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苗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南京210037)
“美丽中国”语境下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实践研究
梁苗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南京210037)
从相关社会调查的结果看,大学生群体的生态素养状况不容乐观。通过环境教育培育学生的生态素养,已被国际公认为是最有效、最持久的环境保护手段。在“美丽中国”的语境下,鉴于大学生群体不容乐观的生态素养状况,国家应从战略高度给予环境教育以切实的重视,加快环境教育立法,高校应加快推进环境教育实施,结合自身学校特色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态课程体系,全面培育和提升大学生生态素养。
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
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生态素养状况直接关系未来社会的健康发展,也直接影响“美国中国”建设的成效与成败。立足现状,放眼未来,积极探索和研究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实践,对未来社会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将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大陆高校对大学生生态素养的培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先是针对生物学、生态学和环境保护学等专业领域的大学生生态素养进行培育,之后80年代,在少数综合性大学里,对非生态、生物和环境专业大学生生态素养的培育开始出现,以选修寥寥可数的生态课程的形式实现。90年代之后,随着原国家教委把人口、资源、环境纳入到高校大学生国情教育中,培育大学生生态素养才被逐渐重视起来。1992年,全国环境教育工作会议首次召开,“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方针被确立。随后,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被一些高校列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创建绿色大学的目标被提出,建立面向全校范围的生态教育课程体系开始被尝试建立。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在高等学校普遍开设‘环境与发展'课程,将可持续思想贯穿于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整个教育过程中”。《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提出:“师范院校、中等专业学校要逐步把环保课列为必修课程,高等院校的非环境专业要开设环保公共选修课或必修课”。《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提出,要“推进高等学校开展环境教育,将环境教育作为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教学计划,组织开展‘绿色大学'创建活动”。《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纲要(2016-2020年)》则指出,要提高高校环境课程教学水平,鼓励高校开设环境保护选修课等等。
遗憾的是,从现实状况来看,从70年代起始的相关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的那些积极尝试和探索没有持续下去,《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等文件提出的目标要求也并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大学生生态素养状况的相关社会调查结果印证了这一点。从相关社会调查的结果看,大学生群体的生态素养状况不容乐观,甚至令人担忧。云南大学环保学生社团———唤青社在云南大学全校范围内就大学生生态意识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涉及目前大学生的生态意识、环境知识、生态道德和绿色消费观等。从调查结果看,参与调查的大学生在生态意识、环境知识、生态道德、日常行为的生态道德准则方面,都存在薄弱环节。关于大学生获取环保知识的途径,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大学生选择最多的是广播电视与报刊杂志,而非学校层面的生态教育[1]。另一份关于大学生生态素养状况的调查来自广西桂林、柳州、河池、南宁、白色和玉林六城市的10所高校。他们选取“世界环境日”、“白色污染”、“垃圾分类”及“低碳生活”四个比较简单的生态环境知识点,考察大学生的生态环境知识水平。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在生态素养方面主要存在生态知识缺乏、生态意识有待提高和生态行为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2]。同样一份关于当代大学生生态素养的调查来自陕西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和西安石油大学四所高校,对象是大三学生,调查其生态文明知识了解、生态文明意识形成和生态文明行为养成的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在生态文明知识的掌握方面,大学生更多停留在感性层面,不全面、不系统、不深入,与他们应该具备的综合知识储备和知识素养水平不相称;在生态文明意识的形成方面,大学生的生态意识还刚刚觉醒,还不健全,他们对于一些具有广泛影响的、重大的生态事件缺乏了解,缺少更开阔的生态视野和情怀;在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方面,大学生在公共领域显示了较高的素养和素质,但是在私人领域表现得稍逊一点,如在公共场所能做到不吐痰和不乱丢垃圾,但在宿舍里却没有做到节约用水用电等,而在面对稍微专业的问题时,生态文明行为受生态文明知识的限制较大[3]。就当代大学生生态消费观的一份调查数据同样显示,有91.4%的学生没有生态消费观念,5.3%的学生有模糊的生态消费观念,仅有3.3%的学生有明确的生态消费观念。而当问到对生态文明知识了解甚少的原因时,有89.7%的学生同样把原因归咎于学校教育与宣传不够[4]。
上述调查研究虽然没有完全覆盖中国各类高校的所有大学生群体,但总体而言,还是基本反映了当前大学生的生态素养状况。这种状况不仅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愿景不符,而且也不利于未来中国社会长久健康发展。在全球生态环境危机依然严峻的今天,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语境下,给予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以特别重视,并加快培育和提高大学生的生态素养,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特殊意义:1.高校是高素质人才的培育基地,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本就应该具备当前时代发展所要求的基本生态素养。2.高校也是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大学生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各行业高素质专门人才,如果在校期间能够接受系统的生态素养培育,那么他们在此期间所接受的生态理念,就有可能融入到他们未来的生活、工作、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等活动中,他们就有可能积极参与生态保护行动,那么他们对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程度和整体国民的生态素养提高无疑具有重大的引领和示范作用。3.中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大学生会越来越多,他们将是未来社会建设和社会消费的主力军,毫无疑问他们的生态素养状况将直接关系着未来中国社会的整体生态文明程度。
高校目前对大学生生态素养的培育,不管是就其培育的质量、教学的条件还是教师的水平,都远未达到社会当下和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在高校,对大学生生态素养的培育依然没有受到充分重视,生态教育课程依然没有被纳入到公共基础必修课中,完整的生态教育课程体系依旧没有形成,生态教育的地位在高校中普遍较低,经费投入也相应很少,很多大学生从来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生态教育。所有这些问题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在国家认识层面缺乏战略高度。这是目前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所存在的最大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国家和政府对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重视程度不够。中国大陆虽然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在某些专业领域着手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但严格说起来,90年代之前都开展得非常有限。虽然90年代之后,各种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文件和政策法规相继出台,但时至今日,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语境下,虽然国家进一步明确强调培育全体公民生态文明观念的重要性,强调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但是依然没有从战略高度对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给以应有的特别重视和规范性指导。现有的中央文件,提到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地方,依然多是原则性规定而不是具体行为规范,更没有相关处罚规定,这导致在高校层面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很难落实。2.国家对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没有给以系统的环境教育立法保障。到目前为止,中国尚未制定系统的环境教育法,甚至几乎没有明确的环境教育的相关规定。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总则第五条提到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但也仅限于环境保护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层面,并未涵盖环境教育学科的全部内容,更未覆盖环境教育理应覆盖的全体人民。而在世界范围内,通过环境教育立法来保障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已十分普遍。目前为止,中国出台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和《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以及《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纲要(2016-2020)》,虽对高校开设环保课,将环境教育作为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教学计划作了明确指示,但它并不具有法律效力,所以执行起来就会大打折扣。
第二,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在高校执行层面实施不力。由于国家层面重视不够,没有及时通过环境教育立法来保障环境教育的有效实施,所以在高校层面,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并未被真正系统实施。这表现在三个方面:1.生态教育课还未被列为高校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中,都没有强调高等院校必须对非生态、生物和环境专业学生开设生态课程,教育部也未将生态课程列为高校非生态、生物和环境专业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由此导致,高校生态教育课程的开设缺乏规范性和约束力,随意性很大,生态教育的内容和分量、接受生态教育的学生数量都非常有限。据调查,目前非生物、生态专业开设与生态有关的选修课的院校仅占全国高校总数的10%左右。换言之,有90%的高校的非生物、生态和环境专业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接受过来自学校层面的生态教育。2.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在高校中没有被真正重视。大多数高校尚没有把培育和提高大学生生态素养列入培养目标之中,也没有充分考虑到生态教育的跨学科、跨专业性质,在实践中更多地是将开设生态教育课程视为一种点缀、一种姿态甚至一种噱头,这无形中消解了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的严肃性、重要性以及紧迫性。3.在高校现有的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中,存在教育理念落后、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缺乏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导致高校生态教育的虚无化,也导致高校现有生态教育在培育大学生生态素养方面难有作为。
除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外,还存在两个现实性的问题。一是投入不足。统计资料显示,从1992年-2002年,美国环保局共提供环境教育项目赠款近8000万美元,平均每年700万美元。中国尚无这方面的统计数据。从高校生态教育实施的实际情况来看,国家在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方面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二是生态教育专业师资严重缺乏。中国目前尚没有以培养生态教育师资为主的专业,也没有相关的培训机构,这导致高校目前从事生态教育的教师无法接受专业系统的培养和培训。现有从事生态教育的教师不仅数量有限,而且鱼目混杂总体水平不高。他们在实施生态教育的过程中,要么缺乏必需的生态学、环境科学等方面的知识理论,要么受到生态伦理、生态价值观等方面的局限,无法展开高水平的生态教育,从而也就很难培养出具有高水平生态素养的新型人才。
结合目前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中所存在的问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相关合理化建设性建议,以期对大学生生态素养的培育和提高有所裨益。
第一,从国家层面高度重视。2010年,耶鲁大学发布的“全球环境绩效指数报告”(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 Report)评估了诸如国民健康、空气和水污染等指标,在这份报告里,中国在163个国家中排在第121位。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世界上污染程度最高的城市大部分位于中国。中国每年的GDP中有1%用于环境保护,但与此同时,污染和环境退化占GDP总量的比例则介于8%到13%之间,即每年付出的环境成本与经济增长量一样高。在社会政治方面,不断恶化的环境问题引发了许多国内问题,日益增多的环境抗议和冲突事件严重影响社会稳定[5]。重视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可能短期内不能看到什么显著效果,而且长远来说也许不能解决所有的环境问题,但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国际上被广泛认可,被认为是最有效、最持久的环境保护手段。实践证明,国家层面的重视对大学生生态素养的培育和提升至关重要。为此,国家应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切实从国家层面真正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若非如此,大学生生态素养的培育不会被高校重视,大学生生态素养状况也实难有所改善和提高。
第二,国家要加快环境教育立法。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是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的导向保证,但仅有导向保证还不够。正确的导向如果没有法律法规的规范,是不会有约束力的。为此,国家必须重视环境教育立法。道理很简单,环境教育不是从来就有的,若没有法律的要求,在现有国家教育体系内开展环境教育几无可能;同样,没有法律的授权,也没有实施开展环境教育的资金,没有相应的实施机构。环境教育立法本质上是以法律手段促进并保障环境教育发展与实施,将环境教育纳入正规化道路,并赋予其强制性地位。
第三,高校要加快推进环境教育实施。随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呼声越来越高,高校实施生态教育是必然的发展趋势,高校应该顺势利导,真正重视对大学生生态素养的培育。为此,高校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1.按照公共基础必修课的要求来推进实施生态教育。教育的根本使命是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解决地方、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的重大问题,为人类更好地应对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供思想资源和智力支持。面对全球性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高校通过开展生态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生态素养是高校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教育发展到今天的内在要求。按照公共基础必修课的要求来推进实施生态教育正是对时代要求的回应,也是对教育本身发展要求的回应。2.从目前情况看,推进生态教育的当务之急是加快生态教育师资培养和课程建设。为此,高校应重视生态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建议制定生态教育师资培养计划和定期培训计划,开展国际国内生态教育教师互访交流,向研发环境课程、研究环境问题、从事环境教育教学或管理工作的教师提供经费支持。在课程建设方面,应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对现有生态教育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实现现有生态教育课程的最优配置。3.积极探索,打破现有学科建制,开创适合生态教育开展的新学科格局。由于种种原因,高校长期以来形成文、理、工、农、商、法、医等学科划分体制,这种划分体制横向上造成学科之间的割裂与纵向上科系之间的隔膜,对于需要进行跨学科、跨专业教学的生态教育来说非常不匹配,严重不利于生态教育的系统实施。4.设立高校生态教育专门机构。生态教育不仅涉及生态学、生态保护等生态环境知识的普及,涉及生态保护技能的培育,而且涉及生态意识、生态态度和生态价值观的培养,所以它不仅仅是某个学科或专业的任务,而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多层面、多维度的协调与合作。鉴于此,高校需要设立专门的生态教育机构来负责实施、协调和管理。建议设立生态教育办公室,它可以是独立的一个部门;如果高校设有通识教育机构,那么,生态教育办公室也可以设在通识教育机构下面。但不管设在哪里,它的职责都是负责全校生态教育的顺利实施,具体工作包括制定生态教育目标、优化配置生态教育课程、建设生态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和培训生态教育师资、协调不同学科专业和院系的沟通对接、保障和管理相关经费投入和使用等等。
第四,就具体的生态课程设置和建设而言,高校应紧紧围绕培育和提高大学生生态素养这一主题积极展开理论上的研究和实践上的尝试。大学生的生态素养,综合来讲就是大学生在生态保护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生态意识、生态知识水平、生态态度、生态技能和生态保护参与能力等等,可概括为生态认知素养和生态实践素养两个层面。前文所述关于大学生生态素养状况的调查研究,虽然表明当前大学生生态素养状况不容乐观,但对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工作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在这些调查研究中,相关问题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当前大学生的生态素养中,生态保护意识已经觉醒,绝大多数学生都知道要保护环境,但问题在于他们不知道怎么保护。由于缺乏坚定的生态态度的熏陶,也缺乏相应的生态保护知识和生态保护技能,同样也缺乏生态保护参与经验,所以这使他们的整体生态素养水平大大降低。为此,高校在设置和建设生态课程时就要有针对性,针对大学生生态素养的薄弱环节开设相关课程,以避免浪费人力物力财力搞低水平重复建设。在具体的课程设置和建设方面,建议有二:一是在现有教学体系中增开生态教育方面的必修课和若干选修课,开展面向所有大学生的系统而全面的生态文明知识、生态保护技能及生态保护参与能力的生态文明教育,而在现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则可以强化生态意识、生态态度和国家生态战略方面的教育。二是各高校和院系应该结合自身学校的学科优势开辟特色类生态课程,如农林院校可以开设绿色生产、绿色农业发展、绿色农业技术、绿色新农村建设、森林生态、生物多样性变化、绿色城市规划等课程形成自己的特色,商科院校和院系可以开设循环经济、绿色经营、绿色消费、绿色营销、绿色税制改革、绿色国际贸易等课程形成自己的特色,人文社科院系可以开设生态哲学、环境伦理学、生态法律、可持续发展、生态文学赏析、绿色电影赏析等课程,化工院校及院系则可以开设环境污染与治理、酸雨的生成与危害、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等课程。总之,生态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建设可以多样化,而且应该多样化。
[1]王愉,周鸿.大学生生态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云南环境科学,2002(2):61-64.
[2]黄玮俐.大学生生态素养状况调查与建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6):152-154.
[3]刘建伟.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调查与分析——以陕西省部分高校为例[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95-101.
[4]沈月,赵海月.生态文化视域下生态教育的内涵与路径[J].学术交流,2013(7):209-212.
[5][德]海贝斯,格鲁诺,李惠斌主编.中国与德国的环境治理:比较的视角[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中文版序言1-2.
G641
A
1007-9106(2016)09-0165-05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问题与对策”(C-c/2013/01/014)。
梁苗(1981—),女,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及生态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