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凯威
摘 要:教育本应该要培养人的自由心智,提升人的内在德性,学校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场所。然而现代学校越来越沦为规训的场所,学校教育越来越沦为规训的工具,教育成为一种“制器”的过程而不再是“育人”的活动。本文主要探讨了现代学校教育的“规训化”的由来,对规训教育的弊端进行了反思,对教育的真正诉求进行了追问。
关键词:学校教育;规训;教育规训;反思
1.规训与教育规训
“规训”(discipline)一词是法国后结构主义代表人物福柯在其代表作《规训与惩罚》中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也是他创造的一个新术语。福柯认为:“规训是通过一种持久的运作机制,对人体进行解剖、分配、组合与编排,达到对人体的位置,姿势、形体以及行为方式的精心操纵,以此造就一群驯顺的肉体。”[1]福柯同时也研究了教育的规训现象,并认为现代学校是一个典型的规训场所,学校通过教育活动的组织和运作把教育过程变成规训过程。“教育成为一种事先筹划好的、科学或艺术地控制人们心智的技术,成为一种人们必须服从的机制。在这样的规训结构中,一个人除了努力迎合之外,就是彻底地被规训的利益所抛弃,再别无选择。”[2]规训教育是一种“制器性”的使人“物化”的教育,是一种把人的本性抽离而使人工具化的教育,一种对人进行生产、规格化和标准化的权力技术。这种权力技术一方面能够给人以惩罚和强制行为的联想和威慑,使其在思想与行为上产生畏惧与服从心理,并进而成为一个被驯服的人;另一方面能够教人以某种职业技能和知识体系,使其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或者能够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人。规训教育不是压制,而是“生产”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个体,在学校中,规训教育是其良好的试验场和展示厅,规训权力已经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过程和环节,对学校教育中正常的教书育人工作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追求规范化的过程中,学校场所中处处弥漫着规训的味道,它会以一种高雅的、人道的、隐蔽的方式嵌入到校园生活的各个细节,例如,座位的安排、时间的安排、班干部任务的分配、监控摄像头的普及等。“规训化”的教育也表现为教师的各种无意识的心态,例如,教育设计的心态、灵魂工程师的心态、园丁的心态、教育救治的心态等,所有这些来自校方和教师等方面主观上“为了学生”的做法和想法,实际上在客观上造成了一种压制性的教育控制环境。“它以一种‘不宽容的态度对待儿童,导致儿童的自由精神、想象力以及道德感的毁灭。教育也退化为一种钳制儿童发展的不人道的教育。”
2.学校教育规训化的反思
规训的最终目标和结果是“规范化”,它通过精神和肉体的改造来消除所有的社会和心理的非规则性,来生产出有用且被驯服的主体,虽然是主体,但关键在于具有被使用性,主体其实是工具。在规训权力的视角下,教育的过程充满着残缺、封闭、控制和窒息,规训的教育造就的是“肉体的驯顺”和“心灵的压抑”,虽然这种教育能够培养出来乖巧听话的个体,但这种个体已经不能称之为“人”了,从根本上说,规训教育是扼杀的是“人性”,制造的是“产品”。
然而,当学校教育被规训充斥,教育双方关注的仅仅是考试分数、年级排名、学校升学率时,教育就完全摈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它成为束缚人、控制人、限制人、奴化人的工具,这就不是生命自由成长的环境。当教育真的如同生产机器的工厂车间那般的工具,教育者就如同流水线上的工人一般,面对的是毫无灵性的物化人,教育实施的目的就是维护话语权力并同时复制和再生产知识,人的自然本性和理性价值将会完全掩盖和隐没。
现代社会生产的大发展带来的是对物欲和利益的工具化追随,而教育的本真诉求始终是围绕人的成长和发展,这一点应当成为教育中各个过程和环节的核心思考和关键依据。学校是由学生构成的独特的社会组织,教师作为这一组织的合法化指导者,应该妥善处理自身与学生、教学与管理、权力与知识等之间的关系,只有认清现有规训教育的问题起源机制,才能进一步认识到应当如何改进和如何摈弃它们,使师生们无奈的“身心”获得真正的解放,也只有这样,教育场所中应当富有的人性、自由、独立才能够逐渐彰显。
参考文献:
[1]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2]金生.“规训化”教育与儿童的权利[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2,(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