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引导小学生快乐而主动学数学的策略探究

2016-03-25 08:56程立红河北省迁安市大五里乡大五里中心完全小学河北迁安064400
学周刊 2016年28期
关键词:主动探究问题教学动手操作

程立红(河北省迁安市大五里乡大五里中心完全小学,河北迁安 064400)



关于引导小学生快乐而主动学数学的策略探究

程立红
(河北省迁安市大五里乡大五里中心完全小学,河北迁安 064400)

摘要: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主动探究与快乐学习这是新课改下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而要完成这一目标就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构建生本课堂,营造愉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从场景模拟、问题教学与动手操作这三个方面来针对如何引导学生快乐而主动地学习数学展开论述。

关键词:主动探究;场景模拟;问题教学;动手操作

实施趣味教学,引导学生快乐而主动地学习数学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教学理念。只有激起学生对数学学科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对未知的数学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产生积极的心理需求,学生才能产生探究的激情与乐趣,才能彻底改变以往教学中学生机械接收信息的被动状态,发挥学生的特长与优势,让学生成为知识的积极构建者,享受探究的乐趣,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激起学生更大的探究热情,才能带领学生走进数学知识的殿堂,才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成为新一代创新型人才。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展开快乐而主动的探究呢?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展开。

一、场景模拟,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中学习

小学数学新课标强调数学课程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数学新课改非常重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这正是数学学科的学习规律。将数学教学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事物与现象结合起来,通过场景的模拟,将学生带入真实的生活之中,这样更能增加教学的亲切感,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从而激起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实现学生的快乐学习;同时通过生活场景的模拟,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直观而熟悉的生活之中,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更能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中获取丰富而直观的感性材料,更加便于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更加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与技能的提高,真正实现有效学习。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着眼于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找到最佳的切入点,引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通过场景模拟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主动而快乐的探究。

如一年级在学习“元角分”这一内容,在学生认识了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基本单位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后,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以学生所熟悉的购物为切入点来布置教室,模拟商店购物的生活场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来展开活动,各小组内让学生来扮演售货员与顾客,让各小组用提前准备好的各种学习用品以及复制的人民币来进行一次真实而熟悉的购物。这样的生活场景模拟,可以活跃教学氛围,让原本枯燥的教学更加有趣,抽象的知识更加形象;让学生通过生活经验来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与运用水平。

二、问题教学,引导学生在“愤悱”的状态下学习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来展开主动探究,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构建,实现学生学习地位与学习方法的转变,让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人。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研究提问艺术,在恰当的时机提出最有价值的问题,以引导学生在愤悱状态下展开主动探究。

1.学生注意力分散时提出趣味性问题。小学生年龄小,以无意注意为主,难以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于知识的探究上,此时就可以提出一个巧妙而有趣的问题,以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关注,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如课堂导入阶段,以问题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新知的学习上,将学生由课下的松散状态带入求知的最佳状态。学生的注意力会随着教学的开展而分散,此时教师同样可以以一个有趣的问题来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再次集中起来,从而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都保持长期集中的注意力。

2.学生理解不充分时提出启发性问题。小学生处于初级认知阶段,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内容难以深刻理解,往往会出现思维偏差或是理解肤浅,此时学生最需要的不是教师的直接灌输,而是要发挥主导作用,以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让学生在问题的点拨下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口,以顺利地完成自主探究。

3.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提出分层次问题。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一而同,存在明显的个性差异,因此教师在提问时切不可“一刀切”,提出相同的问题,制订同样的标准,而是要兼顾学生之间的差异,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制订不同的标准,这样才能满足各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激起全体学生的学习激情,这样才能让全体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到探究中来,使每个学生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在动手与动脑中学习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不仅符合学生好动的天性,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探究的激情与动力,而且可以让学生从中获取丰富信息,这正是开发学生智力,激活学生思维的重要契机。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提供更多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学具,在操作中来展开主动探究。这样手脑并用的活动不仅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可以带给学生身心上的愉悦,利于学生身体、心理与智力的全面发展。

如在学习“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事先准备若干不同长度的小棒,然后让学生任意选择三根小棒来围成三角形。学生通过动手之后的结果就是有的可以围成三角形,但有的不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此时让学生带着为什么有的小棒可以围成三角形,但有的不能围成三角形这一问题来再次展开积极的动手动脑、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在教师的启发与指导下学生手脑并用,层层推进,步步分析,进而得出: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才能围成三角形。这样的教学不再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将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而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合作交流来亲历知识形成过程,主动构建知识。这样的探究活动是快乐的、主动的,这正是新课改追求的自主探究式教学,更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让学生感受到探究的乐趣,实现快乐而主动的探究。

参考文献:

[1]周玲.场景模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1(5).

[2]招慧红.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践行探研[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2).

[3]王贤军.小学数学“问题教学”模式初探[J].新课程学习:下,2011 (12).

[4]邵长江.小学数学快乐探究教学例谈[J].小学教学研究,2014 (29).

[责任编辑赵建荣]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8-018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8.118

猜你喜欢
主动探究问题教学动手操作
构建高效复习课堂的教学研究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例谈问题解决法在化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问题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