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独白走向复调——建构对话型的英语教学模式

2016-04-03 22:58:54梁芳
山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巴赫金建构师生

梁芳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从独白走向复调——建构对话型的英语教学模式

梁芳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

摘要:前苏联文论家米哈依尔·米哈伊洛维奇·巴赫金以对话理论著称于世,此理论在人文学科许多领域都颇有建树。在教学理论层面,巴赫金对话理论的启示为以对话主义多元思维方式,建构对话型的英语教学模式。

关键词:巴赫金对话理论;对话型英语教学

“米哈依尔·米哈伊洛维奇·巴赫金对当代人文学科许多领域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此被尊为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对话本是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言语交际现象,但巴赫金将之由具体涵义抽象为哲学概念,从而赋予了其更广泛的内涵:对话既是语言的本质、人类思想的本质、甚至还是自我存在状态的本质。基于此,他建构起闻名遐迩的对话理论:“对话”既包括言语交谈这种表层对话,也包括以非直接形式存在的潜对话,并且所有对话主体间都具有平等性、独立性与差异性,使对话呈现出永恒的开放性与未完成性。

在教学理论层面,19世纪初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主张“教师中心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家提出“儿童中心说”。20世纪80年代教育界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上教学理念都囿于主-客两分的思维方式:近代哲学自笛卡儿“我思故我在”的主客二分观开始,物质与精神、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等之间的二元对立被加强,主体对客体始终处于控制地位。“教师中心论”意味着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单一主体,而学生沦为被动接受的客体;“儿童中心说”只是将主体由教师转化为学生;“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表面上将教师与学生都尊为主体,但其实教学过程被机械地割裂为“教”和“学”两个对立面:在教时,教师是主体;在学中,学生是主体。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体现的多元思维方式为教学理论提供了借鉴:既然生活的本质是对话、语言的本质是对话、语言教学也离不开对话,那么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不应是对立的主客体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独立精神交往的对话关系,因此我们应建构对话型教学模式:师生与教材、环境和社会对话、师生对话、同学对话,老师对话,自我对话。尊重各主体的平等性、独立性与差异性,营造民主与开放的教学氛围,使英语课堂真正从独白走向复调。

一、师生与教材的对话

教师与教材对话是指真正把教材读懂、读透,把握住重点、难点与疑点及找准学生与之对话的切入点。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确定教学方法,尽最大可能促使学生更快走进教材、引导他们用心与教材对话,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学生与教材对话指的是学生对教科书及其它学习材料的阅读和理解,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文本进行自我解读、力图站在文本编写者的高度去探究教材的特点、努力融入教材的情境并多角度、多层次地体悟文本信息,敢于阐释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独到见解,从而提高对文本解读的能力。

二、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传统课堂“独白”现象突出。老师“一言堂”和“填鸭式教育”,追求课堂单位时间内知识的输出量,而学生只能跟着老师和教材转。老师按照事先的设计滔滔不绝地讲,学生不假思索地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教师无暇顾及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无暇聆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教师的权威地位突出,学生失语现象严重。

教师与学生要实现平等对话,首先,教师的地位要主动“下降”,而学生的地位要主动“上升”,消除教学双方的心理距离,营造平等民主的对话氛围。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观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以建构自己的思维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创造能力。

其次,教师与学生对话,要设置师生共同期待的话题和善于激发学生思维火花,决不能仅停留在“教师问、学生答”的浅层模式,而是要真正实现双方平等、独立地分享思考与见解,交流情感与理念。课堂问题设置类型可反映出教师是否有对话意识:“Nystrand和Gamoran分析了课堂问题的类型,一是测验性问题,目的是为了核对基本信息,通常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学生被要求复述他人的话或观点,而不是说出自己的观点。这种问题有三个功能:一是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二是检查学生对作业的完成状况;三是强调课堂的重要信息点和观点。这样的提问是非常僵化、单调的,老师设计和控制着课堂问题及其答案,学生给出正确的答案后,老师做出评价,然后就提问下个问题,学生参与程度很小,个人意见也得不到抒发。另一种是真实性问题,即开放性问题,没有老师预先设计好的、固定的标准答案,回答多样化,没有定论,老师尊重学生多样化的想法。”[5]这类问题才真正表现了巴赫金对话理论所体现的开放自由之人文精神。

T: What is this painting?

S: American mother and her son.

T: Yes,well done! The drawing of a mother and her son.

就教师提问的问题学生们给出了唯一性的答案,老师也没就这一主题展开讨论,而是直接总结“well done",进而向下进行。教师为互动而互动的问题设置,使本来可以引发讨论的开放性问题变成了一个有唯一答案的闭合性问题,因而师生并没有真正展开情感的交流。类似这样流于形式的对话互动质量并不高,属于课堂伪对话和泛对话。

独白英语课堂中诸如背单词等简单性的课堂任务和测试性问题非常之多,而口头讨论与写作等开放性的课堂任务非常之少。教师没有给学生抒发内心声音的机会,师生精神层面的沟通非常苍白无力。当老师只是自顾自地表演‘脱曰秀’时学生们就没有机会参与互动。英语课堂确实充斥着许多伪对话和泛对话,这与教师高质对话意识不高有直接关联。对话课堂时中避免伪对话与泛对话,不搞“形式主义”,使师生达到真正的互动对话是非常重要的。平等和自由的对话课堂不仅是语言的沟通、知识的传播、情感的传递与人格的感染,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能力。

三、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传统的学习方法是一种个人竞争性的学习,而对话式的学习是小组合作式学习。小组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的学习任务而组织起来,组员们群策群力、共同探讨,既能取长补短,又能交流情感,既培养了与人沟通的能力,又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英语对话式课堂离不开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因为学生们年龄、心理、认知水平相近,交往中最放松,在对话中碰撞,在争论中启发,最能激发灵感与创新性。学生之间的对话可以有许多模式: 如: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

Student1: Could you do some exercises at home?

Student2: Sure,in my free time I often do someexercises in my room.Near the door,you can see a computer with which I can play the games after doing some exercises.

Student1: I also have a computer.Opposite the computer you can enjoy a big TV on which I often see my favorite programmes.Besides,I have a beautiful violin which I often play and enjoy myself.

Student2: Which is your room?

Student1: This is my beautiful room.

Student2: 0k.

此对话是教师依据教材而设计,目的是激发学生围绕自己房间展开讨论,以实现学生在外语课堂上真正进行贴近生活的交谈。学生们结合实际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地描述各自房间的情况,使课堂中充满了不同学生的不同声音,真正地实现了平等对话型的英语课堂。

四、师生与自我的对话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唤醒人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对话是正视自我、反省自我与提升自我的积极过程。教师的自我对话包括:我是否突出了重难点并将之将透彻?课堂节奏和进度把握如何?课堂互动是否实现了异声同啸?是否兼顾了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学生是否都有所收获?哪些教学设计比较成功?教学方法还需如何改进?等等。

学生自我对话为:这堂课的重难点我是否掌握?谁的语言应用能力比我好?我的学习方法是否需要改进?我的知识体系需要怎样系统地整理?我是否需要和老师或同学们进一步探究一些问题?等等。师生都是在持续的自我对话中,悄无声息地构建和完善自我。

五、教师与教师的对话

教师需要在对话关系中进行心灵的碰撞。与同科目教师对话,可共享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成长;与班级其他科目的老师对话可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学生,也可知在比较中对自己的课堂有更清楚地定位;与班主任对话,可详细并全面地了解学生们的情况;与教务管理的老师对话,可清楚知道自己班级与其他班级的差异以及自身教学质量的高低;与外校优秀同行们对话,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获得许多宝贵的启示。

六、师生与环境的对话

师生与环境对话指师生与周围具体可感的物化环境之间的情感交流。环境是一种隐性课程,如服装仪表、自然景观、班级布置与校园文化等都是一种教学资源,总在“润物细无声般”地影响教育和塑造人。师生应共同关爱和创造积极向上、高雅温馨的物化环境,在感悟与理解环境中,巩固学科知识与丰富情感体验。如有的英文教师善于创造浸泡式的英文环境,课间或课上主要内容讲完后会播放英文歌曲、演讲与影片等,使英语的语音无处不在,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语感。

七、师生与社会的对话

师生与社会对话是指师生要从国际大背景中吸取外国文化营养,从本国文化传统中吸收民族精粹,努力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与社会对话,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的重要渠道,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学习方式。这种对话模式有助于培养敢于创新、勇于思辨、更自主和更主动的学习者。

巴赫金对话理论在英语课堂教学从独白走向复调中确实起到了理论指导作用。真正的对话型课堂不是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是教师带着学生一起去走向和拥抱知识。教师与学生的高效平等对话无疑是建构对话型课堂的最重要一环,但教师具体该怎样建构真正独立平等的对话课堂以及在构建对话型课堂同时,该怎样保证教学的秩序性与高效性,这些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法)托多罗夫·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M].蒋子华,张萍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2]巴赫金.陀斯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北京:三联书店,1992.

[3]巴赫金.文本对话与人文[M].白春仁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4]Yuksel D.A Bakhtinian.Understanding of Social Constructivism in Language Teaching[J].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Studies 2009,( 5).

作者简介:梁芳( 1975-),女,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西方文学;河北省石家庄艺术学校副教授。

收稿日期:2015-12-20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40( 2016) 02—0030—03

猜你喜欢
巴赫金建构师生
儿童游戏的异化与归真——以巴赫金狂欢理论为视角
玩具世界(2024年2期)2024-05-07 08:16:20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00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阿来研究(2021年1期)2021-07-31 07:38:26
对话与距离:《踩影游戏》的巴赫金视角解读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巴赫金“表述”研究的再阐释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中国火炬(2014年8期)2014-07-24 14:3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