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幼儿园教研活动现状分析

2016-04-12 01:58陈志其
双语教育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园所研修共同体

陈志其 安 燕

(喀什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南疆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新疆 喀什 844008)

南疆幼儿园教研活动现状分析

陈志其安燕

(喀什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南疆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新疆 喀什 844008)

幼儿园的教研活动是幼儿园教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园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本应在幼儿园的场域环境中以公开、开放的方式进行,但实际上在园所竞争中,幼儿园的教研活动变得相对封闭、孤立;在这种相对孤立的教研文化氛围中,幼儿园教研活动呈现出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专业共同体意识,园际之间的合作互动氛围不足;教研活动评价主体单一,目的拘于鉴定选拨;专业引领缺位,教研活动流于形式。针对这些问题有待从政策导向、专业引领以及园所合作文化营建等方面着手解决。

幼儿园;教研活动;问题;策略

一、南疆幼儿园教研活动的价值和意义

幼儿园的教研活动是幼儿园教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园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是教师通过“相观而善”[1]的学习,解决个人在教学活动中的困惑,并以此来寻求教育实践中的合理化、高效化和最优化的有效方式。而且,在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开展以园所为主体的教研活动更具有实践意义和价值。

首先,从教育对象来讲,南疆幼儿教育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幼儿教师不仅要担负3-6岁儿童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还要关注民族地区儿童的双语习得,尤其是国家通用语言的习得。如何使幼儿的语言学习与幼儿园保教工作有机结合,显然是亟需研究的问题。其次,从教师的专业发展来讲,南疆幼儿师资力量的结构性短缺问题普遍存在。这意味着我们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专业不对口,对幼儿教育存在认识盲区,甚至误区,因此,有必要强化专业能力的学习。第三,从南疆学前双语教育的整体发展来讲,幼儿园教研活动不仅仅是园所之间的专业交流与对话,在一定意义上更是一种教育文化的营建。它有利于区域内幼儿教育的良性互动以及幼儿教育实践问题的解决,推动学前双语教育的发展。

二、南疆幼儿园教研活动及其存在的问题

本文以对南疆某地区幼儿园教研活动调研为依据,进行探讨与分析。目前该地区约有1 060多所幼儿园,其中包括城区7所,农村83所,下属11个县约970多所,其中双语幼儿园960所;教师近2 851名,幼儿约137 068人。从整体上来看,学前双语幼儿园已覆盖城乡各区,基本上满足了该地区学前双语教育的需要。但在质量保障方面,可以说良莠不齐,问题比较突出。基于此,2013年底,该地区教育局牵头成立了学前教育学会,并专门负责该地区内教育教研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开展。该学会自成立以来每年组织开展两次教研活动,并主要围绕五大领域的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在形式上主要是开展优质教学活动观摩,各园选派1-2位教师进行公开课汇报,然后由评委打分,并在最后评定等级给予奖励。当然,各个幼儿园也会根据自身实际开展一些园本教研活动。

在应然状态下,幼儿园的教研活动会在幼儿园的场域环境中以公开、开放的方式进行,但实际上在园所竞争中,幼儿园的教研活动演变成为了相对封闭、孤立的活动;而在这种相对孤立、封闭的教研文化氛围中,难免问题层出,并也成了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阻力。我们通过对该地区教育部门主导的区域幼儿园教研活动的现场观摩、实地跟踪调查以及对部分教师的访谈,发现目前幼儿园教研活动至少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专业共同体意识淡薄,园际之间的合作互动氛围不足

1.何为专业共同体

纽曼认为教师专业共同体即学校成员对共享的教育目标共同承担责任,并为了达到共同的教育目标而相互合作;布里克等人认为教师专业共同体是学校中教师之间有频繁的互动,教师的行为由共享的观念所管辖,旨在促进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实践及实践的改进。[2]可见,教师专业共同体可以被描述为:一群因共同的愿景而走到一起来的教师,他们在相同的地方、时间分享与教育相关的专业知识、经验及问题,并在互动协作的过程中结成一种特殊关系,以促进教师群体的发展。而幼儿园作为一个共同体,就应该是教师快乐生活和成长的地方,在其中的每一位教师可以感受到温暖与帮助。教研活动,也应是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学习。因此,需要园际之间的默契合作,需要幼儿教师之间的平等、真诚对话。

2.实然条件下园所专业共同体意识淡薄,合作互动不足

从实然的教研活动现场来看,专业共同体尚未形成,园所之间是相互孤立的,从园长的沟通到教师的互动都明显呈现园所“局内人”的影子,研究者在幼儿园蹲点调研过程中发现,市区内几所幼儿园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很少。在调研中,研究者曾邀请某教育研究院的研究员在某幼儿园就幼儿分享阅读进行现场指导和交流,并针对性地提供专业支持,这对地处边疆的幼儿教师来讲是一个难得的获取教学指导、提高教学水平的学习交流机会,同时也可以邀请其他幼儿园的教师参与其中,分享教学经验,但在实施过程中参加交流的只是本园教师,而园长的解释则是不便对外公开。事实上,周边的几所幼儿园基本都是这样的状况。

3.造成园所专业共同体意识淡薄,园际互动不足的主要原因

研究者认为这些现象存在的背后,反映的并非是哪一个幼儿园的特例,它所代表的是这个区域的教研文化:各个幼儿园之间各自为营,缺乏共同体的意识,尚未营造出合作互赢的教研氛围。城市幼儿园的这一现象表现更为明显,那些优质幼儿园固守着自己的优势力量,遵循优胜劣汰的竞争文化,确保自己充足的生源。而事实上,教师发展的生态取向理论明确提出: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要通过教师个体的学习和实践反思,更为重要的是要在教师群体中形成合作的专业文化与模式,从而构成良性互动的、可持续的专业发展。[3]可见,因为教研观念的落后以及园所优势心理的作用,国际间的合作成为空谈,交流遭遇障碍,关起门来办教育成为真实的写照。

(二)教研活动评价主体单一,目的拘于鉴定选拨

1.教研评价的应有之义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与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生命线,也是我们一直以来倡导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意义所在,通过教研可以使教师成为教学研究的行家里手,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有能力针对自己的教育情境提出最贴切的改革建议。

2.教研评价的实然表现及其主要原因

反观该地区幼儿园开展的区域教研活动,可以看出,评价主体依然局限于单一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人员或幼儿园园长,缺乏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理念,幼儿和家长更没有被纳入评价的主体,且本来预期的“以赛促教”的教研活动在热闹紧张的赛程后,也只是被冠以各类名次和荣誉,依然拘泥于“区分优劣,分等鉴定或选拨”,忽视了发展性评价,淹没了评价的诊断功能和教育功能。这无疑会助长园所间的荣誉竞争氛围。当所有参与者的视角偏离教研活动的本意时,研修本身的价值难以实现,在这里面幼儿教师会收获什么呢?研究者认为更多的可能是焦虑和恐慌。

究其原因主要源于教研本身功利化目标的驱使,源于园所文化的压力,源于各种人为的期待,因此,在访谈中有教师直言不讳:

这样的研修活动压力山大,教师更多的精力聚焦在了“比赛”的层面上,至于教学活动中生发的价值、可以提升分享的资源从来都是无暇顾及……

而很少有园所或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对每次教研活动后的反思交流和延伸,比如对活动课录像采集资料的分享、研讨,进一步形成教研成果等。可见,教研活动已异化为园所之间教学质量的评比“擂台”,成为教育行政部门评价园所的一项指标。

(三)教研“专业户”执掌话语权,普通教师沦为旁观者

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默顿发现了在科学奖励制度上优势积累的现象并将其概括为“马太效应”。[4]显然,“马太效应”的结果偏重于“锦上添花”,而忽视了“雪中送炭”。幼儿园的教研活动亦同样存在着“马太效应”的影子,无论是园所的园本教研活动,还是区域内园际间的教研活动,往往都是被各园所的骨干教师掌控着话语权,因此也被研究者称为教研活动的代言人,只要有研修活动、送课、赛课活动就会优先派送这些骨干教师参加,使其专业水平愈来愈强;而幼儿园中一名普通的教师往往慢慢沦为教研活动中的“局外人”“旁观者”,学习锻炼的机会越来越少。在该地区某幼儿园我们就了解到,在幼儿园中有一部分教师专业学习机会可谓之多,几乎是奔波于各种研修学习活动之中而忙忙碌碌;而另一部分教师学习机会显然少得可怜,往往都是围绕园本培训的方式学习一些新的教学方法、理念等。这种现象无疑违背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公平性和积极性。

(四)专业引领缺位,教研活动流于形式

1.专业引领及其缺位

专业引领所指的是通过教育理论专家、课程教学专家、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等的先进理念、方法以及经验引导、带领一线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以提升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增强教师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5]但实际上,该地区学前教研活动基本是在本土的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的引领下开展,由于本土教师自身教研能力有限,往往使教研囿于经验的重复,缺少创新性和实效性,致使专业引领乏力。

2.教研活动流于形式的原因及其表现

在幼儿园的教学实践中研究者发现,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制订了集体备课、园本教研、听评课等制度,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源于自上而下的行政化指令并不适合于教师个体的教学,加上部分教师在心理上始终固守的教学文化。因此,教研活动往往只是流于形式。在这样的情况下所开展的教研活动也只能造就如哈格里夫斯所说的“硬造的合作”文化,即在评课与教研活动中常见的“一团和气”现象。[6]人为的合作使教师固守着自己的“舒适地带”,而对于他人的教学奉行基本的不干涉态度,即使在制度性的听课与评课活动中,基本上也是习惯性的作表面文章,而最终在实质上并没有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可见,以行政制度规约的教研往往缺少专业属性的气息,成为外在于教师自身的“他者”文化。

三、改进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教研活动的有效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教师每一天的教学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当引导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幸福道路上来,而且凡是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的教师,最有可能变成教育工作的能手。”①同理,幼儿教师的专业幸福感同样需要在共同体的研修学习过程中体现、生成和表达。

基于该地区幼儿园教研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者认为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改进:第一,基于专业引领的角度:构建基于大学与幼儿园合作的专业学习共同体;第二,基于封闭的教研氛围:营造区域教研合作文化;第三,基于制度的缺位:需要健全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

(一)加强U-K(University-kindergarten/大学—幼儿园)合作机制建设,构建实效的专业学习共同体

教学是一项具有社会性的活动,教育教学问题的复杂性也决定了教学问题非一人之力可以解决,当教师个体出现专业发展的“高原期”时,往往需要借助教师群体的专业支持,即专业学习的共同体。事实上,共同体是教师走出教学困惑,走向教学自信的有效途径。当然,我们也必须明确,同事之间的合作尽管可以发挥巨大作用,但“同层级的横向支援明显缺少纵向的引领……没有专家与骨干教师等高一层次人员的协助与带领,同事之间的横向互助常常会囿于同水平的反复。”②因此,在该区幼儿园研修活动中,有必要建立与当地高校学前专业人员的合作,构成U-K“伙伴协作”的研修模式。在一定意义上,大学研究者与幼儿园教师的合作是双赢的结合:高校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与一线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结合,才能够更有效地解决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这样既可以避免高校教师的“闭门造车”,也可避免一线幼儿教师对教研的“望而兴叹”。

具体而言,大学专业研究者介入幼儿园教研活动要做到:第一,在理论上,引导幼儿园研修活动的合理性与专业性,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第二,在实践上,参与、评估幼儿园研修活动的实效性,关照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引领教师不断步入“最近发展区”。

而对于幼儿园来讲就要做到:第一,形成幼儿园研修活动向学科专家、教研员、理论研究工作者的开放机制,以积极开放的态度接受专业人员的建议或评估;第二,幼儿园要精心筹划组织研修活动,确实能够为专业研究人员提供教育科学研究所需要的情境资源,能够吸引专业研究者进入研修现场,为其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二)教育主管部门积极引导,营造开放—互动的教研合作文化氛围

教师的学习不是单纯的个体活动,而是教师的共同学习。[7]从本质上来说,幼儿园的研修就是基于教育教学问题所实现的合作互动来发展园所自身的组织智慧。在实践中,不同的教师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而每一位教师的差异和特长正是相互学习的资源,也是教师合作学习的基础。在这个意义上,单个的园所在实现内部教学思想交流碰撞的基础上,有必要加强与其他园所的联系与沟通,通过区域内园所之间的合作性学习,既能激活区域内幼儿教师专业学习的动机,使教师从个体劳动走向教学集体,积极寻求专业支持,一起分享和交流各自的经验,共同构建一种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合作性学习的同事关系。同时也能实现区域内优质幼儿教育的联合,使各个幼儿园不再孤立而是成为一个集体性的研修团队。

诚然,构建区域内开放—互动的教研合作文化氛围,需要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积极引领,通过教研制度的构建形成规范的合作教研机制,最终实现自上而下的制度引导向自下而上的制度文化的转型。这样既有利于区域内教育教学思想的开放与革新,也有利于幼儿园教研活动的高效开展。

(三)园所顶层设计,建立支持性的教研制度

从幼儿教育发展的需求来讲,有必要向教师提出较高的从业要求,但从园所的角度来讲,需要给予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性条件。即要重视教师学习的价值、关注教师学习的需要、鼓励教师学习的发生、支持教师学习的行动,从时间、资源、环境、制度、评价等多方面为教师的教育教研活动创造条件,提供帮助。

首先,要营造民主、宽容的文化氛围。园长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关心教师的学习与发展,为教师在一起合作学习、分享经验,为其实现不同阶段的专业发展提供外部环境支持,而且教师自身也要积极参与到专业学习的共同体中,成为教师学习的促进者与助推手,成为学习团队中的首席,通过身体力行构建教师学习的内部支持性条件。

其次,积极鼓励教师将团队的研修成果在园际间传播、辐射,推行“引入—推出”机制,既能使本园教师的教学思想能够得到公开的表达,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也能敞开园门吸引一些外部的优秀资源。这样,不仅使本园的教师走出去接受了新的理念、思想,同时也引进了新的观念和思想,实现了园际之间教学思想的碰撞与交流。

四、结 语

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到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持续实施等一系列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行动,无不彰显着幼儿教育的美好未来。

对于幼儿教育工作者来讲,前方的路任重道远。教师的专业提升更大意义上需要专业文化的营建,需要园所教研理念的更新。从“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③来看,我们的导向重在机制建设,重在园所教研文化的构建。可见,教师成为研究者已成为当下教育者必须面对的课题,幼儿园的教研活动需要建立开放、互动、共赢的机制,需要以公开、开放的方式进行,解决好政策导向、专业引领与园所之间的合作问题,助推幼儿园的教研活动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注释:

①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97页。

②顾泠沅、杨玉东:《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行动研究》,《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第6期。

③2014年11月15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对外发布《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

[1]王鉴.课堂研究引论[J].教育研究,2003,(6).

[2]Anthony Bryk,Eric Camburn.Professional Community in Chicago Elementary Schools:Facilitating Factors and Organizational Consequences[J].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1999,(35).

[3]Hargreavesa,Fullanm.Understanding Teacher Development[M].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2.

[4][5]王鉴.课堂研究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263、223.

[6]车丽娜,徐继存.论教学文化建设[J].中国教育学刊,2010,(7).

[7]佐藤学著,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29.

[责任编辑]:张兴

An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in Kindergartens of Southern Xinjiang

CHEN Zhi-qiAN Yan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Research Centre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Southern Xinjiang,Kashgar University,Kashgar Xinjiang 844008)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work of a kindergarten,are important approaches to and effective means of improving its educational quality and teachers'teaching proficiency as well as promoting children's healthy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Such good activities,which should have been conducted openly and publicly,are now,due to the competitions among kindergartens and nursery schools,carried out in relatively isolated circumstances,which causes many problems,e.g.,a weak sense of professional community,lack of interkindergarten cooperation,a single unitary subject of evaluation,a sole aim at evaluation,selection,and promotion,lack of leading spirit,and degeneration of the activities into a mere formality.To solve these problems,the author suggests strategies such as enhancing policy guidance,providing professional advice,and promoting collaborations among kindergartens.

Kindergarten;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y;Problem;Strategy

G617

A

2095-6967(2016)01-031-06

2015-06-30

本文系新疆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喀什大学南疆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项目“喀什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NJSYZX201201);喀什大学教研教改重点课题“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U-K互动’模式构建探析”(KJGZ1304)的阶段性成果。

陈志其,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安燕,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园所研修共同体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构建园所课程文化建设与课程游戏化的新思路
幼儿园园所文化之浅析
幼儿园摇篮文化引领园所内涵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