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时堰中学 崔道美
借导学案模式之力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效率
江苏省东台市时堰中学 崔道美
高中数学11版新完善的课程标准中非常鲜明地提出: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应培养并提高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发展理性思维能力。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已经无法达成这个目标了。“导学案”,它对传统的高中数学作了变革,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发展他们的数学能力。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高中数学;导学案;教学现状;提升教学效率
高中数学导学案教学模式,是以一定的导学案为教学载体,以具体的导学活动开展教学,它非常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强调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性与自觉性、合作性与探究性,要求师生共同配合,发挥群体的力量达成数学学习目标。新课改后,导学案模式逐渐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对教学效率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实际运用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首先,导学案模式应用过程中互动性不足。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在导学活动中仍然坚持传统的“说教式”教学,遇到问题就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单项式的教学模式没有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供机会,学生难以参与到教师的导学活动中。其次,导学方法比较呆板。在实际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机械化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在部分数学教师看来,导学模式就是需要教师“说给”学生听,教师“指导”学生做,教师“引导”学生探。最后,导学内涵的深刻性有待提高。高中数学教师在开展导学案教学活动的时候,导学的层次比较浅显,仅仅停留在疏通、明智的层面,并没有揭示数学的深层次内涵,从而降低了导学案模式的实际效能。
鉴于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笔者认为,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结合新课改后高中数学教学的相关要求,同时还要考虑到高中数学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方式、习惯等,顺应教学的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对导学案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细致的优化和创新。
1.借助导学案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高中数学教学的参与者既有教师也有学生,教学过程中应该相互影响与合作,双方需要有充分的交流和沟通。要体现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高中数学教师就必须抛弃传统的单项式教学,而采取双向式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若遇到难题的时候,数学教师需要利用各种有效手段积极主动地指导学生去解决问题,使得学生能够对该问题形成深刻印象,从而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在引导或者指导的过程中,教师不可避免地将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展开对问题的讨论。因此,传统的以讲为主的导学案模式难以再被应用,而需要充分发挥出教学双向性的优势特点,设计互动式的导学案模式。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师生问答、小组讨论、共同讨论或者辩论赛等互动形式,使得导学活动成为师生、生生深入互动的有效载体,进而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到“三角函数奇偶性”的有关知识时,数学教师需要让学生充分掌握三角函数奇偶性内涵,而导学案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快速地理解其内涵。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向学生展示正弦、余弦的图像和性质以及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然后和学生一起对函数的特征进行学习认知,以此对三角函数的奇偶性进行了解。数学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互相讨论,说出函数的奇偶性特点。之后,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通过之前的讨论和分析,知道正弦函数、正切函数是奇函数,余弦函数是偶函数,并且奇函数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关于y轴对称。
2.应用展示讲解递进性的探究式导学案模式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也是在教学中逐步提高。高中数学教师在应用导学案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需要从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引导和讲解的过程中层递式地开展导学案教学模式,使得学讲内容能够逐步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也能够逐步掌握到知识点。例如在讲解到“向量加减法的基本运算”的时候,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该内容的运用上难以收获满意的效果,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而在导学案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采取探究式的导学模式,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向量加法以及减法的定义、法则等,然后让学生回答出向量加减法法则、公式,说出具体的概念和内容,接着利用典型案例概括巩固功效,让学生对两个式子进行简化:PB+OP+OB和-PB+OP-OB。给出条件:加入|AB|是9,|AC|是6。问题:那么取值范围是多少?学生在对问题进行解答的过程中会逐渐发现该问题的解答过程运用到了向量加减法的运算,并且涉及到了向量加减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且还对向量加减法在三角形中的应用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样的一种教学过程,一步一步地对学生加以引导,由浅入深,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对向量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3.采取合作式的导学案模式
教学的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无论是教师的教学活动还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他们都是一项群体性活动。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需要通过合作式导学案模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还有社交处理能力。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或者组织小型的辩论赛,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做学习的主人,推进和提升导学合作的效果,最终提高数学教学课堂的质量,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数学教学作为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发展。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借助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成绩,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