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管理

2016-04-12 21:41陈永利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双师型双师教师队伍

石 磊 陈永利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8)



【高职教育教学】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管理

石 磊 陈永利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8)

本文以陕西青年职业学院为例分析“双师型”教师在培养和管理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探索“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新路径,并提出具体改进措施。

“双师型”教师;管理;培养

高等职业院校肩负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正是由于职业教育的这种特殊性,在人才培养上,既有较高理论教学水平又有专业实践技能的“双师型”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高职的办学方向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而且对教师队伍建设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多寡,将直接影响高职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建立一支高水平、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根本保证,是增加高职教育内涵、突出高职办学特色的关键。但如何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许多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双师型”教师培养和管理的现状为例,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界定

目前,外界对“双师型”教师在内涵的理解上还不尽统一,但我们能够深刻地认识到它们都对“双师型”教师都提出了一些共性的要求,并且都强调了职业技能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概括来说,“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应具有较深厚的理论知识,又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的教师。从自身内在的能力与素质上来讲,高职院校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优秀的教学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因此,从长远意义上来说,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在系统化的授课模式下,根据教学要求将教学过程和企业生产过程融为一体,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实践技能训练,即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上的合一。

二、“双师型”教师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学院一直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外引与内配并举,着力打造出一支业务精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制订了师资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全面统筹师资队伍建设,把培养“双师型”教师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紧贴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专业课教师参加企业、行业实践锻炼活动,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能力;鼓励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虽然在国家政策支持和自身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是面临着许多问题。

(一)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

一是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制度建设。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综合办学实力,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满足适应技能型、应用型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学院先后制定了《双师素质教师认定及培养办法》、《教师赴企事业单位实践锻炼的规定》、《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等制度,在职称评审量化指标中紧扣高职教育发展指标体系,明确了专业课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专业课教师每年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不得少于1个月等要求;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政策倾斜力度,提高对参加企业实践锻炼和技能竞赛教师的待遇和奖励力度,并在职称评审、国内外培训研修、评先选优等方面给与有力的政策支持。

二是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学院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不拘一格引进人才,采取多样化的用人形式如返聘、年薪制、人事代理等方式,不断扩充师资力量特别是“双师型”教师。学院从企业、行业一线选聘了部分既有扎实理论基础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院实践教育教学的需要;同时,积极落实有关推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鼓励专业课教师参加企业技术服务、实训基地的建设,不断积累实践经验;鼓励教师取得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并给予一定奖励。

三是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学院出台了《教职工培训进修管理规定》等制度,通过不断加大培训投入,完善培训经费保障,引导教师加强实践技能的训练,不断提升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选派中青年教师参加“双师能力”素质培训,利用假期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赴企业、行业进行实践锻炼;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培训、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等项目;近两年来,累计选派50余名教师赴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韩国、瑞士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和台湾等地区进行短期研修。通过这些举措,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高职理念,开拓职业教育视野,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课程建设能力。

(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管理问题一是“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有待完善。自“双师型”教师的标准提出之后,国家和省上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但均未能对“双师型”教师给出确切的定义,给出明确的标准,这就导致各高职院校在执行的时候采取的标准不尽统一,高低不均。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当中,普遍存在着“双师型”教师认定条件模糊、准入标准偏低、激励措施不够健、考核缺乏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需要在今后进一步地改进和完善。

二是教师来源不平衡。就学历来说,高职院校在教师招聘中的学历门槛相对较高,大学应届毕业生是高职教育教师队伍的主要来源,企业、行业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往往因达不到最低的学历要求而难以引进;就待遇而言,由于受编制、经费等条件制约,高职院校在人才引进时不能解决身份上的转换,即解决不了编制问题;同时,因提供不了具有一定吸引力的待遇和福利,导致高层次、高水平企业、行业的能工巧匠难以引进;来自企业、行业的兼职教师也往往因为待遇等问题,数量较少,且人员不稳定、流动性较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发展。

三是实践培养渠道少,考核流于形式。由于教师的主要来源是大学应届毕业生,高职院校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主要是通过再培训完成的,即在新教师引进后,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进修和企业实践锻炼,以提高其专业实践能力,但并没有形成与企业联合培养培训的有效模式。由于学院提供给教师校企合作单位有限、实践基地不足,仅依靠教师自身有限的社会资源,很难联系到与专业对口且质量较高的实践单位;缺乏对教师实践过程的监督,监管不到位,考核基本流于形式,尽管各高校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走过场的现象。

三、加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与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并完善“双师型”教师的准入机制和评价标准

健全和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相关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双师型”的深刻含义,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双师型”教师的准入制度。以坚持“能力本位”为原则,抓好高职教师的入职门槛,以注重“双师型”教师的资格条件作为核心,在充分考虑学院实际的情况下,研究制定合理的“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标准,即所招聘的教师不仅要在学历上达到最基本的要求,还应具有一定的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经验,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在教师资格认定的过程中,不能仅限于各种书面的材料,更应该侧重于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水平、实践能力、课程指导等基本情况进行必要的考察,严格执行所制定的准入机制。

(二)拓宽师资渠道,充分利用外部人才资源

一是在学院编制紧缺、招生方式变革情况下,本着“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人才观,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职院校人力资源配置应树立的一个理念。要充分利用院外人才资源,促进学院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学院的教学质量和专业发展水平;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的政策支持,逐步提高企业、行业高层次人才待遇,营造文化留人、事业留人的工作氛围;二是完善兼职教师聘用、待遇等政策和管理办法,积极与企业行业、高校联系,聘请企事业单位专家、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省级教学名师等各类人才来学院任教,提升专业课的实践教学能力,全面提高学院教学水平,努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三)构建科学的“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

为了使广大教师在工作过程中接受到更加全面、系统的培训,高职院校应建立起与“双师型”教师配套的终身培训制度。一是针对学院教师的实际需求,制定可行的培训计划、优化培训内容,增强“双师型”教师培训的专业性和有效性。二是要深化校企合作,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有计划、有步骤的定期选派缺乏实践经验的专业课教师深入企业、行业一线,亲自参与到社会技术服务和企业管理实践等相关工作中去,让教师通过实践锻炼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三是完善企业实践锻炼和培训制度,划拨专项经费用于教师的培养培训、国内访学、国外研修、参加各类讲座、企业实践等素质能力提升培训。

(四) 制定科学合理的“双师型”教师评价制度

科学合理的“双师型”教师评价制度是“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实际上,正是由于重培训、轻考核,很多培训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大多数考核仅限于提交书面材料,考核多流于形式。为减少和避免培训工作的盲目性,提高教师参加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更重视对“双师型”教师的过程性评价,加强培训效果的评估,推动培训效果向课堂教学转化。高职院校应该从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能力、科研能力、项目实践能力、职业资格证书和实践教学水平等多方面出发,构建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制订客观可行、易于操作的实施标准。同时,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也是非常必要的。

(五)提高国际化办学视野,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办学特点和专业发展现状,科学合理地制定国际交流合作计划,加强与高职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院校的联系,努力探索更加有效的国际交流模式,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国外培训力度,通过尽可能多的途径,选派“双师型”教师参加国外短期研修,国外交流访学等培训项目。高职院校需在充分结合本校工作实际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高职教育的先进经验,如澳大利亚TAFE模式、美国社区教师培养模式,德国职教师资及继续教育培养模式等经验为我所用。

四、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双师型”教师在培养和管理上将会面临各种新挑战,高职院校应该以开放的理念和心态,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在学校和教师本人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创新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方法和措施,努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1] 高利容,王叙红.教师专业化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J].继续教育研究,2007(1).

[2] 张峰.“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探析[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5(9).

[3] 庞鹤峰,薄煜明,孔捷.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现状及策略[J].教育与职业 2015(12).

[4] 李娟,肖志雄.“双师型”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3(5).

[5] 顾明远.个性化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中国教育学刊,2011(10).

Management and training of“double qualified”Teachers

ShiLei,ChenYong-li

(Shaanxi Youth Vocational College,710068,Xi’an,Shaanxi,China)

Analysis the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double qualified”teacher’s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based on shaanxi youth vocational college.This paper try to probe the new path of the“double qualified”teacher education,and provide some concrete improvement measures.

“double-qualified”teacher;manage;educate

2016-12-9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院级课题,课题编号:14sp15

石磊(1981-)女,河南济源人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教师发展中心讲师,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陈永利(1962-)男,陕西永寿人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人事处处长、副编审,主要从事师资队伍建设、人事管理工作。

G711

A < class="emphasis_bold">文章编号:1674-2885(2016)04-61-04

1674-2885(2016)04-61-04

猜你喜欢
双师型双师教师队伍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