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依赖度与审计质量:声誉机制的调节效应

2016-03-23 09:34刘骏冯倩
河南社会科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依赖度审计师声誉

刘骏,冯倩

(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客户依赖度与审计质量:声誉机制的调节效应

刘骏1,冯倩2

(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以2013—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及其主审会计师事务所为样本,分析客户依赖度对审计质量产生的影响,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声誉机制在这一作用过程中的调节效应。整体而言,在我国审计市场上会计师事务所对客户的经济依赖度与审计质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即大客户很可能会损害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并影响审计业务质量;但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维护机制对这二者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而我国本土“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则尚不具备这一声誉功效。因此,建议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在“做大做强”精神和政策指引下,更加注重品牌优势的塑造和职业声誉的维护,加强审计人员执业行为监督,完善审计质量控制机制,逐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而强”。

客户依赖度;审计质量;声誉机制;调节效应

一、引言

自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产生以来,审计师独立性问题便成为学者与监管部门探讨的重要议题,并且它也成为影响审计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一是审计师的专业技能,二是审计师的独立性。专业技能可以通过注册会计师资格认证和其他专业技能考核来提高,而影响审计师独立性问题则更为复杂。吕伟和于旭辉(2009)认为审计市场结构会影响审计师的独立性[1]。在英美等国,审计行业的市场集中率非常高,“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四大”)①几乎垄断了审计市场绝大部分客户,其规模效应及“四大”之间的寡头竞争能够保持审计师的独立性。而在我国审计市场,市场集中率低,各种规模的事务所良莠不齐,无序竞争严重。一种较为普遍的观点是,我国审计市场竞争激烈,这种竞争的直接后果就是事务所依赖于客户,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夏冬林,等,2003)[2]。因此,被审计单位作为审计师“衣食父母”的客观现实,也即,审计师对客户的经济依赖很可能会损害投资者“感知”的或者“实际”的审计独立性,进而导致审计质量受损。Jaggi(1975)[3]是较早关注审计师对客户依赖程度会影响审计质量的学者。他指出审计师过分依赖他所服务的客户,会对审计报告的质量产生一定影响。而Harrison和McKinnon(1986)[4]则首次将声誉机制这一元素纳入影响注册会计师人员的审计报告当中,探讨其产生的影响效果。

在文献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的制度背景和研究视角,对客户依赖度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诸多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研究文献较多且结论不一(蔡春,等,2007)[5],这可能源于制度环境差异(Chen et al.,2010)[6]以及研究样本选择及研究设计差异(Chi et al.,2012)[7]。因此,有学者认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需要结合具体的审计市场环境及制度背景因素的影响(Sharma et al.,2011;李明辉、刘笑霞,2013)[8][9]。概括来讲学界主要有四种观点:一是客户依赖度与审计质量负相关(如Khurana& Raman,2006;胡本源,2008,等)[10];二是客户依赖度与审计质量正相关(如Reynolds&Francis,2000;潘克勤,2007,等);三是客户依赖度与审计质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如Craswell et al.,2002;陈丽红、张龙平,2010),抑或这一关系取决于实际执行审计业务的注册会计师人员(万莹茜,2015;刘馨月,2016);四是客户依赖度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受公司治理结构(倪慧萍,2008;Sharma et al.,2011)、公司治理水平(李明辉、刘笑霞,2013)、法治环境(刘启亮,等,2006;Chen et al.,2010)、事务所声誉维护(Chi et al.,2012)、事务所内部差异(陈波,2013;王兵、辛清泉,2010)等因素的影响[6][7][8][9]。可见,对于客户经济依赖与审计质量之间相关关系的研究不能脱离由公司治理结构、法治水平及事务所声誉维护机制等复杂因素构成的具体审计环境;但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学者在此方面的经验研究尚有欠缺。故而,在已有研究基础之上,考察事务所声誉维护机制对客户依赖度与审计质量之相关关系的调节效应,对于维护和提高审计人员执业独立性,应当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目前学界并未就客户经济依赖度与审计质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达成一致,产生这种歧异的原因可能是制度环境及研究设计等方面的差异性。更值得注意的是,客户经济依赖度与审计质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会受到具体审计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维护机制就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却易被忽略的直接相关因素(叶琼燕、于忠泊,2011;王兵,等,2011)。即审计师在“依赖”并维系客户的同时,更加需要保证审计质量以此来维护本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进而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资源,以保障长期可持续发展。换言之,声誉维护机制至少在理论上应当有助于缓解客户依赖对审计质量的可能损害。那么,在审计实务中声誉维护机制是否能够充分地发挥这一关键作用?

二、理论分析及假说提出

(一)理论分析

关于客户依赖度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根据不完全契约理论和资产专有性理论,由于未来具有不确定性及信息不对称的存在,缔约双方不可能在事前签订一份明确界定所有条款的完全合约。因此,契约的不完备性将导致事后出现讨价还价的可能,即某一缔约方在进行专有资产投资时,其他缔约方可能会在事后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结果便是专有资产投资方的经济价值的实现依赖于其他缔约方。当一方(会计师事务所)经济价值的实现依赖于另一方(审计客户)时,容易出现事后道德风险问题(Klein,et al,1978),也即会计师事务所会面临被其客户剥削和威胁(Hold-up),从而有损审计师的独立性,进而降低其审计质量。这种独立性损失会随着审计师对客户经济依赖度的增加而增大。

从审计理论上讲,保持形式与实质的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行为之基石。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水平直接决定着审计报告质量及被审计单位财务信息的可靠性。故而,各国审计执业准则或职业道德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均要求审计人员需恪守独立性,确保审计服务质量。然而近年,从美国安然公司会计造假到我国绿大地公司财务欺诈等一系列审计失败案件,审计人员的独立性饱受诟病,这也在不同程度上挫损了审计职业的社会公信力。因此,许多学者及行业监管者一直积极致力于对审计独立性问题的多维度、多视角的分析和研究,试图通过构建和完善相关法规与监管政策,维护和提高审计人员独立性;然而,实际效果却并不令人满意。究其原因,学界普遍认为,审计人员牺牲独立性的动机与对客户的经济依赖度有着密切关系(DeAngelo,1981),也即事务所从某一客户处获得的审计收入占其所有客户审计收入的比重越大,对该客户的经济依赖度也就越高,那么,审计人员以牺牲独立性为代价来维系该客户的动机就越强烈。关于这一点,《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也明确指出:可能损害独立性的情形主要包含“收费主要来源于某一鉴证客户”“过分担心失去某项业务”。

从经济学理论上讲,客户经济依赖度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取决于审计师对经济收益和声誉风险损失的对比与权衡结果(Li,2009)。具体而言,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作为自负盈亏的鉴证服务中介机构,日常运营开支、员工薪酬及经济利润均来自于客户委托业务收费,这就形成了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对客户在经济上的“自然依赖”。这种经济依赖性会迫使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不得不重视客户资源,尤其是重要的大客户。进一步地,这种对客户的依赖和重视会在不同程度上对审计人员本应坚守的独立性原则产生损害(比如给予异常大的盈余管理空间、配合客户管理层的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等);而且依赖和重视的程度越高,对审计质量产生的可能损害就越大。这一连锁反应符合经济学准租理论(DeAngelo,1981),即审计师从某一客户处赚取的准租金占其所有客户准租金总额的比例越高,审计师以牺牲审计质量为代价而持续获取与该客户相关的特定准租金的可能性就越大。在目前我国审计市场竞争机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这种现象时常发生(陈艳萍,2011)。另一方面,虽然赚取经济利润是会计师事务所最直接且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但其前提条件必须是合法合规且在风险可接受范围之内。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会计师事务所高管人员及审计项目负责人会充分考虑客户风险,即客户在选择事务所的同时,会计师事务所也在选择客户。虽然目前在我国审计市场的法律环境下,并不像西方审计市场那样,一旦出现审计失败,会计师事务所及审计师都将面临巨额的民事赔偿及严厉的监管处罚。但近年,随着我国审计职业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审计失败诉讼、赔偿及处罚机制逐步健全,这就意味着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面临的法律责任也日益趋严(刘启亮,等,2006)。故而,会计师事务所及审计师必须重视客户风险,确保审计独立性及审计质量,维护自身的行业声誉。从业者不能因为过度依赖某一重要客户而弃“独立性”原则于不顾,从而造成较大的潜在审计失败风险并严重损害自身声誉,甚至导致整个事务所被撤销执业资格。绿大地“终结”了鹏城事务所,万福生科“绊倒”了中磊事务所,殷鉴不远。

(二)假说提出

综上所述,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在依赖并重视客户资源的同时,也会注重或权衡客户风险,确保审计质量以维护本所的职业声誉,而且越是规模较大的事务所,对自身职业声誉的维护意识和力度会越明显。根据“深口袋”理论,当投资者基于公司财务报告信息进行投资决策并遭受损失时,大都会将矛头直指会计师事务所,无论会计师事务所是否真正地存在过失或欺诈行为。而作为“百年老店”的国际“四大”,在“深口袋”效应中更是首当其冲。因此,我们有理由推断,“四大”比非“四大”具有更加强烈的声誉保护动机,尤其是在我国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性特征较为明显且审计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的情况下,“好声誉”便成为“高质量审计”的代名词,投资者对“四大”出具的审计报告往往更加信赖②。此外,这种通过日积月累的高昂投资而铸就的“好声誉”也有助于“四大”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并赚取更多的审计收费溢价。因此,“四大”比非“四大”具有更强烈的动机去约束自身的机会主义行为,降低或避免重要客户经济依赖对审计独立性造成的负面影响,确保审计质量。已有研究也表明,国际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对重要客户的审计失败更易引致诉讼和处罚,而且会严重损害本所声誉(Chen et al.,2010)[6]。因此,“四大”在对重要客户审计时保持了较高的谨慎性和独立性,这与声誉保护假说是相吻合的(Reynolds&Francis,2000;Ferguson et al.,2003;Wang et al.,2015)。简言之,在国内审计市场环境及法治不断健全背景下,对于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而言,源于重要客户的独立性妥协动机在整体上可能会超过声誉维护动机,而国际“四大”则会相对更加注重自身声誉和品牌的维护。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假设H1:其他条件不变,客户依赖度与审计质量呈负相关关系。

假设H2:其他条件不变,“四大”声誉维护机制能够调节客户依赖度与审计质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三、模型设计与实证分析

(一)研究样本及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3年至2015年我国沪深主板上市公司及其主审会计师事务所为样本,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为保证研究样本合理性,本文遵照已有研究惯例,在初始样本的基础上,剔除行业性质较为特殊的金融保险类公司值、剔除会计年度新上市的公司值、剔除数据缺失及数据异常的公司值、剔除会计年度仅一家客户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值,获得最终样本数量为3775个。在此基础上,对模型中连续变量进行首尾0.5%观测值进行缩尾处理。

(二)模型设计及变量定义

为检验客户依赖度与审计质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声誉维护机制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本文借鉴Chen et al.(2010)、李明辉等研究经验构建模型如下[9]:

1.审计质量(ABSDA)

Chen et al.(2010)[6]、刘启亮等(2006)诸多研究均表明,经审计之后的公司财务报告中的可操纵性应计数额能够反映审计师发现并披露被审计单位财务报告问题的能力,故本文选择经业绩调整的可操纵性应计的绝对值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度量。

2.客户依赖度(IMP)

已有研究衡量会计师事务所对某一客户的经济依赖程度的指标主要有三种:一是某一客户的资产对数除以事务所全部客户的资产对数之和;二是对某一客户的审计收费对数除以事务所全部客户的审计收费对数之和;三是某一客户的资产或审计收费除以事务所全部客户的资产或审计收费之和。由于上市公司披露审计收费数据信息存在缺失,故本文选取第一种指标作为客户依赖度的替代度量进行主测试,采用第二种指标进行稳健性测试。

3.声誉机制(REP)

根据已有研究成果,本文将国际“四大”作为声誉维护机制的替代度量,即公司所聘事务所为国际“四大”则REP取值1,否则取值0;IMP*REP是客户依赖度与声誉机制的交乘项,其系数能够反映声誉机制对客户依赖度与审计质量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在进一步测试中,我们将国内“五大”③作为声誉维护机制的替代度量,以考察国内“五大”是否亦能发挥上述调节效应。

4.控制变量

借鉴已有相关研究,本文控制了事务所行业专长(MS)、公司规模(SIZE)、财务状况(DEBT)、应计项目(ACC)、治理结构(董事长与总经理兼任情况DUA)、公司委员会设立个数COM、成长性(GRO)、盈利能力(ROE)、现金流量状况(CF)及年度(YEAR)、行业(IND)变量。

(三)实证分析

1.描述性统计

表1提供了模型中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其中,被解释变量ABSDA经上下0.5%缩尾处理后,均值和中值分别为0.065和0.044,极大值与极小值分别约为0.845和0.0001,标准差为0.074,数据分布较为合理;关键解释变量IMP的均值为0.030,极大值与极小值分别约为0.537和0.003,标准差分别为0.050。这说明会计师事务所对客户的经济依赖度整体适中,但对个别“大客户”依赖性较强,这很可能影响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值得关注。声誉机制变量REP的均值为0.080,表明样本公司聘用国际“四大”的比例约为8%,与已有研究和实际情况都比较吻合。此外,IMP*REP经异常值处理后,标准差约为0.015,MS、SIZE等变量的数据分布也都比较合理,而且各变量的VIF值都控制在10以内,说明模型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设计较为合理。

表1 描述性统计

2.相关性分析

表2提供了模型中单变量成对相关分析数据。结果显示:无论是Pearson相关系数还是Spearman相关系数,ABSDA与IMP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ABSDA与REP、IMP*REP均显著负相关,与预期相符。这初步表明,客户依赖度越高,审计师向客户妥协的可能性越大,导致审计质量可能也越差;但国际“四大”具备相对更好的声誉维护机制,由其审计的公司的审计质量也较高,而且能够抑制客户依赖度过高导致的审计质量受损行为。

3.多元回归分析

从表3的检验模型多元回归结果可以看出:

第一,在不考虑会计师事务所声誉机制调节效应的情况下,客户依赖度变量IMP的系数β1是0.048且在10%的水平上显著,这与假设H1的预期相吻合。这表明,会计师事务所作为证券市场的中介服务机构,因审计服务收费而形成的对客户的自然经济依赖影响了审计人员的精神独立性,具体表现为容忍客户更多的盈余管理行为,损害了审计质量。会计师事务所对某客户的经济依赖度越高,意味着该客户对本事务所的重要性越大,无论是作为会计师事务所的主管人员还是作为审计业务实际执行者的签字注册会计师,都会担心失去这种重要客户。如此一来,在审计谈判过程中,客户管理层的谈判力往往相对更强,从而更可能导致审计师迫于客户潜在的解聘威胁而在审计程序或审计结果报告方面有所妥协,降低甚至放弃本应坚守的独立性原则,最终导致较差的审计质量。

表2 相关系数矩阵

表3 多元回归结果

第二,在模型中加入会计师事务所声誉机制变量(REP)之后,客户依赖度变量IMP系数β1仍显著为正,但交乘项IMP*REP的系数β3是-0.174且在10%的水平上显著,这与假设H2的预期相吻合。这进一步表明,会计师事务所对客户的依赖度越高,审计质量往往越差;但是,国际“四大”的声誉维护机制能够显著缓解或抑制客户依赖度与审计质量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具有良好的调节效应。换言之,客户经济依赖对审计质量的可能损害主要存在于非国际“四大”审计的公司,国际“四大”比非“四大”具有更加强烈的声誉保护动机,构建了更加完善的质量控制机制,从而约束审计人员的机会主义行为,降低或避免重要客户经济依赖对审计独立性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确保审计质量,同时维护了作为“大所”的市场声誉。

表4 多元回归结果

第三,我国本土较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是否也具备类似于国际“四大”的声誉调节效应呢?为此,我们排除了由国际“四大”审计的公司,将本土“五大”作为声誉维护机制的替代度量,由其审计的公司则REP=1,反之,REP=0;然后,对模型做进一步的回归分析。表3的进一步测试回归结果显示:客户依赖度变量IMP的系数依然显著为正,交乘项IMP*REP的系数为负但不显著。这表明国内本土“五大”相比非“五大”可能更注重维护本所的职业声誉,能够对客户依赖度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产生或多或少的调节作用,但这一作用并不明显。这或许也与我国本土“五大”与其他所之间尚未形成明显的、可感知的品牌和声誉差异有一定的关系,也说明我国本土事务所的“做大做强”有待持续深化。

第四,在控制变量方面,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长(MS)、公司委员会设立个数(COM)及现金流量(CF)与审计质量(ABSDA)均呈负相关关系,表明会计师事务所在某一行业的经验与专长的积累有助于抑制客户的盈余管理行为,保证审计服务质量,而公司治理结构越合理、资金管理状况越好,越有助于保证审计质量。此外,公司处于高成长期(GRO)、应计项目(ACC)数额较多或财务状况(DEBT)不理想的情况下,越有可能进行盈余操纵行为,从而实现粉饰业绩的目的,进而损害审计质量,这与现有研究成果相吻合,进一步表明本文检验模型的合理性,适合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4.稳健性测试

为保证研究结论的稳健性,本文进行了如下测试:一是客户依赖度(IMP)采用某一客户的审计收费对数除以事务所全部客户的审计收费对数之和的方法计算;二是采用将全样本分为两个子样本(“四大”审计的公司和非“四大”审计的公司)分别进行回归分析。表4提供的回归结果显示:国际“四大”能够对客户依赖度与审计质量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产生了显著的调节效应;而本土“五大”则不具备这一功效,即客户经济依赖度对审计质量的损害主要存在于非国际“四大”审计的上市公司中,这与前文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本文研究结论是较为稳健的。

四、研究结果与创新

(一)研究结果

审计师对客户的经济依赖度是否会损害审计师的独立性,一直是学术界争论和探讨的热点问题。然而,已有研究并未就此形成较为一致的观点,且往往忽略了公司治理结构、事务所声誉机制等重要因素的潜在影响。本文利用2013至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及其主审会计师事务所为初始研究样本,以“客户经济依赖度”作为审计人员独立性的考察切入点,根据审计质量决定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构建OLS实证模型,分析“客户依赖度”对审计质量产生的影响以及事务所声誉维护机制对这一作用关系的调节效应。本文理论分析及实证检验的结果显示:

第一,整体而言,在我国审计市场上客户经济依赖度与审计质量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会计师事务所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依赖度越高,被此类重要大客户“经济绑架”的概率就越大,导致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独立性受损的可能性就越大,最终体现为审计质量受损。换言之,目前我国大多数的会计师事务所并未充分意识到一个关键问题:越是重要的“大客户”,一旦发生审计失败,给会计师事务所及相关的签字注册会计师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会越大,产生的负面影响也越大。诚然,上述现象的产生可能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部门对审计人员执业行为的监管与惩戒力度不够有关,但随着国家审计制度体系构建不断完善,相信这一现象会逐渐消失在历史的进程中。

第二,为考察“大所”声誉维护机制在客户依赖度与审计质量之间相关关系的调节效应,本文进一步地在实证模型中加入声誉维护机制变量,结果表明以国际“四大”作为“大所”声誉维护机制的替代度量,能够有效调节客户重要性与审计质量之间的负相关关系;然而,以国内“五大”作为“大所”声誉维护机制的替代度量,这种调节效应并不显著。这是因为,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维护机制建设及其维护意识通常与自身规模有直接关系,尤其是作为“百年老店”的国际“四大”,它们往往更加重视来之不易的良好职业声誉,而且“深口袋”现象的存在也敦促它们更加重视经济依赖度较高的“大客户”,为其分配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并严格要求相关的审计人员恪守业务质量控制机制,合理评估“大客户”的审计风险,保持一贯的职业谨慎性和审计独立性,缓解“大客户”经济依赖度过高对审计质量产生的负面作用。然而,相比国际“四大”事务所,国内大型事务所在这一方面仍有待加强。

(二)研究创新

关于审计师对客户的经济依赖度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目前鲜有结合我国审计市场竞争环境及制度背景的实证分析和经验研究。同时,首次将声誉机制作为一个变量纳入审计质量体系研究中也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和创新。本文利用2013—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及其主审会计师事务所为研究样本,探究客户依赖度对审计独立性及审计服务质量产生的影响作用,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声誉机制在这一作用过程中的调节效应,获得了不同于以往研究的新结论,即“大所”声誉维护机制能够缓解客户依赖度对审计质量的潜在损害。可见,本文不但丰富了审计质量决定机制问题的研究成果,也为中外学界针对“审计师—客户”关系问题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中国市场环境及制度背景下的经验证据;同时,本文研究也可为解决审计独立性相关实务问题提供决策参考。

五、政策建议

(一)支持会计师事务所持续“做大做强”,建立品牌声誉维护机制

大型事务所的声誉维护机制有助于抑制客户经济依赖度对审计质量的可能损害,因而应加强本土事务所的品牌建设与声誉维护。在行业监管部门鼓励本土事务所“做大做强”的精神和政策指引下,本土事务所及审计工作者也应当在不断“做大”的扩张进程中,更加注重品牌优势的塑造和职业声誉的维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而强”,这才是我国审计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当然,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以及品牌建设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因为独立审计是一种智力密集型的专业服务行业,注册会计师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最为重要的。在财政部2005年年底开展的“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推动下,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相应地开展了注册会计师类领军人才培养项目,各省(区、市)注册会计师协会也广泛参与其中,逐步形成了上下贯通的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格局,初步打造了审计理论功底深厚、本领过硬且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中国审计人才名片,铸造具有中国特色、富有国际竞争力的审计行业品牌,逐渐形成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的良好职业声誉。

(二)优化审计市场竞争格局

无序的市场竞争是导致审计独立性受损的致命因素。在这种竞争状态下,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沦为各种交易中一个微不足道的筹码。就整体而言,存在法律约束机制的缺失和道德自律体系的低效运转;就个体而言,职业道德约束的缺乏和非有效监督,让审计人员或会计师事务所在无序的市场竞争格局下,在一边是职业道德、另一边是利益驱动的天平中,偏向了后者。现实状态是,会计市场供大于求。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稳定和维系现有的老客户,同时争取更多新客户、扩大市场份额,在激烈的竞争中,必定会相互压价。为了在激烈竞争导致的低微收益中谋得一定的利润生存空间,会计师事务所可以付出的审计成本一定会降低,会计师必然会在审计时减少必要的审计程序,审计质量必定大打折扣。本文研究表明,审计独立性是决定审计质量的关键因素,而会计师事务所对被审计客户的经济依赖导致的审计市场无序竞争是影响审计独立性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中国审计市场。英美等国审计行业的高市场集中率,形成了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为首的寡头垄断,其规模效应和寡头竞争能保持审计独立性,而在我国审计市场中,市场集中率较低,竞争较为激烈,且存在不良竞争,导致审计独立性缺失、质量受损等现象。因此,要提高审计质量,必须优化审计市场结构,建立合理的审计市场格局,形成有序的审计市场竞争秩序,保障审计职业服务的有效开展。

(三)加强审计执业行为监管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被审计客户作为会计师事务所的“衣食父母”,使得审计人员无法摆脱对客户的经济依赖,尤其是重要的“大客户”,这是审计人员产生机会主义行为动机的根本原因。因此,应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及审计人员执行行为监管,比如优化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违规现象的处罚力度,构建合理的“师所并罚”机制,进一步明确不同性质、不同影响程度的审计执业违规行为的惩戒力度和责任追究机制,形成良好的事前震慑作用,进而减少并避免审计人员因过分依赖被审计客户而出现违规、合谋或舞弊等现象,从根本上确保审计人员的精神独立性,保障审计服务质量。

(四)加强审计质量控制管理,全面实施审计过程全方位质量控制

为配合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对审计质量有一个衡量标准,必须加强审计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同时,必须根据各行业审计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再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适当地予以调整和完善。总之,我们要建立一个以审计责任追究为核心,以建立和完善审计复核、审计考核和审计责任为主体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

注释:

①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是指普华永道(PWC)、毕马威(KPMG)、德勤(DTT)和安永(ET)。

②截至目前,在我国审计市场上,本土事务所与“四大”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投资者“感知”的品牌与声誉方面的差异性,但在本土大所与小所之间可能尚未形成明显的品牌和声誉差异(陈波,2013)。故在本文研究设计中,分别对国际“四大”与本土“五大”的声誉机制的调节效应进行检验。

③本文选取本土“五大”而非“十大”的理由是: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布的历年会计师事务所综合排名,在本研究样本期间内,只有国富浩华、立信、天健、信永中和与中瑞岳华五家事务所始终排在前五名之内,不同年份的排名次序略有变化而已,而其他本土所则不具备这一稳定性。

[1]吕伟,于旭辉.客户依赖、审计师独立性与审计质量——来自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贸研究,2009,(3):75—82.

[2]夏冬林,林震昃.我国审计市场的竞争状况分析[J].会计研究,2003,(3):40—46.

[3]Jaggi Auditor.Concentration and Market Shares in the US[J].British Accounting Review,1975,(33):157—174.

[4]Harrison,Mckinnon.Auditor Size and Quality[J]. Journal of Accounting Economics,1986,(3):183—199.

[5]蔡春,鲜文铎.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长与审计质量相关性的检验——来自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市场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7,(6):41—47.

[6]Chen S,Sun S Y J,Wu D.Client Importance,Institutional Improvements,and Audit Quality in China:An Office and Individual Auditor Level Analysis[J].The Accounting Review,2010,(1):127—158.

[7]Chi W,Douthett E B,Lisic L L.Client Importance and Audit Partner Independence[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olicy,2012,(3):320—336.

[8]Sharma V D,Sharma D S,Ananthanarayanan U. Client Importance and Earning Management:The Moderating Role of Audit Committees[J].A Journal of Practice and Theory,2011,(3):125—156.

[9]李明辉,刘笑霞.客户重要性与审计质量关系研究:公司治理的调节作用[J].财经研究,2013,(3):64—74.

[10]Khurana I,Raman K K.Do Investors Care about the Auditor’s Economic Dependence on the Client?[J].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2006,(4):977—1016.

责任编辑 凌澜

F83

A

1007-905X(2016)07-0023-08

2016-05-05

1.刘骏,男,江西萍乡人,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会计与审计理论研究;2.冯倩,女,江西南昌人,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会计与审计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依赖度审计师声誉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审计师轮换类别与审计结果
——基于“关系”的视角
短期与长期声誉风险的不同应对
Top 5 World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虚拟现实技术在装备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要素报酬的农户自然资源依赖度评价研究
审计师变更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声誉树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