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向明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成县742500)
·教育改革研究·
论西北联大学子对陇南乡村师范教育的开创之功
蒲向明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成县742500)
西北联大在“提高边省文化”,推动基础教育、师范教育发展方面有显著的历史功绩,其对陇南乡村师范教育的开创之功,由她培养的人才实现,就是一个显证。“陇南”之名,出于晚清的“陇南书院”,它是甘肃南部十四县师范教育的滥觞,影响延及抗战前。抗战爆发后,西北联大学子王乐恺、卜宪基开创陇南乡村师范教育先河,其时正处于全国乡村师范教育的高潮期。他们“坚苦奋达”的办学理念,是对西北联大“公诚勤朴”宗旨的坚持和发展,为陇南教育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显著贡献。
西北联大陇南乡村师范教育王乐恺卜宪基
考察现有研究西北联大的成果,多集于西北联大及其国立五校的历史兴替、构建西北高等教育格局、发展西北高等教育等方面,而对西北联大在“提高边省文化”,推动基础教育、师范教育发展方面的作用和历史功绩鲜有探讨,成果更是凤毛麟角。本文正是基于研究西北联大历史功绩之领域,探讨它对陇南师范教育的开创之功,从而使人们看到发挥了别样历史作用的西北联大之一面。
“陇南”一词并不见于各版本《辞海》和其他有影响辞书。
“陇南”,直称地名,是在清光绪二年(1876)。时任甘肃巩秦阶道董文涣(1833-1877)改原陇右道署为“陇南书院”,作《光绪二年丙子(古今体诗一首)陇南书院落成示同舍诸生》说:“院长邦之彦,旧交深肺腑。文行符舆论,中流堪砥柱。”[1]丙子五月,正是陇南书院落成之时。董文涣对敦请秦州进士任其昌为书院山长,总揽书院教学、管理等一切事务,颇为满意。这首最早称“陇南”的诗作,也是最先收入光绪十五年(1889)陇南书院刻本《秦州直隶州新志》(北图藏本)卷二十二,似乎冥冥之中的巧合。第二年,董文涣殁于天水道署,但陇南书院因任其昌的致力,遂成为当时甘肃境内最具声望的优秀学府。据史料和方志可知,董文涣所称的“陇南”,其地理范围即是秦州、阶州所属地域,比今天水、陇南二市连为一体的辖区略大,晚清时在文化教育圈已颇多传用[2]。如清光绪三十年(1904)进士程天锡在《阴平道歌》中云:“阴平道,远在陇南龙绵西。万峰高插天,上与白云齐。桓水北来更东下,南挟白水走鲸鲵。”[3]
“陇南”,首次作为国家确定的地方行政区划,是在民国初。据《秦州直隶州新志》、民国版《天水县志》,民国二年(1913)二月,北洋政府推行省、县二级制,暂存道制。巩秦阶道改称陇南道,治今秦州区。撤秦州直隶州设天水县,撤阶州设武都县,隶属陇南道。民国三年一月,宁远县改称武山县。六月,陇南道改称渭川道,辖天水、秦安、清水、徽县、两当、礼县、西河(今西和)、通渭、武山、伏羌(今甘谷)、西固(今舟曲)、文县、成县、武都14县,这就是民国有名的“陇南十四县”①。虽然“陇南道”的存在只有一年半的时间,且此后这些县隶属关系也变动频仍,但民间和学界对“陇南十四县”一说长期沿用。如国民党元老于右任1922年6月所作《陇头吟(之一)》:“陇南流水向南流,处处花开倒挂牛。消却行人无限恨,众香丛里到秦州。”②又如民国雷士俊《陇南农民状况调查》一文所称“陇南十四县”仍用此说,并对当时陇南十四县“三农”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4]。20世纪30、40年代天水有报名《陇南日报》,社会影响甚大。此期“陇南”,因天水所属为大部,故区域外多以之指代天水,如前引诸例。
“陇南”,作为历史上持续时间最久、影响最大的地理名称和国家行政区划,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有二十余年。1985年5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武都地区更名陇南地区,将原武都地区所属岷县划归定西地区,原天水地区的徽县、两当、西和、礼县划归新成立的陇南地区。这样,加上原有武都地区所属文县、宕昌、武都、成县、康县,陇南地区共辖九县。2004年1月1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陇南地区,改设地级陇南市,实行市管县体制[5]。改设原陇南地区所在地武都县为武都区,其他属县未变,形成今陇南市辖一区八县的格局。
从历史纵向比较看,“陇南”一名,在地理范围上是一个逐步缩小的过程,但在概念内涵上是一个逐步确定的过程,具体表现在远古“陇”之南——中古“陇右南”——近代“陇南道”——当代“陇南市”的这一演进历程中。无论以后时空如何变换,其所具备的人文内涵和特有意义都将沉积下来,成为陇原、乃至中国文明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陇南”一名为人往往和“甘南”之称相混淆,这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6]。历史上曾把“陇南”、“甘南”互称,如许多史料把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的“甘南事变”别称为“陇南事变”或“临洮暴动”。现实上甘肃简称“甘”或“陇”,加之甘南、陇南毗邻,同在甘肃南部,很容易混为一谈。甘南,汉属金城郡,唐属陇右道,元属巩昌府,明属洮州,清属循化厅,1953年10月1日建立甘南藏族自治区,1955年6月改自治州,州政府驻合作,辖七县,主要地域为青藏高原延伸至甘肃西南的地域,完全有别于“陇南”。
陇南师范教育的源头在陇南书院。陇南书院最初为清巩秦阶道道立书院,设立时间应该不会早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因为巩秦阶道由洮岷道于乾隆二十八年更名而来,辖区扩展至巩昌府全境,划拨秦州来属,治驻岷州卫(今甘肃岷县)。巩秦阶道辖县情况为巩昌府岷州(今岷县)、洮州(今临潭县)、阶州(今武都区)、文县、成县、漳县和秦州所属秦安、清水、两当、徽县、礼县等,道立文昌书院,后毁于兵燹[7](P206)。由于辖区向东扩展,为管辖需要,同治二年(1863)巩秦阶道道治从岷州移驻秦州,书院随迁,却无力修复。同治十一年(1872),董文涣分巡巩秦阶道,筹资续办书院,于光绪二年(1876)建成,“因名陇南书院,不沿文昌之旧”③(故址今存,系秦州区政府所在地,见前图)。光绪三十二年(1906)陇南书院应新式教育之势改为“陇南中学堂”,为中学教育之始。次年(1907),陇南中学堂改为“陇南初级师范学堂”[8],成为近现代陇南师范教育的滥觞。民国二年(1913)陇南初级师范学堂改立为省立第三中学,民国二十二年(1933)省立第三中学与省立第六师范合并为省立陇南中学,二十五年(1936)省立陇南中学设师范部、中学部,回复师范教育。随后,陇南中学二部又分离为省立天水师范学校和省立天水中学[7](P521),至此以“陇南”为名分的师范教育遂告终结,天水师范随之向后传续。
与今之陇南行政区划直接相关的师范教育,肇始于抗战烽火中诞生的成县简易乡村师范学校。从中国师范教育和乡村师范教育发展的历程看,陇南乡村师范教育的出现,是滞后的。它初兴于中国乡村师范教育的高涨阶段末期,发展壮大于其下行期和退潮期。故而,陇南成县乡村师范教育的发展显现出自身独有的特点和轨迹,其中最大的亮点来自于西北联大学子对其的引领和创建之功。
中国师范教育发展已经有百十余年历史,“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创办于光绪二十八年阴历十一月十八日(1902年12月17日),创办人是清末管学大臣张百熙,这是我国近代师范教育的开端。从此我国师范教育自成一个体系,不但有初级师范、中等师范,而且有了高等师范。”[9]早期创设的师范学校都集中在城市中心,学生毕业后的服务也多集中在市区,因此乡村师范教育出现和兴起要晚一些,是在民国初期。
乡村师范教育是中国近代师范教育一段特殊而重要的发展阶段,其突出特征是在乡村办师范,属于专门培养乡村小学教师的中师。它的产生与发展,不仅扩大了师范教育自身的规模,完善了中国师范教育的体系,而且还体现出师范教育开始注重乡村,越来越接近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与需要。在一系列乡村教育理论的支持之下,乡村师范学校由酝酿逐渐成熟。1917年《教育月刊》即刊登有地方政府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的《批示二件》[10],1918年河北省创办大名县简易乡村师范学校[11],1919年山西省首创国民师范学校,其宗旨即为养成乡村学校的师资,毕业后要限制在乡村服务,其课程与师范学校有所不同,已形成乡村师范学校的萌芽。[12]1922年在江苏黄渡镇成立的江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农村分校,其乡村师范教育的特征十分鲜明,标志着乡村师范教育进入较为成熟阶段。
统观中国乡村师范教育在解放前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兴起阶段(1912-1926)、发展阶段(1927-1930)、高涨阶段(1931-1939)与下降阶段(1939-1949)[13]。在高涨阶段初,系统的乡村师范教育教科书已经出现,如《教育心理》教材就对乡村师范的学法指导提出了“完整的学习和分步的学习”理论[14]随后,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1935年6月22日公布《乡村师范教育规程》,对乡村师范学校的课程作了详细的规定,如《公民课程标准》开宗明义说:“使学生习得社会生活之必须知识,并培养公民应有之精神,以为社会服务之准备。”[15]研究乡村师范的专著如《乡村师范教育实习指导》(郑之纲编,黎明书局1934)、《乡村师范概要》(古梅编著,商务印书馆1936)和一些理论文章已经把乡村师范教育的调查研究系统化。有论者称:“肩负造就乡村教育师资的场所,自然就是乡村师范学校……自十六年(1927)以后,因陶行知先生等办理晓庄师范,完全以培养乡村教育师资为目的,于是乡村师范教育乃逐渐发展。十七年(1928)间各省即有试办的乡村师范学校,至二十三年(1934),乃将乡村师范列入于《师范学校规程》中,乡村师范教育始获有正式地位。但各省市教育行政机构,对于乡村师范学校尚无特别注意的表现。”[16]基本为我们勾画了一个在发展阶段到高涨阶段前期,乡村师范教育的历史概貌。在高涨阶段后期,乡村师范教育的教材成系统出现,如:李清悚编著《小学行政》(新课程标准师范乡村师范学校适用,上海中华书局1937)、陈礼江编著《简师乡村教育及民众教育》(正中书局1938)、张楷编著《教育概论》(简易师范学校及简易乡村师范学校用,正中书局1938)、沈有乾著《教育心理(第2版)》(教育部审定、师范学校及乡村师范学校用,正中书局1938)等。与此同时,在关注乡村师范教育与农村实际方面,从实习安排“农业生产机关参观”包括园艺、畜牧,使学生对农业基层和农业一线深入了解[17]的基础上,直接把乡村师范教育与农业发展联系起来,如《乡村师范学校农村经济与合作》一书,在乡村师范教育视野下,把农业经济概况、农场管理、农业劳动、农业信用、农业合作等知识,纳入学生的学业视野[18],为乡村教育师资培养奠定知识和实践能力结合的基础。一些著作开始把达到高涨阶段的乡村师范教育,从时间发展的线性角度和现状进行总结,如《乡村师范经验谈》一书,对乡村小学教师应有的本领,一线乡村师范学校考察所感[19]等进行了细致总结,揭示了乡村师范教育一些规律性的问题。乡村师范教育的发展经过下行阶段(1939-1949),逐渐走向衰落。乡村师范学校之名于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至1951年相继取消,1952年教育部颁发的《师范教育规程》中已不见乡村师范学校之说,彼时,乡村师范学校作为曾经的历史已告结束。
陇南成县的乡村师范教育,就是在全国乡村师范教育的高潮期和民族救亡的背景下,由西北联大学子王乐恺、卜宪基展开历史一页的。
西北联大学子王乐恺和卜宪基开拓陇南乡村师范教育,《成县志》记载说:
二十七年(1938)秋,(王乐恺)获学士学位。时,地方人士致力于成县师范筹建事务,以校长之席待乐恺。于是,(他)辞别繁华之北平还里。勘踏校址,赞画规矩,延聘学业专长者如北大农学院卜宪基仲元,东亚体专田宝瑞友伯等任教。一时,堪称多士,成师声名,遂播于友邻诸县。[20]
这段史料说明王乐恺被聘师范校长,是在1938年,且延聘卜宪基来校任教。但其中的错误明眼人就可轻易看出:第一,王乐恺、卜宪基等毕业时的西北联大农学院在陕西沔县(今勉县)武侯祠内,并非“繁华之北平”。事实上,自1937年10月国民政府组建西安临大,北平大学迁离北京后到1938年西北联大时期,这些师生绝大多数再未回到过北平,何来王乐恺“辞别繁华之北平还里”之说?显然是查史不实,想当然而已。第二,王乐恺和卜宪基到成县师范任职(教)时,该校已选定校址。《成县志》“纪事”称:“二十六年(1937)七月,建‘成县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左汉光倡其事而地方士绅为之援。”该志卷十四《教育》“中等专业教育”条也称:“民国二十六年(1937),地方士绅倡建简易乡村师范学校。几经斡旋,于二十七年秋季建成招生。开设语文、数学、体育、历史、地理、生理卫生、农业你、农村经济、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材教法、公民、战时知识等科目。三十一年(1942),改省立成县师范……二十七年(1938),省教育厅准如所请,于是以北大街之万寿寺为址,因陋就简,招学生46名,立‘坚苦奋达'为校训,时有教员9名,房舍20余间,书籍600余册,经费5000余元。设教导、事务二部,订学制为‘四二'制。”[20]
就这些记载看,王乐恺在开拓陇南师范教育时期的“勘踏校址,赞画规矩”工作至迟应在1937年甚或更早。根据《成县文史资料(二)》的记载,创建成县乡村师范的动议和倡导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即有发起:“1932年,在一次县务会上,教育界人士提议在本县创办中等学校,讨论中因为教师无从聘请,难于定案。”[21]据刘曦光先生回忆“一九三七年五月至七月,成县组织‘教育考查团',一行六人赴平、津、沪、汉考察教育。参加考察人员有:乔松奇、董慕之、强经邦、杨士霖等六人。回县后,他们便四处奔走呼吁,八方联络,与地方热心教育的有识之士左汉光、汪作炎、胡魁宗等人筹建成县简易师范学校。”[22]这些史料说明,最早动议创办陇南乡村中师,王乐恺尚在中学,应未参加。但“教育考查团”赴北平考察时,王乐恺在北平大学读三年级,极有可能和他们见面,讨论兴办学校事宜。其实,陇南第一个师范教育机构的创建,还另有一番周折:“1937年春,成县教育局局长兼东街小学校长左汉光等人发起倡导,在县教育局商讨,具文申请,要求创办成县县立初级中学。报省月余,原案批回,略以抗战在即,经济困难,人民负担重不堪言,办校之事容后缓商为由,未获许可。但发起人士并未失意泄气,接连复以成县小学教育非常落后,各乡初小全无基础为由,又申请改办成县县立简易师范学校,仍未答复。直至夏季,成县教育局长(左汉光)赴省开会,特意去见当时教育厅长郑通和,当面请求。郑意以为,申请理由侧重农村,如设普通中学,实与农民关系不大,若改设简易乡村师范,则符合“抗战基地在乡村”的策略方针,或能准许。开会人回县后,即依郑的意旨如法上报,方才许可。并令‘迅速筹办,务于1938年秋季招生开学'。”[23]可见,“改请举办县立简易乡村师范的报告”上报省厅,刚好是“教育考查团”从平、津等地考察返回后的结果,其中不乏王乐恺等人的分析和建议。
据《成县文史资料》,1937年“成县简易乡村师范”由省厅获准筹办之时,“教育考查团”当时推荐的最佳校长人选就是王乐恺,但因:
当时(1937)家住成县抛沙镇石嘴头村的王乐恺,在北平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上学已达三年,尚未修业期满。后以抗日战争开始,北平沦陷,该校与北平师范大学同时迁移陕南沔县,组建为西北联大。王亦随校迁移在联大就学,再学一年始能毕业。所以,当时“成县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建立后,学校行政领导和师资问题都难以得到解决。在此无可奈何之际,学校校长暂由县长杨福基兼任,另调左汉光,“甘肃学院附中”毕业之邓伯勋,“兰州师范”毕业之汪作炎等担任学校教师(有县政府第一科陈科长等暂兼——引者注),算是解决了当时学校管理和教学面临的困难[24]。
以后(1938)成县政府报请甘肃省教育厅批准并任命王乐恺为校长,由王聘任卜(宪基)仲元为教导主任,邓伯勋兼总务(事务)主任,二人视王乐恺为得力助手。陆续延聘田宝瑞、穆庆屿、张子敬、李云先、申稽平等来自东北、华北高校的师生先后任教,成师逐步上轨[25]。在时人看来,创办陇南师范教育机构,是一件神圣而且重大的事情,对于校长的选择,一是要有学识,二是要有声望,在没有合适人选的情况下,成县简易乡村师范的校长一职,宁肯暂缺,也绝不将就。当时社会风尚和政府观念对师范教育的崇尚和尊重,由此可见一斑。在陇南各县还没有乡村师范教育的情况下,创办这所乡村师范,需要有影响的人士领衔,在王乐恺到任之前,不得已则由成县县长杨福基暂时兼任师范校长,实际工作由县教育局长左汉光(兼任县立第一小学校长)牵头筹备事宜,包括学校组织、聘请教员、招生数量、课程安排和教学设施配备,邓伯勋负责具体规划、修建校舍、配备桌凳等后勤事务。这种情况,在中国乡村师范教育史上应该是绝无仅有的。
王乐恺、卜宪基为西北联大农学院民国二十七年(1938)毕业生,关于他们的生平考证和办学实践,限于篇幅将另文论述。就他们的办学思想而言,是遵循了西北联大“公诚勤朴”的宗旨。黎锦熙先生在解释这个由他提出的校训时说:“公诚勤朴”盖与西北固有优良之民性风习相应:“公”以去私,用绝党争;“诚”者天地之道也,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此足以去弱,弱源于虚,诚则实矣;夫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此足以去贫,非仅治学修业宜尔也;勤以开源,朴以节流,然朴之意又不止此,乃巧诈之反也。[26]这两位西北联大学子在开创陇南成县乡村师范教育时,提出了“坚苦奋达”的校训。“坚”者,持志需坚;“苦”者,力行以苦;“奋”者,朝夕勤奋;“达”者,兼善求达,是对“公诚勤朴”的坚持和实事求是的发展。在他们十余年开办陇南乡村师范教育的躬行实践中,主要做出了三大贡献:第一,明确成县乡村师范为陇南农村培养基教师资的方向,在抗日战争的特殊时期,使学校牢固树立为“边省”僻壤的教育服务的理念;第二,在教学实践中,使学生较详细了解和研究农村社会和农村教育,让他们主动适应农村生活,满足教育之需;第三,重视培养师生改造、发展农村社会和教育的能力,为当地经济发展、政治进步及各项社会建设做好服务。这些不仅在当时战争状态下的西北腹地推动教育救国,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在今天,仍然具备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历史意义。
注释:
①据天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天水市志》上卷第250页所引。《天水市志》(三卷本)由方志出版社2004年出版。
②《于右任诗词集》,见谢冕主编.中国百年文学经典文库(1895-1995)诗歌卷,海天出版社(深圳),1996:289.
③见民国版《甘肃通志稿》卷44“教育·书院”,原著无页码。
[1][清]董文涣.砚樵山房诗稿[M].(李豫等点校)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937.
[2]蒲向明.“陇南”寻源[N].陇南日报,2007-4-7(4).
[3]韩博文,陈启生.陇南风物志[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273.
[4]雷士俊.陇南农民状况调查[J].东方杂志(商务印书馆)1927,24卷第16号.
[5]国务院关于同意甘肃省撤销陇南地区设立地级陇南市的批复(国函[2004]1号)[Z].2004-1-11.
[6]蒲向明.“陇南”名考[A].蒲向明.唐代文学与陇南文化研究[C].北京:学苑出版社,2013:270-280.
[7]宋进喜主编.天水通史·明清民国卷[M].中华书局,2014.
[8]天水市志(第33编)[M].方志出版社,2004:1809-1810.
[9]王明汉.西北师范大学校史(1939-1989)[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2.
[10]批示二件(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及校董会呈请立案由)[J].教育月刊1917(6):18-21.
[11]令郭光华为委任试充大名县简易乡村师范学校校长由[J].河北教育公报,1918(19-20):12.
[12]王如才.我国乡村师范学校的历史发展及其特点[J].江西教育科研,1992(3):73
[13]魏莹.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1
[14]教育部审定、沈有乾著.师范学校及乡村师范学校教育心理(第2版)[M].南京:正中书局,1933:219.
[15]乡村师范学校公民课程标准[A].教育部师范学校课程标准编订委员会编.乡村师范学校课程标准[S].北京:中华书局,1935:1
[16]王鸿俊.乡村师范学校的改造[J].教育改造,1937(5-6):57.
[17]郑之纲编.乡村师范教育实习指导[M].上海:黎明书局,1934:113-116.
[18]寿勉成,李士豪编.乡村师范学校农村经济与合作[M].南京:正中书局,1936:12.
[19]程本海著.乡村师范经验谈[M].北京:中华书局,1939:28.
[20]成县志编纂委员会.成县志[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863.
[21]政协成县委员会.成县文史资料选辑(一)[G].成县印刷厂,1993(内刊本):11.
[22]刘曦光.做一个有益于地方社会进步的人——忆乔松奇先生二、三事[C].政协成县委员会.成县文史资料选辑(二)[A].成县印刷厂,1998(内刊本):51.
[23]成县师范校史编委会.成县师范校史[G].成县印刷厂,1988(内刊本):2-3.
[24]李东轩.成县师范建校记[A].政协成县委员会编.成县文史资料选辑(一)[G].1993:118.
[25]政协成县委员会.成县文史资料选辑(一)[G].成县印刷厂,1993(内刊本):12.
[26]杨永林,张哲浩.公诚勤朴——西北大学百年文化传承探源[N].光明日报,2014-08-09(04).
G649.29
A
1007-9106(2016)09-0138-05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陇右地方文献与中国文化地图的重绘”(07CZW019)成果。
蒲向明(1963—),男,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科研外事处处长,主要从事中国文学和陇南文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