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时代主持人的职业素养及高校培养路径探究

2016-03-26 14:00邵振奇
长春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播音员培养路径媒介融合

邵振奇

(安徽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山西师范大学 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融媒时代主持人的职业素养及高校培养路径探究

邵振奇

(安徽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山西师范大学 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摘要:媒介融合对电视节目、广播节目乃至网络自制节目的传播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作为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播音员、主持人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言之,可体现在细节处理能力、表演能力、即兴口语能力、信息采集和加工能力、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社交互动的能力等方面。为适应融媒时代对专业人才的需要,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应密切关注当下的新形势发展,及时转变教学思想,调整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以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合格播音主持人才。

关键词:媒介融合;播音员;主持人;职业素养;培养路径

目前,广播电视事业不断发展,新媒体技术日臻成熟。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通过的《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部署、推进宣传文化领域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是适应媒体格局深刻变化、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举措。通过融合发展,使我们的主流媒体科学运用先进传播技术,增强信息生产和服务能力,更好地传播党和政府声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我国广播电视的根本属性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广播电视,其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因此如何在媒介融合这一新背景下,把握时代新趋势,揭示传播新规律,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应对新媒体挑战,成为教学领域的首要目标。本文将探讨媒介融合对于播音员主持人职业素养提出的新要求,并从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角度提出可行性的应对策略。

1融媒时代的内涵

融媒,指媒介融合,融合一词最初被使用的领域并非传媒行业,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其有两重释义,其一是熔成或如熔化那样融为一体,其二是繁殖过程中的相互融合,其中后指细胞繁殖过程中的融合,这是生命产生与进化时的一个必然过程,因而,我们可以把融合理解为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尼古拉·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在工业领域提出了不同工业“即将和正在趋于融合”的看法,并用三个圆分别代表计算机工业、出版印刷工业和广播电视工业来呈现技术边界的重叠与聚合,进而,他将媒介融合理解为各种各样的技术和媒介形式都在汇集到一起。直到2003年,李奇·高登(Rich Gordon)将不同传播语境下的媒介融合归纳为五种类型:媒介科技融合、媒介所有权合并、媒介战术性联合、媒介组织结构性融合、新闻采访技能融合以及新闻叙事形式融合。

我国对于媒介融合概念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同时,我国学界也在积极的从多角度对国内外关于媒介融合的颇具代表性的观点进行整合,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蔡雯教授与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王学文指出:“媒介融合是指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组成大媒体业的各产业组织在经济利益与社会需求的驱动下通过合作、并购和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终端融合的过程。”也有学者这样将“媒介融合”的概念进行了狭义和广义两种区分,认为:“‘媒介融合’的概念应该包括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概念是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产生‘质变’,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如电子杂志、博客新闻等等;而广义的‘媒介融合’则范围广阔,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

2媒介融合对播音员、主持人业务能力提出新要求

媒介融合对电视节目、广播节目乃至网络自制节目的传播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播音员、主持人作为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团队创作意图的最直接呈现者,其业务能力面临空前的挑战与机遇。

(1)细节处理能力。以往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途径非常单一,在大力推行“三网融合”之后也仅仅是通过电视屏幕以数字电视、有线电视的方式进行传播,使用卫星接收信号的用户甚至无法参与到收视率的统计当中。当下,媒介融合大大丰富了电视节目的传播方式和接受终端,手机电视、网络电视、APP软件下载等方式很好的丰富了电视节目的传播途径,并且以上途径能更好的满足观众的接收习惯。

首先,对于广播电视节目而言,每一期节目会衍生出许多“点”,这每一个“点”所吸引的观众不尽相同,传统的传播方式下,观众可能会因为节目一直没有推进到自己喜欢的“点”而切换频道,这样就对节目造成了观众的流失,媒介融合带来了新的传播方式,可以实现节目点播,媒体工作者可以很好利用新传播途径的介入,把电视节目当中的的各个“点”分别独立剪辑成片段,并标注对应这些“点”的标题,这样既留住了不喜欢“吃大锅菜”的观众群体,为他们“开了小灶”,又保证了节目的点击量。

其次,手机的普及提供对APP软件的应用带来了空前的便捷,手机用户可以根据自身习惯选择视频观看;而对于媒体来说,可以借助手机APP提前预告将要播出的节目,相比于之前依赖节目导视或者广播电视报的宣传手段,更具时效性,也更能抓住观众的眼球;各个媒介的巧妙融合,媒体亦可以借助销售行业的大数据手段,通过对大数据的整合、存储和分析,以云计算的方式计算出每一位用户的收视习惯,从而通过APP客户端为他们推荐相应的节目。

这种碎片化的传播方式,要求节目主持人在能够把控整期节目的主持的基础上,对于每一段可以独立拆分进行传播的“点”也要照顾周全,既要分清主次,又要统筹兼顾,不能只从大处着手,而忽略了节目主持中的细节。

(2)表演能力。我们在播音主持内部技巧的教学中一直强调情景再现。如今,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情景再现这一概念的内涵得到了极大丰富,外延也不断拓展。比如在中央电视2015年推出的“一带一路”系列节目中,采用电影化的长镜头拍摄手法,数字成像技术,最终为观众创造出具有“穿越”感觉的第一现场。“一带一路”系列节目,大改以往的主持人演播室主持与报道现场短片混剪的形式,用电影拍摄中经常使用的“长镜头”手法来进行叙事,这要求主持人除了在播音语言上做到情景再现之外,还应具有一定的影视表演功底,大到配合节目转场,小到一个转身一个眼神一件物品从传递,已经超出传统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中所提到的“态势语”的范畴,对主持人和记者的现场表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即兴口语能力。所谓即兴口语表达能力意思是说播音员主持人需要在节目给定的极短的时间内,对语言进行组织、进行适当评论分析、控制整个节目的进程,从而把握节目的尺度,做到用词得当,言简意赅,逻辑清晰。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节目形式的骤然增加,播音员主持人在节目中临场应变次数的增加,对节目质量的要求也全面提高,对于他们专业素质的考量较之前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即兴口语表达的能力是当下播音员主持人重要的职业素养之一。

即兴的口语表达和瞬间的头脑风暴,有些时候甚至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收获与亮点,而在节目中不能单纯的为了突出“亮点”而丧失对节目整体的把握;一些节目主持人,为了引发关注,获得更高的点击量,以即兴口语表达的形式,表达一些纯属个人言论的观点与看法,把个性化的语言当成了个人化的言说,这是不符合专业规范的,新时期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在积极应对电视节目发展新特征新规律的同时,依旧不能忘记本专业的根本特征,要时刻牢记播音主持创作的原则,从语言上应全力落实播音主持语言的“三感”、“三性”。

(4)信息采集和加工能力。如今,越来越多的一线媒体需要集采、编、播于一体的复合型主持人,于是对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生提出“一专多能”的技能要求。信息采集和加工是记者和主持人经常需要进行的一项工作,尤其是在一些重大突发新闻事件的采访和报道中,这种能力就更为重要。但受传统培养模式的束缚,当前的主持人普遍缺少这种在短时间内对复杂信息以及不断变化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快速研判、独当一面的能力,“以‘汶川地震’报道为例……部分主持人暴露出了短时写稿能力和短时报道能力的薄弱,很多在平时不易被发现的专业素质缺陷都在一时间暴露出来”。

信息采集和加工能力不仅对传统媒体的主持人十分必要,在媒介融合时代,播音员主持人更应该“走下”主播台,积极的参与到新闻的采写与节目的策划当中。兹举一例。安徽卫视于2009年创办的《非常静距离》是电视与网站合作播出的谈话类节目的先驱,这档栏目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除了紧跟时代的步伐,巧用媒介融合带来的便利之外,主持人李静功不可没,从遴选嘉宾到选定主题再到穿刺的编写,全程参与其中,并承担较重的角色。因此,新时期的播音员主持人,要想在时代的浪尖站稳脚跟,必须积极的参与到传媒行业的变革中来,扩展自身业务能力范围,积极的应对媒介融合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5)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频道专业化已经是大势所趋,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对节目涉及领域的专门知识进行了解和掌握。尤其对于法制、体育、经济等类型的节目,如果主持人对相关的背景和知识不够了解是无法驾驭的。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作为文广新局直属的事业单位,率先开展了频率专业化的改革,下设以国内外新闻为主的中国之声栏目、以财经播报与评论为主的经济之声以及音乐类频率音乐之声等16个频率。虽受条件限制,但依旧普遍做出了专业化的频率调整,具体到每一档栏目中,也是更加重节目内容的专业化,如针对“有车一族”的汽车类节目、针对老年听众健康养生类节目、针对中青年听众的房产类节目等,此类节目在对相关政策新闻进行传达的同时,更多的是为听众做出专业化的解读与建议,因此要求主持人应具备相关专业的基本常识,并能够及时回应政策变化,解答受众提出的问题,彰显广播节目的社教与服务功能。

(6)社交互动的能力。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除了具有传播迅速、收听便捷的优势之外,互动性强的特点并未充分表现,而在媒介高度融合的今天,得到了明显的体现。兹以广播为例,细数其与受众的互动方式进化历程,从信件到热线,从热线到短信平台,从短信平台到QQ、微信、微博,每一步进化都与媒介的融合进程息息相关。虽然节目是节目组全体工作人员共同付出的成果,但在于听众的互动方面,每一步进化,听众想要与之交流的一定是主持人,因此在当下愈发重视互动的广播节目中,主持人应当具备较强的与听众互动的能力。

在节目中加入听众的良好互动,有助于推进节目进程,搜罗播报更多及时有用的信息,尤其是具有更具有本土性和区域性的地方广播,大到路况、突发事件,小到民生热点,恰迎合“三贴近”的原则。

节目下与听众的互动方面,很多节目设有微信、微博的公共账号,既便于节目从受众反馈中做出调整,也有利于选题的确定;主持人也可向听众开放自己的微信微博,一方面便于了解受众所思所感,另一方面有利于塑造主持人自身的角色形象,加强品牌宣传。

3媒介融合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改革路径探究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高等院校的数量已经突破400所。当前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在招生和就业上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但发人深省的现状。一方面,专业招生异常火爆,已成为所有艺术类专业当中考录比最低的专业之一;另一方面,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却不容乐观,众多毕业生频频被媒体拒绝,不得不转行做其他工作。究其原因,除了受目前全国范围内“就业难”的波及之外,师资力量落后、课程设置陈旧、硬件条件限制,使得该专业培养出的毕业生与媒体的实际要求相去甚远,更无法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融媒时代的到来,也对该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改革与突破,以期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播音主持人才。

3.1课程设置改革

(1)强化即兴思维训练,提升口语表达水平

书面文字可以深思熟虑后下笔,反复推敲后修改,而口语则是说出既定,转瞬即逝。本文以为,相关高校在大学二年级就可以增设思维训练类课程,口语表达的能力高低表现出一个人思维能力的强弱。而提早学习此门课程可以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在不断地练习中轻松驾驭语言表达,从而在各色节目中生成具有个性特色的口语,对大三阶段所学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现场报道等课程奠定基础。对于广播电视从业者来说,随时可能遇到突发性事件,主持人应变能力的重要性自不言而喻。所以,部分没有开设此类课程的高校应该重视起来,而在本科三、四年级开设的学校可考虑将时间提前,因为对于提早进入一线实习的学生来说,这类课程不宜设置得过晚。

(2)增设表演基础课程,锻炼镜头表现能力。表演课程中的“声、台、形、表”四大模块,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来说极为重要。从具体操作层面而言,声乐模块课设立为选修;台词模块亦可与文艺作品演播课程融合;形体课程目前大部分综合类院校均有条件开设,开设形体课程时,也应适当将教学计划更改,使其更有针对性,既不局限于坐立行走,也不延展到舞台舞蹈,针对摄像机前态势语等非语言符号的使用进行教学;表演模块以往是从舞台表演入手,而对于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来说,因课程比例问题,可直接开设影视表演而非戏剧表演。

(3)丰富选修课程内容,拓展学生知识视野。综合类本科院校中,选修课一般分为公共选修课与院系选修课,而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来说,应有独立的选修规则,避免学生单纯的为了拿学分而“不得不选”的情况;应为学生限定一个特定的选修范围,开设经济学、法学、农学、心理学等专业性较强的通识课程,既能满足学生自身偏好,又能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中发挥具体作用。

3.2教学方法改革

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极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是它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而当今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方法单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突出,难以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现今,提升该专业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就是对教学方法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从具体操作层面而言,可以致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1)尖子生计划:分向培养,扬长避短。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职业定位及所擅长的栏目类型,而不同类型栏目对主持人气质、能力的要求也有区别,这势必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因材施教,避免“千人一面”的现象。本文以为,在该专业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向培养。比如,有的学生声音条件好、感悟能力强,可重点往配音、演播方向培养;有的学生性格外向、个性张扬,则可以主攻综艺娱乐类节目。如此一来,既可以使学生扬长避短,明确其在校期间的主要学习目标,增强他们参赛、求职的针对性,也可以集中师资力量,优化教学资源,可谓一举数得。四川师范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摸索出一条较为成熟的分向培养模式,谓之“尖子生计划”,足资同类高校借鉴。他们首先根据每个尖子学生的特点来分类,开设了“新闻播音”“少儿节目主持”“综艺娱乐”等方向的提高班,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再次强化专业训练。这样的创新举措使该校学生在全国性专业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且有数量可观的毕业生如愿签约到省市电视台工作。同时,为了提升学生播音、主持以外的综合能力,还开设了“采编播基础课程”“影视广告作品配音提高班”“电视节目摄像制作提高班”“电视节目后期编辑提高班”,使学生掌握采编播制作的综合能力,这种“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做法,使该校培养的学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2)通道班开设:校媒联动,实战演练。在融媒时代,媒体的节目生产和制作流程愈发复杂,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和媒体实际需要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针对这一现象,开设通道班不失为一个良好的办法。相关高校应主动通过校媒合作、校企合作,打破课堂和媒体之间的壁垒,采用“引进来”(指引进媒体或传媒公司的播音员、主持人等一线业务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和“走出去”(指优秀在校生直接参与媒体或传媒公司的节目制作和播音主持工作)相结合的方法,大力推动通道班建设,以达到优化师资结构、增加实训机会、拓展就业渠道的目的。

通道班的开设,一方面使媒体的一线从业人员能够直接参与教学,传授知识;另一方面,学生能够直接进入真实的媒体工作环境,了解节目选题、策划、采写、编辑、播出、包装、营销等环节,增强学生信息处理、社会交往、包装营销等实战能力,部分优秀的毕业生还可以通过这个渠道,获得被媒体签约的机会。

3.3考核方式改革

(1)课程汇报代替考核。要根据播音教学的实际特点采用不同的考试形式。课程汇报可以让学生在特定场景进行模拟主持考试,通过汇报演出的形式检查学生的选题能力、应变能力、控场能力、主持节目等等专业技能。教师采用汇报评分方式确定学生成绩的做法使得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考试要侧重于实际运用。

(2)校媒合作学分置换。当下,高校办学应充分与用人单位、与市场对接。就播音主持专业而言,课程考核可外聘媒体从业者与校内教师一起为同学打分,秉承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学生专业能力全面分析。比如节目主持或电视播音等专业课口试,在给学生打分时,容易出现主观性偏差,很难科学地测试学生的专业能力。为了凸显公平,可选派三位以上的专业老师同时给一个学生打分,取平均成绩为该生的最终成绩。而在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测试时,注重评分教师的专业比重分配,科学全面地考核学生的专业能力、知识能力、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2012-11-13)[2013-09-10]http://media.people.com.cn/n/2012/1113/c192370-19567767.html.

[2]张谦,梅雨婷.传播业将迎来新的重组历程:对美国媒介融合观察所作的预判[EB/OL].(2011-03-08)http:www.shsby.com/baohai/.htm.

[3]刘颖悟,汪丽.媒介融合的概念界定与内涵解析[J].传媒,2012(1):74.

[4]陈浩文.再论“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EB/OL].(2008-01-11)http:www.zijin.net/news/journalism1/n08111430612H23IE6CDEG1.shtml.

[5]马英莹.从汶川地震中的媒体报道看播音员主持人应具备的素质[J].新闻天地,2007(10):28-29.

[6]赵小蓉,孙宁丰,李丹,等.创新型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思考[J].戏剧之家,2013(11):257.

[7]李学书.高校推进文化素质教育评析[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8-92.

责任编辑:张晓辉

Professional Attainment of Program Hosts in Media Convergence Era and Research on Training Paths in Universities

SHAO Zhenqi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2, China;School of Chinese Opera and Relics,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Linfen 041004, China)

Abstract:Media convergence brings far-reaching impacts on the propagation of television programs, radio programs and even self-made network programs. Announcers and host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grams, whose professional quality is required to be higher, reflecting in such abilities as details processing, performance, impromptu speaking,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 relevant specialized knowledge and social interactions.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media era on professionals,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major in colleges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the new situation, change teaching ideas in time, adjust teaching methods and reform assessment methods to cultivate qualified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talents adapting to the times requirement.

Keywords:media convergence; announcer; host; professional quality; training path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907(2016)04-0071-05

作者简介:邵振奇(1985-),男,山东乳山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播音与主持方面研究。

基金项目:2013年度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3zy012);2014年度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专业改造与新专业建设项目(2014zytz003)。

收稿日期:2015-10-28

猜你喜欢
播音员培养路径媒介融合
论播音员主持人的新闻敏感性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
2011—2016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业务流程再造
做人民欢迎的中用的播音员
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创造
完形填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