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域理论视角下译者的“语言内”斡旋与抉择

2016-04-12 00:54苏章海苏州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苏州215009
双语教育研究 2016年2期

苏章海(苏州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苏州215009)



语域理论视角下译者的“语言内”斡旋与抉择

苏章海
(苏州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苏州215009)

摘要:文章以韩礼德的“语域理论”为框架,以翻译过程研究为目标,可以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以一定的“语域”为活动空间在“语言内”进行斡旋,从而达到对原文语篇的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为最终实现最大限度的“理想化”翻译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分析发现,语域理论中所涉及的语篇语境的三个组成部分——语场、语旨和语式分别与翻译中制约语义对等、功能对等和形式对等的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形式意义关系密切,译者必须在不同的语境中把握语篇的语场、语旨和语式,才能够游刃有余地在文本中“斡旋”,正确地理解原语文本,并在译入语文本中“对等地”表达出来。

关键词:语域理论;译者的斡旋;语言内

一、引言

一般而言,翻译过程包括(源出语)理解和(用译入语)表达两个基本环节。在这两个相辅相成的环节之中,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及其对原文在译入语中的表达必然受到语言内外的诸多因素的影响乃至制约,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然要相应地在语言内和语言外进行斡旋,作出最后的抉择,实现最大限度的“理想化”翻译。而译者在语言内的斡旋和抉择,可以韩礼德的语域理论为视角作出解释。

二、译者的斡旋

传统的翻译研究,大多只是关注翻译的结果,即将译文与原文进行对照和对比,观察译文是否忠实于原文、译文是否通顺,或者译文是否能够被译入语读者所接受。但是,随着翻译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发现这种研究的不足,并开始注重研究翻译过程。尤金·奈达于1964年出版翻译理论著作Towards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题目中就用Translating,而没有用Translation,如果不是故意为之,就更说明这种转向早就在不自觉地开始了。

将翻译视为一个动态过程,而作为翻译最终产品的译文文本就是译者在两种文化之间、原文作者和译入语读者之间反复“商洽”的结果。译者既需要通过原文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意图,又要通过自身对译入语文化的理解去把握目标读者对译文的接受性。我们将这一复杂的过程称之为译者的“斡旋”,实际上是用了一个类比,将翻译过程比作外交过程。

翻译的过程,实际上是译者与各方面因素斡旋的过程;而翻译的作品(译品)则是译者在斡旋之后综合平衡所作出的抉择。崔永禄认为,影响翻译斡旋过程的因素有四种,即“对翻译目的的认识”“对原文社会意义的认识”“对翻译性质本身的认识”和“对译文读者接受能力的认识”。①他的论述是合理的,但对于影响翻译斡旋过程诸因素的概括并不全面,没有涉及语言本身(包括源出语和译入语两种语言)的因素。因此,我们称之为影响译者斡旋过程的“语言外”因素。诚然,译者在确定翻译任务即选择目标作品进行翻译时首先考虑的应该是这些“语言外因素”,因为“文章合为时而著”,翻译也是这样,翻译作品的社会意义等“语言外因素”自然要在译者的考虑之内。

然而,翻译活动自然要涉及到语言。从过程上讲,翻译首先是语言活动,而且是涉及两种语言的语言活动,在翻译的实际过程中,译者就不得不更加关注语言因素。译者,恰如一名外交官,在语言内、语言间、语言外纵横捭阖,对目标作品和译品进行反复的对比权衡,不辞辛苦地斡旋,不失时机地抉择,以实现翻译作品最理想的“可接受性”。因此,影响译者斡旋的因素应该包括语言内(原语和译入语)的、语言间(原语与译入语之间)的、语言外(社会、文化等非语言因素)的。我们在本文中所重点讨论的正是影响译者斡旋过程的另外一种重要因素:语言内因素,主要是社会语言学语域理论所涉及的“语言内”因素。

由于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译者的斡旋首先是在语言内进行的。而所谓译者在“语言内”的斡旋,首先是指译者对源出语(原文)语言的理解过程,主要是根据交际语境对源出语语言的理解、思考、权衡、取舍过程;然后是指对译入语文本的修饰、润色、成品等一系列的加工过程。这两个过程(阶段)都是在源出语或译入语的“语言内”进行的(从源出语到译入语的转化过程我们称之为译者的“语言间”斡旋,本文中暂不涉及)。这正是韩礼德“语域理论”在翻译中的用武之地。

三、语域理论及其构件

语域理论(Register Theory)是社会语言学的重要理论,是韩礼德(M. A. K. Halliday)的功能语言学对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理论贡献。

作为一个社会语言学概念,“语域”最初是由里德(Reid)在1956年作为研究双语现象的理论工具提出来的。1964年,韩礼德等人在研究“语言规划框架”时使用了这一概念并作了进一步研究,认为语言因功能而发生的变化所形成的语言变体就是语域。在其1978年出版的《作为社会符号的语言》(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一书中,韩礼德又将这一概念修正为“通常和某一情景类型(Situation Type)相联系的意义结构”,认为不同语域之间的区别不仅存在形式上的区别,而且还有意义上的区别;后者决定前者。②

语域有三个变量,即语域理论的三个基本构件:语场(Field of Discourse)、语旨(Tenor of Discourse)和语式(Mode of Discourse),是具有某种具体用途的语言变体,它与社会或区域(因说话者的不同而异)相对,使语言行为适应于某一特定活动类型、正式程度等的一种倾向。语域是语篇针对特定的交际场合,为达到某一交际目的而产生的一种功能变体,它是多种参数——语篇语场、语旨和语式的综合体现,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语篇方式变体。有趣的是,语域理论的这三个基本构件与韩氏提出的语言的三大元功能(Meta-functions of Language)——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和语篇功能(Discourse Function)③是完美对应的。如果说语言元功能的概念是韩氏形而上的普通语言学概念体系,则其语域理论即为这一概念体系在社会语言学领域内较为形而下的应用理论;而我们将之运用于翻译过程研究,则是语言学理论的更为形而下的应用实践了。

四、译者的“语言内”斡旋——语域理论与翻译过程

基于“翻译是译者运用语言(源出语和译入语)所进行的社会活动”这一认识,我们认为,语域理论可以作为译者斡旋所展开的空间,即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斡旋是在“语域”所提供或划定的空间内进行的。

(一)语场、概念意义与翻译目的

作为语篇语境的第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语场指在交际过程中的事件,即参与者所从事的活动,而包括谈话主题在内的语言活动是其中的重要部分。语场所涉及的是言语活动的话题和题旨,即话语所谈及的对象和话语展开的原委,与语言的“概念功能”相联系,是话语语篇的概念意义展开的空间和实现的过程。

语篇语境的语场提供了概念意义展开的空间,译者在理解概念意义时必须在语篇的词句中充分斡旋,对语场有一个系统的把握,弄清楚原文语篇到底要表达什么和如何表达的。换句话说,就是要把握概念意义在语场中通过什么样的表达得以实现。这时候,语言所行使的是其概念功能。如,在《水浒传》“武松打虎”一回④中有这样的描写:

话说武松前后吃了十五碗酒,便要过岗,却被那酒家喝住。酒家说:

如今前面景阳岗上,有只吊睛白额大虫晚了出来伤人,坏了三二十条大汉性命。官司如今杖限打猎捕户,擒捉发落。岗子路口两边人民,都有榜文。可教往来客人,结伙成队,于巳午未三个时辰过岗,其余寅卯申酉戌亥,六个时辰,不许过岗。更兼单身客人,不许白日过岗,务要等伴结伙而过。这早晚正是未末申初时分,我见你走都不问人,枉送了自家性命。不如就我此间歇了,等明日慢慢凑的三二十人,一起好过岗子。

武松一心以为酒家作怪,想谋财害命,故意吓人,连理也不理,就上岗子去了。

武松来到岗子下,看见一棵剥了皮的大树,一片白,上面写着几行字:

今因景阳岗大虫伤人,但有过往客商,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伙成队过岗,请勿自误。

武松还是理也不理,只管走上岗子来,却在一座山神庙门前,看见一张印信榜文,上面写道:

阳谷县示:

为这景阳岗上新有一只大虫,近来伤害人命,见今杖限各乡里正并猎户人等,打捕未获。如有过往客商人等,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伙过岗,其余时分及单身客人,白日不许过岗,恐被伤害性命不便。各宜知悉。

上引语篇中有酒家的劝说、好心人写在大树上的广告和阳谷县发布的文告三段不同的语篇,讲的内容都是关于“景阳岗上老虎伤人”、规劝“过往客商”适时结伙过岗,以免被老虎所害。也就是说,三段不同的语篇所表达的是相同的“概念意义”,归纳得再简单一点就是“老虎伤人,客商小心”。

从单纯的信息表达角度讲,作家(原文作者)只需写出这八个字,原语篇所表达的基本思想也就很全面了;而从翻译的“语义对等”的角度讲,只要把这个概念意义传达到译入语中去,主要的信息就没有丢失,翻译的基本任务也就算完成了。但是,正如陈原先生所论,“三种引句都是说的同样的事情,但却有三套词汇和三种表达法。同样的事情,在官府说来,不许这样,不许那样,处处官派;在好心的乡人所安放的广告里,倒也扼要简明;而在多事的酒家口中,却变得啰里啰唆,加水填油,比如说大虫,告示只说‘一只大虫’,警告便简作‘大虫’,而从店小二嘴巴透露出来的则是‘有只吊睛白额大虫’了”。⑤而这三套词汇和三套表达法正是文学作品与小学生作文的区别,正是伟大文学作品的妙处,也正是译者在理解原文语篇时特别应该关注的内容。

尽管“概念意义的转换是全部意义转换的基础、轴心和主体”,但仅仅完成概念意义的转换实在算不上翻译任务的完成,更谈不上是上乘的译作。译者还必须对源出语语篇的形式意义、风格意义、形象意义和文化意义等进行深刻的理解和挖掘,并在译品中尽可能地体现出来。⑥而对原文中上述体现在语境的另外两个组成部分——语旨、语式中的不同意义深刻的理解和合适的把握,恰恰是译者在理解原文时需要“费心斡旋”之处。

(二)语旨、人际意义与翻译的风格

语旨所涉及的是话语交际的双方,即发话人和受话人(包括在语言交际中的谈话角色关系),与语言的“人际功能”相联系。语旨作为语篇语境的第二个有机组成部分,主要为话语语篇人际意义的实现提供展开的空间。就翻译的理解过程而言,是译者通过对于语篇的理解,通过分析语篇的风格意义等,与话语语篇中扮演着不同角色、存在着各种复杂社会关系的参与者(显性的和隐性的)进行“斡旋”,从而充分实现对语篇人际意义的把握,为实现不同的翻译风格打下坚实的基础。

仍以上文所引的“武松打虎”中三段不同的语篇为例。由于酒家(店小二)与武松之间的店主与旅客之间的特殊关系,处于兜揽生意考虑,店小二在表达“老虎伤人,客商小心”这一基本的概念意义时,不免极尽夸张之能事,对老虎的可怕和“老虎伤人”的情形进行了详尽的渲染,并对“独自过岗”的后果进行了铺张;交际的目的自然有留客之意,所以自然是絮絮叨叨,啰里啰唆。难怪武松“一心以为酒家作怪,想谋财害命,故意吓人,连理也不理,就上岗子去了”。整个语篇把武松和店小二之间的社会关系和各自的会话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

好心的乡人在树皮上所做的广告却“扼要简明”。这同样说明了一种会话心理,并表明了交际双方的社会关系——毕竟会话的双方彼此并不相识,更没有什么利害关系,故警示语点到为止。

官府的文告则“不许这样,不许那样,处处官派”,一则说明官府有责任保障地方治安,另一则官府对老百姓自然会有高高在上的姿态。展示的同样是话语的人际意义和会话心理。

译者要深刻理解原文,自然要在语篇所塑造的不同的社会角色之间斡旋,从三套不同的词汇和三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参悟出不同的会话心理和不同的人际意义,归纳出不同的语言风格,为不同风格的翻译奠定原文理解上的基础。

(三)语式、语篇意义与翻译语体

作为语篇语境的第三个有机组成部分,语式指语言交际的渠道或媒介,即话语交际的方式,如书面的还是口头的,是即席的,还是有准备的。如果是口头的,是报告、演讲还是面对面的谈话。语式与语言的“语篇功能”相联系。译者通过了解和分析语篇的形式,理解和把握的是语篇的意义。

从大修辞或者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看,语言交际的形式本身即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所以,在对原文理解的过程中,译者除了要关注语场和语旨所提供的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之外,还应该特别关注语式所能够展示的形式意义。

还是以“武松打虎”语篇为例。

由于酒家(店小二)与武松所进行的是面对面的交谈,在语言形式上使用口语体,不避啰唆,极尽渲染,且对事情的前因后果交代得详尽有加,似乎表现出一种较为急切或迫切的“好心”。但正是由于言辞中流露出的这种迫切才让武松产生了误解。好心乡人写在树上的警示则言简意赅,不事渲染,似乎表现出一种“信不信由你”的超然态度,反倒容易让人相信。阳谷县的“印信榜文”作为官府的文告自然会措辞凿凿,官腔十足,“不许这样,不许那样”,不由得让人不信。

因此,三套不同的词汇、三套不同的表达方式,这些语言形式上的差别形成了三种不同形式的意义,表达了三种不同的修辞功能,既有助于语篇人际意义的表达,又使概念意义得以凸显。这是译者分析理解原文时必须用心体会之处。

五、讨论

一般来讲,翻译是从对原语语篇的解读开始的,然后通过语言对比,把原语语篇的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形式意义等在译入语语篇中“对等地”表达或再现出来。

从此意义上讲,译者在“语言内”的斡旋就不能仅仅限于源出语一种语言之内,在译入语中也要经过一个类似的过程,不过译者在译入语中的斡旋过程主要目的已不再是理解,而是表达,即把原语语篇所要传达的各种意义用译入语合适的形式表达出来,所以我们称之为译者的“抉择”。而在这一“抉择”的过程中,语域理论仍然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让我们看一看上引“武松打虎”的三段译文:

After having finished his 15 bowls of wine,Wu Song got up to pass through the Jingyang Hillocks,but was shouted stopped by the bartender,who said:

“Nowadays,there is a tiger with a white forehead and fierce eyes in the hillocks,it coming out to search for food and has already killed twenty or thirty big fellows. The local government officials have already demanded the hunters to catch it or kill it in a limited period of time. People at both ends of the passage through the hillocks have all got the public notices. We are ordered to tell the passengers coming and going. They’d better to pass through the hillocks in groups during the three 2-hour periods of Si,Wu and Wei(from 9:00 am to 3:00 pm). And during the other six 2-hour periods of Yin,Mao,Shen,You,Xu and Hai(from 3:00 pm of the first day to 9:00 am the next day),nobody is permitted topass the hillocks. Especially for a single passenger,he is not permitted to pass even during the daytime,and must wait for some people as partners to pass together. It is the time at the end of Wei and the beginning of Shen(about 4:00-5:00 pm)now,and you are leaving to pass the hillock without asking anybody. I’m afraid you are simply feeding the tiger with your own life. You’d better stay here in my inn for the night and wait for other passengers to come,and then you can gather into a group of about twenty or thirty to pass the hillocks together tomorrow.”

Wu Song took no notice of what the bartender said and went straight toward the hillocks,believing that the bartender was frightening him on purpose and doing mischief in order to murder him for money.

Upon his approaching the foot of the hillocks,Wu Song caught sight of a big tree with its bark peeled off,and on its white trunk without the bark several lines of words read:

“TIGER ATTACKING & KILLING: Passengers pass only from 9:00 am to 3:00 pm and must be in groups. Please make an absolutely sure!”

Wu Song still took no notice and went ahead without hesitation. At the gate of a mountain temple,however,he saw a public notice with an official seal on it,which read:

“Notice from the Government of Yanggu County:

Because there is a tiger killing people amongst the Jingyang Hillocks at present,orders for hunting it have already issued to the heads and hunters of every town and village,demanding them to capture it,but still without any result. Any passenger may pass the hillocks in groups only during the period from 9:00 am to 3: 00 pm.,and a single passenger is not permitted to pass alone at any time,in case anybody is killed. Everybody should be informed!”

不难发现,与我们上文所引用片段中关于“老虎出没”的中文描述所使用的三套不同语汇和表现手法相对应,英文描述也使用了三套不同的语汇和表现手法。酒保的“大虫”是“a tiger with a white forehead and fierce eyes”,而树上好心人和阳谷县则只是“tiger”;中文使用的中国古代时间表达“巳午未”“寅卯申酉戌亥”等在英文中转化为“am”“pm”等时间表达法。酒保口中的“官司”(地方政府)是“local government officials”,使用名词做前置定语,阳谷县的文告则自称为“the Government of Yanggu County”,用介词“of”引出后置定语,显然要正式得多,以示“官府之威严”。更值得注意的是三种描述所使用的句式:可能是因为文化程度的原因,酒保多用简单句;阳谷县的文告则多用带有状语从句的复杂句式,同样显示出其官方背景;而好心乡人在树上所留的警示却恰当地使用了“公共标示语”的格式:核心内容使用大写,“TIGER ATTACKING & KILLING”虽非完整句,却十分醒目,后面的两句话也特别简短,而且最后一句将“请勿自误”译为“Please make an absolutely sure!”相当于汉语中的“切切!”这种简洁的处理方式既符合警示语的特点,又由其在树身上书写的现实语境相适应。如是种种,基本体现出译者结合语言使用的语域在译文中所作的权衡。

由于源出语语篇在语场、语旨和语式方面的差异,译者在着手翻译之前必须在其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之中斡旋,达到充分理解和把握。同样,译者在落笔之前也应在译入语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中充分斡旋,使译文契合译入语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这正是语域理论对于翻译过程的启发意义所在。

注释:

①崔永禄:《翻译的斡旋过程及影响这一过程的诸种因素》,《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第1-4页。

②张德禄:《语域理论简介》,《现代外语》,1987年第4期,第23-29页。

③Halliday,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Hodder Arnold;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29-30.

④引自《水浒传》第22回《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这里根据研究需要选录。

⑤陈原:《界外人语》,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70页。

⑥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43-45页。

参考文献:

[1]Douglas Robinson. The Translator’s Turn[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Peter Newmark. The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马梅

A Translator's Intralinguistic Coordination and Decision: Register Theory and Translating

SU Zhang-ha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uzhou Jiangsu 215009)

Abstract:With Halliday's Register Theory a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this paper explores how a translator,with the effort to produce an "ideal" translation,makes an "intralinguistic" coordination of different kinds of factors in both the original and translated texts. It is found that the three components involved in a discourse—the field of discourse,the tenor of discourse,and the mode of discourse,respectively have intimate associations with the ideational,interpersonal,and textual meaning of a text which determine or at least influence the realization of semantic,functional,and textual equivalence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therefore,only with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field,tenor and mode of a discourse,can the translator correctly interpret the original text and then "equivalently" express it in the corresponding target language.

Key words:Register Theory;Translator's coordination;Intralinguistic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967(2016)02-037-07

收稿日期:2015-12-0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江苏省旅游标示语英文译写的问题与对策”(2015SJB54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苏章海,苏州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