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毅 焦江丽 闻素霞
(1.新疆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2.华东师范大学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 200062)
论双语教育中的双文化教育
刘毅1,2焦江丽1闻素霞1
(1.新疆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2.华东师范大学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 200062)
双语教育具有特殊的历史使命,其最终目标是培养出既能够传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少数民族人才。文章从双语的工具性和双文化的目的性、双语的外显性和双文化的内隐性、双语的外部适应性和双文化的内部适应性等方面解读双语和双文化的区别和联系,进而分析当前由于轻视双文化教育所造成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依然存在人才培养适应性不足、推广过程存在一定阻力和双语教师选拔、培训以及考核效率不高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需要重视双文化教育的作用和价值。
双文化教育;文化认同;文化适应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九章专门论及民族教育,强调“加快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对于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①在具体的教育战略上又强调“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全面开设汉语文课程,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文接受教育的权利。”由此可见,民族教育与双语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这也决定了双语教育在民族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双语教育日趋普及和成熟的背景下,有必要对双语教育及其相关概念作进一步的解读,以推动民族教育的发展。
双语指个人或群体可以同时熟练使用两种标准语言。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沟通交流日趋频繁和深入,这就要求交流的主体同时掌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沟通工具,即语言。我国的56个民族,大多拥有自己的语言,而语言不通成为各民族沟通和交流的一个障碍,同时也是制约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民族教育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即为语言,只有熟练掌握了国家通用语言,才能获得发展的基础,这也是双语教育的逻辑起点。
双文化同一性是指个体同时拥有两种文化身份认同。虽然两种不同的文化之间可能存在冲突和矛盾,但是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双文化者可以根据社会情境的需要在两种不同的文化框架之间进行转换。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双语个体并未内化第二语言的文化,可以被称之为单文化双语个体(monocultural bilinguals)。单文化双语个体的典型特征是,其在班级环境中学习第二语言,但没有明显接触该语言的文化环境。②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适应,民族教育也不例外。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少数民族个体在掌握国家通用语言的基础上需要习得主流文化,才能真正融入社会,仅仅成为单文化双语个体是不够的。
双语教育是指学校中同时运用两种语言的教育,具体到我国的民族教育,即为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同时运用少数民族本民族语言和国家通用语进行的学校教育。根据目的不同,可将双语教育分为两类:一类为保护性双语教育,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越来越趋向于一个统一体,很多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趋于消失,为了保护文化的多样性而进行的双语教育;另一类为适应性双语教育,为了融入和适应社会发展,少数民族在保留自身民族语言和传统文化的同时,需要习得通用语言与主流文化,以此作为个人和民族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以后者为主。
具体到三者之间的关系,双语是双文化的基础,要想成为一个双文化者,首先必须成为一个双语者;双文化是双语的目标,语言是沟通交流的工具,而其最终目的是为了适应不同的文化转换;双语教育,此处指广义的双语教育,不仅仅指学校的双语教育,它还是双语和双文化的实现手段,只有双语教育的有效实施,才能使个体转化为双语和双文化者。
笔者认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具有特殊的历史使命,其最终目标是培养出既能够传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少数民族人才,双语教育不应仅仅理解为两种语言的教育,而更应该重视双文化的习得。而当前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中的一些困境就在于没有很好理清双语和双文化教育的关系。
(一)双语与双文化的区别与联系
1.双语的工具性和双文化的目的性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进行交流,个体必须掌握不同文化的语言,但是对某一种语言的熟练掌握是否就意味着对该文化的适应?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不排除在有些情况下,个体学习某种语言仅仅是为了满足更好地交流,比如中小学广泛开展的英语课程,并不完全是以对英语国家的文化适应为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双语本身就是目的。但是我国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显然不同于中小学的英语教育,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出双文化人,培养出既能够传承本民族文化,又能够适应社会生活,并且可以在两种文化之间灵活转换的双文化人。因此,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实施过程中,双语是工具,而双文化才是最终目的。
2.双语的外显性和双文化的内隐性
语言通过听、说、读、写表现于外,有明确的外显指标予以评价,如用于评价英语水平的TOEFL(托福)、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等,用于评价汉语水平的HSK(汉语水平考试)、MHK(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等,都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良好的适用性。因此,对于教师和学生双语能力的评价往往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而文化其本质是共享性,核心是信念和价值观,具有内隐的特征,一般在个体的行为中自动化地表现出来,我们很难通过简单的测验和观察予以了解。③另外,个体的双语能力较容易通过培训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而双文化素养则难以在短时间内经过培训而获得。文化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博大而精深,它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文化教学,选择什么内容,如何去教,存在一定的难度。④双语和双文化的这一特性差异也可以部分解释双语教育中对双语的重视和对双文化的轻视,对于双文化,既然很难予以客观评价,又很难通过培训而提升,其不被重视在所难免。但双文化是否应该被重视不应该决定于其可评价性和可培训性,而应该决定于其重要性。双文化对于双语教育的重要性决定了在未来的双语教育中需要重视教师和学生的双文化素养的提升。
3.双语的外部适应性和双文化的内部适应性
双语作为适应的工具,个体可以在两种语言环境中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有效学习、完成工作等,从表面上看,双语者已经具备了完全的适应性。但是,如果进一步追问双语者是否在两种文化环境下都感觉应对自如,有强烈的安全感、归属感和认同感,答案往往是否定的。究其原因,双语只能解决个体对外部环境的适应问题,只有双文化才能解决自己内在心理的适应。少数民族个体要想真正融入主流文化环境之中,就需要接受并内化该文化的基本信念和价值观以及社会规范和生活方式等,只有达到对文化的适应,才能保证个体在新的环境中舒适自然、内心和谐,才能够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4.双语与双文化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为了分析当前双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上文谈到了双语和双文化的区别,但就其本质而言,双语和双文化是不能分开的。一方面,语言学习的深入必须建立在文化融合的基础上,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特别是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最后的瓶颈往往在于文化的不通达。可以说只有通晓了某一文化,才算真正掌握了该语言。另一方面,文化的习得又必须以语言的掌握为基础,了解一种文化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学习这种文化的语言。一种文化的深层次特征隐含于这一文化的语言载体之中,如汉语中的“关系”“面子”等词语,在其它语言中就很难找到合适的词替代,其本身就携带着中华文化的特征。因此,双语与双文化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应共同作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目标。
(二)轻视双文化教育所带来的问题
1.双语教育对培养出真正适应主流社会的人才依然存在不足
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实施过程中,双语的习得已经得到了充分重视,并且形成了较为客观的汉语水平评价机制,如在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中广泛使用的MHK(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毋庸置疑,经过近些年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投入,少数民族的双语能力已有大幅度提升,特别是经历双语的基础教育后,少数民族学生已基本具备了双语言应用能力,增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了解,双语作为一种工具,其作用和价值已经得到体现。但是,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显然不能仅把目标定位于交流和沟通的工具,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帮助少数民族群体适应当前的主流社会,而适应最重要的是文化适应。笔者常遇到这样的案例:一些接受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学生,考入内地高校,具有较强的双语交流能力,其专业学习可以和各民族学生保持一致的学习效果,但是却难以融入当地的文化生活,无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产生强烈的孤立感,并最终影响到学业成绩,严重者甚至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反思其原因,显然并不是语言的问题,而是文化的问题。因此,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如果仅仅追求双语的习得和学业能力的提高,并不一定能够培养出真正适应主流社会的人才。
2.双语教育的推行在一些民族地区依然存在一定阻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中提出,新一轮双语教育推进过程中将采用两种双语教育模式:模式一是指小学汉语、数学、科学、信息技术,初中汉语、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高中汉语、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课程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其它课程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授课;模式二是指全部课程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开设民族语文课程;不具备师资条件的学校,体育、音乐、美术课程可以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授课。⑤无论是模式一,还是模式二,都体现了以国家通用语言授课为主,本民族语言授课为辅的教学模式,这是社会发展和社会适应的需要,但同时会给人一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在双语教育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假象,这可能也是双语教育在一些民族地区存在阻力的原因之一。片面重视双语,而轻视双文化是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试想,中小学教学过程中是否能以民语言授课为主,国家通用语言授课为辅?如果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教育出来的学生是否可以适应社会?其学到的科学文化知识是否可以有效加以利用?答案都是否定的。从语言的角度,为了学生未来的发展,在中小学教育中必须坚持“以国家通用语言授课,加授少数民族语言”的教学模式。但是从文化的角度,为了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应该坚持两种文化并行发展,特别是要注重保护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3.双语教师的选拔、培训和考核依然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
双语教师即双语教育岗位教师,指在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班分别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或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进行相关课程教学的教师。依据这一概念界定,对双语教师的选拔、培训和考核,除了基本的教师素养外,主要集中在双语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力两方面。在培训过程中,形式单调及方法单一、效果难以保障、参加高水平培训的机会太少、针对性不强、跟踪指导不够等问题依然存在。⑥除以上常见问题外,笔者常遇到这样的一些双语教师,他们有较强的教学能力,丰富的科学知识,语言能力也完全适应双语教育,但是深入地了解后发现他们仅仅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对现今主流社会文化知之甚少。试问,这样的双语教师是否合格?他们教出来的学生是否能够适应社会?因此,双语教师的特殊性除了双语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双文化能力。为了解决双语教师选拔、培训和考核中效率不高的问题,除了要解决常见的问题外,还须重视双文化教育的作用和价值。
双语教育目标系统中,民汉兼通作为重要的目标之一,它不仅包括民汉两种语言兼通,还包括民汉两种文化兼通。⑦双语是低级目标,而双文化才是最终目标。为了适应这种目标的转换和升华,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变:
首先,建立双文化教育的评价机制。既然将双文化作为双语教育的重要目标,就必然要求有一套评估双文化教育成效的客观标准。尽管相对于双语评价的易操作性,双文化的内隐性决定了双语教育的效果有较难以作出客观评估的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双文化教育是不可评价的。我们可以借鉴心理学中的内隐学习测验和管理学中的360°评测法等最新研究成果,建立并不断完善双文化教育的评价机制。
其次,提升双语教师的双文化素养。双语教师是双语教育的具体实施者,他们的双文化素养直接决定了双文化教育的效果和成败。具体的途径包括:在双语教师的招聘和培训阶段,将双文化素养作为重要的目标;在双语教师的日常管理中,将双文化素养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在学校的双语教师配置中,保证汉族教师的结构比重等。
第三,推进汉民学生的文化互通与交流。双文化的习得除了正式的课堂教育,更在于同辈群体的交流和融合。在中小学校园中,要引导各民族同学打破本民族内交往的情结,让他们理解并认同不同民族之间在信念、价值观以及行为方式上的多样性,形成以社会主流文化的一元性为基础,同时尊重各民族自身文化多元性的交往模式,在日常生活中以“浸润式”的方式进行双文化教育。
双文化习得的特殊性决定了双文化教育不可能像双语的学习一样主要通过课堂学习实现,目前也没有成熟的范式可以借鉴。需要双语教育研究者及一线双语教师充分重视,认真总结,不断拓展双文化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在我国,系统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已走过十年的历程,经过多年努力,双语教育规模逐步扩大,双语教育条件明显改善,双语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双语教育体系初步建立。⑧特别是在新疆和西藏,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大力发展双语教育。如果说开展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初级阶段还可以将双语作为目标的话,现在的双语教育需要向双文化教育的导向转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破解当前双语教育的困境,培养出既能够传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能够适应主流社会的少数民族人才。在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是时候重视双文化教育了。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07-29,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②杨晓莉、刘力、张笑笑:《双文化个体的文化框架转换:影响因素与结果》,《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第5期,第840-848页。
③赵建梅:《培养双语双文化人: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人类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规划(2010-2020年),2013-05-29,http://www.xjedu.gov.cn/xjjyt/jyzt/xqsyzc/2013/ 60171.htm。
④⑥王阿舒、陈光:《试论双语双文化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民族翻译》,2012年第2期,第92-95页。
⑦方晓华、张兴:《“民汉兼通”的内涵及目标定位》,《新疆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第113-118页。
⑧李纯:《论新疆特培生双语能力培养研究》,《双语教育研究》,2015年第3期。
[责任编辑]:张兴
Bicultural Education in the Ethnic Bilingual Education
LIU Yi1,2JIAO Jiang-li1WEN Su-xia1
(1.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Urumqi Xinjiang 830054;2.School of Psychology and Cognitive Science,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62)
The ultimate goal of ethnic bilingual education is to produce ethnic talents who can not only inherit their own outstanding traditional culture,but als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difference and connection between bilingualism and biculturalism from these aspects:language as an instrument and culture as a goal,the explicitness of language and the implicitness of culture,language's exterior adaptation and culture's interior adaptation.It further analyses the problems still existing in present ethnic bilingual education,e.g.,low adaptability in the training of talents,resistance encountered in the promotion of bilingual education,and low efficiency in bilingual teacher's selection,training and evaluation.To solve those problems,the author appeals for more attention to the values and effects of bicultural education on ethnic bilingual education.
Bicultural education;Cultural identity;Cultural adaptation
G75
A
2095-6967(2016)01-026-05
2015-06-30
本文系新疆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新疆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招标课题“特岗教师的文化适应研究”(XJEDU040515C02);“双语教师职业承诺与组织公民行为研究”(XJEDU040512B0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新疆项目“双语经验对维吾尔族双语老年者执行功能的影响”(13XJJC190001)的阶段性成果。
刘毅,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2013级博士生;焦江丽,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闻素霞,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