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 阳
(常州大学周有光语言文化学院 江苏常州 213016)
大学英语文化选修课回顾与展望
向阳
(常州大学周有光语言文化学院江苏常州213016)
摘要: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实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文化课是普遍开设的大学英语拓展选修课程。该课程以增进大学生的世界文化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的,在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也出现一些问题。问题主要有:课程设置仍难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教学内容中的中西文化各方面如何取舍,教学方法上怎样保证学生课堂参与度,以及教材严重缺乏。建议应对策略为细化班级划分,缩小班级规模,调整教学内容与方式以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以及开发适用的文化选修课教材。
关键词:大学英语; 文化选修课; 跨文化交际
0引言
当前大部分高校都在改革大学英语教学,以满足不同英语基础学生的个性化要求。这项改革符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中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学要充分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既要照顾起点较低的学生,又要给基础较好的学生有发展的空间,既要保证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要求[1]。比较常见的改革模式是实行大学英语分级选修教学,即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分级,达到一定水平可以选修拓展课程。文化课程是各高校比较常见的拓展选修英语课程。笔者从2012年起从事该课程的教学工作,结合自身与其他一线教师的教学经验,回顾文化选修的开设历程,讨论本课程开设的必要性,教学效果,出现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策略。
1开设文化选修课的必要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某种特定语言总是反映了操该语言的民族的文化,包括信仰、风俗、习惯、道德等。美国语言学家Edward Sapir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这些做法和信念的总体决定了我们生活的性质。学习一门语言就是打开了通向一种文化的窗户,语言的交流同时也是文化的交流。随着对语言的文化承载功能认识的深入,国际上外语教学也经历了从关注阅读能力到关注交际能力,再到关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1996年美国教育部修改了外语教学的全国标准,确定了文化教学的核心地位。随着欧盟的诞生,欧洲也进行了一系列语言教学改革和文化教学研究[2]。但是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长期以来重语言技巧而轻跨文化交际。虽然针对教材中体现出来的文化现象,教师也会做一些讲解补充,但零散不成体系。此外,这些零散的文化现象多反映英美文化,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课上严重缺失,造成中国学生不能用英文来表述本国文化。
随着我国日益广泛地参与国际经济政治文化事务,学习英语不仅为大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国际通用的语言工具,也为他们今后的国际文化交流打下了基础。因此,教育部的《要求》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在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也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的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遵照《要求》的精神,各高校积极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开设文化选修课即为重要改革措施。
2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方式
各高校比较普遍的做法是,为保证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接受能力,大学英语实行分级教学,文化选修课程只对已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开放。目的在于让学生对西方文化有整体性初步了解,学会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实现跨文化交际。
大学英语选修课教学内容涵盖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西方文化以英美文化为主,通常包括国家概况、历史、宗教哲学、人文艺术、风俗、节日、教育体系,以及圣经和古希腊神话等不同主题章节,在同一主题下对照比较中西方文化。
教学方式为教师授课与学生课堂活动相结合,突出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知识的衔接与连贯,教师讲授与学生演示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学习相结合,既锻炼了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分工合作能力[3]。文化选修课摆脱了传统大学英语课程对语言技能的一贯强调,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学英语课程对学生的强制性。他们出于兴趣选择课程,自愿与同学组成活动小组,选择制作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话题。学生以积极、主动、探索的心态参与课程,因此能促成良好的课堂气氛与学习效果。
实践证明文化选修课程拓宽了学生的文化视野,有效帮助学生实现跨文化交流。他们在对中西方文化知识的阅读、比较、思考中扩大词汇量,学会各种英语表达方式;在丰富的课堂活动以及必要的课下资料查找过程中学习了解中西方文化知识,并学会用英语表达这些知识。在文化选修课上,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都得到提高。语言文化类选修课改变了以往语言与文化脱节的传统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感知文化,在文化学习中运用语言[4],整体来说文化选修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已成为大学英语选修课程中的常规课程。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要“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回顾高校近几年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和文化选修课的开设历程,可以认为,大学英语文化选修课是各高校履行国家教育方针,积极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使英语课成为语言与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成功探索,应得到更广泛推广应用。
3文化选修课出现的问题
不可否认各高校开设大学英语文化课所取得的教学成果,但同时不应忽视,作为一门新开设课程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
首先是课程设置仍然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要求。文化选修课面向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的学生,但这些学生英语基础差别也很大。尤其有些学生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欠缺,而文化课的内容有一定深度,因此这部分学生跟上课程进度有困难,参与课堂更觉吃力。此外学生知识面差异较大,整体上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认识差异明显,因此对文化选修课的理解接受能力不一致。这与早有反映的中国学生“哑巴英语”状况,以及过早文理分科有很大关联。这种情况使得对课程深度的把握提出了问题。此外,目前高校开设的英语选修课大多只有一个学期的课程,却要兼顾中西方文化,还要考虑到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因此对于中西方文化介绍都只能是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次。而部分学生想要进一步深入学习了解中西方文化,那么是否有必要开设后续课程来满足这部分学生的需求?
其次,教学内容的取舍。文化本身就是个非常宽广的概念,包括器物、制度与精神三个层面,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决定了课程不可能涵盖中西文化的所有方面。因此如何取舍,如何分配学时就成了一个难题。
再者,教学方法上,保证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是问题。文化选修课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课堂参与度,但由于师资紧张等原因,往往班级很大,近百人的班级并不鲜见。庞大的班级规模必然严重影响到学生参与课堂的数量与质量,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另外,学生自愿组成小组参与课堂活动,这需要学生在课外的分工协作。如何保证每位学生的参与对教师提出了挑战。
还有,教材的缺乏,这是教师们普遍感到非常紧迫的问题。大学英语文化选修课的教材需要涵盖中西文化,且英语难度应适合非英语专业学生,但是目前符合课程要求的教材十分缺乏。笔者所在大学目前采用谢福之所编《英语国家概况》和薛荣所编《中国文化教程》,但这两本教材是为英语专业学生编写,语言难度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还是偏高,并且《英语国家概况》对于西方文化的很多方面没有涉及,教师还需要补充大量讲义。
4文化选修课的发展策略
针对大学英语文化选修课中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应对策略:
首先,在划分教学班级的时候,根据一定的标准,如学生的大学英语四六级成绩将选修文化课的学生分入不同教学班级,以尽可能减少一个班级的英语基础差距。此外,一般来说,文科学生的文化通识基础要广于理科学生,更容易接受中西方文化的深层次知识,所以应尽可能将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分入不同教学班级。教师针对不同班级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文化知识面应适当调整阅读材料的难度,中西文化在器物、制度、精神各层面的课时比例,以及具体的教学方法。
其次,班级规模应该得到控制,小规模的班级能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课堂的机会,提高学习效率,还能避免出现有学生趁大班级“打酱油”,混学分的心态。小班级能提供更多教师与学生个别交流的机会,教师可更多了解学生的实际英语运用能力和文化知识面的广度,更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与方式,为有兴趣深入学习的学生推荐适当的阅读书目,从而更有效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求。
对于大学英语选修的教学,高校教师还提出了不同的建议。有教师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以及在考核方法中加入形成性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强调合作学习,因为一个客观公正的课程考核体系应该既包括以评价学习者学习效果的终结性考核,也包括重视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考核[4]。这些都是针对英语选修课教学提出的建设性意见。
总之,大学英语选修课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课程设置,确定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这是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也是贯彻教育部《要求》的个性化英语教学精神。
然而,还有一个紧迫的问题,即教材的缺乏问题急待解决。希望英语选修课的一线教师和大学英语教学工作者能早日开发出既体现中西方文化内涵,有助于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又适合非英语专业学生提高英语语言能力的教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7-26.
[2]杨东杰,王维倩.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生态失衡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2):150-152.
[3]金磊.多层次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构建探索——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1):60-61.
[4]葛向宇,王华民.大学英语语言文化类选修课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7):155-157.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of College English Culture Elective Course
XIANG Yang
(Zhou Youguang School of Languages and Cultures, Changzhou University, Changzhou 213016, China)
Abstract:Culture course for non-English majors is now a commonly seen elective course in most Chines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that practice graded English teaching, aiming to increase students' knowledge about world culture and improve their ability of trans-cultural communication. While the course has achieved satisfactory results, problems should not be ignored, namely, how to further adjust the course to meet the students' individual needs, which aspects of western and Chinese cultures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teaching plan, how to ensure each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the class and the shortage of suitable textbooks. Solutions should be narrowing down the division of classes, decreasing the scale of classes, adjust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mode to satisfy students' individual needs to the most degree, and developing appropriate textbooks.Key words:college English; culture elective course; trans-cultural communication
中图分类号:H 31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2-2434(2016)02-0056-03
作者简介:向阳(1976-),女,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教学
收稿日期:2015-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