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腔内造影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应用

2016-08-03 13:31赖瑾瑜陈颖聪郭焕如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8期
关键词:超声造影

赖瑾瑜+陈颖聪+郭焕如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腔内造影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经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胃肠道间质瘤的超声表现。结果 8例肿瘤起源于小肠, 12例起源于胃, 2例源于大肠。超声表现多数为外生型的不规则或类圆形低回声肿块, 回声不均匀, 其中 10例可见肝多发转移。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的超声腔内造影表现无特异性, 但超声腔内造影检查能明确肿瘤发生部位及外周侵犯情况, 有助于肿瘤良恶性鉴别。

【关键词】 间质瘤;超声造影;胃肠肿瘤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8.019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value of ultrasound lumen contrast in diagnosis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on ultrasound manifestations of 22 pathologically and immunohistochemically confirmed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cases. Results There were 8 cases with small intestine as origin, 12 cases with stomach and 2 cases with large intestine. Main ultrasound manifestations included exogenous irregular or quasi-circular lump with uneven low echo. There were 10 cases with multiple liver metastasis. Conclusion Ultrasound lumen contrast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shows no specificity, while it can reveal tumor location and peripheral invasion. It is helpful for identification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tumors.

【Key words】 Stromal tumor; Ultrasound contrast; Gastrointestinal tumor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较少见, 有关其超声腔腔内造影诊断方面的报道也鲜见报道。本文回顾性分析22例经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超声表现, 探讨超声腔内造影在诊断方面的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经手术、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22例, 男16例, 女6例, 年龄22~82岁, 平均年龄55岁。主要临床症状:腹部不适12例, 腹部肿块6例, 黑便9例。

1. 2 方法 使用日立公司“二郎神” 超声诊断仪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 MHz及5.0 MHz。受检者空腹, 下腹有肿块者充盈膀胱。依次扫查腹部各区, 发现病变后作多方位扫查;发现病灶后, 在胃内肿块需口服造影剂500 ml、如病灶在结肠则需要有1500 ml造影剂灌肠;在造影期前需空腹, 结肠病灶则需要清洁灌肠;腔内造影再次扫查, 重点观察病灶外周组织及淋巴结回声。超声观察指标:肿瘤原发部位、形态、大小、回声特点、有无转移及肿瘤与临近组织的关系。彩色多普勒检查时, 观察肿瘤的血流分布, 血流强度及用脉冲多普勒测量血流参数。

2 结果

2. 1 肿瘤原发部位、形态及大小 发生于胃12例, 十二指肠2例, 空肠2例, 回肠2例, 空回肠交界处2例, 结肠1例, 直肠1 例;瘤体直径最小36 mm, 最大80 mm;病变多数形态不规则(16例), 少数呈类圆形(6例)。

2. 2 肿瘤回声 低回声20例, 低回声中有液性无回声区2例;回声不均匀19例, 回声均匀3例。

2. 3 肿瘤血流情况 4例行彩色多普勒检查, 2例肿块内可见稀疏的短条状血流信号, 测得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18 cm/s,

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10 cm/s, 血流阻力指数(RI):0.55;另2例肿瘤内可见周边部较丰富的点状、短条状血流信号, 测得动脉频谱PS:16.8 cm/s, ED:9.2 cm/s, RI:0.56。

2. 4 肿瘤生长方式 外生型18例, 偏心型4例。其中4例空肠肿瘤病变伴有肠套叠, 近端肠管扩张积液。

2. 5 肿瘤转移情况 10例发现肝转移, 均为多发病灶;2例肿瘤周围淋巴结转移。

2. 6 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 肿瘤细胞呈梭形或上皮样多边形, 排列成漩涡状。22例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 CD34

(+~++), Vimentin(+~+++), 18例S-100(-), 4例S-100(+/-)。

3 讨论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少见, 过去病理组织学常将这类肿瘤归于平滑肌肿瘤或神经源性肿瘤[1]。近年来, 由于电镜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的发展, 对其生物学特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发现过去临床和病理诊断为胃肠道平滑肌肿瘤的病例有相当一部分并非平滑肌肿瘤, 这引起了病理医师和临床医师的广泛注意。有学者把胃肠道结缔组织肿瘤分为两类:一类起源于平滑肌细胞、雪旺氏细胞或纤维母细胞;另一类无明确组织起源(未定平滑肌或神经分化)的肿瘤, 后者形成一组胃肠道间质瘤。本病多见于48~72岁的患者, 男性多见。胃肠道间质瘤可发生于胃肠道任何部位, 文献报道以胃部最多见(52%), 其次为小肠(25%), 大肠(11%), 食道(5%)较少受累, 偶见于网膜及系膜和腹膜后[2]。本组22例起源于胃12例, 胃部发生>50%, 与上述报道一致, 考虑为间质瘤多发于胃部的缘故。

超声声像图特征:①胃肠道较大且不规则或类圆形肿块, 常为外生型生长, 肿块向胃肠壁外凸出, 因而肿块内并无气体样回声, 少数为偏心型生长;②肿块多数为低回声, 肿块内回声多数分布不均匀, 肿块内可有液化坏死;③可伴有肝脏和淋巴结转移, 行彩色多普勒检查, 肿块内血流丰富程度不一, 均可检测到低速低阻的动脉血流, 其彩色多普勒超声特点有待于积累更多的病例与经验进一步分析。在胃肠道腔内造影技术应用中, 使二维声像图更为清晰, 边界更为明确;明确病变侵犯范围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作者体会是临床上如遇到患者胃肠道较大的不规则或类圆形低回声肿块, 外生型生长, 内部不均质等, 在鉴别诊断中应考虑本病;在成人发现肠梗阻, 巨大包块时, 可以利用灌肠及腔内造影技术发现肿块, 也应考虑到本病。常需要鉴别的病变包括平滑肌瘤或肉瘤, 神经源性肿瘤、胃癌、类癌、淋巴瘤[3]。尽管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特征如外生型生长, 不均质肿块, 中心部可有坏死和囊性变, 周边部血运较丰富等, 但这些超声表现仍不具有特异性, 其他肿瘤如平滑肌瘤或神经源性肿瘤等亦可有相似的表现, 所以胃肠道间质瘤确诊主要依据病理免疫组化检查, 超声很难作出正确诊断[4], 但超声可对肿瘤准确定位, 本组 22例患者, 术前超声腔内造影均正确提示了肿瘤来源。另外, 超声可对该肿瘤良恶性的鉴别和远处转移提供重要信息[5]。本研究利用了超声造影技术, 病灶被造影剂对比显示后边界和形态更为清晰, 病灶外周的淋巴结及网膜显示得更为清晰。经过对照分析本组肿瘤的影像与病理学所见, 作者当超声发现肿瘤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远处脏器和淋巴结有转移时, 应考虑肿瘤恶性的可能。

总之, 胃肠道间质瘤的超声腔内造影表现无特异性, 但超声腔内造影检查能明确肿瘤发生部位及外周侵犯情况, 有助于肿瘤良恶性鉴别。

参考文献

[1] 王光霞, 徐松, 王伟, 等. 超声造影在胃肠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初步临床应用.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07, 4(1):35-37.

[2] Ding H, Kudo M, Onda H, et al. Contrast-enhanced subtraction har-monic sonography for evaluvting treatment response in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JR Am J Roentgenol, 2001, 176(3):661-666.

[3] 赵妍, 唐少珊, 王一娇, 等. 结肠恶性肿瘤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及其定量参数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0, 26(12):2317-2320.

[4] 李仁富, 陈松华. 胃超声检查胃部疾病120例结果分析.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 7(25):6084-6085.

[5] 高兴, 谢景来. 口服均匀有回声型造影剂的胃肠超声造影应用价值. 广东医学, 2013, 34(7):1094-1096.

[收稿日期:2016-02-19]

猜你喜欢
超声造影
超声造影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临床价值
超声造影诊断颈部浅表恶性肿大淋巴结的临床研究
超声造影诊断颈部浅表恶性肿大淋巴结的临床研究
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引导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的对比研究
乳腺良恶性肿块超声造影典型模式分析及临床价值评价
超声造影在肝脏肿瘤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
158例甲状腺恶性肿瘤临床分析
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