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浩,娄自强,王建伟,宫 萌
(青岛工学院商学院,山东 青岛 266300)
在鲁高校留学生跨文化策略探析
高浩,娄自强,王建伟,宫萌
(青岛工学院商学院,山东青岛266300)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到中国。他们是否适应中国的文化环境,面对“文化冲击”采取了哪些跨文化策略,如何调整心态更好地工作与学习,值得我们研究。通过跨文化适应问卷调查,对不同性别、母国文化、年龄和来华时间的留学生进行跨文化策略选择分析,探索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对策,有利于优化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
关键词:跨文化适应;留学生;跨文化策略
留学生进入另一种文化环境,文化的差异会对其发展产生影响[1]。随着世界各国来到省内高校学习的留学生越来越多,跨文化适应问题对山东省高校留学生产生哪些影响?留学生在行为方式、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出现了哪些改变?山东省高校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将越来越具有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笔者通过向山东高校发放调查问卷,以此获取相关数据展开研究。调查问卷共发放110份,收回105份,其中有效问卷102份,有效率为97%。根据Ward的跨文化适应量表,问卷对山东留学生来华动机分析、跨文化适应状况调查、跨文化策略选择共设计55个题目,以符合实际情况。笔者采用5点量表记分,1表示没有任何困难,5表示极其困难,依次类推[2]。这项研究力图从环境、日常生活、价值观、学校生活、心理健康、财富等方面展开研究。
通过调查发现,第4题“我想环游中国以便了解中国的文化”得到了最高分3.7059分。这说明中国辽阔的领域、富裕的资源、美丽的风景和历史遗迹、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吸引很多留学生前来。
第二高分来自第1题“我想学习中文”的3.6078分,说明学习中文是留学生来华的主要动机。
第8题“在中国学习对我的职业发展有益”得到3.4150分,这是留学生来华的第三大动机。从第8题可以看出留学生选择东道国与其职业发展计划有联系。
最低得分来自第9题“我的亲戚和朋友在中国的大学学习”,这说明留学生选择大学具有独立性。
(一)生活环境方面
高校越来越重视对留学生生活环境的改善,为来华留学生尽可能提供舒适的生活服务设施,重视在环境和物质上满足他们,但是这种特殊的关照却使留学生与中国学生隔离[3]。留学生们感到自己像“隔离带菌体”一样被圈到所谓的“留学生培养基地”。另外,在山东高校学习和生活的留学生,普遍反映交通工具不太方便,公共汽车非常拥挤,无处站立。国外发达国家的公交系统基本能够满足国民的需要,国民对公共汽车的使用率和满意度非常高。与此相反,在中国对交通工具的使用,满意度高低却依次为:出租车>地铁>公交车。很多留学生不适应中国的交通情况,感到很无奈。
(二)人际交往方面
外国留学生对中国人的开放程度和友好程度的满意度较低,他们认为中国人对人很冷谈。中国人重视人与人的“亲疏远近”,强调“内外有别”,对待家人、熟人和生人的态度不同。中国人对家人、熟人非常有礼貌,并乐施于人,但对生人没有足够的尊敬。这种现象对崇尚个人主义的欧美留学生没有太大影响,但会令崇尚“集团主义”的亚非留学生反感。留学生普遍反映,中国人对待外国人态度冷淡,只有喝酒之后才会与对方交朋友。
(三)服务意识方面
在中国逗留时间较长的留学生普遍反映个别行业的服务意识较差,有的服务员不礼貌。比如到超市东西,收银员将找回的钱扔给你;去银行取钱要填写各种单子,排好长的队;留学生管理中心服务不到位,没有人指导留学生的各项工作。来华时间较短的留学生认为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开放,行业的服务意识有了明显的改善。
(四)公德意识方面
无论在中国生活时间的长短,留学生对中国人公共道德满意度都很低[4]。访谈结果表明,随地吐痰、公共厕所脏、空气污染、不遵守道路交通秩序等问题困扰着留学生。留学生来源国可能文化很浅,但是文化却很好。教育中的“德”,一个重要成分是公德。公德的根本是重视他人的存在。这些“外部环境”方面的因素已经影响到了留学生在中国的适应状况。
(五)社会支持方面
留学生普遍感觉中国公务员的办事效率较低,与行政和司法机关打交道非常困难[5]。中国人处理欧美留学生的有关问题明显比亚洲留学生快且有效率。同样是外国人,为什么不一样的对待?这是令亚洲留学生不解的问题。
问卷在这一部分设置了24题,通过六个方面来评定同化、分离、边缘化和整合四种策略。同化是指个体不想维持母体文化的认同,而寻求与主流文化的日常互动。分离是指个体看重自己的母体文化,避免同主流文化的互动。整合是指个体在维持母体文化的同时,又寻求同主流文化的互动。如果个体对维持母体文化没有太大的兴趣,同时又不想同主流文化互动,可以使用边缘化的文化适应策略。
每个被试都能够得到四个跨文化策略的平均值,这些平均值被用来计算每个跨文化策略的全部得分。量表采用5点记分,“1”表示强烈不同意,“5”表示强烈同意。分值越小,偏好越小。分离、整合、同化和边缘化策略的平均值是3.13、3.29、2.90和2.61分。
通过数据分析得知,整合是留学生使用最多的策略,边缘化是留学生使用最少的策略。选择整合策略的频率为43,占选择策略总数的42.2%。分离和同化分别为25和18,占比为24.5% 和17.6%。采取边缘化策略有16个学生,占比为15.7%。从统计数据看,大部分留学生能在中国和来源国文化间找到平衡。
下面根据不同分类进行跨文化策略选择分析。
(一)性别和跨文化策略
共有43名男留学生和59名女留学生参加测试(详见表1)。27名女性和16名男性偏好整合策略,占各自被试的45.8%和37.2%。12名女性偏好同化策略,占全部女性被试的20.3%。16名男性选择分离策略,占全部男性被试的37.2%。选择分离策略的女性和同化策略的男性分别为9名和6名,分别占15.3%和14.0%。只有很少的留学生选择边缘化策略,男女分别占11.6%和18.6%。
表1 不同性别的跨文化策略
一般情况下,男性和女性被试者选择跨文化策略显示几乎相同的偏好。两者选择分离作为他们主要的策略,边缘化是最少采用的。
(二)母国文化和跨文化策略
由于参加被试者国家较为分散,笔者根据地理位置和他们的相似之处,将他们分为三组,即亚洲组、非洲组和欧美组三组进行分析。
本次调查共有30名西方学生,42名亚洲学生和30名非洲学生参与调查(详见表2)。非洲组学生对同化显示极高的偏好,占被试总数的40%。欧美组有4名学生选择同化策略,亚洲组有9名学生选择同化策略,分别占组内学生的13.3%和21.4%。
欧美组对于整合策略有非常高的偏好,占被试总数的56.7%。亚洲组有6名学生选择整合策略,非洲组有5名学生选择整合策略,分别占组内学生的14.3%和16.6%。
亚洲组对于分离策略有非常高的偏好,占被试总数的50%。欧美组有6名学生选择分离策略,非洲组有8名学生选择分离策略,分别占组内学生的20%和26.7%。
欧美组大部分学生采取整合策略,而亚洲组学生偏好分离策略的学生较多。这一现象取决于西方学生和亚洲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即西方学生性格外向,适应新文化速度较快;亚洲学生性格内向,适应新文化速度较慢。通过本次调查,可以证明留学生来源国的文化与采取的跨文化策略有关。
表2 不同母国文化的跨文化策略
(三)年龄和跨文化策略
本次调查中51人年龄在25岁及以下,38人年龄在26-30岁,13人年龄在30岁以上(详见表3)。25岁及以下的留学生和30岁以上的留学生都显示对整合策略极大的偏好,分别占43.1%和53.8%。26-30岁的留学生显示对分离策略的极大偏好,占39.5%,比25岁及以下留学生和30岁以上留学生分别高27.7%和8.7%。另外,25岁及以下留学生的第二策略是同化,占比为25.5%; 26-30岁留学生的第二策略是整合,占比为36.8%; 30岁以上留学生偏好的第二策略是边缘化,占比为15.4%。从表3可知,年龄不是影响跨文化策略选择的重要因素。
表3 不同年龄的跨文化策略
(四)来华时间和跨文化策略
通过表4可以看到,在华时间少于6个月的留学生选择同化作为他们最认同的跨文化策略,占比为60.5%,分离和整合策略分别为第二位和第三位,占比为18.4%和15.8%,边缘化是最少采用的策略,占比为5.3%。这部分留学生正处于学者Lysgaard 1955年提出的U型曲线模型的蜜月期。他们对新环境感到新鲜和兴奋,急于了解周围所有的东西,对眼前的任何差别能够以正面的态度对待。
在中国6-12个月的学生选择分离策略最多,选择同化策略最少。逗留6-12个月的学生选择边缘化策略的比例要高于其他两组。这一现象正如U型曲线模型的“危机期”。处于这一阶段的留学生开始体会到“文化冲击”,普遍感到疲惫,面临在陌生而困难的环境中生活的挑战。
在华超过12个月的留学生有10人选择整合策略,占比为43.5%,比选择该策略的在华少于6个月的留学生高27.7个百分点,比在华6-12个月的留学生高21.5个百分点。这部分留学生经历着U型曲线模型的“调整期”。他们理解和接受文化差异,重视和认同中国文化。
表4 不同来华时间的跨文化策略
(一)改革留学生管理方式,实行“趋同”管理
留学生普遍认为,与中国大学生分开管理,阻碍了两者的交往。笔者认为对待留学生不应把他们圈到“留学生培养基地”,把他们当“外人”看待。应尽早开展“趋同管理”,扩大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的接触,扩大留学生与中国社会的接触,这有利于培养中外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二)努力提升留学生专业词汇水平
通过与留学生的交谈发现,当前他们所掌握的汉语词汇仅能进行日常的交往,不能有效进行专业学习。如果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尚未达到所要求的标准,就很难理解和掌握课堂中学习的内容和概念,更无法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学术活动,所以专业词汇的掌握对留学生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需要开设若干协助活动来促进留学生强化专业词汇的研习。如设立有关中文课程,通过教学处理词汇难题,协助留学生完成专业课程。另外,应动员在校生与留学生设立互帮小组的模式,指导留学生对专业词汇的学习。
(三)提高跨文化交际技巧
留学生想与中国学生一起学习与生活,就必须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社会支持网络,避免出现孤独感、急躁、焦虑等情绪障碍。跨文化适应者要理解跨文化交际中观察事物过程、语言过程和非语言过程三方面的内容,探询所在国文化,开展跨文化练习等工作,加强自身的心理适应本领,改变认知方式及掌握合适的应对策略。另外,高校应为留学生开创宽容、融洽的学习生活环境,促使留学生尽快接受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万梅.关于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的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08,( 6) :19-21.
[2]王丽娟.跨文化适应研究现状综述[J].山东社会科学,2011,( 4) :44-49.
[3]陈玳玮.在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教育论坛,2010,( 6) :115-116.
[4]亓华.在京韩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J].青年研究,2009,( 2) :84-96.
[5]亓华.在京俄罗斯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调查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 2) :36-42.
作者简介:高浩( 1983-),男,山东淄博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跨文化管理。娄自强( 1981-),男,河南平顶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王建伟( 1982-),男,山东潍坊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技术经济及管理。宫萌( 1985-),女,山东烟台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山东省高校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实证研究”(项目编号: J14WG87)的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5-06-27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40( 2016) 02—006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