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学研究工作问题分析与对策

2016-04-12 10:47:44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教学研究教研院校

吴 湘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1)



高职院校教学研究工作问题分析与对策

吴湘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从规模扩张转向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阶段,积极推进高职院校教学研究工作,已经成为促进高职院校教改创新、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任务和抓手。文章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教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与对策。

高职;教学研究工作;问题;对策

教学论专家李定仁认为:教学研究就是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对教学领域中的现象进行研究,以探索和认识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高职院校的教研工作主要围绕高职教学规律、专业和课程建设、教学内容和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诸多问题而展开[1]21。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从规模扩张转向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阶段,积极推进高职院校教学研究工作,通过教研反哺教学,已经成为促进高职院校教改创新、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任务和抓手。

一、高职院校教学研究工作问题分析

(一)教研目标不明确,内容缺乏科学性

教研工作应以教育教学过程中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而展开。目前,不少高职院校的教研工作缺乏明确的目标,活动内容大有赶时髦之嫌。学校管理者只是把教研活动看作是对学校的一种包装,一种时髦:昨天还在要求教师潜心研究项目课程,今天流行翻转课堂,就又变成了教师一窝蜂开展翻转课堂研究。对诸如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人才培养环境、培养对象变化分析等问题研究缺乏科学的系统安排。这样的教研活动看似热闹,但效果甚微。因为这样的教研充其量只能是学校领导的教研,行政命令式的教研。在这样的被教研态势下,教师犹如棋盘中的一颗棋子,身不由己,其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

(二)教研形式不丰富,专题培训缺乏针对性

形式多样、适应社会变革与教学创新发展需求的教研组织形式直接关乎教研的实效。不少高职院校的教研活动在形式上还较多地停留在传统公开课或教学经验交流会层面,新颖并具吸引力的教研形式很少见得到。也有不少高职院校虽然注意到专家在教研工作中的引领作用,然而,在聘请校外专家指导教研工作的过程中,大多停留在专家单边宣讲状态,难以与教师产生互动,即便是教师感兴趣拍下的若干张专家讲座用PPT,也会在专家走后没多久被随之删除。形式单一甚至枯燥的教学研究,加之脱离教师教学实践的内容,其结果当然不会深入教师心中,教师很难领悟到现代职教理论的精髓与魅力。

(三)教研吸引力不足,成果推广缺乏基础性

教研选题应以课题为载体,通过化整为零、化零为整方式,构建起高职院校校级与学科或专业组与个人的立体交叉课题网络。当前不少高职院校的教研选题往往是由学校少数“精英”主导,得不到广大教师的普遍拥护,校本教研最终沦为精英们自娱自乐的教研。因此他们在选题、立项时的积极和费尽心机,只是为了能拿到课题立项或是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一旦课题立项获批,研究过程就变得草草了之。因为学校领导对过程关注甚少,加之教师本身也没有过多精力去搞精细的实践活动。当然,这种情形之下拼凑出的教研成果即便发表了论文、评了奖,也因缺乏基础难以推广。功利性、浮于表面的教研活动,最终将因缺乏生命力而消亡,教研对教学的引领作用未得到体现。

(四)教研组织体系不完善,管理机制缺乏系统性

高职院校的教师教学工作量一般比较大,能否较好地开展教研活动,组织管理至关重要。当前,高职院校对教师参与教研已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且将教师参与教研的态度和成效列入绩效考核、职称晋升之中,教师参与教研的动力机制已初步建立。但是,高职院校教研组织管理体系与机制建设相对滞后。一般高职院校在教研计划制定、过程安排与管理、教研工作考核等方面大都以校级管理为主,造成二级学院、教研室教研活动常常处于被动应付状态,缺乏针对性和对教研活动本身的研究,主动开展教研活动的现象不够普遍。在教研经费划拨、审批和结算机制方面,大多学校由校级直接负责全院教研项目经费的报销和结算。在这种情形下,削弱了二级学院、教研室的参与权和话语权,使得教研工作的管理效能相对不高[2]67。

二、高职院校教学研究工作推进对策

(一)明确目标,创新高职教研内容

高职教研工作要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中心,系统化规划和开展教研工作。在学校层面,一是要以教研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模式创新上取得突破;二是要以教研促进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在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上有所创新;三是要以教研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在教师综合职业素质提升方面取得新进展。在教师层面,要聚焦课堂,把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研究作为开展教研的核心内容。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把过去关注“教师的教”转变为更加注重“学生的学”,切实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紧紧把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这一关键,改革和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3]37。此外,在开展教学研究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教师关注教育层面的诸多问题,如社会需求调研、人才培养状况分析、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订、专业办学条件的建设等。由此全面系统地推进高职院校教研工作在各个层面的有效实施。

(二)多元互动,提升高职教研策划水平

多元、开放、信息化的社会变革,必然给教学观念、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带来冲击,高职院校教学研究工作也不可回避如何适应社会变革与教育改革的问题,固守传统教研组织形式,将大大削弱教学研究的有效性和吸引力。高职院校的教学研究工作一是要将常规教研与专题教研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业务探讨相结合,个人自主教研和群体合作相结合,把“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多元且有计划地开展教学研究工作。二是要更加重视彼此之间的互动,促进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企业家、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学管理者之间的相互信息交流与沟通反馈,通过教研沙龙、专题研讨等形式,变教师被动参加为主动投入,真正体现教师既是教研成果的应用者,也是教研成果的参与者和创造者[3]37。三是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研工作,创建网络教研平台,鼓励教师建立教育博客,集聚教育资源,吸引广大教师在网络教研平台中,开展教学教研问题的对话和探讨,进行教育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凸显当代教研的时空性、多向性、交互性与高效率的信息化新特征。

(三)问题导向,增强高职教研成果共享

教师是教育使命的体现者和教育价值的实现者,教研最终是教师的教研。发挥高职院校教师的教研主体作用,扩大教研成果的应用范围,必须要以教师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教研课题的导向。因为问题是一切研究的原动力,是新思想、新方法和新知识得以产生的根源。教师处于教学实践第一线,掌握了最主要、最宝贵的问题资源,他们迫切需要聚焦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澄清教学中的困惑。尽管研究的问题起初具有碎片化,研究也不具有理论的系统性,但是,正是这种需求,激发起教师教研工作的渴望,正是这样“接地气”的教学研究,很容易建立起教师学习研究的共同体,将教学研究融入和跟进教学过程。高职院校要找准教研工作的发力点,支持和鼓励教师持之以恒地开展教学实验,组织好教学问题的集体会诊和协同研究,为教师教学排难以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学校自主合作、对话参与的教研文化[4]12。从而使高职院校的教研工作根植于学校,成长于学校,教研成果服务于学校、惠及广大教师,让更多的一线教师真切感受到教研给他们带来的帮助和专业成长的喜悦。

(四)完善机制,提高高职教研管理效能

高职院校的教研管理与机制建设是引导和调控学校教研工作的基本保障。要建立健全校系二级教研管理体系,一方面要保证学院教研工作整体目标的确立,体现学校统一意志,规范教研行为,调动全校优质资源,开展重点项目攻关,另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自觉开展教学研究的积极性,拓展个人创新研究空间,推进动态变化的个性研究,形成良好的高职院校教研文化[5]48。在推进学校教学研究工作过程中,校级教研职能管理部门要统筹全校教研工作,认真研究学校专业发展方向、建设目标,形成校级教研工作规划,确立学校阶段性重点教研工作,制定包括经费使用、考核奖惩等管理制度,同时还要指导和协调二级院系、教研室制定教研工作计划,制定教研活动方案,开展教学研究。二级院系、教研室要克服等靠要的被动思想,结合实际,主动做好本单位教研活动的各项准备工作,有针对性地对教研工作进行任务分解,让每一位参与教师明确工作目标和承担的任务,充分激发教师从事教研的潜力和动力,提升参与教研活动的自觉性,使教师真正做到“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以教学带研究、以研究促教学”,进而打造起理想的高职院校校本教研文化[5]49。

[1] 陈蕾.以职教研究促进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J].职业教育,2013(7).

[2] 金卫东.高职教学研究工作二级管理的思考[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

[3] 冉德胜.关于高职院校教研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3).

[4] 胡金波.教研必须研教[J].江苏教育,2015(1).

[5] 顾建德.学校教研文化建设的积弊分析与策略刍议[J].中国农村教育,2014(1).

[责任编辑乐知]

Analysis and Strategy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Work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WU Xiang

(JiangsuVocationalCollegeofBusiness,Nantong226011,China)

Our country’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shifted from scale expansion to connotation to strengthen the key stage of construction, which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and actively promoted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work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promoting the educational reform and innovation as well as enhancing the qua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work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work;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2015-09-21

吴湘(1963- ),女,江苏宜兴人,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会计和职业教育研究。

G717

A

1671-8127(2016)03-0118-03

猜你喜欢
教学研究教研院校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今日农业(2021年16期)2021-11-26 06:05:34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学术界(2016年10期)2016-11-10 07:29:28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
河南科技(2014年5期)2014-02-27 14:08:56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