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学课程管理变革述评与启示

2016-03-30 10:20谢艳娟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课程管理西南联大办学

谢艳娟

(河池学院 教务处高教研究室,广西 宜州 546300)



民国大学课程管理变革述评与启示

谢艳娟

(河池学院 教务处高教研究室,广西 宜州 546300)

民国大学课程管理变革受学术权力、行政权力、民主权力,乃至市场权力的多重影响。学术权力主导、行政权力支撑,兼顾社会需求与国家利益是其课程发展特征。制度顶层设计规约课程权力制衡,办学体制、办学层次、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结构匹配,课程制度弹性服务课程管理功能,课程管理组织与课程制度相互支撑的管理变革经验,都对当代高校的转型具有启发性。

民国大学;课程管理;变革;制度

一、引言

“民国时期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的成熟,在借鉴与重构的双重协奏中建立了现代课程制度”,[1]而且这种课程制度的构建不仅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更与学校管理体制、内部治理制度的逐渐成形与发展息息相关。在学术自由、校长治校、教授治学等大学办学理念的引导下,民国时期私立大学、国立综合型大学、国立研究型大学,调和使用校内外学术权力、行政权力、民主权力,乃至市场权力,纷纷形成了涵盖课程管理组织、课程管理权责分配,课程结构与体系等诸多内容的课程制度系统,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育人效果。这些经验对当代大学如何进行与办学体制、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的课程管理变革,服务高校深度转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民国大学课程管理变革述评

(一)私立大学衔接社会需求与公众利益的课程管理导向

私立大学在民国大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以私立南开大学为例,作为民国私立大学的代表在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公办大学的竞争中,为了提高学生就业率、获得更多办学资源,实现学校实业救国的宏愿,独辟蹊径,在课程建设方面,借助灵活自由的办学体制,积极与社会、国家需求对接。1926年,私立南开大学在我国高校中首创社会观察委员会,旨在让学校教育生活与社会实践密切联系,促进学术研究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从而为课程改造作好铺垫。[2]1928年,在广大师生的推动下,校长张伯苓主持制订了《南开大学发展方案》,提出南开“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土货化方针”,[3]公开表明课程教学内容应当以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中国问题为背景来科学设置,并作为自己的办学特色和课程建设管理导向,从而适应私立南开大学以培养当时社会所急需实用人才的要求;同时,还建立了“积点制”、“选课制”、“责任分担”、“师生合作共建”的课程管理制度。

为了大力培养社会短缺的应用型人才,私立南开大学重点扶持、建设直接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经济学、化学、商学、应用政治、法律、工学、医学等实用型学科专业;课程设置重视应用型课程,并统一调度、配置通识课程。[4]如面向全体文科学生所开设的公文程式、新闻习作、讲演术、打字机的使用、珠算等通识课程,都紧密结合职业发展实际需要;而所有的商科学生则必修人事管理、售货学及广告学、办公室管理、人事管理、应用心理学等公共课程;同时,还增设了研究中国社会实际问题的经济研究所、东北研究会、应用化学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以践行南开大学“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志愿。私立南开大学培养的人才颇具专业化和灵活适应性,因此,毕业生很受社会欢迎,很多化工科、商科、经济科毕业生在毕业前就被用人单位全部预定。统计数据表明,私立南开大学在1931—1933年间毕业的362名毕业生中,81.21%的学生就业于教育、商业、实业、文化机关、军政、交通、海关及税局等专业性强而又需要灵活适应能力的部门。[5]这与学校课程教学注重与行业企业衔接不无关系,其做法对当今大学的课程设置与改革仍有深远影响。

私立南开大学在课程管理和育人效果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得益于这所大学与一般国立公办大学相比,有其较为宽松的管理体制。正如校长张伯苓所言,私立大学办学经费来源以自筹为主,受政治影响小,有较大的课程管理自由;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便于学校根据社会需求,灵活设置课程;由评议会、教授会、行政委员会构成的“三会制”式的内部治理结构则为课程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国立综合型大学以均衡化为原则的课程管理体系构建

国立综合型大学以创立于1920年的国立东南大学为例。该校一度与国立北京大学齐名,成为中国当时两大学术重镇之一。与国立北京大学旨在培养学术研究人才的目标不同,国立东南大学重在培养通专结合的综合型人才,并据此形成了相应的课程管理制度。1921年《国立东南大学大纲》表明,学校以办综合型大学为基本定位,开设课程力求既能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又能精通专业知识与能力,做到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自然科学课程与人文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国内一流课程与国际一流课程均衡发展,同时提出了课程的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功能。[6]国立东南大学多样化的课程体系、课程结构,高质量的课程教学质量,在当时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美国教育家孟禄在多次考察东南大学后,称其为“中国最有前途的大学”,“可与牛津、剑桥两大学相颉颃”。[7]

国立东南大学之所以能顺利实施均衡化课程,与其较灵活的治理结构有很大关系。学校治理结构深受美国大学影响,构建了涵盖董事会、行政会、评议会、教授会的相互制衡权力体系,拓宽了东南大学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与社会各方面沟通联系的渠道。校长治校、教授治学、学术自由的管理准则,则为教学自由、学习自由、课程管理民主化提供了组织与制度保障。例如,评议会具有管理系与科的增设废止与变更职能,可根据社会需要设科办学,使东南大学的系科设置之全、专业之新居全国之冠,从而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所急需的课程的开设。教授委员会的设立,在教学管理、学科建设、课程设置方面做了诸多旨在培养通专并重人才的改革,要求学生文理并重,理论和实验、实践并重,科学研究能力与技术应用能力并重;学生需要主修本系全部课程,必修辅系的一半课程,选修其他科的若干课程,从而形成以学分制为教学管理模式、以主辅修制为特点的选课制度。在学科建设方面,奉行多科并重的理念,使国立东南大学成为集文、理、工、农、商、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学,以求学与术、通才与专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均衡发展。[8]

(三)国立研究型大学兼顾学术与国家之需的课程管理责任担当

国立研究型大学以西南联合大学(以下简称西南联大)为例。该校是抗战时期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合并组建的一所知名度、美誉度颇高的国立研究型大学。在办学经费匮乏、学习生活设施十分简陋的条件下,其突出的办学成果,离不开作为育人载体的课程的科学设置与管理。而西南联大当时所处的政治环境、管理环境,拥有的办学传统与优势资源,肩负的国家与社会责任,都为其进行课程管理与改革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因此,西南联大的课程管理之道值得研究借鉴。

面对中央集权制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西南联大抵制了行政力量对课程建设的不合理干预,学术力量一直统领着课程独立。例如,1938年教育部制订的大学课程表及课程标准,遭到西南联大的反对。西南联大教授认为,教育部不顾各校实际,详细设定一致的课程科目、课程大纲、课程教材、课程考核方法,不利学术推陈出新,干涉教学自由,并联名写信向教育部表达婉拒之意,获得教育部的默许。因此,西南联大以教学自由、学术自由为原则,实现了按照学术逻辑高水准、有特色的设置课程体系、课程结构、课程标准。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西南联大的课程门类获得了多元化的发展,课程多达1600余门,绝大多数专业的选修课程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所占课程数目比例都超过了50%。[9]教授群体合作编写的课程教学纲要、教材,很多达到了美国知名高校的水平,实现了西南联大课程本土化与国际化并行发展。

抗战期间,国民党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削弱了用党化思想干预大学课程设置的力度,因而使得学术逻辑,而不是政治逻辑作为课程建设的根本在西南联大得以较长时间延续,为西南联大课程质量提供了思想和理念保障。作为当时中国三所知名高校的联合办学实体,西南联大在课程管理方面不仅继承了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注重通识课程,私立南开大学重视实用课程的传统,而且在沿用三所高校已经实践多年的学分制、选课制、主辅修制的基础上,发展并完善了学年制兼学分制、旁听制,赋予了校院系三级管理体系中系一级基层教学管理组织对课程设置、监控、评价变革的权力。[10]西南联大作为抗战大后方的重点高校,集聚了当时国内其他高校所不能比拟的数量众多的一流学术和教学管理人才,为开设广博多元、高深专精、数量众多的课程群,制订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行精细化、科学化的课程管理流程与策略,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师资和教学管理人员。同时,西南联大秉承为抗战和战后培养人才的育人目标,根据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环境,因地制宜推行长远教育与急需教育相结合的课程教学计划,广泛开设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技术技能等各类课程,做到研究型课程与应用技术型课程、服务国防类课程与服务生产类课程相互匹配,以利于培养研究人员和各类专门技术人员,服务战区与农村,并为抗战胜利后的各项建设储备人才。

三、民国大学课程管理制度的经验及其启示

回顾民国时期大学的课程建设与发展历程,可以总结一些基本经验:大学课程制度的建设与发展,既会受到原有办学传统与资源积累的制约,又容易受到时代变迁对课程结构、体系、标准的影响,课程制度具备遗传与演化的双向特质;办学体制、学校组织结构协同导引课程制度体系的顶层设计,并从合法性层面授予课程管理组织、课程管理人员、课程管理规章合法性权力;课程管理工作的本质是学术性事务,依靠学术力量作为课程构建主体,使课程建设及其管理在学术逻辑的统领下成为“学校工作的中心”;[11]课程制度不仅需要遵循学术逻辑,而且肩负公平、正义,服务社会与人类发展的公益责任,学术、公益、独立是支撑课程制度发展的三个支点。

(一)自由灵活的学校顶层制度设计,保障课程管理制度的弹性与活力

学校办学体制、治校纲领或大学章程,是对大学整体运行机制与规则做出的顶层设计,对学校各项管理事务有重要影响,对课程管理的指导和制约作用非常显著。实行不同办学体制、管理制度的高校在大学课程设置、课程管理权力、课程决策方面有显著差异,因此,各个高校都构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制度。例如,私立大学与公立大学的办学体制、管理制度就不一样。私立大学受政府政治权力、行政权力的制约少,在财力、物力、人力等各类资源获取方面多依靠自身解决,办学自主权较大,使课程管理制度空间调控弹性更为灵活,与社会经济文化的联系更为紧密,学系、教师、学生的课程选择权与民主管理权更易得到保障。私立南开大学较灵活的课程管理制度便是例证。公立大学由于学校行政领导的任命、办学经费的拨付主要受制于国家行政部门的管控教员、职员的资格与薪俸标准都由教育部或教育行政委员会分别于1917年、1927年颁布的《国立大学职员任用及薪俸规程》《大学教员资格条例》予以专门规定,这导致国立大学课程建设所需的财物资源、配置的课程管理人员、课程师资力量等受上级教育行政权力的牵制较多。公立大学课程的管理权主要集中在受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管控的学校行政权力之手,民间、社会力量对课程设置和参与管理的权力较小,课程管理制度的弹性相对弱化。因此,创新多元化的办学体制,吸纳多主体利益相关者参与大学的课程建设与管理,可以为大学课程管理增添诸多制度性活力。

(二)学校的定位和类型,引导课程管理制度功能的差异化发展

课程作为大学育人的基本载体,其管理和运营要主动服务并契合学校的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无论是课程体系的知识、能力、素质涵盖面,还是课程结构中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国家规定核心课程与校本课程等各类课程的开课比例,都要根据所在学校的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而有所侧重和区别。例如,私立南开大学作为一个学科专业强大,向综合型大学转型的高校,旨在培养专业知识与技能过硬、具备扎实通识知识,拥有创新变通能力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其课程设置制度既有专业课程主导倾向,又顾及通识课程的匹配性设置。国立东南大学作为较有实力的综合型大学旨在培养通专并重、文理兼通的综合型人才,其课程设置制度突出对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均衡配置功能。西南联大作为研究型大学旨在培养通识知识扎实、以学术创新为主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其课程设置与管理制度突出通识课程、理论课程、必修课程的基础性地位,同时又强化专业课程、实践课程、选修课程在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研发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性地位。

(三)文本化制度与实体化组织的合一,促进课程管理制度系统的完善

民国大学课程制度主要涵盖文本化的制度和实体化的制度组织机构,两者在课程管理运行中,遵照学术逻辑,相辅相成,互为支撑,取得了至今仍为学界称道的成就。这启发我国当代大学要正确理解课程制度内涵,构建完整制度文本和制度组织机构的课程制度系统。从课程管理理念与指导思想,到对课程体系、内容、结构等的顶层设计、日常运行管理都需要构建一整套规范、有序的制度体系,以及与之匹配、有利于实施的机构与载体平台。符合现代课程管理制度构建需求的制度体系不仅涵盖课程规划制度、设置制度,还需要设计实施课程开发利用制度、课程评价制度,乃至构建归属非正式课程制度的课程管理文化。如果把上述课程制度体系归属为抽象化的制度文本,那么抽象化的文本化制度则需要实体化的制度组织机构和系列载体平台组织,协调、落实文本制度所界定的课程资源、课程权力、课程利益。所以,修订完善课程管理制度文本,建立覆盖校院系三个层级的课程管理组织,如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对形成较为完善的课程管理制度系统至关重要。

(四)详实合法的课程设置方案,加强课程管理制度化

课程设置方案(或称之为教学计划)是对某一专业在学期间开设的系列课程的总体制度性安排。它不仅集中满足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各类课程科目、内容、学时、学分、开设时序的硬性规定,而且是高校对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标准、课程体系、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学分、课时配置与开设秩序等的系统性制度安排,其中课程教学计划表是系列课程按学年、学期依次开设的重要依据。可以说,大学所有课程的设置、运行管理都要依据本校实际和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的既定要求来实施,课程设置方案是大学课程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具有不可动摇的基础性地位,即使课程教学科目、课程学时、课程学分、课程开课顺序等有必要进行调整也是先申请更改课程设置方案,得到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批准后方可实施。民国时期大学课程设置方案对课程的管理与实施起到了基础性导引作用。早在20世纪30年代,民国时期的“各大学每个系科都设置详实课程表,包括授课教师、教材、课目数、每周时数、必修或选修以及学分数”,[12]其特征凸显为以专业的学科特点来组织管理课程,尤其民国私立大学普遍在课程建设方面对社会需求的关注度极高,与实践应用领域衔接紧密。

[1]史晖.转型与重构:中国近代课程制度变迁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2]金国.为了“服务社会能力”之养成——私立南开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1919—1937)[J].教育学术月刊,2015(3):32-39.

[3]李玉胜.张伯苓与南开大学的“土货化”[J].现代教育科学,2014(2):115-119.

[4]梁吉生.张伯苓的大学理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71.

[5]梁吉生.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145.

[6]张国有.大学章程(第一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65.

[7]洪银兴.南京大学/中国著名高校丛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16.

[8]霍溢萍.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48-157.

[9]张珊珍.陈立夫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教育[J].抗日战争研究,2006(3):90-110.

[10]苏龙嘎.西南联大教学管理体制及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启示[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18-123.

[11]刘献君.大学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势[J].高等教育研究,2014(2):62-69.

[12]吴静.民国时期大学学位课程的特点与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2(1):76-78.

[责任编辑 石 悦]

2016-09-02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13JZDW004)

谢艳娟(1979— ),女,山东济宁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课程管理。

G640

A

1008-6390(2016)06-0147-04

猜你喜欢
课程管理西南联大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学校发展视角下中小学课程管理问题探究
学校发展视角下中小学课程管理问题探究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二)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
由西南联大想到的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