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习惯养成难题:在视角转换中求解(上)

2016-03-25 07:20
中小学德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教育工作者道德教育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人对行为习惯的养成一直非常重视,甚至上升到了“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的高度。但现实却是,习惯养成教育效果实在差强人意。以排队为例,尽管我们从幼儿园教到大学,随意插队的行为却屡见不鲜;那些国人心仪的国外旅游风景区中,用中文书写的文明行为提示牌,尤其让人汗颜。

问题的背后,是认识上的误区。

那么,我国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是如何认识行为习惯养成的呢?可以从传播最广,中小学老师最熟悉的两句养成教育名言中一窥端倪。

“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好习惯。”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让广大教育工作者找到了依据。既然如此,抓好习惯顺理成章地就成了工作的中心。那么,好习惯又该如何养成?英国哲学家普德曼为我们“解围”了:“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只要“播种行为”,就可以“收获习惯”,就是“好教育”。

而在现实教育中,抓行为习惯养成也是最容易的。在品德结构的四大要素中,用“知”来衡量“德”,一向都不可靠:生活中高分却“缺德”者,并不鲜见;“情”“意”很重要,却看不见摸不着;只有“行”,既看得见,又“靠谱”。

如此,名人箴言与现实需要一拍即合,养成教育便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行为训练成为学校德育的中心工作。

但是,名人讲话,总是和特定的时空相联系的。割裂这种联系,片面理解名人的观点,让我们开展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变得一厢情愿。

破解难题,需要转换视角,重识行为习惯。

郑航教授对行为习惯的内涵进行了条分缕析:好习惯具有内在善和外在善双重属性。合目的性、合价值性、合认知性、行动性、自主性,是教育意义上的好习惯的基本标准。学校指导和帮助儿童养成好习惯,尤其需要做到:区分习惯的层次和功用;把握习惯养成的内在机理,尊重差异;讲求针对性,注重习惯养成的方法、策略。

刘晓明教授认为,行为取向的道德教育在我国盛行的原因,既与教育者对教育的认识、教育者所持的教育理论有关,也与当前对道德教育的片面理解有关;单纯以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作为道德教育的依据,必然会带来道德教育在教育价值、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现实困境;走出困境的出路,在于全面认识现代学习理论,完整把握“学习”的内在构成要素,透析道德行为的内在形成机制,将道德教育建立在学生学习的内在过程之中。

李璇从习惯领域理论的视角,提出了创新性养成教育这一概念,将传统对行为习惯的认识由“静”变成了“动”;黎康华基于成长的视角,反思了传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思维困境;祁桂凤则从道德情感入手,分析了仪式感在习惯养成教育中的巨大价值。

上述学者基于本体论的思考,让我们对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有了更深入、更丰富的思考。相信这些思考,对于走出习惯养成教育困境,切实改进学校德育有所裨益。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教育工作者道德教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明确方向标、设计中轴线、提供参照系
德国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严重短缺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身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几点思考
浅论初中化学教学中的STS教育
庞学光:深化学校道德教育改革
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意义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