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博,谢阳桂,许小平,高娟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通226001)
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在子宫肌瘤聚桂醇硬化治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梁博,谢阳桂,许小平,高娟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通226001)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SR)在子宫肌瘤聚桂醇硬化治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接受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40例(共43枚肌瘤),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6个月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计算病灶SR。依据治疗后6个月超声造影检查结果,将43个瘤体分为完全灭活组及部分灭活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SR。结果43个瘤体中,完全灭活组24个瘤体,部分灭活组19个瘤体。完全灭活组治疗前及治疗1、6个月病灶SR分别为2.61±1.48、2.57±1.79、3.32±1.62,部分灭活组分别为1.30±0.57、1.25±0.60、1.82±0.65;两组各时点SR相比,P均<0.05;同组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前相比,P均<0.01。术后1个月SR诊断临界值为1.69时,判断瘤体完全灭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1%、89.5%、85.5%;术后6个月SR诊断临界值为2.085时,判断瘤体完全灭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100%、84.2%、92.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SR能较为客观地反映病灶硬度,在子宫肌瘤聚桂醇硬化治疗疗效评价中应用效能较好。
关键词: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子宫肌瘤;聚桂醇硬化治疗;超声造影
超声引导下的介入治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3],疗效评价主要根据瘤体大小、回声变化、有无血流信号等声像特征,缺乏定量指标。本研究观察了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SR)在子宫肌瘤聚桂醇硬化治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4年1~12月在我院接受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40例,年龄31~51岁;共计43个瘤体,其中肌壁间肌瘤24个、浆膜下肌瘤15个、黏膜下肌瘤4个,肌瘤平均体积61.87 cm3。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白带常规及宫颈涂片检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西门子公司ACUSON X300超声诊断仪对聚桂醇硬化治疗操作进行引导。根据瘤体位置确定经阴道或经腹途径治疗。常规消毒铺巾后,在超声引导下将穿刺针准确刺入肌瘤伪包膜或蒂部,注射聚桂醇(100 mg/支),使其沿伪包膜或肌瘤蒂部弥散至整个肌瘤,使肌瘤呈雾状高回声团。
1.2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及瘤体SR测算分别于介入治疗前与治疗后1、6个月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采用日本HITACHI HI vision AVIUS超声诊断仪。先行常规经阴道超声检查,后将仪器切换至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模式,以一定频率轻压探头,显示屏实时双幅显示肌瘤弹性图像及灰阶图像。采用配套超声弹性成像软件进行图像分析,选取同一深度子宫肌瘤及其瘤旁子宫肌层组织,分别在两个区域勾画出需要对比的感兴趣区,通过仪器自带软件,计算SR(SR=B/A,B为对照组应变,A为瘤体内应变)。
1.3疗效评价方法术后6个月进行超声造影检查。采用西门子公司ACUSON 2000超声诊断仪。患者先做常规经阴道超声检查,后将仪器切换至超声造影模式,实时双幅显示超声造影及灰阶图像,然后由肘静脉快速注入2.4 mL造影剂(声诺维),观察瘤体内造影剂灌注情况。启动录像模式储存动态成像过程。将病例分为完全灭活组(瘤体内无造影剂灌注)及部分灭活组(瘤体内可见造影剂灌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病灶SR。
2结果
43个瘤体中,完全灭活组24个瘤体,部分灭活组19个瘤体。完全灭活组治疗前及治疗1、6个月病灶SR分别为2.61±1.48、2.57±1.79、3.32±1.62,部分灭活组分别为1.30±0.57、1.25±0.60、1.82±0.65;两组各时点SR相比,P均<0.05;同组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前相比,P均<0.01。将所有瘤体治疗后1、6个月的SR诊断临界值作为纵坐标,1-特异性作为横坐标,绘制ROC曲线,得出曲线下面积。术后1个月SR曲线下面积为0.847,取约登指数值为最大值(0.705)时的诊断临界值(1.69),病灶SR=1.69时判断瘤体完全灭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1%、89.5%、85.5%。术后6个月SR曲线下面积0.960,取约登指数值为最大值(0.842)时的诊断临界值(2.085),病灶SR=2.085时判断瘤体完全灭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100%、84.2%、92.5%。
3讨论
子宫肌瘤硬化治疗后肌瘤部分灭活是瘤体继续增大的主要原因,瘤体灭活情况是判断追加治疗与否的重要参考指标。目前,超声造影检查被广泛应用于肿瘤介入术后疗效评估。多项研究[4~6]表明,瘤体造影剂灌注情况能客观、准确地判断介入治疗后瘤体的灭活范围。本研究以超声造影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疗效。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RTE)是目前医学超声成像的研究热点。随着肿瘤的发生、发展,瘤体内组织硬度也发生变化,利用这一特性,RTE可对良恶性肿瘤进行鉴别诊断[7~9]。近年来,该技术在乳腺、甲状腺疾病中的应用较多[10~12],在子宫肌瘤介入治疗中的研究和应用较少。RTE与常规二维超声相比,不受声衰减限制,可实时双幅显示瘤体的二维及弹性图像,准确显示瘤体大小、轮廓及硬度信息,而SR是半定量评估瘤体硬度的指标。
本研究结果显示,完全灭活组和部分灭活组治疗前病灶SR差异即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子宫肌瘤的硬度对其介入治疗疗效有影响;术后6个月,两组SR均较术前增大,可能由于瘤体组织缺血发生乏营养性钙化及纤维化等导致瘤体质地变硬、弹性降低[13~15]。我们经过分析还发现,术后1个月SR为1.69时,判断瘤体完全灭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1%、89.5%、85.5%;术后6个月SR为2.085时,判断瘤体完全灭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100%、84.2%、92.5%。
我们认为,SR可较为客观地反映病灶硬度,评价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疗效准确、客观。在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过程中,应选取与肌瘤同一深度的正常肌层进行比较,得出的SR更准确[16];由于瘤体内组织成分不均,可表现为蓝绿相间的图像,应尽量放大取样框,减小误差。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纳入病例数量较少,上述结果有待扩大样本量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
[1] 马苏亚.超声介入在临床上的应用现状[J].现代实用医学,2015,27(3):282-284.
[2] Zargar SA. Percutaneous drainage of liver hydatial cycsts:is evidence enough to accept it as first modality of choice[J].Trop Gast Roent Erol, 2011,32(3):161-163.
[3] Koutlaki N, Nikas I, Dimitraki M, et al. Transvaginal aspiration of ovarian cysts: our experience over 121 cases[J]. Minim Invasiv Ther, 2011,20(3):155-159.
[4] 杨一林,段云友,杨瑞静,等.超声造影量化分析评价经非手术联合介入治疗后原发性肝癌的残存血供[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1,8(4):267-270.
[5] 樊树华,李明星.超声造影评价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局部疗效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19):118-123.
[6] Meloni MF, Andreano A, Zimbaro F, et al. 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 Roles in immediate post-procedural and 24-h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rmal ablation of livertumors[J]. Ultrasound, 2012,15(4):207-214.
[7] 智慧,肖晓云,杨海云,等.弹性应变率比值在乳腺实性肿物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初探[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9,18(7):589-591.
[8] 仲艳密,宁春平,房世保,等.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对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5,24(3):228-231.
[9] 屈丰华,李莹,孙俭宇,等.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恶性肿块的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5):789-791.
[10] 俞清,王文平,徐智章.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定量参数分析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初步应用[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0,19(5):408-410.
[11] 王志远,杨通明,吴泽惠,等.超声弹性成像鉴别乳腺微小良恶性肿块[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10):1901- 1903.
[12] 纪莉,吴凤林,娄雪峰,等.超声弹性成像评估甲状腺良性结节射频消融效果的价值探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4,30(12):1071-1073.
[13] Siskin GP, Dowling K, Virmani R, et al. Pathologic evaluation of a spherical polyvinyl alcohol embolic agent in a porcine renal model[J]. J Vasc Interv Radiol, 2003,1(1):89-98.
[14] Colgan TJ, Pron G, Mocarski EJM, et al. Pathologic features of uteri and leiomyomas following 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 for leiomyomas[J]. Am J Surg Pathol, 2003,27(2):167-177.
[15] Nicholson TA, Pelage JP, Ettles DF. Fibroid calcification after 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 ultrasonographic appearance and pathology[J]. J Vasc Interve Radiol, 2001,12(4):443-446.
[16] Zhi H, Xiao XY, Yang HY, et al. Semi-quantitating stiffness of breast solid lesions in ultrasonic elastography[J]. Acad Radiol, 2008,15(11):1347-1353.
(收稿日期:2015-10-06)
中图分类号:R711.7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2-266X(2016)07-0055-02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6.07.020
通信作者:谢阳桂(E-mail: ntxieyg@163.com)
基金项目:南通市社会发展基金项目(BK2011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