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敏
(上海电力学院 社会科学部, 上海 200130; 华东师范大学 社会科学部, 上海 200062)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可持续化的社会支持及运行机制
李敏
(上海电力学院社会科学部, 上海200130;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 上海200062)
摘要:大学生志愿者是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力量。当前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动机目的、活动组织及管理保障等方面存在着难以持续的问题,这里既有社会文化结构方面的原因,也反映出学校及社会管理层面上的某些缺陷。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到系统性、社会性的宏观视野中,充分认识到政府、高校及公益组织等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的角色和功能,构建起以联动机制、信息机制和保障机制为核心的社会性支持网络,从而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创新实践,提高社会公益供给的质量。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政府;高校;社会
随着社会治理理念及其格局的变化,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和组织性的志愿服务活动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志愿服务者们广泛地活跃于社会各领域之中,不断扩展着现代社会的自治空间,而身体与心理都处于蓬勃旺盛发展期的大学生是志愿服务队伍中的重要力量。然而从现实来看,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在动机目的、活动组织及管理保障等方面存在着难以持续的问题,这里既有社会文化结构方面的原因,也反映出学校及社会管理层面上的某些缺陷。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可持续性不足,不仅影响着社会公益供给的质量和社会自治能力的发展,也制约了高校德育实践的有效性和大学生素质提升的能动性。如何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纳入社会自治空间的宏观视角,并以中观的社会各组织部门为依托,去寻求一条可持续化的路径,值得认真探讨研究。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可持续性问题的相关考察
不可持续是指一种状态,这种状态缺乏稳定性和长效性,缺乏秩序性和规范性,意味着时间上的不可续和空间上的不畅通。近些年伴随着全国性重要活动以及各类重大灾害发生,社会公益需求越来越旺盛,志愿服务则是满足需求的一种公益供给,志愿精神也成为新时期青年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表征。以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和上海世博会为契机而生发兴起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在逐步深入的实践中却面临着一种难以持续的窘境。其主要表现为志愿服务活动摊派化、任务化,活动结束之后队伍就立即解散;志愿服务活动出现动机功利化、短期化趋向,活动的形式大于实效等等。譬如,为扩大养老志愿服务队伍,民政部、团中央积极倡导大学生走进社区为老年人开展志愿服务,但实际上大学生一般只在重阳节、学雷锋日等特定的时间去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活动缺乏常态化和规范化。具体而言,所谓难以持续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
1.关于志愿服务动机
“志愿”是人类的一种高贵的情感,始发于人的同情心理和自觉行动。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会不断遭遇自然性和人为性风险,代表着公共权力的政府虽然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担当者,但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因此,在公权力与私权力之间存有的社会权力应当成为解决相关问题的不可忽视的力量,志愿者资源就是这种社会权力的一种体现。值得注意的是,社会权力是自发的,既不像公权力那样具有政治权威,又不像私权力那样具有私益目的,社会权力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人的精神力量,志愿动机需要强大的精神能量作为驱动力。强烈的情感具有爆发力,但也会有另外一个特性,那就是持续性短的问题。
大学生思想较为单纯,朝气蓬勃又志存高远,多数人都希望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之中,希望在大学期间能有志愿者的经历和体验。但由于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如就业竞争的压力、“中国式”的家庭期待和所谓的“成功”标准的影响,一些大学生的功利化思想有逐渐滋长的趋势。通过相关调查可以看到,不少大学生的理想是毕业后找到好的职业,买得起房子车子,让家人过上好生活等世俗化内容,而淡化了精神境界、社会责任、公民意识。当志愿服务活动未能成为提升行动者的理想境界的驱动力,学校与社会又尚未建立起志愿行动的激励机制时,无疑就会削弱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动机。
2.关于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服务活动难以持续主要体现在活动的组织上。一般说来,高校团委会负责青年工作的统筹安排,其大致程序是上级团委发出指示,校级团委会组织召集学生志愿者开展服务,志愿服务活动处于行政指令下的被动化执行状态。虽然学校具有充分调动及组织学生志愿者的能力,但普遍缺乏主动地培育志愿者力量和培训服务技能的意识,难以产生“持续性”的效果,也很难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大学生的志愿服务能力方面看,学校和社会在日常性、专业性培训方面重视不足,措施不力,而志愿服务活动应当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社会多样化的要求,志愿服务技能培训还应结合大学生的专业及专长进行,这样才能产生把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专业知识、道德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的理想效果。
另一方面,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大都无项目化依托,以公益项目作为载体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还很不够,缺少多元化的途径和创新性的平台。作为公益供给的志愿服务是社会所匮乏的一种资源,但由于信息平台和渠道的阻塞,公益供给资源难以找到需求的渠道,也缺乏一种组织化的力量将其进行整合和利用。此外,学校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存在思路狭窄的问题,志愿服务活动难免产生节日扎堆、班级扎堆、活动地点和目标群体雷同的现象,有的志愿服务活动甚至具有明显的形式主义色彩,这都很难让大学生投身志愿服务活动时产生新鲜感和持续动力。
3.关于志愿服务管理
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着管理制度建设滞后的问题,导致志愿者服务行动比较松散,加入或者退出志愿服务活动带有随意性,组织者或参与者并无长期坚持下去的打算,有人甚至是为了某种功利目的而加入志愿服务团队。志愿服务活动结束之后,组织者即解散志愿服务团队,没有进行后续工作,对志愿者在活动中的监督和评估则更是缺失。
二、“可持续性不足”原因剖析
1.社会文化结构中的路径依赖
在“大政府—小社会”的格局未明显改变情况下,志愿服务活动所具有的自觉性、自治性、非政府性等特点难免被掩盖。尤其是高校所组织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大多采取运动式、集中式的形式,成为全国或地区性重大活动的服务资源,或者成为学校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的一般性载体和抓手,组织者并没有深入思考如何建立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性机制,从而真正、持久地释放出大学生自觉投身社会、服务大众和奉献国家的情感和能量。
从志愿服务行动的文化土壤来看,公民意识、公共道德、宗教性奉献和独立的个人行动等多方面的文化因素,都是催生志愿服务行动的条件。然而,这些条件显然在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土壤中并不天然存在,传统的“家文化”心理意识仍具有深刻的影响。“家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私文化,是以个人为原点,以血缘关系远近为纽带的社会人际格局,它有可能导致诸如公民意识不足、公共道德缺乏、公益文化观念淡薄等弊端。在当今经济与社会转型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优良道德,如强调人性本善,且要通过诚意正心去达成道德修为和理想抱负,还未得到应有弘扬。一些大学生自小接受的家庭教育充满了功利化色彩,在家庭很少受到奉献自我、承担公共责任的价值观熏陶,而学校和社会在这方面明显存在教育缺失,导致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缺乏牢固的思想根基。
2.社会管理层面的“三缺”现实
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社会管理层面上,存在着“三缺”现象,即具体统一的主管部门缺位、专业化常态化培训指导缺少和长效性激励性制度保障缺乏。
具体统一的主管部门的缺位是志愿服务活动可持续性不足的原因之一。没有一个核心部门进行引导和规划,社会各子系统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支持度和协同度必然不高。学校缺乏对德育实践的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志愿服务对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并且缺乏各项长效机制的配套,仅仅将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在校时期的一种社会实践形式,而且存在形式化、短期化、随机化等倾向。社会公益组织虽蓬勃兴起,却未能很好地与学校发生对接,造成社会志愿服务需求严重不足的矛盾。此外,大众传媒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倡导和关注也很不够。
专业化常态化培训指导的缺少是可持续性不足的原因之二。当今社会对志愿服务的需要已不仅仅是劳动力的付出,而是有一定程度的专业化要求。无专业化思维,就会认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仅仅是一项即时性的政治任务,而不愿用心去研究它的专业性、有效性和驱动性,不愿投入资源去培养志愿精神和服务技能。 “热情是一把双刃剑,在起到助推剂般作用的同时,它又是非理性的,难以持久的。这就给负责志愿者队伍培训的部门提出了一个要求,要保护好、利用好志愿者们的热情,莫让热情被无谓、低效的活动折腾,甚至是白白流失。”[1]
长效性激励性制度保障的缺乏是可持续性不足的原因之三。志愿服务虽具有无偿性、利他性和奉献性等精神内涵,但不宜过度拔高它的道德意义。如果没有对志愿服务的物质和精神保障,期待这种行为的可持续性并不现实。目前政府和社会对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在经费投入、人身权益等方面缺乏保障机制,学校也缺乏对长效性志愿服务行动的激励性回馈,且给予志愿者的荣誉存在平均主义倾向,这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公平。此外,“奖优不惩劣”也会导致志愿行为中所存在的失信或行动不足等问题不能得到规约。
三、“可持续性”的社会性视野与思路
志愿服务是社会性系统性的公益行动,“志愿域并不是分离孤立的域,而是散布和潜伏于所有的社会行动之中。”[2]只有具备对志愿服务资源的整合意识和配置意识,将大学生这支重要的志愿服务队伍纳入到社会整体的志愿服务体系中进行统筹,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系统性的社会公益供给资源,才能拓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可持续化的视野和思路。
1.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系统性行动
2001年在阿姆斯特丹举行的第十六届世界志愿者大会上,国际志愿者协会理事会通过的《全球志愿者宣言》倡导社会各子系统都应当支持志愿者行动,社会各部门应以自己的属性功能和资源优势为志愿者行动提供服务。《宣言》号召各国建设一些健全、有形、有效的“志愿者中心”作为推动志愿者工作的领导机构;各级政府应保障人们参与志愿服务的权利,消除参与志愿服务的法律障碍,任用志愿者参与政府工作,并且为非政府组织提供相应的资源,以促进和支持志愿者的有效动员与管理;企业应积极鼓励帮助员工参与社区志愿活动,并尽力提供人员支持与资金资助,促进志愿服务活动所需的基本建设;媒体应大力报道志愿者事迹,提供信息鼓舞及协助人们参与志愿服务;教育部门应鼓励及协助所有人不分老少参与志愿者活动,为他们创造从服务中思考与学习的机会,非政府组织应为志愿服务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并尽力为志愿服务提供人员支持与资金资助[3]。
由此可见,无论中外,志愿服务都应当是社会共同去支持配合的公民行动。因此,构建学校、民政部门、公益组织和大众媒体四位一体的社会支持网络,可以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可持续化提供有效路径。具体而言,作为一项社会系统的行动,大学生志愿者资源的提供方是学校,志愿者服务的对象是社会需要群体,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组织资源和项目资源的应当是社会公益组织,政府则是管理和统筹整个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的主体。唯有启动社会相关部门共同承担起其应有的角色和功能,才能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可持续化。
2.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有赖于社会支持
地方政府的民政管理机关作为主管社会工作的管理部门,应设立专门机构对大学生志愿者及其活动进行管理和研究,并使这一部门成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社会支持网络中的核心。政府应通过法规、政策保障大学生志愿者的权益,为他们提供物质及荣誉激励、安全行为保证、专业培训机会以及学分及就业等方面的条件,同时要采取措施推动社会资金的投入及服务基地的共建。另一方面,志愿服务是一种社会自治的行为,是公民自发意愿的结果,因而不宜过于强调行政力量。要逐渐淡化动员型、任务型的志愿服务活动指令,以培育方式去引导志愿意识,营造志愿氛围,提供志愿机会,搭建志愿平台。应加快建立统一的信息数据库,它既要与高校志愿者管理部门衔接,将大学生志愿者资源纳入到整体的社会志愿者体系中,又要为公益组织和学校的互动搭建平台。政府应将评估结果作为公益组织直接进入高校选拔志愿者的依据,使志愿者资源能得以整合与共享。
学校也有必要建立志愿服务活动管理部门,对志愿者进行引导激励和规范管理。其一,要建立志愿者资料库,将其个人信息、服务时间和评价等级等纳入资料库中,并为公益组织选拔学生志愿者提供信息。其二,要根据本校特色并针对大学生的专业和专长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其三,学校应制订相关的激励措施,建立起专业培训及退出机制,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专业化服务水准。学校可以与一些公益组织建立联动机制,这样既能解决公益组织志愿者资源不足的问题,又能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培训条件和实践机会,一些具有孵化功能的公益组织还可以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给予资金支持。
四、“可持续性”的运行机制
来自社会的支持资源需要进行整合并形成良性互动机制,才能发挥社会性网络应有的合力作用。为使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可持续化,需要建立起组织联动机制与项目参与联动机制、信息交互与共享机制、激励与保障机制。
1.组织联动与项目参与联动机制
以大学生志愿者为主体,建立管理方和行动方的组织联动机制,是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可持续化的组织保障。以城市为例,可在团市委的统一引导下,在各高校设立志愿服务站点。高校站点可直接与团区委志愿服务活动部门对话,使渠道畅通,信息明白,任务清晰。高校站点的规划要长效化和常态化,建立管理体系和制度流程,如对志愿者的招募、考核、评估及退出都要有规范标准和程序。学校的角色则转变为配合市级志愿服务活动管理部门和服务于本校志愿者,不再承担志愿服务活动的主要管理者职责以防止令出多门。类似的组织联动机制已有实践经验可资借鉴。在北京“APCE”期间,怀柔区根据实际需要,建立起团区委、站点所属部门和志愿服务站三级管理体系,第一、二两级负责人由团干部担任,服务站负责人则由志愿者组长担任[4]。这样垂直性的组织管理既有统一的行动目标和要求,发挥组织共同体的合力优势,又能给予高校站点充分的创新空间,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活力,使其成为一个小型的自组织。这就是一种相互嵌入融为一体,又相对自由发挥各自优势的值得提倡的运行机制。
项目参与联动机制的作用在于公益组织可以通过学校吸纳选拔所需的志愿者,同时又让大学生参与公益组织的项目设计。例如针对学校周边的居民环保项目,可让学生进行走访,调查居民的环保意识、日常环保行为、对环保政策的了解程度、对政府和企业的真实评价等。在这些前期调研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第一手资料尝试设计具体的环保项目,但最终形成项目设计成果则需要公益组织或有关专业人员提供指导和帮助。通过参与项目设计,大学生更具有成就感和使命感,同时也会积累活动策划、组织协调和团队协作的宝贵经验。项目参与也可以成为一种激励方式,譬如以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次数和时间作为依据,将参与项目设计的资格和志愿者的活动经验挂钩,以此充分调动学生跟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信息交互与共享机制
信息交互与共享机制是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可持续化的信息保证。目前由于志愿服务供需双方的渠道不畅通,虽然有不少社会力量或公益组织有意愿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并且不缺公益服务项目,但还是缺少有效的志愿者资源。大学生有一定的时间、精力、知识与技能,但受校园管理的局限,也难以自发、顺畅地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项目中去。所谓构建信息交互与共享机制,就是指建立起大学生志愿服务供需数据库,高校提供或公布大学生志愿者的基本信息和志愿服务诉求,需求信息则由公益组织提供,使供需双方达到“信息对称”, 从而保障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渠道畅通。值得提出的是,信息平台的管理权限要牢牢掌握在志愿服务活动主管部门手中,它应当对学校所提供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信息严格把关,对发布信息的公益组织进行严格审核评估,那些公信力不高的组织或安全保障系数较低的项目均不可进入信息交互平台,旨在推动公益组织诚信自律,维护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环境。另外,为提升志愿服务的凝聚力和共识,可以拓展这一信息平台的功能,譬如充分利用大学生的智慧和热情创办电子期刊,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各种活动进行报道交流,提高全社会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关注度,以获得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
3.激励与保障机制
构建福利回报和专业培训保障机制是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可持续化的利益保证。志愿服务并非意味着无回报、无保障的劳动付出,而是指这种劳动的本质属性是利他化和非功利化。社会要尊重任何劳动的价值,对志愿服务的尊重则主要体现为福利回报和专业培训。
福利回报包括分配保障、法律保障和激励保障。分配保障与公益服务购买的社会趋势相关。政府购买公益组织的志愿服务,为志愿者的劳动提供一定的回报,大学生如果参与其中,也同样应享受到这种分配性回报。法律保障是指对于志愿者的活动权利、人身安全、正当利益等方面要有制度化规定。激励保障则是鼓励志愿者保持高度热情的必要条件。志愿服务活动主管部门、学校以及公益组织,都应当设计好对于大学生志愿者的激励与保障机制,通过增加志愿者荣誉的含金量、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模式、实行学分挂钩及档案载入等措施,培育志愿者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感,对志愿服务的坚持力。同时,保障也要体现在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如必要的交通保障、专家咨询、信息查询等等。
专业培训则是给予志愿者的教育性和知识性回报。志愿服务不能仅靠情感性的努力和付出,更需要有理性的问题意识和实践技能。因而,学校和社会都要重视并加强专业化日常化的志愿服务培训,如思维力训练、沟通技巧、紧急救护知识、养老护理知识以及实际操作技能。相关调研可见,专业培训对志愿者的志愿服务热情具有重要影响,一些曾经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的大学生表示,不仅在校期间,毕业之后他们还继续开展了志愿服务活动,这份热情的驱动往往就来自于之前所接受的指导和培训。有效的培训可以使志愿者的热情转化为信念,成为志愿服务行动的可持续性动力。
参考文献:
[1]吕翼.志愿者的热情如何“保鲜”[N].江门日报,2015-07-15(4).
[2]托尼·马歇尔.我们能界定志愿域吗[C]//.李亚平,于海.第三域的兴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90.
[3]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编.全球志愿者宣言[EB/OL].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252/6135/6139/20011009/577449.html,2001-10-09.
[4]陈光.用社会化思维提升志愿服务水平[N].北京日报,2014-11-19(2).
(责任编辑冉红)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382(2016)02-0030-06
作者简介:李敏(1980-),女,湖北荆州人,上海电力学院讲师,华东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发展与公民道德研究。
基金项目:2015年上海市德育实践课题“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的社会支持系统网络研究”(2015-D-53)。
收稿日期:2016-03-02
doi:10.3969/j.issn.1008-6382.2016.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