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教育中发酵

2016-04-11 07:02浙江省义乌市廿三里第二小学骆夏英
数学大世界 2016年6期
关键词:师爱童心教育者

浙江省义乌市廿三里第二小学 骆夏英

爱在教育中发酵

浙江省义乌市廿三里第二小学 骆夏英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教育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数学老师一定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一、保持童心点醒师爱

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乐于保持一颗童心善于在某种意义上把自己变成一个儿童,这不但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之一,而且是教师对学生产生真诚情感的心理基础,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甚至把童心视为师爱之源。虽然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不可避免地在年龄上与学生拉开距离,但我们应努力使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和谐一致,学会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裴斯泰洛齐在《与友人谈斯坦兹经验的信》中这样深情地写道:“我决心使我的孩子们在一天中没有一分钟不从我的面部和我的嘴唇,知道我的心是他们的,他们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他们的欢乐就是我的欢乐。我们一同哭泣,一同欢笑。”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拥有儿童般的兴趣,有的教师认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固然应平易近人,但切不可显出过分的孩子气,因为这样会使教育者丧失起码的尊严。但只要把握学生的情感,并注意环境、场合,教师任何“过分的孩子气”都不会是多余的。作为成人,教师当然不可能在任何方面都与学生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但教师的职业却要求我们应该保持一点儿童的兴趣。“只要人们没有做到以童年的欢乐吸引住孩子,只要在孩子的眼睛里尚未流露出真正的欢欣的激情,只要他没有沉醉于孩子气的顽皮活动之中,我们就没有权利谈论什么对孩子的教育影响。”

二、好教师的基本条件——爱心

无论经验还是教训都告诉我,童心于教育弥足珍贵。童心在教育上的体现,便是爱心。从孔子的“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到夏丏尊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罗素“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发展”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但这种情感,不是装模作样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师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感情恩赐,甚至不是为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资,而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诚的感情。

三、教师的尊严来源于学生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要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每个孩子都引起我的兴趣,总想知道,他的主要精力倾注在什么上面,他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有哪些快乐和痛苦。小朋友圈子一天天扩大,并且像我以后才意识到的那样,连我不曾教过课的那些孩子也成了我的朋友和受我教育的了。”当第一次读到苏霍姆林斯基这段真诚的话时,不得不惊叹于,一个享誉全球的大教育家竟然有这样一颗爱孩子的童心,这位令人敬重的教育家,曾在一个春天和他的学生共同买了一条小木船,划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去探险。教师对孩子真挚的爱,这是我们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如果我们总在学生面前表现出高深莫测、凛然不可侵犯的派头,从中体验着自己的尊严,其实,这不是尊严,只是威严。真正的尊严是敬重而非敬畏,因此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学生时,学生会不只把我们当作老师。这时我们获得的尊严,就不仅仅是教师的尊严,更有朋友的尊严、同志的尊严、兄长的尊严、父亲的尊严。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真理,那就是教育者的尊严来源于学生。

四、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大凡有事业心的年轻人在刚踏上岗位时,都热情有余思考不足,干劲冲天却很少想过其他,只有等几年过去才会冷静下来,对以前满不在乎的东西进行思索、学习、研究。在工作几年后才能初步体会到爱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以及它所提示的教育科学规律。以前,总是把这种事儿不自觉地停留在口头上,并且把这种师爱抽象化了。而教育实践使我现在开始理解这种爱的含义和表现形式。教育工作者所特有的师爱,首先应该是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欣喜、激动、沉思。教育不应违背儿童的天性,当然“不违背”并非一味迁就,而是把童趣引导到正当的途径和允许的范围内发挥,这将会使学生的心和教师的心贴得更近。教师本人甚至也保持或培养一点“儿童的天性”,那么,可以使师生之间的心灵融为一体。教师与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依恋感,有时会产生连教师本人也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爱和教育不完全相等

虽然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但是有了爱不等于就有了教育。当我们给某一种教育思想实践命名时往往突出的是这种教育的特点,即这种教育与其他教育不同的地方,比如成功教育、赏识教育等,而爱心是所有教育的共性。换句话说,任何一种成功的教育,无一不包含着并体现出爱心,难道成功教育没有爱心吗?难道赏识教育没有爱心吗?因此,用爱心来概括教育的特点是不太妥当的。教育的爱自然而然地贯穿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也不声不响地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潜移默化地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爱心这个词的泛滥,会使一些教师对爱心也产生了误解。首先要说明的是,关于教育中的爱心,无论怎样强调都是不过分的。但关键是如何理解这个爱心。有人以为教育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或者以为教育之外就是迁就学生,就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及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因为教育,不仅意味着提高人的道德水平和知识能力水平,同时意味着按文明社会与他人交往的准则规范人的行为,即通常所说的养成教育。作为社会人,不遵循起码的公共规则与秩序是很难与人交往的。这样,为了尊重多数人学习的权利,有时不得不对违纪者以必要的惩罚。凡是离开了严格要求,迁就和纵容学生的爱,绝不是我们所提倡的真爱。

猜你喜欢
师爱童心教育者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童心向党
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
童心加油,战“疫”必胜
平凡而真挚的师爱
童心绘天下
以师爱诠释教育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有一种师爱叫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