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内篇》疑问代词研究

2016-10-25 11:46:23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宗师齐物代词

李 敏

(华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庄子·内篇》疑问代词研究

李敏

(华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庄子》是我国经典传世文献之一,包含着丰富的疑问代词。运用文献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从询问功能和句法功能两方面研究《庄子·内篇》中的疑问代词,从而对战国早期的疑问代词“何”“奚”“恶”“谁”“孰”“胡”“安”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

《庄子·内篇》;疑问代词;“何”

代词是指代替别的词或词组、句子来表示人或事物以及询问人、时间、地点、事物等等,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三类[1]55。在《庄子·内篇》中,共出现“何”“奚”“恶”“谁”“孰”“胡”“安”7个单音节疑问代词,下面从询问功能和句法功能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何

“何”在甲骨文、西周金文中未曾出现,在西周传世文献如《诗经》《尚书》中开始出现后,逐渐成为一个应用最广泛、使用最频繁、句法功能最完善的疑问代词。

(一)“何”的询问功能

在《庄子·内篇》中,“何”的询问功能有8类,即事物询问、原因询问、反诘询问、感叹询问、人的询问、度量询问、抉择询问、方法询问[2]79。

1.事物询问

这类“何”所问的事物,既包括具体有形的事物,也包括抽象无形的事物,译为“什么”,其中以询问抽象无形的事物居多。文中共出现17次,举例如下:

(1)之二虫又何知?

(《逍遥游》)

(2)何谓朝三?

(《齐物论》)

(3)何谓和之以天倪?

(《齐物论》)

(4)何作为报也?

(《人间世》)

(5)此何木也哉?

(《人间世》)

(6)人而无情,何以谓之人?

(《德充符》)

(7)不益生,何以有其身?

(《德充符》)

2.原因询问

这类“何”是就某种情况出现和发生的缘由所进行的询问,译为“为什么”。文中共出现12次,举例如下:

(8)趣取无用,则无杜,何邪?

(《人间世》)

(9)彼何宾宾以学子焉?

(《德充符》)

(10)何也?

(《大宗师》)

(11)子舆入,曰:“子之歌诗,何故若是?”

(《大宗师》)

3.反诘询问

“何”还可用于无疑而问的反问句中,用疑问语气表示肯定内容。译为“怎么”“哪里”。文中共出现5次,举例如下:

(12) 彼且何肯以物为事乎?

(《德充符》)

(13) 虽今来,何及矣?

(《德充符》)

4.感叹询问

所谓感叹询问,就是带有感叹语气的询问,这种句子叹疑兼半,译为“怎么那么”“怎么这样”“怎么那样”,表示程度的深重。感叹询问在《庄子·内篇》中只出现了1次。

(14)何其无特操与?

(《齐物论》)

5.人的询问

“何”询问人,主要是“何人”结构。文中共出现5次,举例如下:

(15)是何人也?

(《养生主》)

(16)若无与乐是国也,是何人者也?

(《德充符》)

(17)彼何人者邪?

(《大宗师》)

6.度量询问

度量询问包括数量询问、长度询问、价值询问、面积体积询问、时间询问、年寿询问[3]107。在《庄子·内篇》中只有时间询问,且只出现了1次,表示时间的短暂。

(18)无几何也?

(《德充符》)

7.抉择询问

所谓抉择询问,就是在说话的一方提供两项或以上的人、事或物,让另一方进行选择时所进行的提问。

(19)然则夫子何方之依?

(《大宗师》)

8.方法询问

“何”还可以询问一件事或一个行动所采取的方式、方法、措施,译为“怎么办”“怎么样”“怎样”,在《庄子·内篇》中多固定结构。文中共出现4次,举例如下:

(20)若然者,其用心也独若之何?

(《德充符》)

(21)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维有德者能之。

(《德充符》)

(二)“何”的句法功能

1.作宾语

“何”作宾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作动词的宾语,又分两类,一类放在动词前面,如上例(1)(4),一类放在动词后面,如上例(2);一种是作介词的宾语,均在介词前面,如上例(6)(7)。

2.作状语

“何”询问原因作状语如上例(8)(9),句子主语可省略;表反问如上例(12)(13);表感叹如上引例(14)。

3.作定语

“何”作定语有两种结构:一种是“何+名词”作句子谓语,句子主语可以省略,如上例(5)(17);一种是“何+名词”作句子宾语,句子主语省略,如上例(15)(16)。

4.作主语

“何”在《庄子·内篇》中作主语也比较常见,表现为“何谓”结构,如上例(2)(3)。

5.独立成句

“何”还可以后面加语气词“也”“邪”“哉”独立成句,如上例(10)(11),表示原因询问。

二、奚

“奚”字比“何”字出现晚,始见于《左传》《国语》《战国策》等传世文献中,询问的范围也相对狭窄,有原因询问、事物询问、处所询问、反诘询问、商榷询问5类。

(一)原因询问

在询问原因时,“奚”有两种用法:一种是固定结构“奚……为”,译为“为什么还要……呢”。如下例(1)(2);一种是“奚”相当于原因询问的“何”,在句中作状语,如下例(3)。

(1)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逍遥游》)

(2) 而奚来为轵?

(《大宗师》)

(3) 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

(《齐物论》)

(二)事物询问

“奚”询问事物时,都表示抽象无形的事物,句法功能和“何”一样,一类是作动词宾语,置于动词之前,如下例(4)(5);一类是作介词宾语,置于介词之前,如下例(6)。

(4) 奚为焉?

(《人间世》)

(5) 又将奚以汝为?

(《大宗师》)

(6) 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

(三)处所询问

在《庄子·内篇》中,“奚”还可以询问处所,询问处所时在句中都作宾语,置于谓语动词前面,译为“哪里”。

(7) 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

(8) 将奚以汝适?

(《大宗师》)

(9) 奚之?

(《人间世》)

(四)反诘询问

(10) 人谓之不死,奚益?

(《齐物论》)

(11) 众雌而无雄,而又奚卵焉?

(《应帝王》)

(五)商榷询问

所谓商榷询问,即说话的一方向另一方征求意见,译为“怎么样”

(12) 吾子以为奚若?

(《齐物论》)

(13) 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以妄听之奚?

(《齐物论》)

三、恶

在《庄子·内篇》中,还有一种特殊的疑问代词“恶”,它在上古中期开始出现,用法也和“何”“奚”有所不同,后面通常都带有“乎”字才能跟动词相联系。

(一)自设询问

所谓自设询问,即采用设问句形式,自问自答。《庄子·内篇》出现一次,“恶乎”作句子状语。

(1) 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齐物论》)

(二)原因询问

(2) 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恶乎可?可于可,恶乎不可?不可于不可。

(《齐物论》)

(3) 恶乎介也?

(《养生主》)

(三)反诘询问

(4) 吾恶乎知之?

(《齐物论》)

(5) 吾恶能知其辩?

(《齐物论》)

(四)方法询问

(6) 既与若同矣,恶能正之?既同乎我矣,恶能正之?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

(《齐物论》)

(7) 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

(《齐物论》)

(五)事物询问

在《庄子·内篇》中,“恶”询问事物只有一例,询问的事物也是具体有形的。

(8) 女将恶乎比予哉?

(《人间世》)

(六)处所询问

(9) 子独恶乎闻之?

(《人间世》)

四、谁与孰

谁王海棻在《先秦疑问代词“谁”与“孰”的比较》一文中说:“《庄子》‘孰’作主语四十次,而未见‘谁’作主语的。‘谁’字十一例,全部作动词和介词的宾语或名词修饰语”[4]63。据我们分析《庄子·内篇》,“谁”可作主语和谓语,都只出现一次。刘春萍在《〈庄子〉中的疑问代词“何”“谁”“孰”》一文中说:“《庄子》中‘谁’共出现15次,全部用于问人”[5]124。我们在《庄子·内篇》的分析中发现“谁”不仅可以用于问人,还可用于问物,问物出现一次。

(一)人的询问

“谁”可以询问人,在句中作主语、谓语、宾语。

(1)谁独且无师乎?

(《齐物论》)

(2)不知其谁何?

(《应帝王》)

(3)吾谁使正之?

(《齐物论》)

(二)物的询问

“谁”可以询问物,如“吾谁与为亲?(《齐物论》)”中,作介词“与”的宾语,放在介词前面,指身体的某个部位。

孰在《庄子·内篇》中,“孰”共出现13次,全部作主语,有的有先行词,如下例(2)(4),有的没有,如(1)。按询问功能分为三类。

(一)人的询问

(1)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

(《逍遥游》)

(2)人孰敢不听而化诸?

(《应帝王》)

(二)事物询问

(3)孟孙氏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不知孰先,不知孰后。

(《大宗师》)

(三)抉择询问

(4)三者孰知正处?

(《齐物论》)

五、胡与安

在《庄子·内篇》中,疑问代词“胡”和“安”都只出现了2次,其中“胡”有反诘询问和原因询问两类,“安”只有反诘询问,它们都用作状语。

(一)反诘询问

(1)虽然,止是耳矣,夫胡可以及化?

(《人间世》)

(2)无趾曰:“天邢之,安可解?”

(《德充符》)

(二)原因询问

(4) 夫子胡不入乎?请讲以所闻。

(《德充符》)

在《庄子·内篇》中,可以见到“何”“奚”“恶”“谁”“孰”“胡”“安”7个单音节疑问代词。其中“何”使用的频率最高,主要用来询问事物和原因,作宾语;“奚”“恶”是后起的疑问代词,分别有商榷询问和自设询问这样特殊的用法;“谁”主要问人,“孰”既可以问人,也可以问物;“胡”和“安”出现频率小,主要是反诘询问。对《庄子·内篇》疑问代词询问功能数量统计,见表1。

表1 《庄子·内篇》疑问代词询问功能数量统计表

[1] 张玉金.西周汉语代词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 陈鼓应.庄子[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3] 王海棻.古汉语疑问代词[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4] 王海棻.先秦疑问代词“谁”与“孰”的比较[J].中国语文,1982,9(3).

[5] 刘春萍.《庄子》中的疑问代词“何”“谁”“孰”[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14(2).

[责任编辑袁培尧]

2015-12-26

李敏(1989- ),女,山西汾阳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字学研究。

H141

A

1671-8127(2016)03-0088-03

猜你喜欢
宗师齐物代词
复合不定代词点拨
30万元的MPV搅局者来了!传祺M8宗师系列为什么定价贵?
车主之友(2022年6期)2023-01-30 07:58:54
广汽传祺新一代M8豪华MPV宗师系列
汽车观察(2022年12期)2023-01-17 02:19:44
棍法宗师
26.98万元起售,传祺M8宗师系列正式上市
车主之友(2022年6期)2022-02-09 04:31:48
LIFE, ENTANGLED
汉语世界(2021年6期)2021-12-17 10:53:26
Life, Entangled
代词(一)
代词(二)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齐物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