而生,为其赴死。譬如,许多欧洲的海上国家,常常为了自己信仰的宗教而大动干戈、兵革载道。所以核心认同是最坚固稳定的,也是在海洋文化中影响最深远的。

从时间的维度上来说,由于海洋民族与外界的交流更早,更加广泛,所接触到的外来文化也更加全面,这会引致其尽早地将自己的文化与外来文化进行比较,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反思自我文化的不足,使其文化认同问题的发生要更早。

三、社会物质生产是文化认同的基础

农业经济模式下的文化认同与海洋经济模式下的文化认同有着鲜明的差异,其文化认同的途径也有着很大的不同,究其原因在于文化及文化认同有着共有的前提,那就是物质生产活动。马克思说:“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1]17首先,社会物质生产决定了文化的内核,不同的社会生产会造就不同的文化特点。“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8],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为人类思想的进步以及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社会物质生产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不竭动力的源泉,它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坚实基础。任何华丽的思想精华和文化成果,离开了人类的实践和生产,都只能是无米之炊和无源之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9]其次,文化的基础表现形式首先需要通过社会物质生产表达出来。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物质,物质是人类生活的基础。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构成了文化统一有机的整体。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物质,物质是人类生活的基础。在文化体系中,物质文化是这一“大厦”的地基。没有物质文化这一基础,亦不用谈其他文化。行为、制度文化是介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二者之间的文化要素。物质文化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行为、制度文化则上升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精神文化是文化体系的核心,在文化中起主导作用。虽然精神文化的产生可能在物质文化、行为制度文化之后,但较于前二者,却有着超时代性和永久性,也是这三种文化要素之中保留最长久、最恒远的一种文化要素。而物质文化作为文化体系的基础部分,是构成人类文化全部物质生产的总和,是文化对于人类最直接的体现,它时刻反映着精神文化的方方面面。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文化认同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是把外在于人的东西转化为自身主观意识的过程。没有了社会存在这个外部条件,就不会有人主观对客观的反映,也就无法形成文化认同的条件。对于农耕经济模式,遵循自然规律,年复一年的生产方式造就了人们天人合一、爱好和平、行事稳重的文化性格,也培养了农耕民族对于传统文化认同的坚守态度和对于外来文化认同的宽容。对于海洋经济模式,海上漂泊的生产方式培养了人们永不屈服、勇于探索、敢于争先的文化性格,也使得海洋民族接触到更多的外来文化,也造就了海洋民族的多重文化认同。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对政治、文化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人们是通过物质生产活动形成不同的文化,同时也感受着不同的文化。文化价值在物质生产实践中得到充分的彰显和肯定,人们坚守自己的物质生产,就是坚持了一种凝固在其文化中的文化认同。

因此,经济与物质的发展是文化认同的坚实基础,人们的物质生产和生活方式是构成文化认同的重要要素。社会的发展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国家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发展模式,在不同的经济发展类型下会衍生出各异的文化类型,从而对人们的文化认同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 本利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公元1000年之前)[M].魏凤莲,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20.

[3] 师纶选.历代咏史诗五百首[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4.

[4] 郭长风.文化基因论: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36.

[5] 列宁.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459.

[6]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M].珍藏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39.

[7] 韩震.李亚儒.多重文化认同[EB/N].[2015-12-01].http:www.STUDYTIMES.COM.CN.

[8]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7.

[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

[10] 郑晓云.文化认同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The Cultural Identity under Two Different Economic Models

XING Yuan,HOU Chenjun

(SchoolofPhilosophyandSociology,ShanxiUniversity,Taiyuan030006,China)

[Abstract]By choosing cultural identity as its theme, which is under the discussion of both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scholars, and taking Marxist philosophy as basic standpoint,this paper intends to demonstrate different economic models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e and their representation. The heritage of different culture is based on the realiza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which depends on the decisive factors behind the culture,namely,the economic development.It proves once agai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t philosophy:economic base determines the superstructure.

[Key words]material poduction;economic model;cultural identity

[收稿日期]2015-12-26

[作者简介]邢媛(1963-),女,山西太原人,山西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发展理论、西方社会理论等。侯辰俊(1990-),男,山西太原人,山西大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外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85(2016)03-0098-0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价值论视域下文化认同的协同学研究”(12BZX015)之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文化认同
论社区档案参与社会记忆构建的作用及路径
在文化认同中让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海外新华侨华人社团与国家“软实力”建设研究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文化认同视角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