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佛寺道观的文化意蕴

2016-04-11 04:19冯巧英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寺观寺院佛教

冯巧英

(太原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6)

三晋人文

山西佛寺道观的文化意蕴

冯巧英

(太原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6)

佛寺道观的形制与择址原则多遵从中国传统思想,但由于理念不同而稍有区别。古代寺院和道观不是供游玩的,而是以其显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辉映的清净潜移默化地净化和启迪观者的心神,提振观者的精神,使之对崇高和善产生向往,具有深远的文化意蕴。

佛寺;道观;文化意蕴

20世纪90年代初旅游业兴起时流行一句话:“白天看庙,晚上睡觉。”这是人们对旅游活动的自嘲。走马观花赶场似的旅游,人们不但得不到休息,反而增加了浮躁情绪。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不知道参观寺观是为何,以至于不少人去寺观就是为了祈福,求佛菩萨、老君、真人、娘娘……保佑发财、得子、无灾无病、考上大学……去焚香顶礼。在寺观里只是跟着导游走,或者听导游讲些经不起推敲的“神话”故事,或看看旅游介绍册,等等,介绍册虽富有知识性,但大部分看不懂,让人觉得无趣。对寺观的雕塑壁画导游讲得不多,只用概述性的词句如“栩栩如生”、“表现出古代能工巧匠高超的智慧、工艺”等等来介绍,使游客产生隔膜感。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先生曾谈道:“讲文化离不开人,否则就不成其文化,譬如讲酒,酒怎么好,用什么水,加的什么料……那是酒的生产过程,那不是文化。要有人去喝,才是文化。茶文化,茶产在哪里,怎么制作,这也不是文化,茶文化首先要有人,茶在人的生活中起了什么作用,人怎样对待茶,才是文化。”

山西金元以前的古建筑占全国70%以上,其中绝大部分是宗教建筑,主要是佛教、道教建筑。它们表达了怎样的人文情怀和宗教感情呢?佛教从东汉传入(这是依照成说,实际还要早)后,汉(曹)魏时只许梵僧立寺,佛寺自然是依照天竺式样呈宫塔式,即基座平面四方形,上面是按一、三、五……单数层级,层层叠加,一层比一层小,塔外每层墙面上布满佛龛,象征“天宫千佛”,所以叫“宫塔”,也称作佛图、浮图。宫塔形制在山西没有记载。到北魏时佛事大盛,佛教建筑和中华传统结合,出现了楼塔式寺院。依旧是单数层级的楼,方形,但里面是一尊处于正中的佛像,依据楼的层数决定佛像的高度,重楼的顶上置“相轮”,也叫承露盘、轮盖,上面还加请花、伞盖。下面的楼是汉地形制,上面的相轮、伞盖则保留佛教特色。重楼四周绕以堂阁,堂阁之间以阁道相连。总之,楼塔式的寺院是以楼塔内供佛像为主,其他建筑围绕它而建。大致楼塔层数越多则级别越高。山西最早的楼塔记载出自平城(今大同),北魏道武帝刚建都平城便于天兴元年(398)建造了五级浮图,除佛塔外还有圣殿、讲堂、禅堂、沙门座,是一处以佛塔为中心、功能齐全的大寺院。之后,献文帝又在皇兴二年(468)建造了七层浮图永宁寺。除平城外,晋阳(今太原晋源区)也有三级大寺,这座寺院的入志是以北魏末年尔朱兆于此杀死了孝庄帝而知名的。隋初,释宝澄在河东(今运城)普救寺建造百尺大像,“像设三层,岩廊四合,上坊下院”,可知这座寺院也是以内设佛像的三层楼塔为中心。隋唐之后,佛教中国化完成,佛寺呈现出中国特色,就是以院落的形式把具备各种功能的堂宇组成一个院子,典型的叫七堂伽蓝。七,表示完整,即需要有塔、金堂、讲堂、钟鼓楼、藏经楼、僧房、斋堂。后来寺庙越来越大,成为多院式,其他院落的配置不一定全具备七堂,视条件和情况而定,总之这都叫廊院式。最早的七堂伽蓝都有回廊连接。

寺院从汉末到南北朝400多年间的形制变化,反映的是对佛法理解由梵而华的变化。宫塔式是一元独尊的,无论塔身有多少小龛,都是同一样式,表示佛的无量化身。人们瞻礼时感觉到这就是佛的宫室,巍峨高耸、庄严肃穆,令人心生崇敬、立意归向。楼塔式是佛教与中华传统结合的产物,寺庙主建筑外观是楼,它的性质是佛塔,内供佛像。由于这一时期佛教盛传,所以有了具备各种功能的殿堂屋宇。其中为主的是礼佛课诵的殿堂,别的是为礼佛课诵之人——僧人服务的。

完全汉式的廊院式,蕴含了中国佛教的多种宗教与文化内涵。寺院的大门叫山门,也叫三门,表示进入空、无相、无作的三解脱门。塔内安置佛舍利(一般是法身舍利)是佛法的象征。金堂,通常称佛殿、大殿,因时代或宗派的不同,大殿内安置本尊佛,供瞻仰礼拜祈祷。庄严的佛像使人心生敬仰。早期塔和大殿是伽蓝的中心建筑。讲堂(法堂),是演说佛法、皈依集会的地方。殿内高高的佛像前设法座,也叫“狮子座”,当初佛以无畏音说法,如同百兽之王的狮子(印度以狮子为百兽之王)发出吼声,令菩萨起勇猛心求菩提,也使外道、恶魔生畏惧。狮子座喻后世高僧讲说佛法也会产生这样的效果。

隋唐之后,七堂伽蓝形制发生了大的变化。回廊没有了,增设了许多殿宇。五代时流行设罗汉殿,供养五百罗汉。宋代以后大都大殿两旁或另立别院,分别供养观音殿、地藏殿、伽蓝殿、祖师殿。根据地域或所尊宗派,有的是文殊殿、普贤殿……释迦佛(或三世佛、五世佛)令人景仰,但成佛大不易,菩萨就成为人们更感亲切、便于亲近的精神寄托。据佛经说,众生如果遇难,只要一心称念观音名号,“菩萨即时观其声音”前往拯救,使其得到解脱。所以在诸多佛菩萨中,观音菩萨在普通民众中受到最为广泛的崇拜和信仰。又据佛经说,释迦牟尼佛曾嘱咐地藏菩萨,要他在释迦佛入灭而弥勒佛尚未降生世间之前的这段时间里普渡众生,为此他发大誓愿:人生渡尽,方成正觉,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他也是拥有最多信奉者的一位菩萨。唐末以来佛教普及于大众,根据不同的精神需求各色人等也在佛门中寻求自己的心理寄托,寺庙中便出现了诸菩萨、罗汉。还有一个重大变革,便是寺院不再以塔为中心。许多寺院没有塔,即使建塔也另辟塔院,或置于寺后、两侧。寺庙依中轴线纵深布置作院落布局。

汉晋六朝时期,寺院大多建立在通都大邑,这是由于早期梵僧建寺受皇家、贵族供养,多数由贵戚“舍宅为寺”,只需在宽阔的院中立塔,便成为礼佛场所。隋唐开始,佛教昌盛,各宗纷纷创立,僧众为了潜心修行,证悟佛果,许多开山祖师便避开喧闹的城市,建寺于山林间。由于当时朝廷政策,寺院都有“常住田”(国家给寺院土地,或僧人开荒种的地以土地收入维持日常生活开销)“口分田”(僧人廿岁受田,六十岁退田),僧人自己种地解决温饱,寺院可以不必依附权贵,寺院逐渐进入山林。特别是禅宗提倡农禅,“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成为禅门代代奉行的清规,以至出现了“天下名山僧占多”的说法。不过僧人们在山林中开垦荒地、植树造林、保护水源,大凡山寺周围一般山青水碧、百灵自由。山本无名,是僧人结茅行道于前,徒众和信众共襄佛事于后,经过长期草创,经历多少代才形成“名山”,现代人才享受到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灿烂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清净地,得以荡涤灵魂,得一时的心神净化。

道教从创立时便依中华传统居住原则建造宫观,它所遵守的是以宜居为第一。寺院山林化并不是随意找处僻静地方便罢,而是多遵从中国传统思想立寺择地。其基本要求首先是依“道法自然,因地制宜”。以原地形为主,宜山则山,宜水则水,适当改造,不作大的改动。其次要观察形势,即要搞清山形水势。先考察山川大环境,再省察建址的水源、气候与外界沟通便利与否等。虽然有“深山藏古寺”的说法,但决不会有居于风道上、没有水源、与村落过于遥远的寺观。具体说一要依山傍水。或者“山包屋”,三面群山环绕,凹中有旷、一面敞开;或者“屋包山”,成片的房屋覆盖山坡,从山脚至山腰。而水源或清泉或水井必得充足。二是坐北朝南。根据我国地理位置,古人早就总结出以坐北朝南为正的建屋原则。这样采光好还可以避北风,居住才可以长久。有些北方寺庙,遵从历史上某些少数民族习俗,采取坐西朝东的朝向,也自有道理。三是广植树木,包括花草。环境绿化的好处,现代人体会更加深刻。所以寺观环境往往是最宜人的。还有论者提出适中居中,顺应生气等条件要求,都是古人生存经验的积累,道理其实并不玄虚。

在寺观建造上,佛教和道教由于理念不同,立庙选址也稍有不同。比如,道教建筑往往修到山顶或山的尽可能高处,因为山顶离天近,便于道士采仙气、集甘露。佛教自从由通都大邑转向山林,禅学思想已经深入各宗,寺院建造时,一般不造在山顶而是在山腰或山谷内高处,背山面水,山有来龙,水作环抱,地址宽大,口处有收缩。禅宗讲“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就是要以心为宗,领会佛的正觉,才能修得佛果。追求的是自见本性,不必求云雾缭绕的仙境,在于修行人静止念虑散乱,在自然山水之间潜心修行,证悟佛果。

留存至今的寺观大部分都保留了古代佛、菩萨、帝君、神仙的造像,还有壁画、雕塑(悬塑)等等。现在,人们多以艺术眼光来欣赏,这是只见其一。古代工匠造像时都以虔诚的信念观照心中的理想,付之于木石泥土,像成时要经过高僧、高道郑重开光。可以说,这些像由可见的高尚和优美启迪观者心灵升华,使人精神振作,对崇高和善产生向往。寺观造像对人的影响是直观的,却又是潜移默化的。

古代寺院和道观不是供游玩的,烧香祈福的人是求个心安,更多的人来寺观随喜,寻找的是那个“境”,试想一个清风徐徐、垂柳依依、花影映动、鸟叫蝉鸣的环境,听着隐隐钟磬声和悠扬诵经声,你还会烦躁不安、妄念频起吗?

(责任编辑 王怡敏)

B9

A

1008-9012(2016)04-0073-03

2016-09-25

冯巧英(1940— ),女,河北清河人,原太原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

猜你喜欢
寺观寺院佛教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佛教艺术
Fantasy and reality
基于山水风景意象的寺观文化景观营建传统
中国寺观园林与城市文化
论沈愚诗风
敦煌文本P.T.993吐蕃寺院稽考
浅析诗意文化在寺观园林景观中的境界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