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视角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016-08-01 11:30梁静雷娟
人民论坛 2016年19期
关键词:文化认同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梁静++雷娟

【摘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涉及政治认同问题,也涉及到当代中国文化认同的重建问题。只有从文化认同的视角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普及和教育,重视不同受众群体的文化需求、价值标准、思维方式、认知水平和心理结构,才能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断向前发展和实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深厚文化的肥沃土壤中扎根,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逐步实现大众化。但是在当前中国多元复杂的社会文化条件下,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需要解决政治信仰问题,更需要解决和关注现代中国文化的认同问题。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推动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为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新机遇、新动力和新抉择。如何使马克思主义以大众化方式得到广大民众认同,内化于中华民族现代文化中,成为其行为和道德的指导思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继续在当前中国迸发强大生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从狭义的视角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从广义的视角看,它是指在当代中国具体条件和环境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根据上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质内涵的界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以下四个特点:从对象上看,具备大众性的特点。它的群体是广大人民群众,而不是研究和钻研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英群体;从形式上看,具备通俗性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多样性和差异性并存,因此在教育方式上较适宜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走进群众的生活和工作,激发和调动人民群众的学习兴趣;从内容上看,具备时代性的特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需要迎合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并在发展变化中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成果解决新问题,不断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内容;从本质上看,具备实践性和创新性的特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是不断实践和创新的最终呈现。实践是其发展的基本要求,创新是其发展的源泉。实践和创新让马克思主义理论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是结合当前中国基本国情,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过程,是在实践和创新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理性地、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的过程。

文化认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要求和旨归

文化认同是指人民群众对于某种文化的倾向性认可和共识,它通过文化的接触、融合和内化的进程得以实现,能够支配人们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涂尔干认为,文化认同具备将不同的个体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是一种集体良知的东西。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要让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步凝练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内在信仰,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内化并最终转化成为人民群众稳定的精神纽带和价值基础。在近现代中国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获取归属感的价值支点并以此来重构民族文化认同。在当代中国新的时代条件和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取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这种认同不是随意牵强,而是必须认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发行为。

第一,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是取得文化认同的必要条件。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科学,在本质上要求人民群众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的思想价值有着非常重要的导向功能,因此,只有广大人民群众将其作为主流价值观并将这一科学理论融入到工作和生活各方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得到传播和实现。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才会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

第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中国现代化进程提供新的文化增长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本质上就是一场大规模的文化变迁运动,“西化”与“中化”的融合与冲突始终贯穿其中,此消彼长。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强大的思想和理论武器,并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在不断的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它带有鲜明的中国印记,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领导中国人民与时俱进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创造性地发展出的强大理论武器,也是中国共产党高度文化自觉的体现。目前中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的关键阶段,也面临着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情况,新旧文化以及中西文化此起彼伏、激烈碰撞与交融,广大人民群众思想观念的不稳定性加剧。在这样复杂的形势下,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不遗余力的整合各种各样适宜的文化资源,吸取和提升出丰富的精神文化营养,逐步达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进程和中国文化相交融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当前中国社会的目标是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和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

目前,中国正在逐步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处于矛盾凸显期和社会转型期。网络信息无处不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外思想文化的交流渗透给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生活方式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因此社会某些领域出现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扭曲等突出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如何能在这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更好的融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作中并逐渐成为其最根本的价值观念和指导思想,关键的突破口是取得人民群众的认同,而这种认同是思想上的认同,是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

第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广大民众认同的文化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源于人民文化,不断从人民文化中汲取有益成分完善自身,又积极对人民文化进行引导与整合,推动中华民族文化持续发展;同时,民众创造的多元文化折射出人民群众的不同诉求,对其进行引导与整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应担负的责任,是促进整个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的文化保障。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大环境下,大众多元文化的发展参差不齐,与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存在的一些分歧和矛盾亟待解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才能在占领思想文化阵地的同时,抵制和防止消极文化的侵蚀,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和要求,引导广大民众从思想精神层面武装和提高自己。

第二,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凸显,多元化思想影响受众群体。经济社会的转型自然随之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冲突与矛盾。受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大量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无法正确判断自我行为的价值性,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的差异使得他们因无法获取社会认同而对社会产生失落感和不满。与计划经济时期强调集体主义价值观相比,市场经济肯定了个人追求财富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利益实现途径也更加多元化。但对物质和金钱的过度推崇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上道德和诚信缺失,坑蒙拐骗和投机造假等不良现象凸显,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秩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改善和提高,却忽视了精神层面的发展和要求。部分人贪图享乐,黄赌毒沉渣泛起,部分党员和领导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大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贪污腐败,破坏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动摇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理论和思想信仰在群众心中的重要地位。

第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当前中国社会的目标是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和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要持续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民族特色和先进性,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既要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要坚持进行改革创新。而社会转型、形势变化和体制改革给广大民众的思想和价值观带来巨大的影响,市场经济唤醒民众的价值主体意识,广大民众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趋于多元化、多层次化和复杂化,更注重现实性、主体性和丰富性。这些变化趋势使得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出现分歧并导致了广大民众价值判断准则模糊和思想困惑。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进程中培育和提高大众素养并致力于形成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

分层次循序渐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者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继续推进将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只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才能更好的在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上扎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在思想观念、价值体系方面的内在关联和契合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和迅速传播的环境。在此基础上,中国人民才能更容易领会、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逐渐实现大众化。

第二,阐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需注意方式和方法。受众群体由于教育文化水平、所处的环境、接触社会层面等因素的影响必然具备不一样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认知水平和心理结构,因此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需要调整和变换相应的理论诠释方式和方法。而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是文化认同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针对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趋同的受众群体可以采取相同或相近的方式和方法进行理论教育和普及。中共党员以及政府和事业单位的行政人员属于经常接触党的基本理论的群体,适合一定水平和程度的理论再学习和拓展;知识分子和学生群体,针对其理论丰富却缺乏社会实践的特点,可以通过具体的展示活动使其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到实践是检验理论正确性的标准的重要性;工人与农民群体属于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和普及进程中的重点对象,针对其实践丰富而理论缺乏的特点,可以通过他们自身所熟悉的实践来理解和把握理论的价值性。

第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多途径、多渠道的宣传和教育。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宣传和教育可以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手段和方式,因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共通性。在宣传和教育过程中,两者可以相互补充、相互配合。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创新要继续加强,对其理论研究和成果水平要继续提升,这些需要各高校相关人员严加把关、细心钻研。其次,在中小学通过通俗易懂的教材和资料,消除其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和抵触,加深其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同时也可以通过实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让青少年感受马克思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让其明白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理论和思想,同时也是行动的指南和标准。通过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社区宣传栏、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形势政策专场宣讲和报告会、马克思主义专门网站或微信公众号等各种途径和渠道加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和普及。

第四,分层次循序渐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从三个层面做出努力:首先物质文化形式是认同的基础和表现形式,有助于大众从感观层面潜移默化的形成一种习惯。其次制度约束具备外在的强制性的规范和约束作用并为文化认同提供制度保障和公共支撑,但是却不一定能让广大民众自觉自愿的接受和遵守。最后心理认同是文化认同的深层次表达和最高层次,具有内在约束和规范作用,是一种内在的自我控制和约束。

综上所述,文化认同是文化的核心,而文化的差异导致认同的差异,只有从文化认同的视角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普及和教育,重视不同受众群体的文化需求,价值标准、思维方式、认知水平和心理结构,才能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断向前发展和实现。

(作者单位分别为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乐山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①孙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湖北: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9(3)。

②《列宁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责编/潘丽莉 孙娜(见习)

美编/宋扬 王梦雅(见习)

猜你喜欢
文化认同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新媒体技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影响研究
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路径研究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大众化时代的内在困境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
用大众化方式推进理论大众化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