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毛毛, 王明成
(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文章编号]1671-802X(2016)04-0068-04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教育的指导意义
卢毛毛, 王明成
(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马克思在1845年春天写成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被恩格斯誉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马克思科学世界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马克思在这部著作中提出的关于实践的观点、人的本质的观点、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及人与教育和环境的关系问题等,对教育具有重要理论指导价值。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教育;指导意义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教育者作为系统从事教育教学的工作者,必然要熟练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以此来指导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习近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包含着经典作家所汲取的人类探索真理的丰富思想成果,体现着经典作家攀登科学理论高峰的不懈追求和艰辛历程。”当今再度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于指导瞬息万变的现实提供了坚定的理论支撑,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为我们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提纲》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与教育相关的问题,但是其中有关实践的观点、人的本质的观点、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及人与教育和环境的关系问题,为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值得教育者深思。
(一)《提纲》中马克思对实践观点的阐述
马克思在《提纲》的第一条就明确指出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主要缺陷,“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可见,马克思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单纯的从客体中去认识事物,把客观的现实世界看作是直观的认识的对象,忽视了人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而唯心主义则从主体中理解和把握事物,把实践看作是抽象的精神活动或者是思维活动,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显然,“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在批判以往哲学的基础上,马克思在《提纲》的第二条将实践观引入到了认识论当中,提出了“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可见,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且在实践中获得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在《提纲》的第八条中进一步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自然而然的将实践的观点引入到社会生活中,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社会生活中的一切现象都必须从社会实践中去把握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二)《提纲》中实践的观点对教育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的实践观要求我们必须要重视实践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这对于教育者开展教育活动也具有指导意义。
首先,教育者必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马克思在《提纲》中强调了人的实践对于检验认识真理性的重要作用,只有在不断改造客体的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中,证明认识的真理性。当前教育中存在的明显不足就是课堂授课为主要方式,缺少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师生间的课堂互动较少,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学习动力不足,预期教学效果难以到达。因此,教育者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做中学”,在实践中强化对书本知识的认识,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学生作为实践活动中的能动性因素,在面对生动具体的实践活动,更能体会和检验书本所学,提高对书本知识的认同感,从而实现“入脑、入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
其次,教育者在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不能脱离实际而只谈理论。马克思反复强调真正的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这为我们当前的教育工作提供明确的方法论指导,要在立足于当前的社会现实的基础上进行教育活动。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关系复杂多样,同时随着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数量更多,这些良莠不齐的信息对于正处在“三观”形成期的学生来说,极易受到影响,从而出现认识偏差。因此,教育者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针对出现的及可能出现的认识偏差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教育,在课堂上要联系课本中的理论讲清楚、讲明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现象的根源,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同感,并自觉抵制各种不良信息的诱惑。
最后,教育者在实施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自身主观能动性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机结合。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教育要从反复性和长期性两个方面进行延展。因此,教育者在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育方法的过程中,不仅要从自身角度出发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完成教学目标,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需求,使枯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变得生动、具体,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提高学生对教育的认可度和信任度。
(一)《提纲》中马克思对人与教育和环境的关系问题的阐述
马克思在《提纲》的第三条中批判了旧唯物主义者所提出的“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旧唯物主义者认为环境、教育决定人,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人及其一切观点、精神和道德面貌都是由周围的社会环境造成的,是后天教育的结果。显然,旧唯物主义者只看到人的能动的方面,没有看到环境和教育也是通过人才可以改造的这一重要方面,否认了人在改造环境和教育中的作用,所以马克思指出这种观点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马克思强调“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马克思从实践的观点出发,论证了人与教育和环境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环境只有在人的活动中才能得到改变,知识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并且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人对环境的认识和改造是通过实践完成的,同时环境也影响着人们的发展,但绝非起着决定作用。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改变是在实践活动中完成的,实践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得以发生的基础。
(二)《提纲》中人与教育和环境的关系问题对教育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对人与教育和环境关系的论述突出了人在创造环境的同时环境也创造了人。这一观点对于我们优化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在揭示了教育者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
第一,教育者要注重营造积极的、健康向上的教育环境。马克思指出人和环境是一个相互创造、相互影响的有机体。任何一项活动都必须要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人的思想品德也不例外,必然也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教育者要注重优化育人环境,实现教育活动和各种环境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增强教育的实效性。一方面,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教师在课堂上要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以感染学生、带动学生。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教学,辅之以小组讨论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注重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从校园文化环境的隐形教育功能着手,注重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第二,教育过程要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马克思认为人们在环境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而不是一种被动的存在。教育者要认识到学生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关注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精心设计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的方式发表自己的意见,并给予积极地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形成积极向上的教育课堂氛围。让学生愿意学,乐于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育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
第三,教育者要从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进行拓展和提高。马克思在《提纲》中指出“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强调教育者要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自身必须要具备能够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教育者作为教育活动的实施者,必须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并且要具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和方法,也应当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从而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实现思想的导向功能,最终引领受教育者全面健康发展。
(一)《提纲》中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观点的阐述
马克思在《提纲》的第六条中阐明了人的本质观。马克思指明了“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费尔巴哈只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了人区别于动物的各种属性的总和,未能从实践出发,只是从抽象的类出发去理解人的本质,得出的结论也只能是“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马克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将人的本质同社会实践相结合,指出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即生产劳动。在生产劳动中人与人之间建立了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全部复杂的社会关系,所以人本身就是实践的产物,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作为独立的个体而存在,只有以社会环境为背景,人的一切属性才能得到发展和体现。人的形成和发展受到诸多种社会关系和实践力量的影响,人的本质也是具体的、历史的,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因此,对人的本质的探究不可能脱离社会,脱离实践。
(二)《提纲》中人的本质的观点对教育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人的本质的观点强调了社会性是人的重要属性,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为我们正确认识教育对象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一,要关注教育对象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尊重教育对象的个性发展。马克思指出人与动物的生产活动本质的区别就在于人的生产活动是一种自觉的活动,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具有创造性、自主性和自觉性。受教育者作为教育主体,具有自主性,会根据自身需要自主进行教育信息的筛选。此过程中教育者就要关注到受教育者的信息筛选,及时跟踪受教育者的信息接受,建立积极地反馈机制,及时评价课堂教学效果,以此修正教学内容,变沉闷的教学课堂为生动的教学实践活动,增强课堂的趣味性。马克思强调了人的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在教育过程中只有充分发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创造性,创新教育教学活动,创新教学理念,才能真正的实现教育的目标,才能实现教育的长效教育机制。
第二,要注重对教育对象社会性的培养。马克思所强调的人的本质的社会性要求教育者要注重对教育对象社会性的培养,帮助学生适应社会,不仅要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要求和行为习惯,而且要认识到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教育活动符合客观社会现实,无论何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其最终目的是帮助受教育者自觉融入到社会生活中,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要让学生自己意识到其作为人的社会本质,从而自觉参与到社会生活中,促进自身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马克思在论述人的本质时强调了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教育者要注意引导受教育者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结合,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社会价值实现的统一,在此过程中才能真正的实现个体与社会的统一。
第三,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每位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充分考虑到个体所处的具体的社会关系,从而促进受教育者全面自由的发展。马克思强调的人的主体性原则要求教育者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者要看到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紧紧围绕着人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在课堂上,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话语权,要能够及时解答学生关心的各种问题。教育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要想学生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真学、真听、真懂、真信、真用”就必须要关注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困惑。
马克思在《提纲》的最后指出“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提纲》为我们教育活动的顺利展开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为进一步优化教育活动,推进教育活动的有效展开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阅读经典著作,本身就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增加思想深度和训练思维方式的过程,就是培养高瞻远瞩的战略洞察力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的过程,会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他们崇高风范和人格力量的熏陶,从而实现自己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的升华。”当今在面对社会转型时期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再度研读《提纲》为解决当前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新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值得每位教育者深思。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
[3]郝文武,龙宝新主编.教育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谭培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张楚廷《.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教育学意义[J].高等教育研究,2004(,3).
[6]曹仕燕.论马克思实践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J].湖北大学学报,2014,(7).
[7]张瑞敏,牛余凤《.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学理论,2015,(1).
(责任编辑:卓 如)
G411
A
2016-07-05
卢毛毛(1992-),女,安徽亳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Email-595392958@qq.com.