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路径选择——基于学生社团组织的视角

2016-03-28 19:44蔺旭鹏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学生社团学风建设高校

蔺旭鹏(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路径选择——基于学生社团组织的视角

蔺旭鹏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摘要:学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积极推进学风建设既是高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坚实基础,也是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手段。高校应确立学生社团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以学生社团成员为主体,加强社团骨干的培养与锻炼,创新活动载体,增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学风建设

0 引言

学风,广义上指全校师生多年以来在教育风格、校园精神、教学理念等方面的集成。从狭义上讲,就是学习风气,是学校师生在建校以来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学校精神、办学宗旨、全体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不同高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对学校精神进行凝练、升华、固化,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办学风格和办学特色[1]。这些风格和特色对于在校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对学校的长远发展也有重大影响。

1 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意义

高校学风建设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成效的重要体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一所学校的学风建设抓的不紧,就不可能培养出思想道德水平素养高、科学技术素质过硬的人才,高校就不能对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加强学风建设,促进学生形成优良的学风,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高校学生工作者不懈努力、不断追求的目标。随着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社会亟需一批综合素质过硬的高质量创新型人才,高校的学风建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手段。高校要不断采取措施加强学风建设,一方面可以使在校大学生认清自身学习使命,不断改进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内容,培养他们形成刻苦努力的优秀品质;另一方面也可以源源不断为国家、社会输出学习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大学毕业生,使他们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 当前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学风建设作为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学生培养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教师是教育活动开展的主体,也是对学生专业思想形成最直接的影响。一般来说,教师的整体素养水平往往对学生会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2]。近年来,多数高校重视自己的学科排名,不断引进高端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但大多数教师都将精力放在了自己的课题及科研方面。部分高校的专业教师培训学习不到位,教师的素质水平也需加强,加上有的教师对学生课外活动的指导不成体系,教师不能与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互动,这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动力不足。

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的自治性、集聚性对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也具有推动作用。学生社团的质量对学校学风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3]。当前高校对于社团组织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指导管理体系缺失,部分高校的社团组织处于一种茫然无序的状态,高校对于第二课堂的投入也有待增加。其次,高校社团组织中的管理模式有待改进,社团成员的主体性地位还不明确,组织中骨干成员的素养亟待提升。再次,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社团活动载体的创新性有待加强,社团组织对于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满足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的导向性还不够,互联网新媒体工具的利用程度还不高,学生社团的育人效果、对于学风建设的贡献还不强。

3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在学风建设中的探索

1)成立以专业教师为导师的“学术型”社团组织,促成良好学风形成。国家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提倡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活动。高校应借助这个机会,建立专业教师为导师的学术型社团组织,指导学生社团的学科化以及专业化建设。通过设立一定的创新创业基金,成立一些有学科特色的学生社团组织,吸引一批有思想、有魄力、有创意的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一方面,高校教师作为社团导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会产生新的研究方向和突破点,有利于自身科研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此外,高校教师在学术型社团组织中还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教育责任,要通过自身爱岗敬业、诲人不倦、严谨教学的态度感染身边的学生,将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学科前沿以及研究的思路、研究方法与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学术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推动高校学风建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2)确立高校学生社团在学风建设的重要地位,加强校园第二课堂的制度建设。自现代大学制度确立之初,学生社团就已初具模型。各种兴趣小组就已经逐渐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这种由兴趣爱好聚集起来的学生组织,也是高校第二大育人载体,被称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当今大学生已都是“90后”,他们抗挫能力减弱,依赖性加强,愿景设计能力较强,执行能力偏弱,如何在新时期加强学风建设,是各高校一直探索的问题。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不但承载着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创新文化交流平台,增强学生各项素质的提升。同时,社团活动也有利于大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帮助大学生认清自身使命,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增强自身能力,将来为国家、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这些都是高校学风建设追求的目标。因此,高校应确立学生社团在学风建设的重要地位,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提供积极的支持,以大学生第二课堂为载体,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出发点,不断创新思路,研究新方法,使学生社团在高校学风建设中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此外,适当的奖罚措施有利于高校社团干部保持对工作的热情,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这就需要加强校园第二课堂的制度建设,如建立社团成员的工作量化考核制度,规范成员的奖惩制度。这些措施可与年终评奖评优、入党、干部提拔挂钩,以激励社团成员勤勉工作,增强个人的各项素质,为社团的长远发展出谋划策、尽职尽责,为校园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贡献力量。

3)确立学生社团成员的主体地位,提高社团骨干的素质水平。学生社团活动从策划、组织、实施,到后期总结,都离不开每一位成员的努力与付出。每一个成功的学生社团能长期在校园中保持下去的根本原因,是一代又一代社团成员的心血与汗水凝练出来的社团精神,这种精神需要传承。高校在社团组织宏观管理方面可以给予一定的支持,在具体活动的举办方面,应确立社团成员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每一位社团成员的个性特长,不断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鼓励社团成员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拓展思维,加强协作,举办一些意义深远、符合当下社会发展主旋律的主题活动,使更多的大学生能积极参与进来,帮助他们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高校大学生参加社团的人数越来越多,在校园中形成了一支比较可观的社团成员队伍。如何培养和管理数量庞大的社团成员,也是摆在高校教师管理队伍中的一个课题。其中一个重要的解决措施,就是培养一支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纪律作风正的社团骨干队伍。社团骨干一般为高年级学生,因社团成员年龄相仿,成员之间的交流比起教师更加顺畅、直接和有效。社团骨干成员做事认真、经验丰富、思考问题全面,组织能力、协调沟通能力与风险控制能力都得到了很多锻炼,自身素质较为突出,因此,大学生在社团中受到骨干成员的影响越来越重要。高校应定期对社团骨干成员进行分类培训,通过加强理论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不断促进社团骨干成员的能力提升,使其能成为校园中综合能力较强的模范人物。高校社团的管理者应教育教导他们在社团中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带动社团成员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在社团中营造优良的学风环境。

4)创新学生社团活动载体,增强高校学风建设实效性。高校学生社团是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重要平台,很多高校成立了形式多样的学生社团,如团委学生会,科技协会,社团联合会等学校层面的社团组织,还有学生依据兴趣自发组建的如篮球协会、足球协会、武术协会、书画协会、创业协会等社团组织。此外,还有一些科技类竞赛组织,如数学建模协会、“挑战杯”比赛协会、机器人大赛协会等。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社团活动形式逐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因此,高校也要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创新社团活动载体,满足当今大学生的普遍需求。学生社团依托新兴的科学技术平台,如互联网络、大数据分析、新媒体等,不断开发以学科前沿、技术应用、创新创业领域为平台的社团组织,使传统活动形式与新兴科学技术手段相结合,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社团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大学生的成才意识、竞争意识、创新创造意识,而且有利于丰富大学校园的文化生活,带动更多的学生深入挖掘自身优势,提高自我管理意识,使在校大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找寻自身归属感;通过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引导他们将自身学到的知识技能应用到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的经济建设中来,使他们在活动参与过程中体验成就感。因此,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时不仅能力得到了锻炼,内心也获得了积极的人生体验,不断增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实效性。

4 结束语

高校学风建设工作的落脚点是大力建设校园文化,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大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鼓励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利用大学生渴望成才成功的特点,通过教育手段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促进他们进行学校“小型社会”的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和实效性。因此,高校应提供现代的教育手段与设施,为大学生参与科研、参与教学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充分发挥大学生参与科研、教学的积极性,鼓励他们结合自身学科优势以及自身特点组建和参与多种形式的社团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业意识,这是提高高校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曹桂彬.高校学术型社团引领学风建设的对策分析[J].高教探索,2014(1):93-94.

[2]毛燕慧.如何构建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3):146-148.

[3]张郢,李恒萱,高云路.基于学术型学生社团的高校学风建设探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8):1-2.

Routing Selection for Enhanc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nstruction of Study Atmosphere Under New Situation From Perspective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Club

LIN Xupeng
(School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hangzhou University,Changzhou 213164,China)

Abstract:Studying atmosphere is the spirit culture of a university.It`s the foundation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ation to propel the studying atmosphere,and also the intrinsic requirement and important measure to enhance the talent cultivation quality.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establish important position of students'club in construction of studying atmosphere,reinforce the cultivation of the key member in club,innovate the carrier of the activity,so as to strengthen the effectiveness of construction of studying atmosphere.

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tudents club;studying atmosphere

作者简介:蔺旭鹏(1985-),男,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收稿日期:2016-01-04

中图分类号:G 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434(2016)01-0067-03

猜你喜欢
学生社团学风建设高校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良性发展的几点认识
新媒体在高职艺术类社团中的应用研究
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
浅议武夷学院“无手机课堂”学风建设活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