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明薛玉萍(喀什大学中语学院,新疆喀什844008)
“一带一路”建设与喀什地区语言人才培养构想
刘秀明薛玉萍
(喀什大学中语学院,新疆喀什844008)
摘要:“一带一路”建设,语言是基础,语言通则民心通,语言对区域经济交流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喀什在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战略地位。文章面向喀什国家级自贸区,针对建设需求现状,旨在探索适应“一带一路”战略需求的语言人才培养路径与培育机制,以期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
关键词:一带一路;语言人才;培养路径
“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理念是互利共赢,表现在语言理念上就是提倡平等互惠。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应重视语言规划,注重培养语言人才,语言人才先行。可见,语言教育已经成为当前国民语言生活不可或缺的环节,这不仅关系到语言学习者的个人利益,从长远看,还涉及到国家利益。但反观现实,在现有的语言教育领域中,不管是对内的国家通用语(普通话)教育、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语教育、外语教育,还是对外的汉语普通话国际教育,均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则是:整个语言教育的实施没有依靠科学规划,且规划亦没有依靠战略思想的指导。那么,如何结合当前国家发展规划、社会和不同区域实际,在语言战略思想指导下科学规划我国今后的语言教育,将语言教育的成果真正转化为国家及国民发展的动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成为语言文字工作者和国家相关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在规划中,不仅将新疆圈定为重点涉及的18省之一,还明确了新疆在“一带一路”中的定位及对外合作重点方向,即“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深化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交流合作,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①这一战略的发布使得新疆在中国传统对外开放格局中的位置,由“末梢”蜕变为“前沿”。
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教授指出:“‘一带一路’语言铺路,语言是重要的交流工具,也是顺利实现‘一带一路’共联共通的基本保障”。②新疆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区的定位及对外合作的重点方向,决定了当前语言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新疆与多个邻国相接,具有自然、历史、语言、文化等诸多方面的自身特点,这决定了其语言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同时新疆还是国内安全问题的多发地和敏感区,这使其语言人才培养与国家安全的关系具有典型性。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在语言人才培养上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综上所述,需要进行语言人才培养的区域性专门研究。
一些语言教育领域的有识之士以“一带一路”语言人才培养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为契机,就语言人才培养进行了针对性调查研究。邢欣、梁云针对中亚国家语言需求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指出俄语或其他小语种双语复合型专业语言人才应是培养重点,此外建议语言人才培养单位应将理论研究为主改为实际应用为主,做到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邢欣、李琰、郭安针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汉语国际化人才培养提出,新疆具有多种优势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普及型汉语国际化人才。文秋芳从我国“一带一路”语言人才培养的宏观布局和培养质量着眼,提出要充分考虑投资国与被投资国双方在语言战略上的互动性,采取多形式、多层次办学,对口培养我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所需的语言人才,同时还要积极发展汉语国际教育,帮助被投资国汉语人才的培养。上述学者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外向型、国际化语言人才的培养,而当下“一带一路”核心区对内语言人才培养能否找到新的突破点,满足并适应“一带一路”建设的新需求,是我们的主要研究任务。
喀什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枢纽,是“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是连接我国与亚欧各国贸易通道的结合点,其战略地位无可替代。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位于棋眼位置的喀什,其战略定位事关国家的复兴大业,对整个中亚地区乃至世界格局有着丰富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③在新形势下,地处新疆南部的喀什具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地域优势,“正在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结合点和增长极,建设中巴经济走廊廊桥,目前喀什已开通多条通往内地和中亚的航班”④。这些为喀什发挥地域优势、辐射周边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构建起良好的国际合作框架。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赋予南疆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习近平主席访问巴基斯坦提出“中巴经济走廊”建议,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访问塔吉克斯坦时指出,要加强合作战略,在喀什建立综合保税区;自治区党委八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强调,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喀什在新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战略地位。而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进程中,教育承担着独特的使命。⑤
喀什大学建校50多年来,为新疆尤其是南疆的教育培养了大批人才,在双语教育特别是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方面具有比较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教学团队,摸索出了适合当地的汉语教学模式,培养了大量“民汉兼通”的双语人才。新形势下,为培养适应“一带一路”建设需求的语言人才,以往的实践经验仍值得借鉴。喀什大学主动契合“一带一路”战略地位,充分发挥其自身多种优势,做好对接与定位,为“一带一路”建设铺路、搭桥。
处于“一带一路”核心区的喀什不仅是连接中亚、南亚、西亚的重要基地,也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多语人才培养的重要区域。正是依托语言人才这一纽带,将语言教育规划同“一带一路”合作框架协同起来实施,明确了语言教育规划的操作方向,对于解决我国、新疆区域语言教育的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该区域对内语言人才培养需要在当前国家总体语言规划的框架下,以服务国家使命为宗旨,针对性制定语言人才培养目标,更重要的是找到能够在微观的层面上实行并实现该目标的路径。正如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教授所言,“语言教育应主动为国家发展需求服务,大数据时代,语言教学面临转型,从服务国家战略的角度出发找准定位”。⑥
从“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及目前的实施现状对语言的需求愿景,可以预料核心区语言教育规划当前及今后应当朝语言选择的多元化、语言教育的实用化、语言人才的层次化三个方向发展。这不但是目前国家及新疆区域语言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是能创造出额外经济价值的手段。具体如下:
(一)语言选择的多样化
在符合国家利益、新疆区情、长远发展需要的原则下进行:一方面,结合当前国家语言战略及有关语言政策,科学规划选择核心区现有语言;另一方面,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核心区沿线经过并与新疆接壤的有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家,在同这些国家的经贸往来、文化交流中,必定会催生出大量语言人才的需求,那么在语言规划中,应重点规划懂这些国家语言的人才培养问题,实现语言教育供给和语言人才培养的多样化。
(二)语言教育的实用化
根据喀什地缘和经贸实际,依据“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规划、喀什自贸区发展规划以及“五口岸”通关贸易、港口物流、旅游餐饮等行业部门发展现状及趋势,通过调研了解新时期“一带一路”核心区发展所需新型语言人才类型及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实施语言教育,培养对口、管用的语言人才,着力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普及型语言人才的培养。
(三)语言人才的层次化
计算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进行分析。考虑塔柱施工几何非线性及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下横梁预应力筋张拉按图纸要求分阶段张拉;中横梁和上横梁采用与塔柱异步施工;计算模拟工况如下:
在人才培养上区分不同层次的目标:初级目标是培养学习者具备一般性语言水平;高级目标是培养学习者成为精通某一语言的高级人才。这样可以把语言教育对象实现合理分流,一部分学习者掌握初级目标,满足以就业为导向的普及型语言人才需求;而另一部分具有语言潜质的人则可以往高级目标上培养,如汉语和目的语通识性人才、对中国及目的语国家的国情有深入了解的人才以及能够用汉语和目的语进行教学、翻译的人才。但“这些人才的需求量不大,所需的培养时间长,对师资要求很高……”⑦
(一)加强优化传统校内培养模式
结合喀什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1-2020),深入实地调研,通过走访口岸、国家级自由贸易区、与喀什市有关领导、企业高管、各行业相关人士座谈等,了解现有老牌语言专业(汉语、维吾尔语、英语、俄语、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尤其是其局限性和滞后性。在此基础上,根据上述“一带一路”核心区语言人才培养目标,针对性制订以就业为导向的普及型语言人才及外交、翻译、师资等高层次语言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现有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式。
以就业为导向的普及型语言人才培养,除了采用传统语言教学的方法,还必须朝实用型方向改革。可以聘请实体单位有资质人员到校内任教,辅之以适合喀什经贸发展实际的校企合作语言实践教学模式,使老牌语言专业尽快适应并服务于新时期“一带一路”核心区发展的需求。但以就业为导向的普及型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仅依靠学校专门的培养恐怕无法实现。因为学校的培养通常周期较长,就业行情灵活多变,高校的语言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现实人才需求的缺口。因此,高校还应联合各类语言培训机构,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地开展各层次语言培养模式。
外交、翻译、师资等高层次语言人才的需求量不大,所需的培养时间长,对师资要求很高,应采取少而精的培养模式。可以借鉴新疆已经实行多年的“双语翻译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模式,在核心区高校中制订适应“一带一路”高层次语言人才培养方案并组织实施。⑧
新开办的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针对性招收国内有意愿的学生,为周边国家开设汉语课程的学校和孔子学院培养汉语师资,教授汉语言,传播中华文化,促进同目的语国家人民的了解和交流学习;还可派出该专业优秀的高学段学生去目的语国家的学校进行语言实习,使就业目标具体化,朝应用型方向发展。
实施上述诸种校内语言教育的同时,还应切实做好学生就业、社会需求、人才素质、后续培养跟进等相关信息把控的基础工作,以便为适应社会需求、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其他培养途径提供依据。
随着喀什大学“十三五”规划的实施,学校将朝着国际化发展方向转型迈进。就具体情况看,“丝绸之路经济带”所涉及的国家多,必须加大教育开放的步伐,并尽快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所涉及的沿线国家建立合作关系,聘请外教和外籍专家来校内协助培养懂语言、懂专业、了解当地国情、了解中国文化,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服务的人才。此外,顺应该发展趋势,还应立足喀什,放眼于“一带一路”核心区发展,科学择定并有计划推进实用性语言,如英语、俄语、乌尔都语、印地语、接壤国通用语等。⑨在课程设置及培养方式上,切实利用喀什诸多客观优势,充分考虑目的语国家的人文、社会、文化、习俗、语言特点,在和目的语国家沟通协调的基础上,订单式培养所需语言人才。
(三)探索推进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根据喀什自由贸易区发展规划,调查了解“五口岸”通关贸易、港口物流、旅游餐饮等行业部门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一定时期内其语言需求现状及趋势;同时寻求当地政府、学校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和相关实体单位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根据现实需求,针对性进行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语言人才培养、培训,为核心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语言人才。如,为加快落实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有关措施,国家口岸办、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在新疆部分双边口岸开通农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⑩这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必须通晓通关国家的语言。对内语言人才培养可以利用此契机,根据实体单位所需,针对性进行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及通关国语言的培训,实现因材施教,本土培养,为边境贸易、口岸服务提供语言保障。如,利用口岸资源,在离口岸较近的城市或县镇开设短期汉语培训班。培训课程不仅包括汉语技能,还应包括商务课程,简要介绍中国及通关国相关政策法规,如通关政策、商贸政策、物流法规等,满足在口岸工作的当地人既能学习汉语,又能及时了解关于口岸进出口贸易的相关法律法规的需求。
若学校和实体单位有了良好的合作效果,在一定时期,还可以进一步协商,把实体单位作为校内语言人才培养的实习基地,通过实践、实训,提高语言人才的实践能力。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解决高校正规语言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人才需求的缺口,可谓一举双赢。
(四)开发利用跨境语言人才模式
新疆的跨境语言,是天然的外语资源储备。新疆与部分国家共享跨境民族,民族间宗教相同,文化相近,语言相同或者相似。新疆特有的地域与语言优势,便于开展对其周边国家语言生活的调查,便于了解当地的语言政策、语言教学情况。“目前新疆的跨境民族语言已变得越来越活跃,他们已上升为与中亚周边国家建立联系的重要交际工具,成为发展对外关系,推动新疆各民族经济发展、文化进步的积极因素。”○11如能合理开发这些跨境语言资源,从利益成本来看,比另投资培养相关种类的外语人才要经济得多。喀什大学有关部门应组建团队,以跨境语言及其研究为契机,探寻、掌握、利用跨境民族语言资源,在语言人才培养上利用捷径,另辟蹊径。
(五)开发普及“互联网++”教育模式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这种新的经济形态为各行各业进行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平台和机遇。喀什大学也应抓住契机,通过学院联合和学科合作,搭建、利用这种平台。通过大数据、互联网、虚拟空间、远程教育、慕课等网络课程,开发数字资源,建立在线自主学习语言的语料库、语言人才培训体系网站,扩大培训急需语言人才的范围。如:汉语-维吾尔语培训,从维护国家安全、便于执行公务的角度,对不便于脱产、脱岗的公安民警、武警或企业管理人员等进行专门培训,提高语言听说能力。举办高层次语言培训班,承担培训专门性、高层次语言人才的任务,或由高校负责规划,培养某种语言的高级翻译人才。上述网络培养模式,学员均可按网络编程规定,修习科学设置的科目。学习和培训内容注重学用结合,重在目的语言运用能力的考察,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自行、自主进行学习、操练和测试。该平台的建设将学生的就业需求与语言学习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出能够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的人才。
上述构拟是在进行语言知识传播及语言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普及型及翻译、师资高级语言人才的培养,使其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把语言作为沟通的桥梁,服务于更高层次的需要。
“一带一路”是中国同其他国家合作的框架,是中国寻求发展的新的经济、外交战略,它的建设和发展必定会有语言人才在内的各种人才需求。“一带一路”对语言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应重视语言规划,注重培养语言人才。语言传播与文化交流是双向的,要达到共融共通,就要深入了解“一带一路”核心区及辐射区语言的基本状况,进一步优化语言人才培养模式。喀什将成为国家级自由贸易区,我国国家通用语言、外语还有一些小语种都将在未来发挥大作用,高校应结合社会发展需求,为“一带一路”建设“高、精、尖”语言人才的培养作出贡献,从而和周边国家、世界交流,共同发展,达到互利共赢的目标。
注释:
①高海洋:《国家安全视角下的中国语言战略研究刍议》,《琼州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②⑥央广网:《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一带一路”靠语言铺路》,2015-11-09,http://edu.cnr.cn/list/20151109/ t20151109_520442754.shtml。
③喀什政府信息网:《喀什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战略定位》,2015-07-21,http://www.kashi.gov.cn/Item/27052. aspx。
④天山网:《新疆首个高原机场建设项目正式启动》,2015-11-18,http://www.ts.cn/ks/2015-11/18/content_ 11876955.htm。
⑤光明网:《瞿振元:“一带一路”建设与国家教育新使命》,2015-08-13,http://news.gmw.cn/2015-08/13/content_16650040.htm。
⑦⑧邢欣、李琰、郭安:《“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汉语国际化人才培养探讨》,《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16年第1期,第26页。
⑨此处仅为可能性例举。具体语种的择定必须在当前国家语言战略及有关语言政策下,符合国家利益、新疆区情、区域长远发展需要的原则下进行研究确定。
⑩天山网:《中塔卡拉苏口岸为农产品开辟“绿色通道”半小时即可通关》,2015-11-25,http://news.ts.cn/content/2015-11/25/content_11886685.htm。
○11程适良:《新疆的跨境民族语言研究论略》,《西北民族研究》,1995年第2期,第73-77页。
参考文献:
[1]李宇明.“一带一路”需要语言铺路[N].人民日报,2015 年09月22日.
[2]赵世举.“一带一路”建设的语言需求及服务对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5,(4).
[3]沈骑.“一带一路”倡议下国家外语能力建设的战略转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5,(5).
[4]魏晖.“一带一路”与语言互通[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5,(4).
[5]张日培.服务于“一带一路”的语言规划构想[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5,(4).
[6]蔡永良.关于我国语言战略问题的几点思考[J].外语界,2011,(1).
[7]徐大明.开展社区语言教育,放弃外语教育[J].琼州学院学报,2014,(4).
[8]文秋芳.“一带一路”语言人才的培养[J].语言战略研究,2016,(2).
[9]邢欣,梁云.“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亚国家语言需求[J].语言战略研究,2016,(2).
[责任编辑]:王洋
The Construction of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Design of Language Talent Training in Kashgar Region
LIU Xiu-ming XUE Yu-ping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s,Kashgar University,Kashgar Xinjiang 844008)
Abstract:Language is of much importance in promoting inter-regional economic exchanges. It follows that Kashgar,the strategically important city located in the core area of Xinjiang Silk Road,is in urgent need of a large number of language talents. This paper tries to find an approach to or a mechanism for the training of language talent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level Kashgar Free Trade Zone.
Key words:Belt and Road Initiative;Language talent;Training approach
中图分类号:H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967(2016)02-018-06
收稿日期:2015-12-08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规划2015年度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核心区语言战略研究”(ZDA125-24);新疆师范大学新疆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中心”一般项目“南疆三地州双语状况调查研究”(XJEDU040413C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秀明,喀什大学中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薛玉萍,喀什大学中语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