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正守中行为范式研究

2016-03-28 15:07
关键词:问学中庸美德

程 小 诗

(重庆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重庆 401331)



持正守中行为范式研究

程 小 诗

(重庆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重庆 401331)

儒学实干兴邦的入世哲学对社会和谐、民族统一、个人修养的提高起到了巨大作用。其重要行为范式之一的“执中”要素作为儒学文化的根本精神,要求人们要以君子为学习榜样,修身立道,以真诚为出发点,从小事、细节出发,通过不懈的学、问、思、辨、行实现明善诚身,使修道之人自觉地选择尊德性、道问学、力行、知耻这四个能让他们具备智、仁、勇等优秀品质的正确途径,从而使学习者不勉而中,自觉以执中为行为模式,遵照事物的本然也即是“道”行事,实现参天地之化育的致中和,实现社会和谐,物尽其用,人归其位的和谐状态。这对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和谐、诚信等价值准则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执中;修身;行为范式

儒学在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其实干兴邦的入世哲学对于维系中国几千年民族统一和社会和谐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作为实干兴邦理论的重要行为范式之一的“执中”要素则是儒学文化的根本精神。所谓“执中”,执两用中是也,即保持事物最原始的最本真的中正状态,反对过与不及,遵守事物本身的客观规律。“中”即是儒学要义:“中庸”,而“中庸”的要义则是实事求是。“因为,从天人之际万事万物中求中(“执中”),求和(“致和”)、求诚(“诚之”)即实事求是,才是中庸的认识论的合理性基础。也就是说,先秦时作为中庸义理的求诚达道之学,其精神实质是实事求是,因而才是汉以降作为考据之学方法的实事求是的真正源头。”[1]37“执中”思想的演进,影响、造就了整个中国的思维模式,造就了中华儿女几千年来自强不息、实干兴邦的积极入世态度,对于培育与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的可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早在《尚书·大禹谟》中就出现了“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2]20这样的句子。这说明在三代就已经产生了“执中”概念,形成了执中的政治观念。在道家老子的思想中,“守中”思想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孔子在集成前代“执中”思想及道家守中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中庸之道”。至《中庸》一书即“执中”观念之集大成者出现,使“执中”上升到哲学思辨高度,营造了可供修习的执中行为范式。

一、未发谓中,中节谓和

1.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有正确的目标,才能使人自觉开展修习,用正确理论指导自己的行为,所以,执中行为范式理论体系中首先提出需学习的行为范式是内化最高政治目标与最高道德目标,即“致中和”。《中庸·第一章》就提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3]17那么什么是中呢?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就叫做“中”;什么是“和”呢?喜怒哀乐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和”其实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一种态度,一种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平静淡然,表现出来时符合常理,有节度的协调、和谐,合理合度的人生境界。如果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遇事合理认知、合度解决,自然天下太平无事。从每个人心理状态的“致中和”,达成整个社会国家的“致中和”,达成人的道德目标和社会的政治目标统一,终使“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而这种境界是一种顺性而为的结果。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3]17《中庸》第一句开篇就告诉我们,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因此将“致中和”作为个人与社会的最高追求是天命,是事物之本然,人人应当自觉顺应,修身循道,行“中和之道”。

2.道不可离,唯圣者能之

因为是天命之性,率性之道,所以“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3]17。道不可须臾离开,所以,道就应该有普遍的可适应性。大道“费而隐”,既广大又细小,既高深又日常,连普通男女都可以知道、学习和实践。不过,要完美地达到中和的高深境界又是另一回事了。并且,道不可离,所以,君子需要“慎独”,即:事无巨细、时时刻刻都应当有遵循“中庸之道”。所以孔子说:“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3]19孔子还说:“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3]19总的说来,中庸是不容易的,一方面难以做到“时中”,另一方面中庸的度也不好把握。“中和”并不是简单的折中主义,和稀泥,而是主张在坚持自己的理念和原则下,行为无过无不及、恰到好处,是对事物最合适的方案的一种选择,是道德实践的最高境界。所以,“唯圣者能之”!只有当君子具备了“慎独”这个境界的自觉性,才能遵行中庸之道,实现“致中和”之目标。

3.道不远人,正己俟命

中庸之道如此之难岂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非也,《中庸》告诉我们:“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3]23“庸德之行、庸言之谨。”[3]24也即是说道都融入于平常的言行当中,中庸之道也是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的。所谓“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3]23。说明中庸之道虽然精微,但绝不能因此人为设置障碍,故作高深,而应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在日常事物中坚持中庸之道。用孔子的话说:“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3]23这表明,君子之道不过是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朋友诚信这些基本的伦理,一般人只要能坚定不移,能“言顾行,行顾言”,就能成为忠厚诚实得道之人。这充分体现出儒家以人为本的务实精神。且君子行事坦荡,“君子素其位,不愿乎其外”[3]24,不通过媚上欺下获得外援,行得端坐得正,尽人事听天命!所谓:“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3]24体现出儒家不媚上欺下、浩然正气、自强不息、积极上进的道德追求。

由此可见,儒家“执中”行为范式的最高目标是通过人人顺应本然之要求,在每时每刻的日常事务中以“中庸之道”为准绳,按照事物本然规律行事,以实现人内心的“中和”,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中和”,以达到万事万物能按本然规律顺利发展的大化之境。

二、天下大本,君子中庸

“致中和”乃儒家最高个人目标,也是其最高社会目标,那什么样的人才能实现这种崇高的目标呢?《中庸》给出的答案是“君子”:“……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3]38君子具备中庸所奉行的美德,是行中道的楷模。那君子具备哪些行为美德,值得匹夫匹妇努力具备呢?

1.智慧

《中庸》以君子中的代表——舜为例告诉大家,什么是君子的智慧。“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3]20君子乃智慧的化身,其智慧首先体现在“好察迩言”,善于深入群众,谦虚谨慎地向他人学习,不刚愎自用。其次还体现在能虚怀若谷,宽容待人。所以为成就事业,为黎民谋福利,他并非单纯极端的认黑就是黑、认白就是白,简单处理是非问题,而能以大局为重“隐恶而扬善”,有一般人没有的心胸与气度。君子的智慧还体现在他能坚持中道,在他深入群众,了解事物全面情况后,能拿捏有度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以最有利于人民为目标来寻求事情解决的最佳方案。所以君子“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3]39君子是有大智慧的人!

2.仁义

“仁义”是儒家的核心观念,“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3]28“仁”,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追求的是各种关系的平衡与和谐;义,乃公正合宜的道德、道理或行为,也是对和谐关系的追求。所以《中庸》中多次有像“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3]29这样的表达。因为爱人才会为爱而牺牲,才会宽容有量,才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才会以“致中和”为终极目标,所以“仁义”显然必须是君子必备的美德。

3.勇敢

君子的勇敢与匹夫之勇不同,它是执中之勇,是智慧之勇。执中思想认为:“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3]21君子的勇敢不是莽撞、盲目的,而是和顺而不随波逐流,是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是国家政治清平时不改变志向;国家政治黑暗时坚持操守,宁死不变的勇敢。

总之,君子是“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3]38。集致和谐的所有美德于一身,为万世所表,为执中行为范式所提供的学习模范。

三、修身道立,修道以仁

执中行为范式提出了可供大家学习的范本——君子。君子之道即“中庸之道”虽然孕育于日常,却集广大与细微、高深与平常于一体,非圣人所不能。匹夫匹妇要想达到这个境界,须具备智仁勇等品行,必须经过修身教化方能实现。那么如何修身呢?执中行为范式为人们提供了以下途径。

1.尊德性

《易 · 乾·文言》曰: “君子进德修业。”唐孔颖达注:“德,谓德行;业,谓功业。”[4]17由此可知,“德”的本意就是恪守道德规范者的“操守”、“品行”。《中庸》则认为:“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3]29由此可见,道是事物的本然,需顺应客观规律实现的目标;而德是如何顺应客观规律,处理具体事务的具体方法、操守、品行,是道的体现。因此要实现道,则必须具备德,所以执中行为范式要求尊德性:“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3]36因此,君子想修身立道,必先以德为尊,使自身具备高尚的品行、操守,以实现中道。

2.道问学

郑玄对“道问学”进行了解释,他认为“道,由也”[3]36,是取径、道路的意思。“道问学”即以学问为道,即要求君子要有丰富的知识,善于学、善于问,如此才能“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3]36。君子想要达到中庸之道,道问学显然是必不可少的,他必须通过道学问才能明白什么是道,才能“择善而固执”之。

3.力行

尊德性解决的是中庸之道的思想基础,道问学解决的是中庸的知识基础,而力行则是将能动与知识相结合而落实到行动上的问题。所以《中庸》十分强调“道不可离”,“道乃日常”,而君子的任务就是自觉彰显人之本性,把一些看似高不可攀的的道自觉的融入到普通的日常人伦中来,在身体力行这些普通的日常人伦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3]25因此力行还体现在脚踏实地,从小事坐起,从基本做起,不好高骛远。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3]30所以,切实将中庸之道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方能使高深的道落地实施。

4.知耻

“知耻近乎勇”的意思是说一个人懂得羞耻,就接近勇敢了。为什么呢?因为只有知道羞耻,才会知道自己的错误,知道羞耻才会有动力改正自己的错误。能正视自己,改过自新,能改正自己就能取得进步,洗刷耻辱,捍卫尊严,这如何不是勇敢的高级表现,这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来源。最怕的是像小人一样,对什么都无所顾忌,不知羞耻,则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什么样的坏事都能做得出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普通人在追求进步的过程中当然会有曲折或者反复,因此儒家以提出“知耻”这种修道之法,正是其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综上四个途径,是中庸之道提出的君子修身立道的途径。“尊德行”给予君子修身立道的动力;“道问学”令君子有正确选择道的能力;“力行”使君子将思想转化为实践,切实按道行事,将中庸之道落地;“知耻”让君子有改正自己错误,从遵道而行的动力。这四个修身途径是相辅相成的,君子遵循这些途径修身必当能成就中德,也必将形成致中和的崇高目标

四、谋事要实,诚实守信

中庸之道的终极目标是致中和,而具备各种美德的君子才能做到时中从而致中和,要具备美德君子需从各种途径开展修身才能具备这些美德,中庸确实太难太复杂,匹夫匹妇恐怕看见就扭头而行了。其实不然,执中行为范式在将各种美德、修身途径展示出来后总结出了修身立道的终极心法——“诚”。

《中庸》提到到:“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者身不诚,不顺乎亲矣。”[3]29什么意思呢?自己不真诚就不能孝顺父母,不孝顺父母就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就得不到领导的信任;得不到领导的信任,就不可能治理好国家。因此要修身治国,必须要“诚”!

1.诚者天道

(1)诚者中庸

何谓“诚”?从上文可以看出诚乃诚实守信之意,即一种对人对物对事的真诚态度。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就不容易出现矛盾,即或出现矛盾,只要以诚相待就容易相互理解,产生仁爱之心,人与人之间就能和谐相处;人与己之间能以诚相待,就会正确的认识自己,做自己能做、该做的事,从而懂得扬弃,因而获得勇;人与事物之间以诚相待,则会正确认识物,从而智。则人能尽其能,事也得到妥当的解决,有了真诚人就能具备种种美德,宇宙之间如何不和谐发展,如何不自然而然的实现中和之况?所以儒家认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3]31。人做到了诚,自然就实现了中道,所以儒家说:“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3]31

(2)至诚无息

儒家还认为:“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3]34也即是说,诚是事物的根本规律,贯穿于事物发展全过程,必须遵循这个根本规律做事,君子必须以诚为贵,真诚的对待事、人、己。而且,真诚,不仅能成就自己,还能成就事物的发展。成就自己使自己具备仁德,成就事物,使自己具备智慧。这是承载天性的美德,能使自身与外物天人合一,是任何时候都适宜实行的。所以“至诚无息”[3]34,真诚应当永不停息。

2.明善诚身

有此一“诚”,则天人合一,不勉而中,成己成物,使君子具备“致中”之美德。真诚既然如此重要,匹夫匹妇如何才能习得这心法呢?儒家也给出了方法:“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3]31如何诚?儒家给出的行为范式是:

(1)学问思辨行

2013年3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里,谈到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时说:“学习和思考、学习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你脑子里装着问题了,想解决问题了,想把问题解决好了,就会去学习,就会自觉去学习。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5]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们的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执中思想的继承与发扬。只有广泛学习,才会产生问题,详细询问才能全面了解问题,周密思考才能提出解决办法,明确辨别才能明白正确与否,切实实行才能将方法落地实际解决问题。所以如何才能诚身?在于明善。如何才能明善,在于学问思辨,最终解决问题在于力行。

(2)至诚弗措

在“诚”这个问题,儒家提出了“弗措”的要求。《中庸》提出:“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3]31意思是:在学问思辨行上一定要坚持到底,没有成效绝不罢休。如果真能够做到这样,虽然愚笨也一定可以聪明起来,虽然柔弱也一定可以刚强起来。而“学问思辨”透彻明晰的人,身体力行才会笃定有力,才会坚定成熟,才会持之以恒。“学问思辨”,是长期的功夫,这样才能实现明善,实现“时中”。

(3)诚明明诚

儒家认为真诚与明善的关系是相互的。《中庸》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3]31由真诚而自然明白道理,这是做天性;由明白道理后做到真诚,这叫做人为的教育。人能做到真诚也就会自然明白道理;通过学习明白道理后 也就会做到真诚。这充分体现了儒家积极乐观的入世精神,也激励普通人去追求通过不懈地努力而明善,而致中,给予了普通人实现终极价值以希望与途径。

(4)致曲

除了为普通人提供途径和激励,执中行为范式还进一步解除普通民众的障碍,提出了“致曲”的概念。“其次致曲”是在“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3]33之后的。因此,“致曲”乃是相对于尽性来说的,是求其次的做法。“曲”,在古代汉语中有细小周遍之意。其次的方法就是在细小的事情上做到真诚,而且要做到周遍,也即是我们常说的从小事做起,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每一件身边的小事都做到了,真诚就会表现出来,表现出来就会逐渐显著,显著了就会发扬光大,发扬光大就会感动他人,感动他人就会引起转变,引起转变就能化育万物。所以除了生而率性而为的圣人能尽性至诚、不思而中外,普通人也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到至诚,从而实现明诚,最终赞育天地,实现致中和。

3.赞天化育

至诚的作用是巨大的。首先,它可以使赞天地化育,即所谓天人和一。其次,至诚还可以“前知”。所谓:“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3]34也就是说,因为真诚的按照本然规律办事,所以就可以根据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做到事豫则立,从而与天地一体。

至诚作为对人格品质的至高要求,是对世人奋发向上的一种感召。它号召人们从小事做起,关注日常、关注细节,对人对己真诚不二,追求明德诚身、知行合一、坚持不懈、追求真善美,以实现天人合一,按本质规律和谐发展,为实现中庸之道开辟道路。

五、结论

儒家思想源远流长,其中之精华集中了中华几千年来的智慧。儒家看透了人性对和睦友善的人际关系的追求,看清了双赢共建的益处,看透了事物是矛盾发展的而不是非黑即白,所以智慧的提出了处事治国的终极心法——中庸之道,将“致中和”即人与人之间,社会国家之内的和睦相处,和谐发展作为人毕生奋斗追求的终极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执中要素行为模式,以引导人们奋发向上。执中要素行为模式要求人们要以君子为学习榜样,修身立道,以真诚为出发点,从小事、细节出发,通过不懈的学问思辨行实现明善诚身,使修道之人不思而自觉地选择尊德性、道问学、力行、知耻这四个能让他们具备智仁勇等优秀品质的正确途径,从而使学习者不勉而中,自觉以执中为行为模式,遵照事物的本然也即是“道”行事,实现参天地之化育的“致中和”,实现社会和谐,物尽其用,人归其位的和谐状态。这整个行为模式中无处不体现着儒家对日常人伦的关注、对当下的注重,对人本的尊重,对实事求是的追求,对实干兴邦的担当。这种行为模式传承了中华优秀东方智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共同的内核,必将为中华民族民族性的塑造,为中华民族之复兴提供强大支持。

[1] 袁玉立.释“中庸”[J].史学月刊,2001,(5).

[2] 冀昀.尚书[M].北京:线装书局,2007.

[3]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4] 王弼,韩康柏注. 四库家藏·周易正义[M].孔颖达疏;何锡光,虎维铎整理.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5]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Z].2013-03-01.

[6] 马波.新形态下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的时代价值[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6,(3).

[责任编辑:陈 忻]

On the Behavior Paradigm of Positive and Defensive Behaviors

Cheng Xiaoshi

(Conservatory of Music,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331, China)

The philosophy of “hard work can rejuvenate the nation” in Confucianism has a huge effect on social harmony, national unity and the improving of personal cultivation. One of its important established behaviors is “Moderation”, which asks common people to draw strength and do health reservation from the example of men of noble character. As the fundamental spirit of Confucian culture, “moderation” also gets common people to distinguish goodness by impressments, starting small and details, distinguishing goodness by indefatigable knowledge comprehension. According to this, a cultivated person tends to choose respecting virtue, taking lore, practicing, knowing shame, self-communion, revering etiquette, accepting expostulation and predicting future, which can let common people be equipped with inner concentration, tenacity, wisdom, kindheartedness, courage and integrity. The sector of fundamental spirit is the right way to cultivate these excellent qualities. Consequently, learners endeavor without encouragement, considering the “Moderation” as the behavior pattern. Meanwhile, acting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ature of things, videlicet the “Taoist”; realizing neutralization by observing all the things in the world; realizing the state of social harmony also have positive effect on cultivating the civilization and harmony of the value criterion in socialist core values.

moderation; cultivate the moral character; behavior pattern

2016-08-19

程小诗(1979-),女,四川成都人,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先秦文学。

2015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儒学实干兴邦伦理思想体系及实现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2015 YBZX 019)。

G41

A

1673—0429(2016)05—0092—06

猜你喜欢
问学中庸美德
诚实是美德
中庸自明
朱子《中庸章句》的诠释特点与道统意识——以郑玄《中庸注》为参照
她是自立自强的美德好少年
逝前的美德
问学模式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中庸》:裹藏人生大智慧
让学生在课堂自然生长
从“问学”走向“学问”
助人为乐是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