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宪章
“山重水复”才是课堂最美的景致
◇贾宪章
如今的课堂让学生自身拥有的思维空间和实践平台越来越大,“顺风顺水”“波澜不惊”已难以生成精彩,“山重水复”才是其常态,才是其最美的景致。
执教者应珍视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山重水复”的生成契机。一位老师教学《放弃射门》一课,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思路:福勒是在什么情况下跌倒的?福勒为什么在那种情况下请求裁判收回处罚而且放弃射门?以此引导学生推想福勒的内心,并结合看图来帮助理解。课堂上,学生学习情绪高涨,思绪也比较活跃,各种教学任务自然完成得格外顺利,当然这堂课上学生的参与节奏和执教者的预设节拍也是完全契合的。事实上,在第一个问题提出后,就有一些孩子说出背离教师预设的答案和疑问。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执教者其实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设计稍作调整,把这突然呈现出来的“山水”摆在学生面前,和他们一起去体验 “经历山水”的艰辛和快乐。但更多的教师非常讨厌这样的 “意外之山”或“突然之水”,往往会无视其课堂价值,生硬地让课堂活动沿着自己设计的“坦途”继续下去。课堂需要设计,课堂上的学生却不一定一味地跟着老师预设的线路。如果执教者非要 “绕过山水”,让课堂生硬地沿着教案“顺利而行”,其结果一定是扭曲了课堂,也错过了课堂上不可多得的“山水景致”。
“山重水复”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种因素,看似因为“陌生景致”的出现而影响了课堂效率,可这些“意外景致”及时打破了课堂的定式,让师生顿生疑惑、焦虑的同时,也让他们思考方式和方向、学习的情趣和热情、探索的信心和勇气,同时绽放出别样的“柳暗花明”。
山东枣庄市市中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