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军涛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河南新乡 453007)
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相关问题研究
陈军涛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河南新乡 453007)
高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教学管理对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逐步重视教学管理制度的改进,以满足社会经济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本文从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性入手,讲解了高校教学管理的职能,着重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了相关解决方法,以完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提高高校教学质量。
高校;教学管理;制度;问题;策略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高校学生的数量逐渐增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社会经济对人才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协作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管理方法已无法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需要改进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积极创新教学管理模式,以提高人才的质量。
1.1 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高校的教学管理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教学质量,而高校的教学质量对我国的人才培养有重要意义,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逐步重视教学管理制度。改进教学管理中的不足,能够有效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1.2 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
高校教学管理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高校的教学管理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根据社会经济对人才的需求设定合适的教学方法,并引导教师积极改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从而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对高校教学改革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
1.3 有利于加强学校建设
完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目标,而且对高校自身的发展有重要意义。高校在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并改进自身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而高质量的教学管理工作又促进了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对高校自身的建设有重要意义。
2.1 制定教学决策和教学计划
高校教学管理部门负责制定高校的教学决策和教学计划,而教学决策和教学计划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教学决策是指对教学的目标、方法和过程进行规定,教学计划则是对教学进度、教学课程等进行安排。高校教学管理部门要对本校的师资力量、教学条件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查,制定符合学校发展的教学计划。同时,高校的教学决策和教学计划要重视课程管理,根据市场经济的需求及本校的专业特长设定专业课程及专业人数,并确定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
2.2 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
教学管理部门承担着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的责任,而教学活动组织和实施是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学管理部门要按照教学目标设立专门的教学管理组织岗位,对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进行分类,并选择合适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担任教学组织工作。在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明确教师的职责和专业的教学质量标准,使教学活动有目标、有步骤地开展;要协调教师的专业课程,均衡教师的课程数量,使教师的能力与教学任务相匹配。
2.3 指挥和协调教学工作
指挥和协调教学工作是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任务。为此,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应积极履行指挥和协调教学工作的职能。教学指挥指向下级传达有关教学的各种指令。教学管理中的协调工作指协调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加强各教学部门之间的配合。在指挥协调高校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学管理人员应注重工作方法,实现各教学环节和教学部门之间的合作与配合。
2.4 监督和检查教学过程
教学管理部门承担着教学监督和教学检查的责任。教学监督就是对教学工作进行监督,减少教学工作中的失误,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教学检查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进行检查和评估,对教学工作的合理方面进行肯定,指出教学工作及教学结果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关的改进方案,推进教学工作的发展。因此,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在进行教学监督和检查的时候,要重视对教师教学过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监督,指出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案。
2.5 评价和控制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的评价和控制是教学管理工作的又一重要职能。教学评价和管理对教学活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学评价即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及教学目标进行科学和理论的评价,帮助教师发现自身的不足,引导教师完善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理念。教学控制包括教学活动之前的控制和教学活动之后的控制:教学活动之前的控制指对教学活动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教学活动之后的控制指对教学中的突发情况进行控制和弥补,保证教学计划的实施。
3.1 权力性倾向
教学管理的目的是树立合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并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过程不仅需要高校教学管理部门的努力,还需要高校的各个部门相互配合。然而在传统的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学管理有着明显的权力性倾向。教学管理部门强制各部门和教师服从指示,过度使用自身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的权力,容易导致教师对教学管理工作产生抵抗心理,甚至故意违背教学管理工作的要求,难以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3.2 管理方法滞后
首先,过分强调领导的权威。有些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一味遵从领导的主观意愿,缺乏对客观现实的了解,导致教学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难以适应本校的教学改革。其次,只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改进,缺乏对教师素质的重视,导致高校中存在一些素质低下的教师,向学生传播不正确的价值观念,给学生造成不良示范,严重影响学生的日后发展。
3.3 管理目标不全面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的教学管理目标不够全面,只是大致规定了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缺乏对教师心理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不利于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同时,部分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缺乏对教学目标改进和教学改革的重视,导致高校教学模式滞后,不利于人才培养。
3.4 管理评价不合理
目前,部分高校的教学管理依据教师的职位和教学成效进行评价,缺乏对教学过程和教学实践的重视。这种教学评价模式容易导致教师对教学管理工作产生抵触心理,严重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大多数高校的教学评价只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缺乏对教师的肯定和激励,容易导致教师缺乏自信心和工作热情。
4.1 改进管理理念
首先,提倡民主管理。民主管理能够改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加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交流与合作。因此,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应积极采取民主管理的理念。民主管理能够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与参与性,改进传统的命令式教学,使教师积极对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献计献策,保证教学管理工作的客观性与科学性。例如,高校可以向教师征集教学管理的建议,集中教师智慧,使教学管理工作符合本校的教学实际情况。其次,加强教学管理中的竞争与合作。竞争是促进教学发展的动力,合作是实现共赢的前提。因此,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应重视教师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例如,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可以组织教师开展教学评课比赛,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进而鼓励教师积极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能。另外,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应重视教师之间的合作。例如,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可以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会,让教师在研讨会上分享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使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探讨科学的教学模式,实现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再次,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一方面,应重视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习惯,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从而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应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例如,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可以依据社会对人才基本能力的要求设置教学课程和教学计划,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最后,坚持教育公平的管理理念。教育公平指受教育者都有接受学校教学的权利,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在学籍管理、考核管理、教师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严重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应加强重视教育公平。一方面,要加强学生管理的公平性,避免学籍管理和考核管理的不公平现象。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师管理的公平性,为教师的竞争提供公平的环境。
4.2 完善管理目标
首先,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直接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因此,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探索科学的管理方法,加强教师管理,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例如,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技能培训,以提高教学质量。其次,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此,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应依据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4.3 更新管理方法
首先,加强管理协作。加强学校领导之间的协作能够实现分工配合,加强教师之间的配合有利于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加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协作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管理质量。其次,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学校应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再次,加强对教师的管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着引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为学生的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最后,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弥补传统教学管理工作的不足。例如,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可以将教学工作以数据的方式存储在电脑中,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教学工作进行安排。
4.4 健全管理评价体系
首先,坚持教学评价的客观性与公平性。管理评价对教学活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客观公平的管理评价体系能够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动力,使教师在竞争中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技能。为此,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应重视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和公平性,为教师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教师的良性发展。其次,积极创新评价方法。在教学管理评价的过程中,不能只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还要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评价,充分重视教师的心理特征,以教师的自身水平为依据,正确评价教学活动。另外,教学评价还要重视评价之后的再评价,以增强教学管理评价的系统性。
4.5 完善教学管理体制
首先,权力重心下移。高校教学管理的权力性倾向和集中管理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在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要下移权力重心。应建立健全管理机制,采取民主化的管理方法,充分尊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应加强对教学管理的监督,使高校教师参与教学管理的监督工作,增强教学管理的规范性。其次,增强高校教学管理的专业化。高校应积极引进专业化的教学管理人员,指导本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同时,高校应定期组织教学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增强教学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现阶段,社会经济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高校作为我国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其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对人才培养产生直接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成为高校的工作重点,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完善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而且对高校自身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高宝嘉.适应现代大学教学管理理念的制度构架及实践途径[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2(6):30-33,37.
[2]张世敏,孟祥燕.高校二级教学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以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55-256.
[3]龚日朝,施式亮,孙亚鹏,等.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研发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以培养方案为核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6):110-114.
[4]艾友林.教育公平视野下高中教育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1):124-127.
[5]边晓霞.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与优化研究[D].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13.
2016-09-03
陈军涛(1974- ),男,讲师,硕士,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管理与评价等研究。
G64
A
2095-7602(2016)12-01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