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职教集团培养金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016-03-28 14:26任春玲耿传辉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职教集团职业教育

任春玲,耿传辉

(1.吉林省科技金融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28;2.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科研处,吉林 长春 130028)



依托职教集团培养金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任春玲1,2,耿传辉1,2

(1.吉林省科技金融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28;2.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科研处,吉林 长春 130028)

[摘要]近年来,党和政府不断强调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目标。与其他行业一样,我国金融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也很缺乏。金融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发展培养急需的金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迫在眉睫。

[关键词]职教集团;职业教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近年来,党和政府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将“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作为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目标。2014年6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再一次突出了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我国已将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逐步纳入我国的教学重点规划中,并不断朝着这一方向大胆地实践与创新,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掀开了崭新的一页[1]。在我国金融领域中,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普遍缺乏。因而,金融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发展培养急需的金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迫在眉睫。

一、金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内涵

学界对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概念界定并没有统一明确的说法。部分学者从社会地位的角度出发,把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定义为“银领”,即介于“白领”和“蓝领”之间的具有较为高超的技术水平的群体;还有一部分学者从相对论的角度,认为高技术技能型人才是相对于初、中级技术技能型人才而言的具有较高技能水平的群体。综合以上学者看法,结合金融行业的特殊性,笔者认为,金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指经过专门的培训和训练,具备丰富的金融理论与实践知识,能够熟练掌握金融行业各岗位的操作技能、独立解决关键性问题并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金融从业者。

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金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具备如下四种能力。一是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虽然与初、中级人才一样,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也从事一线工作,但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积累和不断的思考、创新,他们成为了集金融技能和综合技能于一身的高水平能手。二是深厚的金融专业理论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与时俱进,扎实地掌握金融专业知识理论体系,以满足新技术、高技术含量的金融实践操作要求。三是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所从事的工作存在着岗位流动与变动的情况,他们并不是只掌握单一的操作技能,而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掌握多类型、多个岗位技能。四是出色的创造能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初、中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相比,不仅具有熟练的操作能力,还具有突破自己专业技能,善于创新思想和技术的创造能力。

二、金融职业院校加快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必要性

(一)治理技能短缺问题

技能短缺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我国技能短缺问题突出表现为“技工荒”。所谓“技工荒”是指技术工人和高级技术工人的供应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现象。自本世纪初在东南沿海地区全面爆发“技工荒”开始,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现象迅速扩散到全国各地,程度年年攀升,成为当前劳动力市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技工荒”是符合经济规律的正常现象,甚至可以说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反映,但它对我国经济发展构成的严重制约不容忽视。导致技能短缺的原因纷繁复杂,从全球范围来看,最重要的原因集中于科学技术进步、教育培训滞后、需求激励缺失和全球人才争夺四个方面。其中,教育培训滞后是技能短缺的内在根源。因此,加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就成了各国治理技能短缺的一条重要途径。所以为了有效治理我国金融行业的技能短缺问题,满足国家实现系列经济战略目标对金融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金融职业院校必须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机制,改革教学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发展职业教育的需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经历了由“技术员、管理人员、技工”、“实用人才”、“应用型人才”到“技能型人才”、“技术技能人才”的演变。虽然金融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等因素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但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始终是其总方向。然而,一些金融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的依然是“学科教育”,忽视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专业设置不考虑就业需求,不考虑自身职业教育特点,与很多本科学校趋同。课程设置也不尽合理,欠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人才评价体系过于单一,只评价知识水平,不评价能力和素质。对于校内实训,尽管也开设了实训课,但开课时数极少,加之授课教师由于缺乏实践经验而在授课水平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因而实际上很难达到实训目的;对于校外实训,受诸多客观因素制约,金融企业的实训很难做到真正顶岗,实训效果一般,难以培养出符合现代金融服务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当前金融职业院校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和课程设置,探索金融职业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一条特色办学之路,加快我国金融职业教育发展步伐。

(三)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的发展速度直接制约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金融业同样面临诸多问题,一系列因素限制其未来的经营发展,如银行业资产质量下降、保险业国际市场占有率低下、证券业发展问题重重等。为了推进我国金融改革,加快金融业发展速度,使金融业保持可持续发展态势,必须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能力。为此,金融职业院校必须以培养“面向金融服务一线,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勇于创新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要方向,优化专业和学科结构,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大中型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和小贷公司等中小金融机构及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人才支撑。

三、吉林金融职教集团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路径

职业教育集团是职业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集约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深化校企全面合作、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是创建职业教育品牌、特色、优势的重要手段[2]。当前,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正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办学形式的主流。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底,我国已建立职教集团1048家,基本覆盖了除西藏以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全国主要行业。为了大力推进金融职教“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等合作模式的改革创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积极探索现代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优化人才培养途径,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吉林省地方经济的能力和水平,从2015年开始,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开始牵头筹建吉林省金融职业教育集团。经过一年的酝酿、研究,该集团拟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培养金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以行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专业建设特色

一是集团将联合政府、行业部门开展吉林省金融人才需求与培养调研,及时了解市场需求,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目标。二是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对各专业建设进行论证评估,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在保持专业结构相对稳定的同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产业调整对人才需求变化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设置和调整专业,修订专业教学计划。三是以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群建设为龙头,带动其他专业协调发展。

(二)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稳步推进课程建设

集团将以职业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形成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素质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按照岗位(群)任职要求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构建“理论适度、重在应用”的理论教学体系和“认知实习—课内实训—假期社会实践—综合实训—毕业顶岗实习”逐级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参照行业标准设置与行业资格和职业资格考试匹配的课程,开发体现业务更新的新课程,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网络课(第三课堂)、人文素质课相结合,形成理论与实践、课内和课外、课上和课下相结合的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实现课程设置与岗位能力要求、教学内容与工作过程、实践教学与职业标准的有效对接。

(三)以实践教学为核心,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围绕学生职业基本技能、职业核心能力、综合能力等目标要求,建立符合企业和市场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是突出技能培养,提高实践教学比重。与银行、证券、保险、会计师事务所、物流公司、软件开发等行业企业共同制订各实践课程教学大纲,保证实践类课时占总教学课时的50%以上。二是建设仿真实训中心,积极改善集团实训条件。逐年增加实训投入,建设高规格专业实验室,满足金融、会计等所有专业综合实训和开展各种技能大赛的需要,保证实验课开出率达到100%。三是不断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四)以专兼结合为原则,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集团将坚持“内培外聘、专兼结合”的原则,以建设“双师素质”为核心,全面优化教师队伍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一是实施“择优引进”和“学历提升”工程,制定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加大对高学历、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业务骨干的引进力度,形成自觉提升学历层次、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二是打造双师素质教师团队,鼓励成员院校聘请金融行业一线员工作为兼职教师,充分利用技术骨干的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库和良好的双向交流机制。

(五)以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为途径,促进集团高效发展

集团将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建立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充分加强校际、校企间的交流,实现互惠互利,推进集团成员共同发展。一是搭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集团内的职业院校将利用该平台分享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教师们也可在平台上进行交流探讨,从而提高职业院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二是搭建人才信息共享平台。集团内的职业院校将利用该平台公布所培养的人才信息,集团内金融企业可以在平台上快速寻找所需人才,降低招工所需的人力、物力成本,从而提高金融企业管理水平。三是搭建用工信息共享平台。集团内的金融企业将在该平台上及时公布用工信息;职业院校利用该平台不仅可以拓宽学生就业信息渠道,还可以及时了解市场需求,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衔接。

[参考文献]

[1]王立波.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

[2]王海玫,王丹,丁江荣,等.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研究[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15(3).

[收稿日期]2016-01-05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职教项目“吉林省金融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实践探索”(2014zcy188);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金融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zd15150);吉林省高教学会高教科研项目“金融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GJX2015B44)。

[作者简介]任春玲(1971- ),女,教授,博士,从事金融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602(2016)05-0158-03

猜你喜欢
职教集团职业教育
职业学校家具专业人才培养互联基地建设项目的探索与研究
职教集团的基本功能和内涵发展指标
浅谈基于资源整合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建设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深度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职教集团视域下校企协同机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