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长征校区 王宜彪
从知识提升走向素养发展——小学数学“教与学”的价值观探讨
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长征校区王宜彪
“数学素养”是在人的先天性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数学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努力和实践认知活动而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能力、观念和数学品质。目前课堂教学,由于陈旧的教学观念和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仍以课本为主,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节,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严重脱节。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被动,死记硬背,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潜力难以得到发挥,课堂教学失去了活力;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基本态度与基本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注重书本知识的获得,而相对忽视了数学知识的运用,以至于只会计算不会运用,使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成为一句空话。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价值取向及目标定位应该着眼于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而非知识本身。形式上不以老师的讲授为主,而是通过自己观察、交流、合作、体验等多种方式主动学习。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实践操作中获得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正确认识和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动脑、动眼、动耳、动嘴、动手,真正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和独立性。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主动活跃状态,主动发现问题,探索学习规律,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主动性,内化自己的数学素养。
1.从学数学知识走向挖掘数学能力
数学是什么?数学教学是什么?我们作为小学数学老师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很多时候我们定的教学目标都是知识类的目标,关于孩子的数学能力、数学素养目标都没有很好地回答。从事数学的教师应该时刻装着这些问题,真正把握数学的、数学教学的、数学教育的本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分析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充分展示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并形成开放性和自主性的数学教学方式。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从而促进他们数学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
2.从挖掘数学能力走向提升数学素养
数学是以研究“数”为主要对象的一门学科。为什么同样的教室环境,同样的教师引导,同样的课本资源但反馈回来的数学能力千差万别,参差不齐呢?究其原因还是孩子接受完数学知识后思维表达能力不同。久而久之,数学素养越拉越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解决问题,并找到合适的策略解决实际的问题。引导学生辩证地理解数学语言,在主观与客观、形象与抽象的思维碰撞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
3.小学数学素养的价值认同:为自我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个性学习、小组学探究学习、角色转换学生执教等形式,打开学生主动思维的空间,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变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让学生充分地活动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内因的转化。只有体验到发现的乐趣才能够真正地为自我发展而学。
1.小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缺失在课堂
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的课堂。在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中,应该有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有富有活力和探索精神的学习活动,有让学生充分自主地主动学习以及师生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但现实中的小学数学课堂依然摆脱不了传统的教学思维,虽然在公开展示课上面教师也会想到教学形式应该有合作交流形式、同桌讨论环节,甚至也有自主发现探究的内容,但在平常课上面这些环节的设计比较随意,甚至变得可有可无,越是高年级教学内容越多的情况下这种情况存在尤甚。数学素养的培养在平常课堂缺失得太多太多,主要表现在:
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培养的目标多数是掌握哪些知识,学会哪些技能,对于学生应该在一节课上数学素养应当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和提高没有明确的目标要求。这是因为教育者的教育观念没有更新和转变,还停留在以前的传授知识“授人以鱼”的状态。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实践操作—提出猜想—进行验证—自我反思—建立模型”。数学模型正是沟通数学理论和实际的桥梁,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能力的重要手段。学校课堂教学培养目标的更新、发展和改革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着眼于孩子的长期发展。学会用数学方法思考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应该着眼于提高小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以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能力、观念和思维发展为目标。这是对小学生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明确培养目标,才能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促成“教育、教学、发展”三大任务的落实。
2.小学生数学素养培养文本性错误引导
目前,我国部分数学教材基本上是按应试目的设计的,忽视了实际运用,把数学仅看成是继续学习的工具,它所强调的思维、推理、判断等能力也基本上都是通过习题来培养的,变成了解题能力的训练。在教材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这种应用强调的是形式逻辑的过程,目的是巩固基础知识。例如,在学习“有余数除法时”,判断结果是否正确时学生会运用“余数一定比除数小”这一概念去进行判断。例:17÷5=2……7,余数7大于除数5,所以结果是错误的。这种应用比较刻板、雷同、单一,失去了灵活性。
第二,不同数学知识的组合。现行数学教材的大量应用内容,就其本质来说,更多体现了一种知识的综合、思维的操练,是一种完全数学化的行为。如在学习“算24点”这部分知识时,完全是加减乘除运算的组合,目的是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思维的操练过程。
第三,形式化的数学模式与实际应用不相符。目前教材中大量的应用问题类同于一般练习,只是为了训练思维的形式化操练。这种“应用”与现实生活脱节,不具有“主动性与探究性”的要求,更没有经历“实际问题—数学问题—符号、模型—实际问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