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荟萃
顾明远:重新认识教育的本质
过去我们总是用工具理性来认识教育的本质,最近这几年,特别是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是人的权利,是一个人发展的权利,也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应该有所提高。
去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一个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核心利益”的理念转变》,提出教育不光是个人的问题,更是人类的共同利益和财富,学习也不是个人的事。这是用人文主义的精神来认识教育的本质,这个认识体系是和以前不一样的。工具主义认为教育要为这个服务、为那个服务。现在,教育要以人文主义为基础来培养人,教育要尊重生命、尊重人类尊严、尊重和平,要对人类的持续发展负起责任。
我一直主张,学校不要评“三好”学生,不要把学生过早地定格在你是好学生、他不是好学生。学生是不断变化的:现在的一些贪官污吏过去也可能是“三好”学生;现在没有得到“三好”的学生,他将来也会做出好的事业来。过早把孩子定格在好的、不好的,这种思维方式不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
最近,教育界出现了一个大家热议的话题:“在线教师”一小时拿18000多元,收入超“网红”。在此,我要为“在线教师”说几句公道话。谈这件事情,首先要评论三个问题:第一,他们在网上传播的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是好的课还是差的课?如果传播的只是教你怎么应付考试,没有什么知识含量,那么我不提倡;如果在网上放的是优质的课,受到家长和学生的欢迎,那么就多多益善。我们说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在网上传播优秀的课,有什么可非议的?第二,一个老师一节课拿了18000多元钱,合理不合理?我要问:难道老师讲一节课就一节课的功夫吗?他要讲一节优质课,恐怕不是1个小时的问题,而是1000个小时的问题,是一辈子备课的问题。第三,“在线教师”是不是有偿家教?现在网络是开放的,人人可以听,他自己的学生也可以听。我希望更多的优质课程能够拿到网上,让偏远地区的学生也可以享受。
我讲以上这些,就是说,要做一个好老师,就要认清教育的本质,切切实实地反思:反思我们的观念对不对,是不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反思我们对待每一个学生是不是有仁爱之心;反思我们的教学是不是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
(《教育时报》2016年4月27日 记者/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