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生人文素质能力的调查研究

2016-04-13 01:17:10张莹莹,秦爱华
护理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护理教育人文素质护生



高职护生人文素质能力的调查研究

张莹莹,秦爱华

关键词:高职;护理教育;人文素质;护生

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学生是未来护理队伍的生力军,医学院校培养国际性、实用性、创新性、人文性护理人才是当今护理服务国际化的实际要求[1]。因此,护生人文素质教育则是未来护理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塑造健全人格的必修课。对在校高职护生人文素质能力情况进行调查,并提出有效的干预方案,以加强高职高专护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培养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提升整个护理职业的道德素养[2],是提高整个高职高专护理队伍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护理事业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我校普通专科护理学专业2012级学生121人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对照组60人,观察组61人。对照组:男0例,女60例;城市8例,农村52例;年龄21.05岁±0.93岁。观察组:男1例,女60例;城市10例,农村51例;年龄21.21岁±0.93岁。两组护生性别、生源所在地、年龄和高考成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研究工具①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学生年龄、性别、生源所在地。②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价指标体系量表:参照南方医科大学张立力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制订,包括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法律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5个维度,其克朗巴赫α系数为0.967,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量表评价指标体系全部为定性描述的指标,在具体对指标评价的结果进行表达时选择“满意度”作为评价结果的表示,护生在某项指标上的评价结果采用1分~10分表示,最后得分为各维度乘以各自权重。本量表总分为5分~50分,各维度得分为1分~10分。

1.2.2干预方法本研究采取同期随机对照实验研究,时间为4周。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技能培训内容,观察组采用强化人文护理技能培训。

1.2.2.1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技能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静脉输液、各种注射法、吸氧、导尿术、口腔护理、备皮、皮试液的配置等各种基础护理操作和专科护理操作,共48学时。

1.2.2.2观察组采用强化人文护理技能培训内容,包括3部分。第1部分:综合性人文素质培养。①护理专业思想素质的培养。据研究显示,临床护士工作的满意度低、离职率高已经成为一种严峻的问题,主要原因是护士的职业认同感显著低于其他职业人群[3]。实习前由护理系教师或聘请护理专家组织召开实习前动员大会,告知实习生应端正实习态度,注意人身安全,严格遵守学校和实习医院有关规章制度;在心态和角色方面尽快作出调整,以护理工作者应该有的言行举止和精神风貌来严格要求自己;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争取在8个月的实习时间里巩固好在校期间学习的理论知识,训练好操作技能。动员大会使护生充分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和科学性[4],巩固护理专业思想。②护理相关技能培训和沟通技巧素质的培养。实习前对高职护生进行48学时的护理技能强化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静脉输液、各种注射法、吸氧、导尿术、口腔护理、备皮、皮试液的配置等各种基础护理操作和专科护理操作,目的是使护生熟练并掌握护理技能操作,增强护生自信心,减少护理差错等。如在强化技能培训中,设置临床仿真护理情境,以标准化病人为护理对象,设置情境。如设置一个即将临产的孕妇,担心胎儿的缺氧情况、害怕宫缩疼痛等环节,教师引导护生解决护理实践中的人文关怀问题。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与自身工作密切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正确认识到自己在护理工作中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良好的护患关系和服务态度能增加病人对护生的信任,减少护患纠纷等。课题组组织护患沟通技巧专题讲座,可采取病例讨论法,选择护患沟通的病例,让护生自由发言,指出沟通的不足和可取之处。③护理职业礼仪素质的培养。“白衣天使”是对护士职业崇高性的最佳描述,护士的着装是“白衣天使”的最直接反应,因此,教师一定强调“护士职业行为的规范”,让护生熟悉并严格按照临床护士的着装要求,严格遵守护士的行为规范。如做到“三轻”(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在实习前准备好工作衣帽、平底鞋、护士挂表等用物,从坐、立、行及谈吐举止等方面练习和培养护生良好的护士行为举止。④护士心理素质的培养。据研究显示,护生心理健康状况如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担心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不熟练,容易造成实习工作中出差错事故,不能顺利地完成实习任务[5]。课题组组织心理学方面专题讲座,讲解心理压力的应对方法,学习心理防御机制的相关知识,指导护生有效地运用心理机制应对实习中的挫折,调整自身的价值系统,改变对挫折的认知,缓解内心冲突,减轻负性情绪[6]。第2部分:职业损伤安全教育。护理实习由于临床经验不足、技能缺乏,在刚刚步入临床工作时,极容易受到职业危害与损伤。护理职业损伤包括物理性损伤、化学性损伤、生物性损伤、心理性损伤等。为加强实习护生自身的职业安全,提高护生的防护意识,护理系教师对即将实习的护生进行4个学时职业防护专题讲座,主要内容有职业暴露现状、护理工作职业安全防护的重要性、医院中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高危科室职业暴露的防护方法、发生意外情况的处理方法等[7]。教师应强调护生在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自身的职业防护,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胜任护理工作。第3部分:就业指导专题讲座。需对高职护生做好就业指导工作,转变护士就业观念。教师需将不同类别的医院概况做一介绍,并讲解护生实习医院等级与护生个人实习效果无直接关系,护生个人专业能力的提高主要是自己的勤奋努力、认真工作的结果,实习医院只是向护生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鼓励护生珍惜实习机会,增强就业砝码。教师对学生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如简历的制作和投递、面试的技巧等。教育护生认识严峻的就业形势,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降低目标单位的期望值,如鼓励高职护生去乡镇医院、基层医院、社区医院等,准确定位,鼓励护生从各方面加速自身素质,适应就业需要[8]。

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 软件包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统计学描述和t检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见表1)

±s) 分

3讨论

3.1高职护生人文素质状况现状分析本调查结果显示,我校高职护生人素质能力得分相对较低,可能因为我校是三年制专科教学,和本科院校护理专业相比,在校学习时间短、课程多、任务重,压缩性学习了专业课中常见病、多发病,因此往往会忽略了一些人文课程的学习,特别是学生的主动学习人文课程的积极性不高;法律素质得分较低的原因可能是在校接受法律知识的授课,仅在大学1年级学习,学生容易遗忘相关法律、法规;其次有可能是因为我校学生临床见习机会很少,不容易接触到临床中所涉及的书写规范性护理文书等。因此,建议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利用社会实践、专业见习、社区健康教育等机会将人文知识、人文素质、人文关怀精神相互渗透、相互连接、相互转化,逐步增强护生的人文素质理论知识到实际应用知识的转化[9]。

3.2干预措施对人文素质状况的影响分析本调查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护生道德素质得分、法律素质得分、心理素质得分及人文素质能力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结果都说明了通过一系列的“强化人文”护理技能培训干预措施,可以提高高职护生的人文素质能力。通过加强护理专业的思想教育,加强人文精神于医护教育之中,融合人文精神于医护教育之中[10]。人文素质教育就是通过人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品位的人格修养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11]。让学生理解了护理专业是一门道德的职业,是对人和社会有益的善举,让护生认识到护理这个行业的崇高性,增加护生对护理专业的热爱,巩固护理专业思想,因此道德素质可在干预后短时间内提高。法律素质提高主要原因是我们课题组根据临床工作中会面临到的法律、法规,以案例的形式、角色扮演的形式传达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到与自身工作密切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正确认识到自己在护理工作中应享用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以法律手段面对复杂的临床工作环境,保护自己,提高护理质量。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高职护生,与临床护士相比较,职业心理尚不成熟。对护士这个职业的肯定性评价不高,必须有待职业教育的积极引导,因此,加强实习前护士职业动员和专业思想教育很有必要;做好职业安全防护的教育,保护护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强化护理技能操作训练,要求护生熟练并掌握一系列护理技能,可以增加护生自信心;良好护患沟通,有利于病人对护生的信任,增加护生操作机会,无形中也增加了护生对临床工作的热爱;护生的良好护理礼仪,从侧面反映出护生的职业成熟气质,也为未来就业面试时打下了基础;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减少护生对就业的盲目性,护生就可以根据自己临床工作情况,有目的、有计划的选择工作单位,转变了就业理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高职护生由外控向内控转变,相信个人努力对事件决定作用,主动开放个人潜能,提升其职业认同水平,合理认知并化解其职业压力,最终达成悦纳所司职业、安心快乐工作和生活的较理想目标[12]。

高职院校护理教育者应转变传统的护理教育理念,应加大人文素质课程改革,重视护生的人文素质能力的培养,在原有护理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培养上,从护患沟通、人文关怀的培养、心理素质、团结协作精神、护理礼仪、职业形象等环节进行护生人文素质的强化培训[13],对提高护生的整体人文素质能力及对护生将来的工作都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慧珍,魏小雪.国际适用型本科护理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J].护理学报,2015,22(7):14-18.

[2]马晓伟.夯实基础 履行责任 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护理服务[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3):5-8.

[3]Feng RF,Tsai YF.Socialisation of new graduate nurses to practising nurses[J].J Clin Nurse,2012,21(13/14):2064-2071.

[4]赵莉,谭敏,吴玉琼.综合培训对本科护生实习前焦虑和抑郁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9,24(10):69-71.

[5]吕晶,许慧荣,袁娜.岗前培训新模式对缓解实习前期护生焦虑情绪作用的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S1):126-127.

[6]张向荣,彭昌孝,袁勇贵.心身疾病患者负性情绪与心理防御机制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6(1):77-78.

[7]王慧.职业防护微型课程改进对提高在校学生应对职业暴露能力可行性探讨[J].重庆医学,2014,46(6):758-759.

[8]胡吉芬,刘岩.护生的就业思想教育探讨[J].安徽职业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1):77-78.

[9]杨英,贾秀英,周红,等.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2,37(1):98-100.

[10]盖哓丹.人文教育与医科护理教育相融合的深层思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6):9-10.

[11]穆荣红,李琼,李娜娜.高等护理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改革的思考[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2):149-151.

[12]刘玲,郝玉芳,李丽萍,等.在校专科护生心理控制源与职业认同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报,2010,17(1B):4-6.

[13]李兰,汪洪杰,贾娟娟.高职护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5,36(1):131-133.

(本文编辑苏琳)

(收稿日期:2015-06-20;修回日期:2015-12-14)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09.042

文章编号:1009-6493(2016)03C-1143-03

作者简介张莹莹,主管护师,讲师,硕士研究生,单位:476100,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秦爱华单位:476100,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基金项目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编号:SKL-2013-2377。

猜你喜欢
护理教育人文素质护生
手术器械摆台图谱在手术室护士培训中的临床应用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求知导刊(2016年30期)2016-12-03 09:17:27
高职高专院校养老服务类人才人文素质的缺失及对策
文教资料(2016年22期)2016-11-28 14:25:17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医学信息(2016年29期)2016-11-28 09:26:14
大学英语课堂中以语篇材料为载体的人文素质培养
南通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研分析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7:47:10
南充市教学医院护理专业实习生护患沟通能力调查分析
浅谈新时期护理教育的现状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10期)2016-04-26 11:5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