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华
公开课,还要在“学生”上动心思
◇张晓华
公开课,顾名思义,是向一定范围公开的课堂教学展示,是常态课的升华。对于授课教师来说,大多很关注怎样教学,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教学手段,还有哪些更优化的教学策略可以尝试,可谓在“课”上动尽了心思。笔者认为,公开课,还要在“学生”上动心思。
公开课,是中小学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和载体,如果只考虑教师的自身过硬素质及其对教材的理解,忽视学生的学习需求,会让人有一种本末倒置的疑虑。只重视教的优化,听课者也只关注上课教师怎么教,本是学习主体的学生却不见教师在公开课上的凸显,不见围绕学生成长展开教学过程,课堂的实际意义就需要重新厘正。
公开课,需要在“学生”上动心思,要了解学生的已知已会,研究学生的兴趣与疑惑,关注学生的需求和能力。课堂归根结底是识别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公开课更当如此。看到学生的一点点成长,听到学生生命成长与语文学习一同拔节的声音,这样的公开课,是真正为学生而上的,听课老师也才能真正从中有所收获。
公开课担负着引领研究和指导教学的作用,因而需要思考公开课对常态化教学起到的最大作用和影响,应把公开课研究的视角指向学生,这既是由课堂学习的本身意义决定的,也是由公开课所担负的任务决定的。习惯认识上,听课者都将听课的重心聚焦于教师的教法,以及执教者对教材内容的挖掘、课堂动态的过程调控、课堂生成的把握等方面。如果教师真正把“学”放在课堂的首位,把学生的学习需要作为“教”的研究核心,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人,那么课堂教学就会呈现出一个更为生动和有效的状态,从而对教学研究起到更好的促进和示范意义,也才能真正体现公开课应有的价值。这是学生语文发展的需要,更是教学研究的真切呼唤。
追求公开课的真实性,教师不要过度预设、过度准备,要把公开课上成常态下的精品课。真实,需以学生的“学”为起点;常态,需以学生的“学”为归宿。公开课,还要在“学生”上动心思。
江苏苏州市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