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打造艺术类品牌与特色专业的途径与方法——以天津艺术职业学院为例

2016-04-03 22:58刘健
山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特色专业专业建设艺术类

刘健

(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天津 300180)



高职院校打造艺术类品牌与特色专业的途径与方法——以天津艺术职业学院为例

刘健

(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天津300180)

摘要:艺术类专业是高职院校中的一类特殊专业,负担着培养文化产业技能型人才的任务。现实中,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建设还面临着很多现实问题。以天津艺术职业学院为代表的高职院校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实践,逐渐探索出了“一体两翼”的专业建设途径以及艺术类专业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的建设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艺术类;品牌专业;特色专业;专业建设

一、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随着国家一系列鼓励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截止到2011年,全国高职学校数量1276所,占普通高校总数的60%;招生数325万人,占普通高校招生总数的47.7%。其中,艺术类高职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1年,全国艺术类高职院校为35所,而普通类高职院校中开办艺术类专业的则更多。然而,在办学实践中,高职院校的艺术类专业建设面临着一系列现实问题,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缺乏高职特色

主要表现在与中等职业教育艺术类课程设置和本科教育艺术类课程设置区分度较低,常常出现或者沿用中专课程设置或照搬本科课程设置的情况。此外,还存在课程设置缺乏连贯性、层次性和系统性的问题,各学期不同层次、不同性质之间的课程分布不甚合理。理论教学比重总体上仍然偏高,实习实训教学比重还有待提高、有效性尚待加强

(二)教学方式僵化

主要表现在“填鸭式”的课堂教学仍然占据主导地位,部分艺术类专业甚至仍然沿用“口传心授”的古老教学方式。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先进教学模式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虚拟课堂等先进教学手段的应用范围非常有限。

(三)教材内容老旧

现有的艺术类专业教材普遍存在内容滞后、千篇一律等问题。专门针对高职层次,适应高职教学需求的高水平艺术类教材非常少见。另一方面,一线高职教师编写的高水平教材或讲义,因为用量有限又缺乏资金支持,很难得到出版机会。

(四)适应高职教育特点的优秀专业教师匮乏

目前,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教师主要来源于高等学校艺术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以及从行业企业一线的外聘教师。前者普遍存在对职业领域一线工作情况缺乏感性认识,教学实效性差等问题,后者则常常存在理论水平不高,教学缺乏系统性等问题。真正既有较高专业理论和教学水平,有具有长期行业企业一线工作经历的“双师型”教师数量偏少。

二、“一体两翼”的专业建设新途径

要切实解决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建设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就必需紧扣高职教育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这个中心点,结合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规律,面向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大发展的社会现实需求,实施“一体两翼”的专业建设新思路。

“一体”是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水平为中心,加强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整体建设。具体而言,就是从教学基本环节改革与创新入手,以专业建设为主导带动教育教学全过程发展,以基于艺术专业特点的工作过程项目化课程开发为载体,以培养适应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艺术专业人才为目标,建立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创新工学结合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

“两翼”是指实施传统优势专业的品牌专业建设和新办专业的特色专业建设。高职院校中的艺术类专业大体上有两个来源:其一是原中专院校或成人高校的艺术类专业升格转制为高职艺术类专业,如戏曲表演、曲艺表演、音乐、舞蹈、美术等;其二是为适应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需要而新创办的高职艺术类,如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人物形象设计、文博讲解、艺术设计等。前一类专业,往往具有办学的传统优势,但旧有的中专或成人高校的教学模式并不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新要求。后一类专业,虽然适应了文化市场对于新型艺术类人才的寻求,但因为没有成熟的教学模式可以遵循,常常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摸索完善。针对这种情况,前一类专业宜采取品牌建设途径,努力打造艺术类名牌专业。后一类专业宜采取特色专业建设途径,以鲜明的专业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

三、高职院校艺术类品牌专业的建设

品牌专业是高职院校在传统优势专业的基础上,通过内涵和外延建设,打造在全国同类院校及考生和家长中具有品牌号召力和影响力的优势专业。品牌专业往往是一所高职院校中的龙头和旗舰专业,对于整个学院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天津艺术职业学院的曲艺表演专业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品牌专业。

天津艺术职业学院曲艺表演专业的前身为中国北方曲艺学校曲艺学科,这是我国第一所以传授北方曲艺曲种为主的艺术表演专业学科。自1986年建校以来,20多年的时间里,为各曲种培训表演和创作培养了大量人才。

2002年,中国北方曲艺学校与天津艺术学校合并组建天津艺术职业学院。曲艺表演专业被确定为学校重点建设的两个品牌专业之一。在苦练内功的同时,曲艺表演专业还争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通过各种渠道,努力提高专业知名度和美誉度,打响品牌,由内而外实现突破。具体做法包括:

第一,“名校战略”。利用中国北方曲艺学校二十余年间在行业内部和社会上积累的品牌效应,将“中国北方曲艺学校”与“天津艺术职业学院曲艺表演专业”进行捆绑宣传,实行双品牌战略,从而以较短的时间和较低的成本,有效提高曲艺表演专业的品牌能见度,将对“中国北方曲艺学校”的良性品牌认知转移到对曲艺表演专业上来。

第二,“名师战略”。这一战略的核心是将曲艺表演专业的品牌化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结合起来。具体来说,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转变办学思路,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充实师资队伍,提高办学水平。最近十年间,国内曲艺演出市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以民营演出团体为骨干的“茶馆相声”逐渐占据了演出市场的半壁江山。针对这种情况,曲艺表演专业大胆转变思路,聘请民营团体中德高望重、有丰富舞台实践经验的曲艺艺人来校任教,以“名师效应”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使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将有培养潜力的青年教师选派到知名演出团体中进行实践锻炼,使他们在舞台实践中逐渐获得知名度,成长为“名师”。

第三,“名校友战略”。中国北方曲艺学校自创立至今,培养了众多优秀毕业生。这些知名校友同样是曲艺表演专业建设品牌专业的重要资源,运用好这些校友资源将有利于教育品牌价值的提升。具体做法是: ( 1)建立校友墙:收集知名校友照片,在校园显著位置设立校友墙,既作为对在校生进行校史教育和培养职业荣誉感的重要平台,也作为对外宣传的直观窗口。( 2)邀请知名校友返回母校参加各种重要活动:利用校庆、校园开放日、座谈会、研讨会等活动,邀请知名校友返回母校参加活动,以此吸引媒体眼球,扩大宣传效应。( 3)利用校友关系,开拓校企合作新渠道。2011年12月,在校友高晓攀、尤宪超的牵线搭桥下,天津艺术职业学院与北京嘻哈包袱铺以校企合作的形式联合开办相声表演班,聘请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为名誉教授。各地媒体对此争相报道,使天津艺术职业学院曲艺表演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第四,“优秀生战略”。高职教育具有高度的实践性,因此在校生中的优秀分子也是创建品牌专业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搞好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曲艺表演专业积极为在校生、尤其是优秀生创造专业实践的机会。主要包括: ( 1)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参与民营曲艺演出团体的演出活动; ( 2)创造各种有利条件,积极鼓励在校生参与各种专业大赛、电视专题节目的摄制等活动,对于取得较好名次的学生进行奖励。以此为基础,通过网络、微博等新媒体手段广泛宣传曲艺表演专业在校生取得的各种社会实践成果,营造有利于专业发展和品牌价值提升的舆论环境。

四、高职院校艺术类特色专业的建设

特色专业是高职院校以自身条件为基础,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着力打造的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特征的优势专业,通常应具备与众不同的个性与特点,也往往是在专业群中具有带动性作用的龙头专业。天津艺术职业学院的主持与播音专业在建设过程中,就采取了特色专业的建设策略。

第一,找准专业定位,确立特色优势。在天津艺术职业学院所在的京津地区已有多所开设主持与播音专业的院校。如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有近50年的办学传统;天津师范大学开设播音专业也已经超过了20年;甚至同属高职院校序列的天津广播影视职业学院,也因其依托天津广电集团办学,在考生中有更强的号召力。因而,主持与播音专业创建之初,就确立了“以专业教学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导向,通过模块化教学灵活调整人才培养规格,适应文化市场多样化主持与播音人才需求”的办学方针,先后开发了文博讲解、庆典主持与策划、影视配音等三个专业方向,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与优势。

第二,创新课程体系,实施模块教学。为了适应多样化的人才需求,主持与播音专业从创设之初就设计了模块化的教学课程体系,分为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能力课两个部分。

专业基础课是指语言训练、播音训练基础、台词表演、形体训练与化妆等与形成主持与播音专业学生基本专业能力、尤其是语言和形态的把握与运用能力相关的必修课。这部分教学活动主要由校内资深专业教师和外聘专家任课,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不仅使学生获得了从事专业工作的基本技能,而且也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和能力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核心能力课是使学生获得从事文博讲解专业工作能力的知识性和技能性课程,包括:讲解训练、专业英语、专业礼仪训练、博物馆学基础、文物考古基础、文物基本常识等。这部分课程主要通过校内教学和校外实习来共同完成。为此,学院在创办文博讲解专业(方向)伊始,就与天津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周邓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等国家级博物馆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由这些合作机构的资深讲解员及文博专家组成校外兼职教师团队,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目标,在真实的场馆环境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与训练。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与实用性,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成才率。

第三,利用多种资源,完善实习实训。现代职业教育归根结底就是要实现“把工作场景搬到课堂上来,把课堂搬到工作场景里去”。为此,就必需建立完备的校内实训设施和校外实习基地。从2011年开始,主持与播音专业利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建立了具备国内一流水准的录播实训室和视频剪辑实训室,使得校内实训设施水平得到的全面提升,实现了教学环境与未来工作环境的衔接,提升了学生学习体验,有利于学生成才。同时,在既有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基础上,通过与北方电影集团共建“微电影摄制基地”,探索全产业链整合式的实习实训新模式。

第四,发挥龙头作用,推动专业群建设。通过持续性、全方位的专业建设,主持与播音专业已经具备了鲜明的专业特色和办学优势。这就使得主持与播音专业具备了作为龙头专业,带动整个文化产业专业群建设的可能性。根据专业相关性和产业关联度,以主持与播音专业为核心,向前整合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创意策划能力,向后整合摄影摄像、人物形象设计、模特与礼仪等专业分项执行能力,实现教学与实习实训资源的共享,并完善项目执行能力。

参考文献:

[1]程飞.学校形象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3.

[2]何锡涛.建精品专业、创高职品牌——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艺专业建设纪实[N].中国教育报,2004-04-29.

[3]黄世秀.高职品牌专业建设研究[J].职业教育训究,2007,( 01).

作者简介:刘健( 1982-),男,天津艺术职业学院文化管理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11年度课题“高职院校打造艺术类品牌与特色专业的途径方法研究”( XI361)成果。

收稿日期:2015-11-13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40( 2016) 02—0043—04

猜你喜欢
特色专业专业建设艺术类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艺术类专访心得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大学英语教学在高职院校特色办学中的发展思路
基于特色专业建设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校企共建高职药学特色专业
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